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胡同养娃记_分节阅读_第353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1-11-27 22:24:06

  还洋气了,还开上公司了,老娘心里是很得意的。

  女儿带了那么多人出来打工,村里人都敬重她,就算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这老太太太太都有人过去看一眼,她身子骨也还行,还在老家种菜种玉米养鸡呢,过年回去的时候,许燕还带了七八只鸡和几百个鸡蛋过来,说是老娘养的吃不完。

  “那啥,我跟你说啊,你把美凤也带出来赚点钱嘛,听人家讲,你在外面赚了大钱。”

  “美凤!”美凤是陈美华舅舅家的表妹,懒得很。

  屋外正在扫地的许燕一个劲摆手,要她拒绝。

  这婆婆也是,先是找她,她没答应就去找陈美华去了。

  陈美华假装自己没听到,跟聋子老娘随便糊弄几声,就说自己忙把电话先挂了。

  BP机是响了,她低头一看还是个要她回电话的信息。

  陈美华没着急回电话,而是跟嫂子说:“我跟小范提了,就杰子那事儿,我给你留意一下,杰子现在干的好,你们一家三口也有奔头。”

  可不是,许燕也是这样想的。

  最开始出来,就想挣个万把块钱,回老家先把房子给起上,给杰子相看个媳妇。

  但后面心就变了。

  后来看到别人在城里头买房,尤其是听妹妹讲范晓娟买房的经历,许燕就动了点心思,听说小范最开始买房都是一间一间买,那小院是被她凑了好久才凑齐的。

  这胡同里面也分三六九等,有好点儿的,就有差点的,解放后建的大杂院,现在买也不贵,就是凑齐一个院子比较难,现在买个百来平米的,也就五万多块钱。

  环境自然不能跟外边儿比,但是现在通了暖气,比原先还是方便了很多。

  外头一下雨,胡同里面到处就是水洼。

  地上垫着红砖,经过的人就踩着红砖这样走,不过更多的是那些不讲究的,穿着拖鞋直接淌,那很多人没有办法,还蜗居在小院子里头,穷的时候有穷过法,富的时候有富的路。

  就许燕这全家的收入,放在京市也不算少了。

  保姆里面她这收入也算是头一份的了,除了三份工的工钱,周日她帮陈美华搞培训,就是培训新来的保姆,在陈美华的中介公司还有一份分红。

  再说三个人都在挣钱的家庭,即便是放在普通收入里面,三份加起来也很多了。

  许燕跟陈美华说:“我原本想着攒点钱买个小院,哪怕就两边房子的那种,我们住一边,孩子们住一边,大家互相不干扰不是也挺好?”

  “是挺好啊,咱有空就留意着,你要是缺钱,我给你凑点。”

  “你自己不买房?”

  “我这一个人挣钱也不够啊,再说我不着急,杰子娶老婆重要呢。”

  “我也寻思着买个小院算了,甭管差不差,先住着,我还想着再过几年,把老太太接过来,可人家说跟着我们住就结不了婚了。”

  一听说买胡同里面的房子,那姑娘就是不愿意了,说胡同里面环境太差,杰子说买小一点,又说不够住,现在也有七八十年代的老公房,转正了以后在外边儿卖,比新开盘的房子还是便宜一点。

  许燕从农村来的,内心还是有些自卑的。

  哪怕陈美华跟她说,现在全家一起挣钱,也不比城里人差,她也觉得自己比人矮一头,哪怕她现在挣得也不少,可还是怕人家看不上自己儿子。

  嗐,听说媳妇还是京市人呢。

第265章

  灶上面炖着的汤咕咚咚的翻滚着。

  屋檐上面的雨珠,一串串的往下落,胡同里面到处都是积水,陈美华在门口摆了一条红火砖,一直通到公厕门口。

  因为环境太差,有些主顾是不来这边的,所以陈美华也想买房子,她想买个临街的门脸儿,但是去问了一嘴,就十来平米的面积,还要五六万,所以陈美华打算紧着自己手里的钱,先让哥哥嫂子把房子买了,让杰子先娶媳妇,反正她不急。

  租在小范这里也……挺好的。

  许燕看了一眼屋檐上往下掉的水珠,暗暗叹了口气。

  京市人啊,女方家里一听他们就说高攀了,许燕也觉得高攀了。

  就是因为觉得高攀,所以想多挣点儿给人姑娘。

  其实她对京市也不大了解,京市这么大,女生家里到底什么情况她一概不知。

  许燕突然开口:“你说我再去接一份活干怎么样?”

  中午不休息,再接一家。

  陈美华马上就否认:“不行,你中午不休息咋行呢,下午晚上都要干活,还是要休息好的,别把身子给累垮了,干一家就要干好。”

  是啊,干一行就要干好,可是许燕把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但是还是不够,杰子结婚要钱,买房子要钱,处处都要钱,她怎么不早点出来打工,这三年多是存了点钱,可是给杰子买房子就是不够啊。

  许燕愁的眉毛都要竖起来了。

  正说着话,到了下班时间,范晓娟踩着红砖,淌着水就往这边来。

  陈美华跟她打了个招呼:“小范,你回来了啊。”

  范晓娟冲她挥了挥手,抱怨了几句这天气跟下水问题,看见许燕还在,有点惊讶的问:“许燕姐,你在啊。”

  好不容易看见许燕也在,范晓娟跟她说:“别忙活了,过来说说话,在虎子妈这店里坐一会儿。”

  范晓娟把凉鞋脱下来,顺手就丢在水龙头底下冲了一下,许燕要拿去给她刷一下,被范晓娟按住了:“你歇一会儿,鞋子我自己会刷会洗,你坐会儿。”

  许燕这段时间精神头都差了。

  这几年带着孩子,虽然也不像以前那样需要下地了,但带孩子累啊,人都累老了一截,好容易盼到儿子找了对象,又提了这种要求。

  要说杰子也是不懂事,这话你该跟妈妈提?

  范晓娟说:“我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找你,今天我打听了一下杰子的对象,是京市人,但是家在很偏的地方,家里面也是农村的,一家六口人,上头有个奶奶年纪大了啥也干不了,爸爸又要长期吃药,下头还有个弟弟。”

  要说京市,那可大了去了,到几十年以后还没开发,还在种地的地方也多的很,到市区坐车都要两三个小时,跟杰子老家到京市的距离差不多远近。

  就因为划分到了京市,这姑娘总露出一副看不上杰子的样子,范晓娟碰见过几回,对杰子呼来喝去的,杰子估计是第一次谈对象,车间里面的小伙们叫他对姑娘好,他就可着劲儿对姑娘好,跟伺候老祖宗似的。

  那姑娘是产线新招的,模样倒是好。

  跟那许静一样,进来就打听哪个小伙子没结婚。

  办公室的没机会接触,可是木工车间这群小伙子倒是经常能接触到,这一比较起来,杰子的条件其实算不错,木工车间是现在三个车间里面收入最高的,去年加上了奖金,正式职工都拿到了一万三,这已经远远超过京市的平均工资水平了。

  再一打听,虽然说爸妈都不是进办公室的,但三口人挣钱呢,都是挣工资的。

  姑娘不傻,这可比他们家条件好多了。

  她自己现在还是临时工,临时工在华英不光是基本工资要打七折,奖金也要对半开,这姑娘家里又有一个啥也不能干的奶奶,要吃药的爸爸,还有一个等着姐姐挣钱给娶媳妇的弟弟,这还要要求买房……

  范晓娟很含蓄的说:“我觉得这姑娘不傻。”

  精着呢。

  人家是京市人没错,可是京市边边角角那地方的,这户口也管不了读书,可能以后孩子高考还有点用,但要是说有户口,婚姻就这么不平等了,其实大可不必。

  杰子第一次谈恋爱,还不知道轻重,不知道家庭背景的差距会带来什么。

  这样的家庭还看不上他,以后杰子吃苦的日子还多着呢。

  而且范晓娟觉得那女孩儿他们家鬼心眼儿挺多的。

  “这女孩儿叫冯朵儿,恰好是我们部门一女孩儿的表妹,我觉得她在找杰子之前,已经很清楚你们家背景了。”

  说的就是许静。

  当初招人,许静就把她表妹招了过来,前几个月是学徒工,这几个月才转成临时工,临时工转正式工还要考核,新手入门都不容易。

  “那,那咋整?”许燕一家都是老实人:“那杰子咋办?”

  “你管他咋办,他要谈就谈,杰子的工资不是放你这儿呢,他手里就那点零花,人家爱谈恋爱谈恋爱,这女孩儿精着呢,吃不了啥亏。”

  “我就怕杰子真上了心,这才谈了多久就说要谈婚论嫁了呢。”

  “不过杰子不谈婚论嫁,你也没想到买房这一遭啊,要我说你们回老家盖什么时候不是盖,你们现在反正也不回去住,盖了装修也老在那里,还不如在京市买,等以后老人老了,动不了了,你们还能把老人接身边照顾,退一万步来说,以后老了想回老家去,还能卖掉房子再回,京市的房子绝不会跌。”

  许燕这买房的冲动都是被范晓娟怂恿的,再加上陈美华也说给他们借钱,就越来越心动,可这房子也不像早几年那样便宜了,见天就涨价,晚一天都会觉得亏。

  杰子这一点还行,工资拿到了都给他妈存着。

  以前是说一家三口奔几年,存点钱回家盖个大房子,存点钱娶媳妇儿,许燕跟杰子他爸的养老钱,那是那会儿眼界不够。

  现在再看看,当保姆怎么就不行了,怎么就低人一等了,许燕一个月挣五百五,不比那上班的差,再加上陈美华这里一年还能给她点分红,她工资可比一般上班族强多了。

  这是能干人,当然也有不能干的,城市里面一个月拿三百多四百多工资的人也大把。

  后来许燕才知道,城市里面人家女的五十五岁才退休,那她还能干十年。

  全家要是一起再干十年,她就敢在京市给杰子买房。

  范晓娟问她:“你一家收入不比人家京市本地人差,也不比人家少,干嘛要表现的矮人家一头,你就要买房子给自己住了,谁还能说自己掏钱买的房子,自己不能住了,你家杰子自己有工作,工资也不低,还在京市有了房子,谁还能瞧不上你了不成?”

  就这条件,大把姑娘都愿意嫁。

  范晓娟哼哼的想,我可真是柠檬精,我当初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呢。

  什么姑娘能摊上这样的好婆婆呢。

  我羡慕我嫉妒我满腔怒火。

  等秦江一回来,她就把许静要买房给儿子结婚的事儿跟他讲了。

  “许大姐干的不错嘛,这才几年功夫就能买房了?”

  “你瞧着没多久,当当都三岁多了呢,当当多大了,许燕姐就出来干了几年了。”许燕最开始出来的时候才四十岁,就一副奶奶心态,现在看着还更年轻了。

  乡下人结婚早,她结婚的时候才十八,二十生孩子,杰子十九那年她出来工作,那年其实才三十九,因为长期把以后要回家给儿媳妇带孙子挂嘴边,范晓娟还以为她真是个奶奶辈儿的。

  现在一看,当保姆还能干好多年呢,干到干不动为止。

  这给人家干家务月月还有工资拿,待在家里还能闲着不成?

  以后在京市有个房,就有了落脚的地方,除了杰子娶媳妇能住上这边的房子,许燕跟她男人两人以后找个散工,零工干干,怎么都比种地强,在城里只要人脑子活泛一点,那就能挣到钱。

  “那倒是有几年功夫了,我记得杰子是第二年出来的。”

  “杰子跟他爸都是第二年出来的,这两人也干了两年多了,人家杰子现在都是单位的优秀操作工了,去年一年都一万多呢。”

  这几年没干啥,光存钱了。

  杰子在单位干,住宿是单位包,吃饭他也省,许燕当保姆挣的钱全省下来了,看着一个个的工资不高,可耐不住三个人都挣钱都不咋花钱,所以这三年多下来,扣吧扣吧一算,竟然存下来五万来块钱。

  陈美华表示还有缺口可以找她借以后,许燕就大着胆子开始看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4页  当前第3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3/3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胡同养娃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