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胡同养娃记_分节阅读_第338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1-11-27 22:24:06

  “没有,要鸭毛倒是一大把,鸭绒谁给你搞啊。”

  这鸭绒就贵了。

  成本降不下去,价格也就卖的有点贵,但是这批鸭绒质量很好,保暖性很高。

  这会儿穿羽绒服还不普遍,鸭绒这种东西,国内还没有厂家生产,积压在仓库里面,看着就很浪费,另外还给国外的工厂下了几十万订单,要是不买就是违约了。

  范晓娟决定要把这批白鸭绒给销出去,就要做成成衣。

  成衣的利润高,而且受众广,蛋蛋去上海之前,就跟妈妈说,等厂里面的白鸭绒羽绒服做好了,千万要给她寄过去几件。

  这衣服保暖性好,穿着也好看,可惜太新颖了,国内市场上暂时都还没有。

  范晓娟觉得,这展销会还能再来一次。

  几天之后,华英厂新赶制出来的三百件羽绒服就正式完工了。

  仓库里面堆着的全都是清一色纯色的短款羽绒服,如范晓娟料想的一样,过完年其实所有人都不想添置冬装,但是轻薄款羽绒服例外,就算是过完了年,现在天还冷着呢,棉衣都还能穿上一两个月。

  这么长时间,轻薄款的衣服应该能打响市场。

  展销会就在户外进行,照样还是华英厂的工厂园区内,因为冷,促销员们穿的都是自家生产的羽绒服。

  还别说,脱掉了大棉袄,穿上这薄款羽绒服站在这外边儿,竟然一点都不冷。

  北方的天气干燥,空气中水份较少,穿羽绒服是最合适的,鸭绒在干燥的空气里,保暖效果会更好。

  这大喇叭一喊,附近看热闹的人都围了过来。

  一看,还是促销。

  这次促销是带着宣传性质的,羽绒服的价格一律是市场价的七折,看价格比买棉服的价格略贵一点。

  这会儿的人买东西还会颠颠重量的。

  一颠:“好轻啊。”

  这么轻的衣服,能保暖吗?

第253章

  衣服不厚实,就给人感觉不保暖,那是很长一段时间形成的观念。

  好几百块钱一件的衣服,买来除了好看,保暖性也很重要,这也是之前为什么华英一头栽进去的原因。

  第一单销售都看范晓娟的,她沉着冷静的走了过来,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对方眼神中异样的打量。

  “保不保暖您可以试一试。”范晓娟说:“我们的试衣间在里面,很暖和,你试好了出来走一圈就是了。”

  之所以选择厂里面的院子,就是有这个原因,保安守在门口,不怕人出去。

  你爱穿着衣服溜达,就在院子里面多溜达会儿,好好感受一下。

  试衣间在屋子里面,那里面有暖气,换衣服也不怕着凉,很快就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去试衣间里面试穿。

  羽绒服跟棉服不一样,轻薄保暖,不会因为穿太多手肘抬不起来。

  其实要说舒适度,肯定是羽绒服舒服,又轻又软。

  马上就有试穿过这件衣服的人走了出来,在园区内溜达了一圈,还真的不冷。

  而且这衣服活动开了,还是很舒服的,面料也很光,摸起来就是质感很好的那种感觉,短款穿着很显气质。

  范晓娟就说:“这羽绒服,在咱们北方穿最合适了,颜色都做的很耐脏的颜色,一年拿去干洗一回就成,这衣服穿着干活也方便,出去一卷,一塞,都很便利。”

  配套羽绒服的还有两个跟伞套那样的袋子,一个是日常用的,一个是防止丢失以后的备用的,华英的产品在细节上把控的非常好。

  这一看,就比一件要占一个行李箱的大棉袄子舒服。

  现在人也旅游啊,满处跑,带衣服就是很麻烦的事情,这衣服一卷,就占一把伞的空间,你说舒适不舒适?

  又保暖,又轻巧,马上就有更多的疑惑了。

  “这衣服,不会洗一次就不好了吧。”因为毛衣就是这样,越洗越不保暖,几百块钱买一件衣服,总不能穿个一年就扔吧!

  “不会不保暖,第二年都一样,可这衣服要干洗,也就十几块钱的事儿,还省事儿了呢,这大冬天的洗棉衣是不是也得受冻,洗大衣也是要干洗,这衣服一年洗个一两次就成,你看看我们的售货员,这些衣服可不是穿的样子货,过年前我们单位就自己内购了,都穿了一个冬天了,你们看看她们谁脸上冻的红彤彤的?”

  确实,售货员们看上去精神头都很好,不像是受冻了的。

  衣服确实不像是全新的,可是跟穿了一个冬天的棉服又不一样,羽绒服面料材质要更持久一些,就算是穿上两年,拿出来也是簇新,一点都不显旧。

  反观棉服,穿上两年手肘那里就被擦到起毛,三五年肯定要扔,现在城里也没人穿打着补丁的衣服了。

  羊绒羊毛大衣也好,但是干活穿着不便利,每种衣服都有自己的使用场合,羽绒服给人感觉用的上,用得广。

  买件衣服除了保暖、好看,还能多穿几年,这就是最实惠的。

  范晓娟这一开口,就让人格外有购买的欲望,可是一看价格,哎哟喂我去,五百块钱一件啊,那得比大衣还要贵了。

  要知道穿大衣体面啊,领导人出去都是一身大衣,大衣的料子也是很耐穿的,有人买上一件大衣,能穿个八年十年的,所以肾源十年代,还真有人能豁出去一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件大衣。

  但是这羽绒服比大衣还贵呢。

  一看见这价格就啧啧啧了。

  “这衣服是进口的面料呢,白鸭绒咱们国家没有,你看看这衣服都不钻毛。”人群里面有个女声响起,应该是见过世面的,进来以后也到处瞧到处看,仔细观察华英厂的销售员们穿的羽绒服,就是看钻不钻毛。

  “现在南方有些厂子也防着做羽绒服,刚开始看着也还好,价格也还便宜,可是穿久了,就从衣服缝隙里面钻毛,都是很粗一根根的鸭毛,可吓人了,这种鸭毛是很便宜买的,当然这种进口的你要水洗也会钻毛,只是没那样厉害。”

  白鸭绒的毛比较细很柔软蓬松,没有那种粗粗的杆子,所以不会从针脚的缝隙里面顶出来。

  这女人一看就很识货。

  范晓娟最喜欢这种内行人。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懂的人就只会说:“哎呀,暖和是暖和,就是有点贵。”

  “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贵。”

  “面料好是好,就是有点贵。”

  但是懂行的人就会说:“这里面填充的鸭绒是进口的,国内现在不生产,这面料是聚酯纤维,又保暖还有点防水的效果,能够阻断空气里面的湿度……”

  要知道这会儿,洋货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进口的玩意儿,代表着“贵”和“高档”。

  这是大时代的局限,也是因为这个时候我国的制造业良莠不齐,有做的好的,也有开始冒头,把赚钱看的比产品还重要的小企业。

  一说进口的,大家伙就抖擞起来精神了。

  “这鸭子的毛,还进口呢?”

  “阿姨,这是鸭绒,是鸭子腹部的绒毛,能随着气温的变化膨胀收缩,还能调节温度,所以外国人拿来做成衣服,很轻薄,人家都穿了很多年了。你想想鸭子肚子上能有多少毛,可是很保暖啊,大冬天的这鸭子还能在水面上飘着呢。”

  这东西可真是稀奇啊,稀奇极了,鸭子的毛还能做成衣裳。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

  既然老外都穿了很多年了,那咱们买上一件也试试。

  最开始辨别出来是真正羽绒衣的那位女人,一口气拿了五件,她还跟人家讲,这衣服国外也有,但是设计的没有这么精巧,能卷还方便收纳,在家里放着也不占地方,最最重要的是她在国外的时候买了一件,折合我国货币要一千多,论其保暖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当然,国外现在也没有实现全自动化,人工也是很贵嘛。

  但真实成本就是很高,细鸭绒的进口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卖不出去的话,范晓娟也有很大的压力的。

  这女人看上去很洋气,也很懂行,一旦她真的交了钱,就有人一拥而上。

  很快第二个客户,第三个客户。

  一直把马大姐给看傻眼了。

  等这天结束,除了那三百件羽绒服,还另外接了五百件羽绒服的预售订单。

  范晓娟收了钱,让对方一周后来去。

  好吧,好容易歇下来的产线又要加班了。

  马大姐没好气的说:“布置在外面,就你这脑子也能想得出来?”

  那可不是,布置在外面,就能让人感受一下寒风吹过来的时候,那种众人都是凉飕飕,可我独自美丽的效果。

  谁不想又保持风度又保持温度呢。

  即便是平常不太出门的大爷大妈,都觉得这衣服好。

  那是为啥呀?

  经常干活的人,要动起来的人,穿着大衣显得太庄重,容易弄脏,穿着棉衣又太厚重,手臂都抬不起来,乍一看见羽绒服,那不是人生的福音吗,这衣服多好啊,穿着跟穿个厚外套似的,关键是保暖效果也不赖。

  马大姐佩服的不得了:“你说说你这脑子,怎么想出来的?”

  范晓娟把旅游路上发生的事情同她一说,马大姐就明白了,这小范果然不一般,都是卖衣服,她能卖出不同的花样出来。

  马大姐要开始排产,给国外供应商下的订单也要做起来。

  元宵节一过,江明铛就联系范晓娟要准备皮具车间的事情了。

  她来过华英,也看过他们老厂区,还是以前的旧厂子,厂子的地段很好,但是建筑物都是五六十年带的俄式建筑,建筑体很漂亮,楼层也很高,这是一般俄式建筑的特点,但是盖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才四层,而且里面的装修也很low。

  江明铛以前就没来过华英,她以前的办公室都是高大上的。

  一进来,先是破旧的老式门岗。

  一楼是车间,二楼才是办公室,楼上是仓库和宿舍。

  五十年代的老建筑,消防做的也不是很好,也没有电梯,上去的安全楼梯处还有纸皮箱子。

  华英厂这种一年年利润几百万的公司,这种小土豪,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办公!

  江明铛坐在范晓娟位于二楼临窗的办公室,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晓娟,我能不能给你们提个意见?”

  “你说?”

  “我觉着,你们厂子这条件有点差啊。”

  “我们厂子的历史可就悠久了。”范晓娟进单位就是学过企业发展史的:“最开始我们是个援朝的战士做被服的这么一个军用被服厂,后来改制了,变成民用工厂,可是在京市纺织业,有着很重要历史地位的厂子,最开始我们的厂房还不在这里,以前办公都是在胡同里头。”

  说起这个来,是令每个华英人骄傲的地方。

  江明铛笑笑:“占着这么好的地方,可惜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3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8/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胡同养娃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