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海岛随军养娃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荔荔一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05 KB   上传时间:2022-02-08 10:43:56

  写完语文教材的最后一笔,姜玉华这才抬起头伸了个懒腰,突然左右看看,咦,孩子们呢?

  “建安?平安?”先去小卧室找了一圈,又在院子里找了一圈,奇了怪了。

  姜玉华这时候还没觉得不对劲,孩子们平时喜欢出去玩,但他们不跑远,这会儿说不定在哪玩。

  于是她又出了门,站在大门口喊,“平安,回家吃饭了。”

  毫无动静。

  孩子呢?姜玉华觉得不正常了,一般情况下,只要喊一声吃饭,平安会在一分钟内捧着碗等饭,今天居然看不见人影。

  又去隔壁方玲和陈秀家找了一圈,问了狗蛋,居然一上午都没看见三个孩子。

  姜玉华快急疯了,就怕碰见上次那样的事情,在哪里摔了,磕碰到哪了,又或者是,被岛上的孩子欺负了。

  但就在她准备出门找的时候,居然听见小库房里有人在说话。

  “妈妈!我在这里呀!”

  这是安安的声音,姜玉华赶紧拿钥匙,一边开门一边问,“安安,看见你哥哥了吗?”

  “看见了,在睡觉呢。”安安乖乖的说。

  门一打开,好家伙,一股淡淡的酒味,兄弟俩脸上通红通红的,一边睡觉还一边砸吧嘴。

  再看建安手边,红酒已经开封了,两个小崽子醉的跟小猪一样,睡得喷喷香。

  好吧,姜玉华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烫手山芋,这兄弟俩给解决了。

  但现在更要命的来了,不能让俩孩子就这么睡在库房里吧,她得想办法把他们抱回房间,而且,红酒也是个问题,开封了就不能长时间的放了,得赶紧喝掉。

  偏偏就在这时候,身后还传来了脚步声。

  “玉华,你在看什么?”这是丈夫的声音。

  姜玉华回头一看,大白天的丈夫居然回来了,她咬着唇回头,挺尴尬的,“二哥,我要坦白个事情。”

第29章 1.5【三合一】 老师!高大宝着火啦……

  “说。”宋修见已经长腿一跨, 朝着小库房走过来了,表情特别严肃。

  姜玉华欲哭无泪,走进去, 把红酒拿给他看,“我坦白, 之前出岛的时候跟倒爷买了瓶红酒,本来是想跟你共饮的, 谁知道被平安偷喝了,瓶塞上都是咬痕, 肯定是平安咬开的。”

  说着, 她颇有些忐忑的看着丈夫, 担心他又觉得自己是被策反了,毕竟间谍都爱贪图享乐嘛。

  但是跟现在的问题相比, 红酒在宋修见这儿根本不算个事儿,他把东西放到主卧,又回到小库房。

  “你不生气呀?”姜玉华看他表情还挺平静的呢。

  “先把孩子抱进小卧室睡觉, 我有话跟你说。”宋修见率先抱起建安,朝着小卧室抬了抬下巴。

  红酒瓶根本没下去多少, 这说明小家伙顶多也就喝了一两口,但他脸色红彤彤的,还在打着小呼噜。

  平时被宋修见抱了, 他肯定要跳起来的,但今天已经醉的神志不清了。

  大的被抱走,剩下个平安就好办多了, 姜玉华一个人就能抱起来。

  被妈妈抱在怀里,平安还咂咂嘴,醉呼呼的说, “妈,中午吃啥呀?我想吃红烧肉。”

  “别吃红烧肉了,酒糟小乳猪吃不吃?”姜玉华又好气又好笑的说。

  “吃,我要吃。”平安立刻挣扎着要起来,只要是能入口的,就没有他不爱吃的东西。

  “行了,好好睡觉,今天啥也不能吃,回头我给你煮点粥。”

  说着,就把两个孩子都放到了床上,脱掉鞋子,擦擦脸,放他们睡一觉去,安安跟着玩了半天,也脱了鞋子睡觉去了。

  回到主卧,姜玉华就问,“二哥,你刚才要跟我说啥?”

  房间里,宋修见背对着妻子,正在把叠好的衣服往背包里放着,“我要出差一趟,可能过二十天才能回来,这个月的津贴我提前领回来了,放在桌子上,你记得收起来。”

  其实出差只需要两个星期,但宋修见决定空出几天,他亲自去查一查玉华以前在省城的事情。

  为什么她身上这么多的不对劲,却通过了政审?

  姜玉华扭头一看,床头柜上确实放着一叠的大团结,还有好多票证,一共是一百块的钱,还有布票,卫生带票,鸡蛋票,鱼票,各种各样的。

  一百块也不能全都花光,还得计划着存钱,哪怕是用五十存五十,姜玉华在岛上的日子,也比现在大部分人要过得滋润的多。

  不跟其他人比,就说上辈子的这时候,她在边疆可不能敞开肚子吃饭,还能涂雪花膏。

  这一切,不还是因为二哥?

  想到这里,姜玉华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儿,“对了二哥,你之前说结婚得打申请报告才能扯证,现在报告下来了没?咱俩趁着你离开之前,把证扯了去。”

  “还没有,再等等吧。”

  “你就没问问领导啥的,我也来了一个多月了,领导们都看在眼里,不可能压着不许咱们结婚啊。”姜玉华一脸怀疑。

  她怎么觉得二哥对结婚领证这件事,并不是很上心,而且来了一个月了,除了给钱特别痛快,他的态度一直都是温和的,也是客气疏离的,不像是对待妻子,倒像是对隔壁家的妹子。

  “工作太忙,顾不上这件事,也不急在一时。”宋修见终于收拾好了东西,拎上包,这就准备出门了。

  姜玉华说,“现在就走吗?你这趟去哪?"

  因为这趟不是机密行动,再加上是去学习新的技术,不需要保密,宋修见就说,“去白云乡的省城,对了,你有没有什么消息要我带回去?可以拍电报。”

  来了这么长时间,因为岛上不好通信,姜玉华一直忍着没有跟家里联系,没想到还能拍电报,她立刻说,“要。你等等,要是不着急的话,我现在给你烙个饼子,然后把我要说的话写下来,你帮我寄给爹娘,好不好?”

  着急倒是不着急,况且路上也是要吃东西的,宋修见本来不想麻烦玉华,但既然她要写信,等一等也无妨。

  先进厨房,从海岛去省城的一路,路途可遥远着呢,要是没点东西垫垫肚子,这一路上从火车晃荡到省城,胃里的酸水也差不多要把人给吞了。

  先煮上几颗鸡蛋,然后拿玉米面跟白面,按照二比一的比例掺和到一起,里面放个鸡蛋,撒点盐,倒上水搅和搅和,等搅和开了以后再放点切碎的葱花。

  锅里多倒油,把锅底润一润就行,等锅将热微热的时候,把面糊倒进去,摊满锅底子,小火慢慢的烘烤着。

  一张饼子出来了,再来一张,就这么一点一点的烤着,最后拿一张油纸给包起来,这就是路上的干粮了。

  这种饼子因为放的油多,又是小火慢慢烘烤的,吃起来绵软,还自带一股葱香味,就算冷掉了,就着热水吃也挺香。

  烙完了饼子,姜玉华铺开张纸,给家里写了封信,第一时间当然是报平安,告诉他们自己在这一切都好,不用担心,再问宋修见要了联络的地址,让爹娘有急事儿的时候可以发电报,或者等形势稍微好点,他们可以过来小住两天。

  写完了家信,拿上了饼子,就要送丈夫出门了,姜玉华挺不舍的,一路送到了码头。

  “回去吧,我很快就回来。”宋修见上了船,转过身跟玉华说。

  姜玉华咬了咬唇,“那咱们的结婚申请什么时候能下来?”

  “再等等,我回来再说,玉华,回去吧。”宋修见闭口不谈。

  站在岸上,俏生生的小媳妇,眼神从期待变成迷茫,看的宋修见心里不忍啊,可国家大事不能马虎,除非他查出真相,或者玉华主动说出自己身上的猫腻,否则,宋修见没法跟她成为一对真正的夫妻。

  回家的路上,姜玉华挺迷茫的,她原来以为,既然自己上辈子能跟二哥过到一块去,这辈子肯定也行。

  可这么长时间了,二哥什么表示都没有,难不成,他根本就不会喜欢上自己?

  大概是验证了那句话,情场失意职场得意。

  “小姜,小姜,等等,你家是不是有啥事儿啊?”

  这不,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附近的胡娣来就把姜玉华给喊住了,一脸好奇的问。

  姜玉华收起了心里的沮丧,被她问的挺茫然的,“我家怎么了?”

  “你回去看看。”胡娣来努努嘴,“鲁主任在你家门口走了有一阵子了,你跟小宋前脚走,他后脚就过来了,是不是找你有啥事儿啊?”

  要知道,鲁主任平时也是个大忙人,很少往其他人家里去窜门子的,大家看见他在姜玉华家门口等人,心里那叫一个好奇,但因为不熟悉,也没人好意思上去问。

  姜玉华的心跳立刻漏了一拍,心说该不会,是我的工作下来了吧?

  “谢谢啊嫂子,我回去看看,现在还不知道什么事。”

  跟胡娣来道了谢,加快脚步就回了家。

  回家的这一路上,姜玉华算是见识了大家的好奇心了,好多军嫂都在家探头探脑的看呢。

  终于走到门口,鲁主任等了半天了,迫不及待的迎过来,眼中带着点诧异和不敢置信。

  前两天鲁主任接到领导的通知,要重建学校,这已经够惊讶了,谁知道新找的老师居然还是姜玉华,年轻又漂亮,她能胜任吗?

  递过来一个条子,鲁主任就说,“小姜同志,这是你的批条,回头等学校打扫好,你就拿着去我办公室报道,可以正式上班,当然,你的粮油关系和福利也就落在咱们岛上了。”

  新学校当然找不到校长,但岛上班级也不算多,鲁主任就一肩挑了。

  “工资呢?怎么算的?”姜玉华当然最关心这个,这关系着,她能不能更快的,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鲁主任放低了声音,“三十三块钱,因为组织会给补助,再加上招人来岛上不易,工资才这么高的,不要到处声张。”

  姜玉华笑着点头,要知道,她爹在老家的工资才多少啊,十五块,现在应该涨到二十了。

  “等消息吧,估计过两天学校就要开学了。”留下最后一句话,鲁主任又急匆匆的走了。

  他一走,姜玉华就回头准备开门,还没推门,身边就多了一群军嫂。

  “小姜,我们前两天才听说岛上要把小学重新建起来,你就要去上班啦?”方玲一脸好奇的问。

  姜玉华推门而入,也侧身让他们进来,“对呀。”

  “你去干啥?”胡娣来也迫不及待的问,“你看我们能去不,在家闲着也无聊,还能去挣点,补贴补贴家里。”

  “当老师。”姜玉华笑着说。

  这一句话撂下来,嗯,其他几个军嫂不说话了。

  在这个岛上,宋修见已经够年轻了,娶了个媳妇儿更年轻,比军嫂们要小好多岁,她们不是笨学不上,而是那时候没有条件,女孩普遍不能读书,所以能认几个字儿都是了不得的。

  别说她们那时候,就现在女孩读书的都少。

  “小姜读过书啊?”方玲一脸惊讶的问。

  姜玉华知道自己是因为生的晚,再加上碰上了好爹娘才能读书的,不想在其他人面前瞎炫耀,只好说,“是的,读过一些,教孩子没问题。”

  “真好。”方玲满眼羡慕,突然想起来件事儿,又问,“那你知道学校学费要交多少不?我们前两天都听说需要要重新办起来,但都不知道学费,要是太贵了,咱们也负担不起。”

  “应该不会太贵的,领导们办学校,本质上是想给咱们更好的生活,怎么可能要太多学费,大家都能负担的起。”姜玉华索性拿了几张长凳出来,一群军嫂坐在院子,这就聊开了。

  “那就好,以后岛上有了学校,娃们关进去不乱跑,咱们也轻松了是不是。”方玲夹着鞋垫子,笑眯眯的说。

  她之前是觉得读书没啥用处,但在学校就不一样了,学校有纪律,就算不让他们学知识,知道体贴父母,啥事儿能干啥事儿不能干,这也是很好的。

  “谁说不是,我这不是又怀上了,我家狗蛋天天上房揭瓦的,哎哟,光是给他洗衣服都洗不过来。”陈秀在旁边接了一句,“现在月份小还好,要是等肚子大了,他还到处乱跑,只能老胡给他洗衣裳啦,现在好了,有了学校,把娃们关教室上学去,我也能轻松不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海岛随军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