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青丘一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09 KB   上传时间:2022-02-20 22:26:22

第六十四回 看他写的信,我有时想,我……

  八月里的秋闱, 文从翰中了,不过只排到红榜十四,不算大好。

  这当然是在文从翰自己看来的, 在外头人看来,他这个年岁, 乡试能中便是天才了, 何况金陵省每届参举学子数众, 他这红榜十四也是名列前茅, 堪得一声“少年才子”的佳话啊。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淳朴的心态的。

  文从翰少年成名,自然也被盛名所累,同届学子之中也有说些酸话的,道他成日盛气凌人的, 还以为他能一举成了解元老爷, 结果还不是只中了个第十四。

  这就是纯然的酸话了, 文从翰未曾放在心上, 文家众人听了却颇为不忿。

  摸着良心说一句,文从翰真不算傲气, 本性颇为怜贫惜弱,大街上碰到真可怜人都会帮一把的。

  就他身上那几分公子哥傲气,不说在纨绔子弟中了, 便是在不纨绔、正经的公子哥儿们里, 也算是轻的了。遍数那些高门富贾人家出来,又读了十几年诗书的孩子,哪个能毫不顾忌形象地蹲在街边和小商贩谈论米价菜价,听人拉家常谈生计家境艰难?

  文从翰能。

  单这一点,他就胜过众多公子哥儿了。那几分傲气, 也都长在骨头里,印在清高上了。

  在官场上,懂钻营取巧之人固然能得一时风光,但在锦心看来,能有怜惜百姓之心的人,才能走得更远。何况文从翰也并非一根直肠子不懂变通之人,他只是有些清高傲气,并不是傻。

  这话她没与人说过,只是在安慰蕙心等人时轻描淡写地擦边提过,看她们未曾听出言外之意,便也作罢。

  总归文从翰都不在意那些酸言,蕙心几人恼了几日,见他没放在心上,便也作罢了。

  秋闱之后,文从翰对成绩不大满意,便回到书院苦读,约莫是每月归家一次。

  他与云幼卿新婚夫妇自然苦别,姊妹几个便常去那边陪云幼卿坐,效果聊胜于无吧。好在,云幼卿掌着家务,每日也忙,离愁别绪便被忙碌消磨得弱了。

  入了冬来,金陵的天气也逐渐转冷了。文老爷与未心归家时正是十月,门前巷里落得满地梧桐金叶,未心给几位姐妹带了许多姑苏的新鲜玩意,胭脂水粉荷包香袋儿,装了满满一大箱。

  不想回府便听说锦心病着,自定颐堂请安出来,她忙与蕙心、澜心前来探望。透过窗子见到锦心正歪在炕上与婄云、绣巧不知说着什么,笑得眼儿弯弯的。

  未心一面推门进屋,一面抱怨道:“好啊,你在自己院里倒是欢喜,我回家来你也不迎我一迎。”

  “这不是偶感风寒抱些小恙,这边厢先向三姊姊赔罪了。”锦心笑吟吟地配合着她,蕙心近前来握了一握锦心的手,见她怀里抱着小手炉,才点头对婄云绣巧道:“你们伺候得周全。”

  二人忙道不敢,澜心在炕上坐下,仔细打量着锦心面色,见有了些红润颜色便放下些心,道:“今儿才看出是好些了。好香啊,这是什么味道?到没有前几日熏的那样冲人了。”

  锦心仿佛被她的声音提醒到了,忙将拢着罩在瓦片上的盖碗取下,小屋里沉香的香气瞬间浓郁了两分。

  蕙心笑道:“今儿还有闲情逸致弄这些东西,可见真是好些了。”

  婄云忙提了水壶来,锦心一面向盖碗中注水,一面解释道:“收拾香料匣子翻出些沉香,想喝个新鲜的,闫大夫又不许饮茶,不然沏些白茶来,注在杯子里味道更好。前几日熏的除了藏香就是特地调配出来辛辣浓香的香料,都是为了疏风散寒通气的,这个自然比那些好闻。”

  澜心支着下巴看着她慢条斯理地将盖碗摇匀,然后将沏好的熟水斟入四个小盏中,一举一动都是说不出的流畅好看。

  等小小的盏子被捧在手上,她啧啧道:“费那么大的事,就得这小小一杯,我都舍不得喝了。”

  “二姐若是舍不得喝,不如与了我吧。”未心打趣着笑道,几人闲磨牙几句,全然不见月余未见的生疏。

  稍后四人分了未心带来的礼物,未心又将一个匣子单独取出来,交代酥巧:“你送到大奶奶那里,就说是我带回来的小玩意,大嫂子拿着赏人用也好。”

  酥巧应了是,捧着匣子去了,这边四人看了一回东西,又各坐下,听她说些姑苏那边的新鲜事。

  锦心这边西屋里取暖主要是靠暖炕的,如今烧得也不算太旺,屋里只烧了一个炭盆子,三人一路从外头走来,还是觉着有些冷了,锦心便吩咐:“再支个炭盆子来吧。”

  婄云迟疑一下,应了声,不多时在当地烧起个炭盆来,又忙添了一盆清水挨着炕与炭盆摆着,锦心向炕里的凭几上歪着,笑着听未心她们说话。

  摘天巧分店的选址自然是她们最关心的了,毕竟关系到店面的生意与年底的分红,未心这上头账算得明白,在苏州应当是也见识过不少,妙语连珠说得清清楚楚,锦心拄着脑袋听着,等她们三个合计着主意问来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可行。

  “成日家懒懒散散的。”未心有些无奈,见她半迷瞪着,又将软毡给她往身上盖了盖,澜心笑道:“沁儿这几日都没什么精神,咳嗽倒是好些,想来是要大好了。索性也不问她了,人家给你出的那几个妆容一下把胭脂的销路打开了还不够吗?”

  “够了够了。”未心叫锦心从凭几上下来靠在软枕上睡,随手拍了拍她,无奈道:“我这辈子啊,就活该是给你们几个赚钱的忙碌命。咱们沁娘呢,就活该是一辈子顺风顺水花钱的命。”

  锦心就在炕里头歪着,软毡里头暖烘烘的,她缩成一团,听着蕙心她们几个轻缓带笑的交谈声,便觉心中安稳,不自觉陷入眠中。

  她睡着没一会,三人便注意到了,蕙心无奈地摇了摇头,比了手势,道:“咱们走吧,她这段日子闹风寒,也属实是许久没睡过好觉了。婄云——”

  她一面起身披上斗篷,一面唤着婄云随她出了西屋,吩咐道:“天冷,她在炕上睡一身汗,仔细又受了凉,醒来后你要记着给她多添衣裳。炭火若是不足只管去取,或者从我那匀来一些,不要吝惜炭火,反而拖累了病情。”

  “是这话。”澜心从屋里走出来,也道:“这天儿这么冷,你家姑娘还病着,更不能受寒。回头我叫人先送两篓银炭来,现下初入冬季,府内的炭火或有不足,每处份例有限,我们这些青壮的是不怕的,还是先紧着小四。”

  未心道:“索性从外头悄悄买些进来,做得隐蔽些,不要传出风声去,省了好些麻烦……”

  她们三个自顾商量了起来,婄云忙道:“炭火是足够的,如今外头天还不算很冷,屋子里若就点得很暖和了,等再冷些呢?何况屋内屋外一冷一热相差过甚,再相冲反而不好。再有我们姑娘这几日有些咳嗽,屋里炭火烟气重了不好。”

  三人听了便有些懊恼,正言语间,里屋绣巧喊道:“婄云,姑娘睡得有些不安稳,你进来陪陪。”

  说着,她也从里屋出来,恭谨地向三人欠了欠身,道:“外头天凉,我送姑娘们一段吧。”

  “不必了,你且好生服侍着便是。”蕙心摇了摇头,等未心也披好斗篷,三人便并肩相携而去了。

  金陵的天气就这样一日日地逐渐转冷,锦心断断续续地病了一旬有余,这日终于见好,来到定颐堂向文夫人请安,文夫人见了颇为欣喜,请安散了后留她在屋里说话。

  文夫人屋里养着兴哥儿,自然处处暖烘烘的,锦心还微有些受不住烟气,文夫人见她还在咳嗽,便关怀道:“闫大夫不是说大好了吗?怎么还是这样咳嗽,这怎么行呢?不如再开个养身的方子吃着,这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年里总要好好地过吧?”

  她见锦心闷闷不大乐意的样子,便无奈道:“身子总是要将养的,这你姑母也与我说了,想等婉儿及笄时,请你们几个姊妹都去,如今算来也不过是一年多,尚不到一年半的时候,你若不养好你的身子,这从南到北一路奔波,不说我们,你阿爹第一个不同意的。京都风光何等繁华,你就不想也看看热闹去?”

  自打兴哥儿出生,文夫人说话愈发时时跟哄孩子似的,何况锦心的年纪在她眼里本也就是孩子,故而哄起来是十足十的耐心。

  锦心不吃硬,却不能把软的当耳旁风,只能点头答应着,态度还不能太敷衍,心里也是万般的无奈了。

  等从正院里出来,锦心身上就担上了一个月汤药的债,文夫人当场请闫大夫来把了脉,开了调理的方子,说先吃一个月缓缓,锦心当时只觉眼前一黑。

  好容易才停了药啊,这就又被套上鞍了。

  她吃药倒是不困难,有时候难受起来或是被梦境一刺激,吃起药来咬牙切齿的连蜜饯都不用含,但就是再不犯愁吃药的人,吃的时候长了,也总会升起偷懒厌烦的心的。

  夜里掌灯后,锦心泡了脚,叫绣巧她们先去睡,屋里一时只有她与婄云二人,婄云将西屋里的灯熄了,抬来凭几叫锦心在卧榻上靠着,方神神秘秘地取出一封信来。

  信件极厚,入手一捏就知道塞了不知多少页纸,锦心有些无奈地拆开看了,抖出信笺,却有一沓子银票落在褥子上,她皱着眉,有些嫌弃地两根指头拈起那个银票让它们离开自己的褥子,婄云忙双手接过。

  锦心又有些好奇,一扬下巴:“点点看有多少。沙子买得比黄金都贵,这小子心黑啊。”

  婄云抿嘴儿一笑,“这法子还是当年您想出来的呢。”

  “我掏的是夏狄人和越王那群人的荷包,那是为了筹措军资,能一样吗?”锦心瞪着眼睛反驳,婄云听她这话,心里一喜——这记忆恢复得总算是有些明朗了。

  心里一面想着,她口中也附和着锦心,连连道是,又吹捧锦心聪明绝顶,反叫锦心不好意思了起来。

  “嗐,也不至于。”锦心嘴里与她贫道:“你再夸下去,我真信了,回头出去一显摆,岂不成了家门笑话?”

  看出她心情愉悦,婄云心中也很欢喜,手上利落地点清了银票,与锦心道:“面额都不大,一百两的,方便取用,共是二十张。另外还有一把青衣巷那边的钥匙,奴婢哪日得空过去看看,应是贺主子送与您又不方便由我捎带的东西。”

  锦心道:“也罢,收着吧。不着急,你哪日得空再去瞧便是了。”

  即便掏出那些银票,这封信还是很厚,厚到锦心瞧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忽然开始怀疑自己对贺时年是不是不够好。

  比如她写给他的信,就从来没有这么厚过。

  凝神来继续读信,信上满篇都是他在京都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得了什么有趣儿想送给锦心的东西,问她近来身体如何,江南天气好不好,对她的身体是否有妨碍等等,厚厚的一大篇,字字透着关切,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最后一句是:思汝 念汝 甚念汝

  锦心盯着那封信出了许久的神,灯影下眉目眸光都分外温柔。

  她指尖慢慢摩挲着那一行小字,心里软得不像话,婄云便静静地坐在一旁脚踏上,替她拢着锦被,许久才软声询问道:“主子,奴婢备了笔墨,您要不要写回信?”

  “写吧。”锦心长舒了一口气,将信纸折起,交代婄云:“还是烧了吧。”

  婄云点点头,又有些心疼,道:“或者奴婢随身收着,也能藏住不叫人发现。”

  锦心缓缓下了地,踩着燕居的逍遥履往放置着笔墨的妆台前走,声线清脆架不住她说这话时语气沉沉的,倒显出几分飘忽危险来,她道:“需提防百密一疏,这信中言辞颇有极尽亲密者,若叫外人看去,平白生出事端。”

  婄云便低声应了是,上来两步扶着锦心,替她掌灯研墨。

  看着信的时候抱怨贺时年写得太多,真落了笔,锦心也有许多话想说。

  其实她的记忆并未完全恢复,对贺时年的印象也颇为模糊。只是随着一封封书信,即便没有想起更多的记忆画面,她对贺时年的记忆好像也在自动地逐渐完善。

  总说没什么能写的,真落了笔,自然而然地,她就有许多话要写,有许多事情想要告诉给他,有许多话想要叮嘱他,真等停了笔,也是满满当当、厚厚的一大篇。

  婄云便站在一旁,安静地凝望着锦心的侧颜。

  或许连锦心自己都不知道,她此时,认真地注视着信笺神情有多温柔,又暗藏着多少眷恋与思念。

  无论记忆完善与否,情是刻在心里的,总会记得。

  锦心信中并未提起再转年可能会上京一事,怕届时若是再生枝节恐叫贺时年兴奋一场空。

  这里的再生枝节便指届时若是她临动身前忽然又病一场,那无论文老爷还是文夫人甚至一贯最顺着她的徐姨娘都不会同意她随行的。

  所以这一年多的日子里,好生调理身子是必须的。

  其实锦心知道,她的身子弱症是先天带来的,这些年喝药调养,偶有好转也都是建立在前头发病过,导致病情表现严重的基础上,平时喝药补补元气气血都是无用功。

  不过扬汤止沸而已。

  或许闫老对此也十分清楚,他这些年调换了不下十个方剂给锦心作为日常养身用,但真起到的效果却是寥寥。

  而且他总觉着锦心的身体好像是他永远摸不透的,有时忽然便会好转一些,有时病势就会突然加重,他行医半生从未信过神佛,但在锦心身上……他有时也会想,是不是这世上真有“命”这东西。

  命要锦心病,命要锦心不亡,命要她有时病势忽然加重,有时命又高抬贵手,放她好受两分。

  但这个闫老是万万没有与人说过的,今日文夫人召他,他便又给锦心开了补元气的方子,是新构思出来的,药材搭配与从前不同,他还是希望能派上两分用处。

  无论如何,为医者,是不能把希望寄托于神佛身上的。

  患者既然把病症性命交托来了,无论能与不能,都要竭尽全力地做过。

  锦心这边认下了服药调养,第二日晨起等着吃药的时候,却听婄云说:“师父吩咐了,这次不给姑娘备汤药了,熬做膏子每日早晚舀出一勺来沏水喝了便是。我等会就要去那边了,他老人家说了,这膏方先由我来熬制一回,也算考察功课,若是能成,此后他便将药材配好叫我在这边熬,也可以省些麻烦。”

  锦心听了大喜,重重握了一下婄云的手,嘱咐道:“可千万要多用些冰糖、枣儿、甘草一类的原料啊。”

  婄云失笑,软声道:“姑娘放心,师父开的方子我瞧了,确实是给您日常喝着养身用的,不会太过苦涩。”

  锦心这才舒了口气。

  请安后文夫人留下徐姨娘说话,锦心本打算跟着徐姨娘回乐顺斋,便也没走,与蕙心、澜心凑在一处嘀嘀咕咕,是说蕙心后日打算办暖炉会之事。

  未心今日出门看铺子去了,来请了安便早早出去,故而这会不在,不过她的意见也列出来了,蕙心展开一看,好家伙,还真不多,头一条明晃晃的大字写的就是“慎重邀客”,下头来回写了四遍标明是重点。

  澜心嘴角微抽,锦心呷了口热茶,叹道:“三姐这真是烦了啊。”

  “也罢,左右我也觉着厌烦,不过请咱们素日相熟的几个人罢了。”蕙心笑得眼儿弯弯的,柳眉杏目的女子,笑起来时总会有些温婉柔和在其中,她软声道:“不然暖炉会暖得心里也不舒坦,一冬都不顺了。”

  三人正说着话,谈起要备的新鲜菜色,那边文夫人和声细气地叮嘱徐姨娘道:“近来我手头有些事忙,家里的事情你多照看些。入冬的冬衣今年做得有些迟了,府内有些人染了风寒挪回家养病,老大媳妇头一年嫁过来我怕她没经验应付不住,你多帮衬着。”

  徐姨娘点点头,又道:“大奶奶已经很能干了,咱们府里的事情她上手得也快,我们瞧着心里头都服气又喜欢。您怕大奶奶忙得厉害累坏了身子,想叫我帮她分担分担,何必这么说呢,您就直说,我必然鼎力相助大奶奶。”

  文夫人笑着摆手道:“你也会说这些场面话了。素若,你可不老实了啊。”

  徐姨娘道:“您这话说的,普天下人还有比我更老实的吗?您就放心吧,我回头就把历来的章程说给大奶奶,大奶奶有什么不懂的,我能知道的也一定不藏私。咱们大奶奶那个聪慧劲儿,这点子小事哪能难得住她?”

  二人说笑两句,文夫人命人取出新得的皮料与哆罗呢、漳绒料子来,叫徐姨娘先选,并将几个女孩儿也叫到身前来:“这一批料子是新得的,花色、面料都是数一数二的,你们几个各选一块皮子并两匹料子,回去裁衣也好、做毡子也罢,都很暖和的。素若你还要多挑一份给林哥儿呢,他小孩子更要注意保暖,我瞧今年的漳绒倒比往年的好,拿在手上厚实又轻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