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娇宠外室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安页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22-03-01 19:25:32

  可阿瑜今日听得成言的这番话,她的心似是撇去了薄凉,泛起了波澜,为之一热。

  她让他不要把姿态放得太轻了,可陷入情障中的人,又怎么会听?他拿着真心,捧在手上呈给她,至于她要不要接受,他不逼也不问,静静地等着,等着能有一日,结出释果。

  叔父之言,犹如悔言,他默声念道,为而所求,为其必有果,若无果顾其求,不必强求。

  “是我偏狭了,每个人的境遇都是不同的,父皇能被陆贵妃挑拨,大抵还是因为他不够相信母后。他宁可信陆贵妃那个毒妇,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结发妻子。”太子起身,背对着两人而立。

  见之,阿瑜心里也存了不痛快,宫廷中的事,谁又能说的准,皇帝本就不是良善之人,他连自己的同胞手足都能残忍谋害,更别说是与他无血亲关系的元德皇后。

  元德皇后在世时,素有贤后之名,而圣上也有情深之态,可在她看来,纵然帝后鸿案相庄,结为伉俪,可圣上也选了秀女,后宫中的那些女子,一批一批的入内,圣上也没为了皇后空置六宫。

  如此一来,怕是圣上都以为自己独爱元德皇后,但假的终究是假的,两人的感情,介入了含着歹心之人,歹心之人利用圣上多疑,离间了帝后,随即势如破竹,得偿所愿。

  不过,她倒是不想再听皇帝的破事了,成言不是说元德皇后的崩逝与父王有所牵扯吗?那怎么不同太子言道,太子如今已然沉浸在悲恸中了,他忘了这回事,可她却还没忘。

  阿瑜望着太子的背影,那背影显得万分落寞,可她如今只想知道其中隐含着的事,她侧身瞥了成言一眼,霎时有些沉不住气,她如是问道:“那此事为何与父王有了干系?”

  话音一落,成言瞧见她面上带着急色,不免暗叹了一声,他如实道来:“帝后嫌隙间生,再经陆贵妃挑拨,圣上便以为元德皇后心里藏着别人,怒不可遏,更何况,陆贵妃手上还有元德皇后通予端王的书信,那封书信还没被送去澧州,就被陆贵妃拦了下来,她就此呈给了圣上。”

  “那宫女称,陆贵妃怕辱了圣上的颜面,也就不敢私拆那封书信,故而,她也不知道那封书信里头写了些什么,不过后来,陆贵妃见圣上看了书信后,那双目赤红的模样,显然是动了大怒。”

  “也是有了那封信,圣上才让张太医拿毒药给陆贵妃,而陆贵妃起初还惶惶不安,后来她猜测或许是元德皇后背叛了圣上,才让圣上不管不顾,非要断了枕边人的性命。”

第136章 柔情百转

  踏出东宫的那一刻,似有微风拂过,沁凉的细风吹散了压在心头的烦躁,若依了成言的推断,圣上是在元德皇后崩逝后,下放了京都的官员,还让他们在澧州任职。

  而端王谋逆案牵扯到的官员,又大多是长居在澧州的官员,而下放的那些官员不仅没被牵连,还有不少官员就此升迁。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的猫腻,若非如此,圣上常年并不过问澧州之事,还让端王无诏不得入京,偏偏在元德皇后故去后,不露声色地往澧州放了些不起眼的官员。

  而当年端王府的如数罪名,是由澧州地方官员层层上奏,呈到了天子手中,天子闻事后,下令让澧州巡抚彻查,可那澧州巡抚却是曾经天子下放的官员。

  刘椠,阿瑜暗念道,她想起父王死的那一日,刘椠那副丑恶嘴脸,狼子野心,忘恩负义。

  在端王还是皇子的时候,刘椠还是个一贫如洗的书生,端王与当今圣上于白鹭书院结识了刘椠,端王曾见刘椠日子过得艰难,明里暗里还帮了他几回。

  如此说来,刘椠也算是端王的旧识,当年他到澧州上任,端王把他当作旧友,对他多有照看,可后来,不知为何,二人翻了脸,刘椠在澧州当好他的巡抚,而端王提起他时,便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莫非刘椠与父王不睦,是因他知道父王迟早都会丧命,便早早地疏离父王,他根本就不想与父王交好,生怕会惹得帝王猜忌,这才与父王翻了脸。

  父王向来平易近人,不拘礼节,阿瑜从来都没有听过父王能和谁吵成红脸,那会儿,他与刘椠翻脸后,父王似有所忧,之后还命人准备重礼,送到刘椠府上,可人还没入府,便被刘椠三言两语说走了。

  因之,端王好歹是个亲王,就算再重视旧友,也没再与刘椠往来了,后来,端王府生出祸乱,刘椠落井下石,彻查此案之时,不怀好意,用那莫名出现在端王书房中的密信,直接给端王定了罪。

  如今想来,当年刘椠被下放澧州,假若不是带着皇命,他怎么会那么嚣张,他去澧州任职,不为其他,只为除去父王。父王把圣上当作胞兄,可圣上处心积虑,用了几年的功夫布局,定了父王的罪。

  帝后生其嫌隙,元德皇后为何要给父王去信,而那信中究竟是写了些什么,让圣上煞费苦心害了父王的性命。父王对其一无所知,始终对圣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可还是逃不过帝王的猜忌,真是可笑。

  猜忌由来,仅仅是一封书信。

  陆贵妃觉得那封书信是元德皇后与父王私相授受的证据,可阿瑜并不相信父王会与元德皇后牵扯,她信父王的私德,是绝对做不出觊觎他人妻子的事,更何况,依着父王的为人,他怎么都不可能与自己的皇嫂有私情。

  那封信里头,究竟写了些什么,能让圣上大怒,并狠下心肠来毒杀元德皇后,就连同胞弟弟都不放过。

  不安的情绪缠绕着阿瑜,她静静地站在东宫前面的石阶上,眼中茫然。

  成言甫一出东宫,远远地瞧见阿瑜愣愣地站在那处,面对着马车,却迟迟不见迈步,他似有所觉,不免有些心疼,方才他说的那些,他知道她无法接受,可瞒着也是不成的,如今他已知晓,一而再再而三的相瞒,总以为是为了她好,实则并不见得。

  他阔步向前,走到她的跟前立着,见她发怔的模样,来不及想些旁的,这会儿,他只想抱住眼前的人,让她明白,无需担心,也无需害怕,一切都有他在。

  待佳人入怀,成言能察觉到怀中之人似是僵着身子,他垂首看着她,见她睁大眼睛,傻傻地瞪着他,见之,他唇角一勾,带着轻笑,一言不发地压着她的头,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

  怀中之人反应过来,稍有挣扎,成言安抚着,他言辞中带着柔意说道:“我不会让你等太久,再过几日,我会让你如愿的。方才我在太子那儿,说的那些,你听听便是,那些事,还不值得你心烦。”

  “腌臢之事,我怕会污了你的耳,前世没同你说,是不想让你忧虑,如今,我知道错了,我不该瞒着你的。”叔父的见解,的的确确有些道理,长辈之言,虽逆耳却有用。

  刚不可及,柔不可守。于佳人跟前,他明白了刚柔并济,该知错的时候,便要说出来,不然,她怎么会知道汝真心知错与否。

  闻言,阿瑜挣扎的举动,似是一顿,她竟然从成言的口中听到了认错之言。

  成言出身甚好,自小便是成国公府中的世子,而成国公并不耽于女色,后院甚是清静,府中子嗣除了成芸是庶出以外,其余皆是嫡出。

  成国公看重他,并没有把他放在杨氏身边养着,反而是养在了自己的身边,严父慈母,杨氏越心疼儿子,成国公便对他越严厉,往后执掌成国公府的人,万不能有妇人之仁。

  成言不失所望,学识谋略足以担得起偌大的成国公府的重任,可成国公教会了他如何做好成国公府的世子,却没教过他如何去喜欢一个女子,如何去待她。

  如今,前世的教训,让他跌了跟头,悔之晚矣。这一世,醒来之际,他已经开始慢慢得摸索,摸索着怎样与心爱的女子相处,认错于他而言,并无所碍。

  他只恨自己不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前世的他,都没有机会在喜欢的人面前知悔知错,如今,他能站在她跟前,述说他的悔意,这是老天爷可怜他,他怎愿错失。

  阿瑜不知他是如何想的,她面带异色,无意间扫过成言眸中的诚然,她想起前世成言与她的种种,她刚入他的后院,他浑身都透着疏离,二人的头一夜,还是她主动缠上去的。

  当时,她在成国公府为奴为婢,因着浑身的傲骨,没少被府上的丫鬟欺负,她也渐渐的明白了在端王府获罪的那一日,她的身份不再是端王府的郡主,而是成国公府一个小小的丫鬟。

  身份低贱的丫鬟,不该有骄矜的性子,也不能有痴心妄想的心思。她处在丫鬟所居的后罩院中,日复一日地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她浑身的傲骨,一节一节地被敲碎。

  府上的主子开口让她去侍奉世子,她不得不从,毕竟一旦主子动怒,想要一个丫鬟的性命,不过是手到擒来,而待她受命入了世子的后院,世子却对她不冷不热,就好像是把她当成了一个物件,放在院中,不问也不用。

  但她到底是以着通房的身份入他的后院,国公夫人见他不近女色,甚是着急,如此一来,受苦的还是她,她为了能让自己在府上好过一些,主动缠着他,求他垂怜。

  那一夜,其实阿瑜并不想回想起来,她唾弃自己的卑贱,也唾弃自己沦为了暖床的物件,尽管如此,她还是得去取悦成言,去求成言收下她。

  当时,成言见她出现在帐中,面容上的惊愕一闪而过,她趁着那一瞬,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攀上了他,顺势把他拉入了帐中。

  她还记得那句伴在耳边的胡闹,语气中似是生出了怒意,她怕他动怒,也怕他撇开她,夺门而出。她思绪混杂,笨拙地去亲他,讨好他,那举动处处透着生涩,让成言生出了兴致。

  夜烛燃尽之时,她累昏了过去,待醒来后,她身上通房的名头便做实了。

  往前,成言未经人事,女子于他而言,若有若无,后来有了阿瑜,他尝到了其中乐趣,更何况,他后院中的小通房,甚是乖巧,不哭不闹,安安分分地等他垂怜,他并不介意对她好一些。

  日渐一日,平日里,纵然成言对她还是一副清冷的模样,可她并不害怕他的冷淡,在此之前,她从未尝过男女之情的其中滋味,在此之后,她一步一步地陷了下去,也是她贪婪了,以为安安分分地待在他的身边,便能在他心上占有一席之地。

  “你前世真的喜欢过我?”这念头一出,她再也遏制不住,她闭着眸子,伏在成言的怀中,颤声问道。她其实早就相信成言前世是喜欢她的,可她就是忍不住想问一问,他之前的解释,苍白又无力,她想相信,却不愿意相信。

  成言把她揉在自己的怀中,那缱绻的模样,不似他,柔情百转依缠人,他轻声道来:“我怎么会不喜欢你呢,我拦着母亲为我相看婚事,求着太子为端王翻案,就是想要等太子继位后,为我们二人赐婚。”

  “赐婚。”阿瑜面上怔然,呢喃了一声。

  待她转念一想,眸中滑出一滴清泪,随即渗进成言的衣襟,她强压下心中的难过,喉间似有哽咽:“你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尘埃落定之时,就算我大难不死,还活在世间,可终归是与子嗣无缘,国公夫人怎么可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娶一个无所出的女子。”

  话一出口,她似是又想到了什么,紧跟着又道:“赐婚,原来如此,皇命不可违,国公夫人不能违抗圣旨,她再不愿也无能为力,但是,她能让你纳妾,妾室所生的子嗣,养在嫡妻膝下,与嫡出并无差别,反正都是你的子嗣。”

  闻言,成言眸中闪过伤色,她还是不愿意信他,难道在她眼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第137章 率由旧章

  成言环着她,用下巴蹭着她的额头,他还能如何和她言道,他从来都没想过要其她女子为他孕育子嗣,更没有想过要纳妾,她不信他,或许是他做的还不够好,总有一日,她就会明白他有她便足够了。

  他已经自请脱离成国公府了,如今不过是挂了一个世子的名头,待事情了结,他不再是成国公府的世子,只同前世那般,仅是她身边的成言,属于她一个人的成言。子嗣于他而言,锦上添花罢了,她能给他添嗣,他自然欢喜,若是她无子嗣之缘,那他也无甚关系。

  他只想伴在她的身侧,如此便足矣。

  而阿瑜还在懊悔,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方才的那番话,她始料不及,虽然出自她自己的口中,可她确实是没想到原来自己一直都没有释怀,仍然如鲠在喉。

  前世的她,哪里会管他纳不纳妾,她只会惶惶不安,生怕自己被厌弃,独守着那处小院。而她唯一的妄想,那便是等他娶了嫡妻,能给她妾室的名分,让她在府里安然度日,使她在丫鬟婆子的面前抬得起头。

  而这一世的她,经历了前世的磨难,不仅不愿待在他的后院中,还改变了许多事情。她不再是成国公府任人打杀的奴婢,也不再是那个自哀自叹的女子,她活的通透,活的明白,再过不久,她或许还能做回原来的自己,那个本来在澧州生活地无忧无虑的小姑娘。

  可为何,她还是释怀不了呢?年少的欢喜,是难以忘怀的,可他带给她的伤害,让她痛彻心扉,尽管误会已然解释清楚,可她还是能想起那无数个孤枕难眠的日夜。

  若是端王府不曾生事,她还是澧州的小郡主,她以郡主之尊再遇成言,以此设想,恐怕她还是会一股脑地栽下去,成言活似一个锯嘴葫芦,那副清清冷冷的模样,再加上那寡淡的性子,都甚合澧州小郡主的心意。

  女子的心意,并不复杂,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喜好。恣意的小郡主,也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她喜世间好颜色,而成言不似玉面小生那般白净,也不似书院学子那般文弱,他相貌堂堂,眉目清俊,眸中闪着的凛然之色,身躯凛凛,令人瞧着极其安心。

  阿瑜惝恍地抬起头,见他双目空落落,尽显悲戚,心中不由得一紧,她不动声色地把头瞥了过去,似是不愿再看他眸中的伤色,她压下满腔的情绪,带着一点儿鼻音,柔声说道:“等及朝廷还我父清白,我不愿再待在京都,我会带着舟舟和霁之回澧州去。”

  前世,她在京都待了五年之久,从来没有回过澧州,而这一世,她一直都想回一趟澧州,不论是因为什么,她都想回去。澧州是她的根,她待在京都,就如同无水之浮萍,心始终无法安定下来。

  如今,她看着成言受前世所累,变得阴郁不堪,曾经的桀骜,荡然无存,个中滋味,无以言表。

  “你若是想来澧州见舟舟,我也不会阻拦,毕竟你是舟舟的父亲。”阿瑜在他耳畔轻言道。

  ……

  两人出宫后,成言琢磨着她那番话的意思,他知道她迟早都是要离开京都的,就是早晚罢了,没想到待事情了结,她就要走了。不过他也什么都不想管了,他追着她去便是。

  不会阻拦,不会阻拦,成言在心中反复念着这几个字,她肯主动把往后的行踪告诉他,还不会阻拦他去澧州看舟舟,这到底是看在舟舟的面子上,才对他有了好脸色,还是因为他帮了她?

  成言少有徘徊不定的时候,这会儿,他细细地想着,明明那番话,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但他却迟迟不敢相信,此不敢,是害怕那藏在心中的解释是他的胡思乱想,就此揣测错她的意思。

  故而,他想了很多缘由,顾念到了舟舟,也顾念到了她许是因为恩情,却唯独没有顾虑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庆期瞧着主子从宫中出来后,便与瑜姑娘紧紧难分,也不能如此言道,主子本就看中瑜姑娘,前些时日,主子瞧着瑜姑娘的脸色,不敢太过放肆地直瞅着她,而今,似是发生了什么改变,他瞧着瑜姑娘的脸色好了许多,与主子对上视线之时,不再冷着一张脸。

  主子与瑜姑娘在府门前分开时,那双含着情意的眸子,目送着瑜姑娘入隔壁的府宅中。待远远地瞧不见人了,主子嘴角似是勾起了弧度,隐隐约约的笑意附在面容上,让人瞧着生出愉悦。

  可还没过多久,他又见主子愣愣地坐着,手中拿着杯盏,而那杯盏中没有一滴茶水,如此模样,让庆期瞧了好生奇怪,这又是怎么了?方才不是还好好的。

  “澧州的刘大人招了吗?”方才还在走神的成言,陡然出口。

  庆期摸鼻子的手一顿,身子一挺,立刻回言:“手底下的人还在审着,可那刘大人的骨头太硬了,又没有什么软肋在身,从他嘴里尚未撬出话来。”

  “澧州那边是何情形,让谢戈加紧找出刘椠与地方官员勾结的证据,若从旁处入手,的确要一些时日,可如今他是刘椠,如此一来,为何还没有消息传来。”

  “他到底露没露出马脚?我手下不养闲人,更不养废物。”成言睨着庆期,他显然对远在澧州的谢戈有所不满,若不是林木说谢戈有了长进,此次任务还轮不到他去。

  庆期躬着身子,额间冒出冷汗,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直言而道:“澧州暂无消息传来,是何情形,属下还不知晓,但也就这两日的功夫,若还不见回信,就怕是澧州出了乱子。”

  成言捏了捏眉间,摆了摆手。

  见之,庆期轻吐了口气,正准备转身退下之际,又听主子说道:“让谢戈办完事后,不用赶回京都。”

  闻言,庆期大惊,主子这是何意思?虽然谢戈之前犯了错,可他在林木那儿,已经脱了一层皮,这次往澧州去,是林木觉得他实在是个好苗子,才在主子跟前求了情,主子看在林木的份上,才同意他往澧州将功折过。

  如今,事情还没定,谁也不知道谢戈有没有露出马脚,怎么当下就做出了处置?

  成言见庆期眸中的惊愕,便知他想歪了去,他做事自有他一贯的道理,以前从来不会和人解释,可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他许是变了些,好言好语地对着庆期道:“让他不用赶回京都,是还有其它事要交给他。”

  “澧州是个好地方,风水养人,安心于善,想来甚适合长居。”成言丢下短短几句,便闭目养神去了。

  独留庆期站在原地,愣头愣脑摸不清其中意味。

  ……

  乾坤宫由陆贵妃把控着,皇帝神智不清,昏迷不醒,长卧龙床,而陆贵妃给皇帝侍药,从不假手于人,如若不然,她怎么能够往那汤药里加好东西。

  “陛下,您且好好地睡着,不要怪臣妾心狠,是您要对臣妾赶尽杀绝的,不然臣妾怎么敢这么对您?”陆贵妃涂满蔻丹的指尖滑过被褥,带着轻笑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娇宠外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