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胡同养娃记_分节阅读_第273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1-11-27 22:24:06

  “全天下的老人这么多,有几个跟张烨有干系呢?”范晓娟反唇相讥:“当初拿回去那么几万块钱,但凡两个老人不乱花销,这些钱也够他们养老了吧,可是才过短短一年,你们又跑来京市,找前儿媳妇儿,找还没成年的孙子,你呢,还有你大姐呢,你们不是最孝顺的姑娘吗?”

  “你们家老太太做事,可没有考虑过后果,就算不出之前的事情,你觉得张烨能管她的概率有多少,你问问你家老太太,当初把张烨赶出门,就没有想过老了以后怎么办是吗?”

  “那我娘是她婆婆,是长辈,怎么着多问她几句,不至于跟长辈对着来吧。”韩香梅说完这话,声音越变越低:“我娘当了人家一辈子儿媳妇,好容易自己也当了婆婆,不过是想过个当婆婆的瘾,她现在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就想见孙子一面。”

  她后悔了,为什么后悔了?

  如果张烨没有把事业搞起来,没有发大财,成为老家人眼里头的大老板,老家人会这样上杆子巴结,来认这个亲戚吗?

  都不用多想,就知道绝对不会。

  人善被人欺,有时候还真是得硬下心肠来,别看老人老了她可怜,可她作恶的时候,有没有想着别人可怜,就她的性命金贵,儿媳妇当年若不是命大,怕是不能从韩家沟完完整整走出来,这些事情,均不是张烨跟别人讲的,而范晓娟知道的这些,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

  韩香梅的样子看上去就更可怜了:“其实当初我婆婆跟张烨的关系也没有这么紧张,那几年她自己精神也不大正常,我回去跟她讲,跟她好好说,我娘有时候也能想通,你去问张烨,她怀着韩佳栋那段时间,是不是我娘伺候的她,她自己亲娘都不管她呢,要不是我娘伺候她月子,当初她一个人能怎么着?”

  “当时村里面大家都穷,吃的都不好,我娘讲话语气是重了一些,跟张烨也有摩擦,可能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个恶婆婆,可人吃五谷杂粮长大,哪有不犯错的时候呢,说到底她也是个长辈,有时候做事是过份了一些,可我娘真的后悔了,真的!”

  说韩军老娘后悔,范晓娟绝对信。

  后悔不知道儿媳妇这么能干,后悔没早早笼络好她,后悔没能培养出来一支长期饭票,眼皮子浅短视了。

  可这种后悔,张烨这辈子都不会稀罕。

  范晓娟厌恶她避重就轻的讲话。

  这些,张烨恰好同范晓娟说过。

  韩军老娘伺候张烨月子,那是怕张烨跟着韩军出来生孩子。

  在外面生,要去医院,要请人照顾,都是钱,她是为着给儿子省钱,才“伺候”的这个月子。

  说的好听是她照顾张烨,就算看着她生了个大胖儿子的份上,当婆婆的多少也该找点东西给儿媳妇补补,可韩军老娘没这样。

  韩家一年养二三十只鸡,那都是姑娘们回娘家才能吃到,月子里甚至一只都没杀来给张烨吃过,有一回她奶水不够,喊着要杀鸡,韩军老娘当时在厨房做饭,听说要杀鸡,激动的拎着一把菜刀就冲了出来。

  “吃什么鸡,鸡蛋还不够你吃的,一只鸡蛋一只鸡你懂不懂,那鸡蛋孵出来了就是小鸡,顶顶有营养的东西。”那语气里面,能吃到一只鸡蛋,都是张烨莫大的荣光。

  听起来很心酸,就算是坐月子,也只有一天一只鸡蛋吃的张烨,怎么能理解一回娘家就有杀鸡吃待遇的两个姑姐呢?

  人在怀孕,坐月子时候激素跟平常不一样,最容易记仇,即便是张烨这样开朗宽厚的性子,一讲起来那段历史,都恨得牙痒痒,她一辈子都吃不够鸡,因为来到京市,才吃到过鸡腿儿,她一辈子都记得鸡腿的味道,就在炸鸡店开张前一天,她一个人吃了一斤炸鸡柳。

  那样子是对鸡有多大的仇恨。

  范晓娟是在那天,才听到关于鸡的故事。

  “你如果真的有在张烨坐月子时候回过娘家,就应该知道她当时过的是什么日子,就不该拿这件事出来说,她连坐月子都不曾享有过的待遇,你们都享受过了,但凡你是个有同理心的人,就应该知道,张烨跟你们压根就亲热不起来,倘若你被这样对待过,你能原谅对方吗?”

  “人啊,永远只会站在自己这一方看待问题,我再怎么说,你也不会觉得是老太太的不是,但是你有本事就去自己找她,你看她怎么对你,她可不会像我这样客气,至少我拿你当曾经的乡亲对待,在张烨眼里,你们就是仇人,是陌生人。”

  人呐,现在看着多可怜,当初就有多可恶。

  同样是被欺压着成长的婆婆,早就忘记了当年自己受过的苦,她几乎是报复式的,把当年受过的罪一样样的找儿媳妇讨回来。

  就算不是张烨,是另外的人,也会遭到同样的对待。

  在以往封闭的社会,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韩香梅眼睛里面最后的一线光熄灭了。

  她现在很后悔,以前欺负张烨的时候,她也没有想过这一天,谁知道当年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媳妇能成为现在的大老板,要是早知道有那一天,她又何必去得罪兄弟媳妇,至少现在也能沾点光的。

  范晓娟亲自把韩香梅送出家门口。

  不送,她怕对方还想方设法的赖在自家了。

  目送着韩香梅的背影从胡同里消失,范晓娟才转身。

  看着有多可怜,就能想到当年的张烨更可怜,韩香梅在她这里碰了钉子,自然还会想到别的办法的。

  范晓娟刚准备进门,听见有人喊了一声:“圆圆。”

  她回过头一看,一个打扮体面的老头站在巷子口,就那样呆呆的看着她,也不知道看了多久。

  他又喊了一声:“圆圆。”

  范晓娟的心像漏跳了一拍,慌慌张张的跑进门,被门槛绊住了,整个人往前趴了下去,摔得非常难看。

  老头快步跑了过来,一脸关切的看着她,这回却不喊她了。

  圆圆,是她小时候的昵称。

  方方,是范晓军小时候的昵称。

  唯二知道这个称呼的,只有两兄妹的亲生父母,可是自从母亲过世,就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个称呼,这个男人是谁,到底怎么知道她的小名的?

第203章

  范晓娟目瞪口呆的看着来人,可真是想不起来对方是谁。

  而且看着对方这个年纪,也不像她小时候的玩伴啊。

  范晓娟朝后面看看,又往左右看看:“您谁啊?”

  唐教授开口:“圆圆,你真的——”

  话还没说完,范晓军就跟一阵风似得从后面冲了过来,揽住妹妹的肩膀,把她送回屋子里,目光冷冽的看着对方,年轻人眼神中带着威压,迫得对方不得开口。

  范晓娟当然注意到了哥哥严肃的神情,脑子里面有一种念头一闪而过,她突然开口:“范晓军,他是不是——”

  范晓军当然想到了,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想到了,当初他走的时候范晓军都是个大孩子了,对于父亲的记忆当然不像范晓娟这样,只是记忆中的一些碎片。

  那些关于父亲的记忆,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就算是父子情深,最后却又被母亲临终前对父亲的记挂完全替代掉。

  不管是什么原因,他都没有办法原谅父亲不来找他们,任由母亲在思念中油尽灯枯。

  正因为还有跟父亲的美好回忆,他才知道不能原谅啊。

  那么好的父亲,就留在记忆中好了。

  就当他死掉了好了。

  只有死掉这个解释,才能让这段家庭关系完美。

  结果他回来了,走了几十年他才回来,范晓军把妹妹推进院子,脸上都是寒意:“你过来做什么?”

  他皱着眉,跟当年走的时候,那个严肃的小孩的形象完整的重叠了起来。

  唐教授好容易才扶住了旁边的墙壁,稳住了心神,就又听见范晓军说:“你现在不是过得很好吗,还回来做什么,晓娟一直以为你死了,你就当没有这样的儿女就好,你回来做什么?”

  “方方,我——”

  “不要叫我这个名字。”范晓军冰冷而又刻板的回答父亲:“你我都知道,你当初走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带着我们的,你回来了,也不带个话给我们,你是75年就回来了吧,当时我们虽然已经搬到了白山村,可你要是用心也不是找不到,你不是大教授吗?”

  大教授父亲在燕大教书,母亲快要过世了。

  如果他来得及找到他们,还能圆了母亲的遗愿,说不定母亲心情一好,也会好起来。

  但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母亲在第二年过世,她一直以为父亲不在了,在那会儿失去通讯,也是很正常的事儿,更何况唐教授成分不好,那会儿下放的人,都过得艰苦。

  唐教授的脸上露出几分不甘,更多的是悔恨。

  是啊,他回来做什么?

  破坏父亲这两个字在孩子们心中最后的美好,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也曾经这样默默的看着孩子们,只是今天忍不住了而已。

  “我在乡下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跟你母亲的联系了,整整七年时间,等我回来,也来这里找过你们,我只是没有想到过白山村。”两人走出来的时候,范母曾说过自己一辈子不回白山村,而当时老太太他们也并不在白山村祖宅。

  “现在你肯定是知道自己为什么拿不到那些信了吧,她们说自己可怜,你就收留她,哼,她就是害死我母亲的元凶!”

  当时那个年代,颠沛流离有几多,父子分离有几多,很多家庭像她们家这样,分离了很久,最后重逢。

  如果父亲只是单纯找不到他们,再回来,范晓军也不至于这样。

  可是父亲竟然容忍一个藏住母亲信件的女人在他身边几十年,并未察觉,不知道说他愚蠢,还是说他单纯。

  这些,范晓军都调查过。

  当年父亲去插队的地方比较偏远,走了以后就很难联系上,刚开始母亲也只是一个月写一次信过去,善良的母亲跟他说:“你爸爸一个人在那边,生活肯定很艰难,咱们一个月写一次信就好,写多了你爸爸回信要花钱。”

  每一次,她几乎都把自己想要写的,洋洋洒洒的几十页寄给父亲。

  孩子们的成长,自己最近见到的事情,这些信件到达的时候,成了唐教授插队生活唯一的慰藉,也不过是寻常的家长里短,他觉得比世界名著还好看。

  范晓军不懂,真的不懂。

  如果父亲过得差,回来找他们,尚且还有一个理由,可他这几十年来明明过得很好,又突然回来,他图个什么。

  “你回去吧,不要让晓娟看见你,前几年她都过得不好,这两年才好一点,你也不想看见她对你最后的那点感情都消融了。”

  “我知道了。”老人想了想,步履蹒跚的往外面走。

  那一瞬间似乎老了很多。

  从上次在燕大校园里面看见唐教授,范晓军就知道了。

  有些表面上的东西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样简单,当年唐教授插队到农村,日子虽然过得苦,但好歹就他一个人,光棍吃饱全家不饿,而当时被牵连,留在京市的母亲才是最惨。

  范母身体一直都不好,一个人还要养大两个孩子,好在那会儿范晓军已经快十岁,懂得保护妹妹了,胡同里别的孩子喊他们“小坏分子”,都是范晓军一个个的打回去。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兄妹两个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一直到范晓军参军入伍,再回来的时候妹妹就已经结婚。

  有那样的家人,范晓军一直是看不上韩江那样的,妹妹也不争气,完全是一派胡来,他认为妹妹的一切表现,都是因为年少时对父爱的缺失,她对韩江的仰慕,像是对父兄那样的仰望,是谁造成了这一切?

  他并不是说父亲不能再婚,毕竟75年那会儿,母亲已经过世了。

  只是不能接受父亲跟那样的人在一起罢了。

  当初唐教授下放到农村里,也有不少小寡妇对他有那么点意思,只是没有人像黄彩珠那样大胆,用最含蓄的方式“关心”这位城里来的年轻人。

  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小寡妇藏在那张善良的面皮后面的是什么。

  她开始慢慢的扣住城里寄来的信,也拦住唐教授寄往城里的信,对外装作一无所知。

  在唐教授开始“收”不到信以后,又用言语和心理暗示他,城里那位肯定是把他忘了,在当时那个年代,分离是多么平常的事儿,有人因为生活熬不下去就选择分开的,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唐教授等了十年,才妥协。

  可黄彩珠是真的“仰慕”这个年轻人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2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3/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胡同养娃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