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见卿卿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山中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74 KB   上传时间:2022-09-14 19:59:44

  姜宛卿:“……”

  这家伙一定是在湖里磕坏了脑子。

  一定。

  温泉池里就剩她一个人,顿时显得有点空旷起来,姜宛卿不由又开始想起了上一世那段不愉快的经历,再泡了一泡便回寝殿了。

  张嬷嬷和林嬷嬷早将被褥煨得暖暖的,让姜宛卿拿被子裹着,然后细细替姜宛卿将头发擦干。

  姜宛卿的头发丰软密实,挽成发髻时乌鸦鸦沉甸甸,放下来时直如一匹黑缎,两位嬷嬷花了好些时候才彻底擦干。

  还恐有寒气残留,特地生了个炭盆,让姜宛卿烤着。

  寝内本烧着地龙,这么一来姜宛卿只觉得一阵阵发汗,热得不行,要掀开被子。

  两位嬷嬷忙道:“这时候正要发汗,发一阵汗,寒气全消才好。哪怕是个壮汉,大冬天掉进冰水里,不小心照料,一场风寒就能掉要小命。”

  正说话间,宫人来禀,戚氏过来探望。

  一起过来的还有姜元龄。

  消息已经传开,人们都说是太子妃和太子失足落水,中间全没有人提庆王一句。

  戚氏过来慰问一番,留下一些滋补药品,嘱咐姜宛卿保重。

  姜元龄却留了下来:“母亲先去吧,五妹妹一个人在这里躺着怪可怜的,女儿陪五妹妹说说话。”

  戚氏笑道:“也好。你们都是天家媳妇,以后有什么事要彼此照应。”

  姜元龄应下。

  戚氏走后,殿内一下子静下来。

  两姐妹在姜家都很少聊天,现在自然也没有什么私心话要聊,姜宛卿打了个哈欠,颇有些无聊地等姜元龄开口。

  她知道姜元龄想问什么。

  上一世风昭然登基之后,姜元龄刚入宫,时常往姜宛卿这里跑。

  那时姜宛卿才从离乱中回宫,对姐妹亲情甚是渴望,每一次姜元龄来都很觉得又暖心,又感动。

  后来才发现,姜元龄看上去很关心她,但话里话外,更多的是在打听她和风昭然相处时的情形。

  在得知风昭然一直守身如玉,两人甚至还没有圆房的时候,姜元龄微微笑了笑,然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姜宛卿是死后才明白那个笑容里的轻蔑。

  此时的姜元龄却迟迟没有开口,只是看着姜宛卿,看得姜宛卿又打了个哈欠,简直快要睡着了。

  “五妹妹确实生得美艳……”姜元龄黯然道,“难怪他会将你放在心上,不顾一切跳下去……”

  “姐姐要听实话吗?”姜宛卿直接道,“殿下说,他是为了姐姐才救我的。”

  姜元龄微微一怔。

  “殿下说他受不了你嫁给别的男人,他心中很痛苦,想让姐姐也尝尝这痛苦的滋味。”

  姜元龄脸上多了一丝神采:“……他真的这样说?”

  姜宛卿:“姐姐不信可以去问他。”

  最好以后想知道什么就直接去问他,莫要再来找我。

  “可是……”姜元龄低声道,“他若是不喜欢你,怎么会让你在书房侍寝?”

  姜宛卿原本懒懒的,打算把姜元龄打发走便好好睡一觉,此时却是整个人激灵一下,睡意全消。

  姜家会知道东宫的消息不奇怪,因为肯定是往东宫安插了人手。

  但东宫的宫人已经全换过了,姜元龄为什么还会知道?

  “那日……”

  姜宛卿的语气有些迟疑,因为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日殿下喝了点酒,有点醉了。

  这谎言不太高明,因为风昭然从不会让自己醉。

  但姜元龄好像不知道这一点,在恍然之后露出了一点鄙夷的神色,“原来你是在趁人之危。”

  姜宛卿笑笑。

  “你不会在骗我吧?”姜元龄忽然问。

  “我为什么要骗你?”姜宛卿道,“其实姐姐是以什么身份来问我的话?是以殿下姨姐的身份,还是殿下弟妹的身份?我与殿下已是夫妻,姐姐为何要打听我们夫妻之间的事?”

  姜元龄一滞。

  姜宛卿一直是软软糯糯的,视线从未这样锋利过。

  “我若是不愿意说,姐姐完全没有理由问,而我之所以愿意说,只不过是因为殿下对姐姐一片深情。我不想让他被姐姐误会。”

  姜元龄的视线顿了顿:“五妹妹,你果然一直喜欢他。”

  姜宛卿笑了。看来她上一世小心翼翼的倾慕根本没有瞒过任何人的眼睛。

  “是啊,我喜欢他,可是他只喜欢你。所以姐姐,以后再也不要来问我了,有什么想问的就去问他吧。”

  姜宛卿垂下眼睛,“日日看着他心中只想着姐姐,我已经够痛苦的了。”

  姜元龄终于被哄走了。

  姜宛卿松了一口气,但愿她再也不要来了。

  希望天下有情人早成眷属,不要再将旁人牵扯进来。

  不过……姜家竟然还在东宫有眼线,以后还是小心点。

  会是谁呢?

  *

  两位嬷嬷的捂汗大法到底还是有用的,姜宛卿原以为自己和上一世一样逃不了一场风寒,结果回宫之时得风寒的另有其人。

  姜宛卿是在马车上发现风昭然不对劲的。

  皇帝接连三天歌舞升平花天酒地,风昭然则忙得在马车上依然要看奏折。

  他的动作如常,只是速度比平时略慢了一些,然后脸上好像有点发红。

  但因为他的脸平时过于苍白,这点红晕倒让他看起来更像正常人。

  所以姜宛卿起初并没有在意,直到车轮碾过一块石头,马车颠了一下,她不受控地向前栽倒,风昭然抬手拉了她一把。

  她跌在风昭然身上。

  “坐稳了。”风昭然沉声道。

  他的神情镇定,声音清晰,但姜婉卿感觉到一股灼热的气息。

  想也没想,她的手覆上他的额头。

  高热几乎烫着她的手。

  风昭然把她的手挪开一点,因为她宽大的衣袖盖住了奏折。

  “……”姜宛卿,“殿下,你知道自己发烧了吗?”

  风昭然“嗯”了一声,仍旧看奏章,末了指甲在奏折上轻轻划了一道。

  姜宛卿知道这是他认为这道奏折留中再查的意思,看来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

  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庆州太守连续第五年上书求户部拨款修河堤。

  姜宛卿没有再去打扰他。

  既然他自己都不在意,她又着哪门子急?

  回宫之后风昭然如常理政,看过的奏折全部写好条陈送给皇帝过目,皇帝加盖大印。

  姜宛卿让张嬷嬷放风,等风昭然下朝了就来通报,然后去小厨房继续熬红豆汤。

  熬完第二锅的时候觉得不大对劲。

  小厨房里的午饭都好了,风昭然却还没有下朝。

  在饭香与红豆香中,姜宛卿想起来了,上一世的这一天,风昭然被皇帝罚跪在勤政殿外,一直从早朝跪到天黑。

  因为他建议户部先拔款给雍州,那里秋季刚遭过蝗灾,几乎颗粒无收,百姓嗷嗷待哺。

  但庆王认为庆州地处黄河边,黄河不时泛滥,河堤至关重要。

  和一贯的争执一样,结果是皇帝同意庆王的奏请。

  此事到这里本来算是结束了,朝臣们已经准备商议下一件政务,这时候风昭然站出来,要求彻查庆州修堤的款项去向,以及历年修堤的回案。

  “河堤年年修缮,庆州收粮却是年年减产,田亩、户籍、人口,皆一年比一年少,单是去年庆州良田便报有八千六百八十九亩被淹,每年一百万两白银修堤,到底是修了何处?”

  “皇兄的意思是说庆州的太守贪墨?”庆王道,“本王向来不偏私,若他真有不轨之举,本王第一个取他脑袋。但修堤乃是治河第一件大事,皇兄就算要治人,也得先把河治好再说吧?”

  这当然不是兄弟俩第一次在大殿上争论,但距离两人上一次争执已经过去数年之久,人们都认为风昭然已经接受了现实。

  可这一次风昭然没有丝毫让步。

  最后皇帝大怒:“庆州乃是庆王治下,黄河一旦泛滥,便是举国成灾,到时候灾民流离失所,波及京城,太子你承担得起吗?!”

  上一世姜宛卿得知风昭然被罚之后焦心不已,花钱买通勤政殿的内侍才问出这样的详情。

  她是女子,不能上外殿,只能在百官下朝之后,扮成内侍去给风昭然送水。

  寒风呼啸,风昭然跪在冰冷的方砖上,一整日滴水未尽,双唇干裂。

  “殿下,喝点水吧……”她颤抖把水送到他唇边。

  他只给她两个字:“——走开。”

  姜宛卿现在还记得他说这两个字的神情,眼睫低垂只看见面前的方砖,根本没有抬她一眼。

  此时消息渐渐传到东宫,无论美人还是宫人皆交头接耳,悄悄议论。

  “听说了吗?”

  “唉,真是惨……”

  “怎么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鸡蛋偏要往石头上撞呢?”

  “是啊,自己在陛下心里几斤几两,心里没点数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见卿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