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嫁给未来皇帝后我咸鱼了_分节阅读_第80节
小说作者:珊瑚与夏天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58 KB   上传时间:2022-03-06 19:49:19

  只是这件事情关系到春闱和科考士子,若是处理不好容易引发更大的风波。

  而三皇子又没有办案的经验,基本只在表层上挖掘,而这件事情解决起来并不简单,怕是又要让他头疼上好一阵儿了。

第85章 对答 说话的艺术。

  三皇子着重查了那两人的履历, 并派人查问了两人在故乡的亲友和同窗、同僚和旧友,甚至曾经用过的下人……得出来两位考官的确都风评有些不佳。

  而其中那位韩姓主考官,在任上也曾出现过同样的问题, 只因他那时是大皇子的人, 而大皇子当时正是皇帝跟前最红的皇子,便叫济国公强压着把这件事情给了结了。

  故而三皇子推断,这次状告八成是真的。

  况且事情已经闹得这么大了,必须要给那些联名状告的举子和天下士子一个交代,于是三皇子便上书建议, 将这两人一并革职。

  陆想容却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这么反向推断听起来总觉得有些怪异,终归还是深挖一下得好。

  对于这样错综复杂的案子而言, 查案更加需要证据,不能通过查出这个人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 不算是好人,就判断出他们在这次事件当中一定做了坏事。

  陆想容对萧攸问道:“三皇子可有深入调查?就这么判罚可是有什么证据?”

  萧攸道,如今三皇子已经证实,其中一个人是证据确凿的, 只是另一个相对来说有一些模糊。

  这个事情萧攸并没有接触,这些信息还都是他从五皇子那里听过来的。

  五皇子的舅舅现在正管着刑部, 协理三皇子办差, 前儿一起吃饭的时候五皇子提了一嘴。

  据说三皇子在查案过程当中相当强势, 不怎么听劝,也不喜欢别人把手伸得太长。

  萧攸原本对三皇子的事情兴趣不大,既然听他这么说了,便也没有再多问些什么。

  倒是陆想容说起了从前父亲遇上的一件事情。

  从前他去福建查办盐税案子之时,发现某个县城情况很不对头, 那边县令和县丞都十分不配合查案,设法儿对付前来查案的钦差和户部大臣。

  陆临原本也以为县令和县丞是相互包庇勾结,但到了后来查证后才知道,其实两人并非一伙儿。

  县令的确胆大包天,不但隐瞒朝廷税额还私自扣下了诸多税金。而那县丞是个书呆子,只是受了和县令一伙儿的师爷的蛊惑,以为他们的账本和数字都没有问题,是朝廷钦差想要收受贿赂而故意陷害他们,并一直认为自己帮着那县令是在匡扶正义。

  所以很多事情看着如此,实则只是表象,有些人从外头看着似乎是一帮的,但内里未必就是一伙儿的。

  萧攸觉得很有道理,但他两个都没有接触到这个案子,这一切也不过只是猜测,事实究竟怎么回事,谁也不好说。

  两人也只是这么讨论讨论便过去了,谁都没有把它当回事。

  又过了两日,京中传来消息,又有一帮举子对于三皇子的查案和判决十分不满,联名上书为副考官沈大人伸冤。

  陆想容原本也以为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没成想这会儿最终还成了连续剧集。

  陆想容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紧接着,陆想容从五皇子妃口中又听到了进一步消息,副考官沈大人风评不好只是因为脾气有些坏,为官之后六亲不认,不通人情,挡了许多人的财路。

  而那些影影绰绰的证据,其中大多是不真实的,还有几条是他的同僚和竞争对手给栽赃。

  因为这件事情关乎此次春闱成绩和科考的公平性,从事情爆出至今,受到的关注只多不少。

  皇帝看事情越闹越大,老三有些压不住了,没奈何只能再次找到了萧攸,希望由他出面主理此事。

  萧攸当即回应建议,朝中人才不少,几位叔叔也各有所长,惠王和誉王都是不错的选择。

  哪知皇帝拒不接受萧攸的建议。

  作为皇帝,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三皇子这事不成了,需要再找一个人去给他收拾烂这一摊子,若是下一个接手的人能耐比不得他,这事情就解决不好,反而累赘。

  下一个接手的人比三皇子能耐固然是好,但那个人只能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不能是旁人,若是叫人发现自己的三皇子还不比其他的宗亲有能耐,皇帝别的不说,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

  皇帝意思坚决,萧攸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

  想到这里,他越发恨起了三皇子这个人来。

  三哥这人大聪明没有,小聪明一堆,以前时候从没办过差事,只会纸上谈兵想当然。

  为了显得自己比他人更加能耐,他遇到事情后并不喜欢听从有经验的官员建议和劝告,而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心计谋略选择捷径,希望可以出其不意一鸣惊人,但通常连最基本的把事情完成的能力都没有。

  实在叫人头疼。

  萧攸刚开始办差的时候,最先接手的就是刑部。

  在任期间办了不少大案要案,还曾作为钦差两次南下,办过通宝银号和江浙官场上的案子,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不叫个事儿。

  萧攸只管按着规程办案,该走流程走流程,该找证据找证据,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入了正轨。

  这事他要办了也不算什么,只是希望三哥不要再接其他新的什么差事了,否则烂摊子是永远收拾不完的。

  萧攸查出的结果和陆想容料想中一致,在这次的事件当中,主考官韩大人的确有着不小的问题,副考官却并非如此。

  因为带头联名上书的那两个刺儿头也跟副考官沈大人发生过冲突,故而他在这场事件当中一直站在主考官这边,替主考官说话,这样看起来叫人却以为他是在包庇对方。

  但实则沈大人不过是因为脾气坏了一些,不太通晓人情,所以名声不好,但本人还是正直的,并未做过什么有损国家和朝廷的事情。

  事情查清后,萧攸便着大理寺和翰林院给沈大人恢复了名誉,萧攸也因为圆满解决这件事情而变得名声大噪。

  慈宁宫内,太后听说事情来龙去脉后,只觉得胸膛堵得厉害,一口气没上来,心里头梗得都有些疼。

  太后也没想到,三皇子有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耐,最是善于察言观色、洞察人心,却偏偏在办差一事上这般不中用。

  前几次的事情没有办好,还可以说是没有多少办差的经验,而这次办案并不是三皇子一个人单打独斗,太后和承恩公府都是出了力气帮了他的,可是三皇子实在太过刚愎自用,一心想着求功不听旁人的劝。

  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又被老四拔得了头筹。

  太后对着薛姑姑叹道:“就老三这情况,是不是让他去管内廷司一类的那些不容易出错的地方更好一些?”

  薛姑姑道:“太后莫要忧心,三殿下那么多年都卧病在床,身体也一直不好,一时糊涂也是有的,哪里就能够跟十八岁便开始办差的四皇子相比呢?俗话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三皇子是聪明人,如今在这些地方栽了跟头,日后定然会加倍谨慎小心行事,必然不会负了太后所托。”

  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出来。

  听薛姑姑这么一说,她更加觉得三皇子这会儿选得路是错的。

  既然办差方面能耐实在比不过老四,那就扬长避短,不要总想着把差事办好表现自己,而是去比点儿别的。

  况且考三不是十足的草包,又不是没有其他优势在,未必需要总盯着这一处使劲儿。

  如今看来,还是催着皇帝早些立太子得好。

  毕竟时间拖得越晚,变数也就越大,老三如今成了皇帝器重的皇子,日后办差什么的都是免不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手上的差事越来越多,大家就会越来越发现老三比不得老四。

  如此说来,还是早些尘埃落定得好。

  = =

  又过了几日,宫中传来消息,太后接了三皇子的儿子入宫,自己亲自教养。

  据说三皇子自打接管内廷司后恪尽职守,尽心办差,只是内廷司是新接触的东西,这些日子难免忙碌,对于不能时时在太后身边尽孝这件事情,三皇子很是内疚,故而把孩子送到了慈宁宫中,让他替自己在皇祖母面前尽孝也是一样的。

  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宫里的人大都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皇帝被贵妃上了多次眼药,对最近太后把手伸得过长的这些行为越发不满。

  可不管怎么说,老三府上的孩子都是他的亲孙子,既然人都来了,见还是要见见的,故而皇帝特意抽出时间来慈宁宫陪着他们用了膳。

  一顿饭吃得很是温馨,孩子表现也很是得体。

  用过午膳后,太后让孩子去内殿休息,转头对皇帝道:“这孩子教养得好,跟老三一样孝顺,不管长辈们说什么都是听得。老四和老四家的那个王妃是什么脾气,哀家不必多说,皇帝想来也是知道的,这样的夫妻,自然教不出如此孝顺听话的好孩子。”

  太后这话皇帝还是信的。

  毕竟从前他对老四说不上好,中间还隔着他母亲受了多年委屈的事情,老四对自己不说怀恨在心,但也绝对没什么好印象,如今对着自己也没多少热情。

  这点跟老三相比,实在也是比不过的。

  皇帝从慈宁宫出来,还在回想太后的话时,远远看见了陆想容正带着孩子过来,看那样子应该是刚从舒妃宫中出来。

  两人看到皇帝后,都自觉停了下来,规矩同他行礼。

  皇帝记性还算不错,虽然只见过衡哥儿一面,但还认得他。

  “你是……衡哥儿吧?许久不见都长得这样高了。”

  衡哥儿站直了腰杆答道:“回皇祖父的话,正是孙儿。”

  皇帝道:“你堂兄如今正在你曾祖母宫里小住,你若是喜欢,到时只管去慈宁宫中同他一处玩便是。只是一样,你曾祖母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也怕你们顽皮,你若是到了慈宁宫中,可一定记得要听曾祖母的话。你父王从前在府上,是不是也教导你要听曾祖母的话?”

  陆想容微微蹙眉。

  她活了两辈子,跟慈宁宫打了无数次交道也吃过了不少的亏,知道太后这个人绝非善类,即便是对着自己的儿孙也不例外。

  她并不希望衡哥儿和太后那边有太多接触,虽然有心阻止,但奈何这是皇帝问衡哥儿话,她也不好赶在他前头回答,只能站在一旁静静听着,期待着衡哥儿能给出一个漂亮的答复。

  衡哥儿缓缓抬起头,看了皇帝一眼,慢条斯理地回答道:“父王和母妃都曾对孙儿说过,皇祖父才是天下最大的人,如若平日里有事进宫,一定要事事以皇祖父的旨意为尊。”

  说到这里,衡哥儿稍稍停顿了一下,继而迎着皇帝的目光说道,“只是从前在府上的时候,父王和母妃只教过我要听皇祖父的话,并未教过我要听曾祖母的话。”

  一番话说得皇帝心花怒放。

第86章 把握 怕不是跟立太子的事情有关?……

  皇帝想起刚才他和老三家孩子对话的情形。

  想是父母在家中也教得不错, 那孩子表现得少有的听话懂事,对他的问话也能很好应对,并懂得给自己的父亲说好话。

  “父王在家中都教过孙儿了, 入宫后一定要好好听曾祖母的话, 替父亲尽孝心,不能惹曾祖母生气,也不能给宫里添麻烦。”

  皇帝开始的时候觉得这孩子的话听起来挺顺耳的,没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还觉得老三这孩子听话孝顺, 教出来的孩子也是如此。

  可如今这么一看,老三对太后倒是真的孝顺,对自己怎样还真不好说。

  而方才太后说的关于“老四夫妻两个教不好孩子”的一番话, 这会儿见到衡哥儿后也站不住脚了。

  老三家的孩子听太后的,而老四家的孩子却只听自己的。

  这么一看, 高下立判。

  皇帝俯下身子,又问了衡哥儿一番的读书骑射功课之类的。

  衡哥儿对答如流。

  陆想容站在一旁听着,又担忧变成了坦然。她甚至怀疑,如果萧攸当初能有衡哥儿这口才, 应该不会混这么惨,到了十八岁后搭上太子才开始好过一点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嫁给未来皇帝后我咸鱼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