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年代女首富_分节阅读_第382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69 MB   上传时间:2022-06-18 14:01:20

  这样的修辞非常奇怪,建筑哪里有什么精神可言。但此时此刻,周秋萍脑海中冒出的就是这一句话,眼前的一切充满了勃勃生机。

  看,纵然雪花蹁跹,也无法否认春天的到来。

  余成感叹道:“比深圳建的更好更气派。”

  高女士挺起胸膛,抒发全国老百姓的心声:“那当然,这可是咱首都,可定是最好的。”

  原本她想的是把买楼当成捐款,房子就是不好她也认了。但现在看到这么多气派的楼房场馆,她又觉得能有这么好的房子很骄傲。

  亚运村相当于一座新造的体育城,面积蔚为可观。

  车子在各个场馆间穿梭,有的已经全部完工,有的大年初一还有施工队在忙碌,可惜都不对外开放,不允许他们进去参观,只能在外面瞧瞧房子的造型。

  开着开着,周秋萍就发现问题了:“这规划不太行。”

  高女士护短:“你咋回事,这楼房盖得还不够气派?有啥问题,肯定没问题。”

  周秋萍苦笑着解释:“我是说,它光考虑比赛功能了,可能没想到比赛技术后要怎么办。你看这些大建筑大项目之间空间太小,没有留下商业规划的余地。除非场馆改变功能,对外开放,不然中途没有休闲歇脚的地方,就没有社会发展和商业发展。但是场馆改变功能,又有些可惜那么多专业设施。所以说,很可惜。搞不好等到亚运会结束后,花大钱搞得建设会荒废掉。没商业收入做补充,维护场馆的成本太高了,财政未必能负担的起。”

  卢振军听着有些茫然:“这话怎么说?”

  周秋萍更茫然:“不怎么说啊,就是说规划的时候你得考虑到方方面面,人的全部需求。先不说考虑工作问题,我们就假设它是高档住宅区,没有企业,是睡城。大家晚上回来睡觉,白天去市区去其他地方工作。首先交通负担会非常大,它的道路系统能不能承受得起?高档住宅区,意味着他们很多人是开车出行,那对道路的压力非常大。其实,上班以外的时间,高档住在区的居民有休闲娱乐过往的需求。这么大的地方,配备了几家大型购物场所?有唱K的地方吗?有适合朋友聚会的场所吗?要是这些不配备,你让大家住在这里怎么过日子?唱个K 还得开几小时的车。”

  高女士听得头晕,又想拍女儿:“你咋要求这么多,这么漂亮的房子还不够。就就爱鸡蛋里挑骨头。”

  周秋萍赶紧喊停:“讲点道理啊,我这是实话实说。如果曹敏莉和苏珊在这里,肯定会赞同我的观点。朱莉,你说是不是?别把它当体育馆,想想结束以后生活在这里。”

  朱莉仔细琢磨了回,摇头道:“是好单调,待着好无聊。”

  卢振军笑了:“是规划的问题,主要考虑怎样尽善尽美地为亚运会服务了,后续问题没考虑那么多。这也是现在经济建设需要避免的弊端,不能光顾面上好看。”

  话虽然这样讲,但亚运村在当下已经绝对是扎眼的存在了,因为现在放眼整个京城也没啥像样的商品房住宅。

  高女士想买房,大学生歌手们也跟着凑热闹。他们当中有人想考京城的研究生,觉得到时候要考上了有个自己的窝不错。

  当然,考虑到去年《人民日报》新闻里说京城房价每平米1600—1900元。若买两居室,最少也要六万块,他们决定合买。

  也有人大方表态:“我不打算在这里买房,回头你钱不够我先借你。”

  反正他年前刚拿了《青春:十二星座》的百万销量分红。

  结果要集资买房的三人大笑:“不要了,咱们专辑已经破230万盒销量了。说不定等咱们回去就变成300万盒了。”

  可惜买房的事暂时没谱。

  卢振军辗转找到了亚运村运动员公寓的承建方,表达了他们想购买房产的意愿。对方大过年的还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委实辛苦,可惜面对上门的客人却一脸懵逼。

  “买房?开玩笑啊,这是建给外国运动员住的。这怎么能卖?”

  周秋萍解释:“那亚运会办完了,运动员也走了,房子空着可不得浪费了。当然得对外卖。”

  对方坚定地摇头:“肯定不能卖,开完亚运会还得开奥运会。房子卖了运动员住哪儿?不仅不能卖,我们还要盖更多的房子。”

  周秋萍脱口而出:“那你们有钱盖新楼吗?”

  对方不高兴起来:“我们当然有我们的办法。你这位同志怎么说话呢,亚运会还没开,就要我们卖房子,也太不像话了。”

  高女士急了:“我们买房也是想为亚运会做贡献。盖了这么多房子要花好多钱的,难道你们没有问银行借钱吗?”

  那人脱口而出:“可以捐款的,我们这边可以接受捐款。”

  周秋萍赶紧喊停,如此兜了一圈不是回头了吗?

  她清清嗓子道:“那亚运会开完之后,你们这里肯定要出租吧。到时候收了租金维持开销,也好有钱开奥运会呀。”

  这话倒是中听不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高兴起来:“我们也期待奥运会能在这里顺利召开。同志,你们要不要捐款?”

  “捐。”周秋萍抢在高女士之前开口,“阿妈,你身上有多少现金?我这边全掏了。”

  高女士这回其实是带着存折出门的。她在深圳经历过买房,没觉得这事有多难。谁晓得到了京城,反而不简单了。

  不过她身上也有百八十块钱,这回一并掏了出来。

  就连小星星和小青青别把自己拍广告画报的酬劳和压岁钱一道拿出来,奶声奶气地宣布:“我们要给亚运会捐钱。”

  也是凑巧,刚好有记者大年初一都不休息,跑到亚运村的服务中心来采访。瞧见这一家子争先恐后地捐款,还给他们拍了照,做了现场采访。

  高女士有一说一:“我就觉着吧,盖亚运村花了不少钱。房子空了可惜,到时候不如卖给大家,既还了盖房子的钱,还不糟蹋了这么好的房子。”

  可惜记者也爱莫能助。

  亚运村的房子要如何处理?起码得开完亚运会才有定论。

  没能买到理想的房子,老太太有点惆怅,琢磨着要不干脆把存折捐出去,也算是了结一桩心事。

  余成偷偷地看女友,琢磨着要怎样帮忙才能拦住老太太。

  结果周秋萍却突然间想开了。她为什么要拦着阿妈呢?人挣钱不就是为了花钱的时候有底气,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钱是阿妈挣的,谁都没资格替她决定要如何花。

  就算自己重生,知道将这钱投入到其他方面可以挣更多的钱,那又怎样?

  阿妈不是她的傀儡,不需要按照她的意愿生活。

  “行吧。”周秋萍松了口,“你要捐就捐,咱们现在回去就捐了。反正这也是好事儿。”

  结果女儿态度一放软,老太太反而犹豫不决了。她是诚心实意想给亚运会做贡献,但如果还能因此在京城多一套房子,那就更美妙了。

  她犹犹豫豫,最后试探着问:“你说,要不我先买股票吧。等到亚运会开完,房子对外卖了,我再把股票卖掉,拿这钱买房,好不好?”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

  朱莉想提醒她,股票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你现在手上有十万块,等到10月份的时候,很可能就连1万块都不值了。

  但高女士有高女士的逻辑呀。她记得清清楚楚,去年差不多这时候,卢振军掏100万买了股票,结果到了去年秋天,这钱就变成了300多万。

  那她现在出20万,等过完国庆节,就应该是六七十万啊。说不定还能多买两套房呢。相当于多帮亚运会给银行还钱了。

  周秋萍当机立断:“好,没问题。”

  别的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今年股市会暴涨,即便到10月份没涨,也不会下跌。

  这个投资,没问题。

  作者有话说:

  说明一下,我查到的资料显示:亚运村最早是在亚运会结束之后开始对外出租的,后来周边的小区都对外出售了,它们才开始卖的。当时房价就不便宜。最早一批购房者中,刘欢拿的内部价,1200块一平方,毛阿敏买的时候已经是4000块一平方。1995年对外出售的价格是1800美金一平方。

第323章 从天而降的馅饼

  大学生歌手们其实搞不清楚股票是怎么回事。但他们看周经理的母亲要买股票, 周经理没拦着,就觉得这事儿可能错不了。

  反正大家手上的钱是闲钱,倒也无所谓。

  立刻就有人表态, 也要买1万块的股票。到时候卖了挣的钱不捐给亚运会, 可以捐给奥运会啊。

  刚才亚运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的话,给了他们启发呢。胆子要大点, 步子也要迈大点。办完了亚运会, 就该轮到奥运会了。

  周秋萍摸了摸鼻子,没加入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

  大家越说越高兴,突然间想到了一件事,他们还不知道磁带卖的怎么样。如果卖的多的话,他们就能拿到更多的分红,也能给奥运会捐更多的钱啦。

  这会儿先前说要买房的大学生都忘了自己的雄情壮志, 集体跑题到奥运会上去了。

  越猜测越心痒痒, 年轻人们忍不住, 想要看看磁带的销量。

  周秋萍等人同样好奇,一场春节联欢晚会, 相当于让这些大姑娘小伙子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现在是考验他们市场号召力的时候了。

  司机转了方向盘, 直接把他们送去商场。

  大年初一的傍晚,正是商场热闹的时候。有走亲访友需要买年货的,有闲着没事儿和亲朋好友一块出来闲逛, 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认识不认识的人照了面,都要道一声:新年好!

  大家怀揣着隐约的激动往音像制品柜台走。让他们失望的事, 柜台前并没排成长龙, 只有三五个人在选购磁带。

  看来那种一飞冲天一夜成名的幻想, 只能暂且歇歇了。

  周秋萍压下心中的失望, 安慰他们:“也不是说你们不好。你们看张明明老师昨天也上了春晚,他演唱的歌曲今天照样没传遍满大街呀。当初《我的中国心》可是一夜风靡大江南北。你们已经很好了,这种事情要碰运气的。”

  结果她话音一落下,就有逛商店的人认出了大学生歌手们:“哎,你们是不是昨晚在春晚唱歌的,《青春启航》?”

  大姑娘小伙子们正琢磨着要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可能的歌迷,那激动的女孩就喊了起来:“快快快这边,《青春启航》!”

  哎哟喂,这一嗓子,把全商场的人目光都引过来了。好些人往音像柜台的方向挤,还有人要求他们签名。

  可大年初一出来逛街的人,手上怎么会拿纸笔?

  还是柜台营业员机灵,立刻喊出声:“这边有磁带,《青春启航》的磁带。”

  说起来,这也是最近热卖的专辑,在柜台的销售排前几名呢。

  她冲卖文具的柜台大喊了一声,招呼同事帮她送笔来。

  然后这群大学生歌手就稀里糊涂进入了签售模式,整个过程中,他们连拒绝都没办法拒绝。

  顾客们口口相传,有人爱听歌,跑过来买磁带。有人凑热闹,特地上前来仔细看看歌星的风采。

  眼看人聚集的越来越多,商场值班经理都被惊动了。他赶紧招呼保安过来维持秩序,又相当妥帖地搬来了桌椅,好让这群年轻人坐下来签名。

  这下惨了,对方服务如此到家,他们想签完一波走人都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一直签下去。

  最后他们能顺利脱身,还是因为商场存货有限。年前进的准备撑完整个过年阶段的磁带,不到两个小时就被签的一干二净。甚至连他们先前演唱的《红太阳》和《青春》都已经翻出来,同样卖光了。

  得到消息赶来,未能得偿所愿的歌迷十分遗憾,久久不愿意离开。

  最后还是周秋萍出主意,请商场拿了白纸过来,每个人都在上面签完自己的名字,然后送给歌迷,才算安抚了大家的心。

  黄山也没离开京城。

  今天他去拜访音乐界的朋友,晚上才抽出空逛商场,想看看磁带的销售状况。

  他瞧见现场跟打过仗一般的模样,瞬间目瞪口呆。因为白天和朋友逛新华书店的时候,他没发现磁带销售火爆,当时还有些遗憾,觉得春晚的加持效应没他想象中的强。

  怎么进了商场情况就不一样了。

  周秋萍先看到他,赶紧挥手打招呼。等到人进来了,她才难掩兴奋的心情:“签售吧,组织签售吧。这边商场都卖光了。”

  黄山还没反应过来,旁边有人激动地冲上来,伸手要抱卢小明:“你就是那个小歌星吧,给阿姨抱抱,阿姨将来也生个跟你一样好看的小孩。”

  可怜的卢小明同学本来是吃瓜群众,跟着两个妹妹一直在边上旁观,这会儿却被熊抱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6页  当前第3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2/6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年代女首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