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白衣天子(重生)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奚月宴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22-12-23 21:53:31

第35章 祭天大典

  四月本就不是一个祭天的好月份, 清明之后,京都的雨水忽然多了起来, 百花也到了凋零的时候,皇城内外处处飞花,红泥泛着香气, 似是被杜鹃呕血染红的一般。

  礼部尚书王恪走在人群前面,脚步匆忙,他身后的属下更是一脸慌张,本来一切顺利, 可不知为何, 皇后的礼服出了些纰漏,这本应归内监处理,但李莲英坚持要把他请去当面询问备用的哪一套礼服更适合。

  王恪忙了七八天, 连家都没回过, 如今正是一切紧张, 最最忙乱的时候,皇后一向大度得体,这一次却不知是怎么了,态度强硬,定要他亲自去处理问题。

  “引导百官入场跪拜的事, 薛侍郎, 你可要盯住了,次序排位千万不能乱。”王恪最后叮嘱了一句,便带着两个人走了。

  侍郎薛望擦着额头的汗水, 脸色煞白,他在礼部的年资较轻,当上礼部侍郎以来,还是第一次操办祭天典礼这样的大事,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生怕出了纰漏。可他越紧张,事情就越不如他的意,当时令小黄门在宫中排练过的入场次序,到现场就成了一团乱麻。

  原来这东郊天坛是前朝建造,依山傍水,按照五行八卦的风水谶纬之说,本是一个极好的地方,可惜当时设计的人高估了皇帝和诸位大臣的体力,将天坛建在了山顶上,上千级台阶,等人爬上去了,哪还有心思关注自己该站在何处?再一个,本朝官员人数多于前朝,这个天坛在山顶,本来就面积不大,要站下这么多人,几乎就是人挤人,集市一般,所谓的风度礼仪,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他早早注意到了,应该尽早安排在山上划分区域,再裁撤一部分流程,减少祭天人数,可现在,一切已成定局,他只能尽量把大臣们聚在一起,不厌其烦地同他们讲述流程,并且祈祷他们千万不要出岔子。

  礼部侍郎两股战战,心里慌得不行,眼角余光一瞥,却看见一个青色纱袍的年轻人,执一把泼墨山水油纸伞,在台阶上缓步而行,仿若闲庭信步。

  距离祭天仪式开始,只有不到一个时辰了,这人还在这里捣乱,薛望真是恨得牙根痒痒。裴稹这厮本是文惠帝钦点,过来替王恪打下手,顺便捞个功劳的,大家都不指望他能办好事情,于是故意忽略了他,将他晾在一边,没想到他倒是乖觉,讨论流程和演练的时候,天天都来,就穿着他那九品的青袍站在人群之外观望。他生得高大俊美,又有一种出尘脱俗的气质,青袍一衬,比他们这群穿着绛色官袍的老头子赏心悦目多了,不出几日,官署内外都是讨论他的,就连他,也不得不承认,裴稹的气度风姿远胜于他。

  “这种时候,人不应该都清干净了么?他还在那里乱晃做什么?”薛望低声斥责两句,就要让小黄门把裴稹叫下来。

  有人弱弱地说:“他昨日好像同我说过……今日有雨,而且天坛地方不够,恐怕要改一改流程。”

  “他既然知道,为何不早说?!”

  “不如把他叫过来问问,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反正事已至此……”

  反正事已至此,就当垂死挣扎一下,到时候也好有个交待,裴稹是陛下的人,陛下总不好苛责于他。

  众人一阵沉默,显然都想到了这一点,不一会儿就叫来了裴稹,他对众人探询的目光并不好奇,看来早就预料到了大家会找他帮忙。

  裴稹前世浸淫官场二十多年,做了十年摄政王,怎会看不出他们的心思?不过是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等着他们上门来求罢了。

  “不如令小黄门着各色官袍,立于空地之上,将各处划分出一条界限,应该就不会站错位置了。”

  本朝文官着鹤纹袍,武官着兽纹袍,本有黄、绛、皂、青、白五色划分,但朝廷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要穿对应颜色的官服。至于贡黄文绫袍,那是一品大臣才有资格穿的,紫袍是皇室子弟专属,玄色龙纹袍更是只有陛下和太子才能穿着的。相比之下,绛色稍微体面一点,所以不论官职大小,大家都爱穿绛色的,远远望去,看不着衣服上的纹饰,根本猜不到大臣们的品阶。

  “这样的话,位置就更不够了吧?”

  “七品之后,不上山,就在台阶两侧跪拜。”反正台阶修得又长又宽,站个把人不是问题。

  裴稹这主意,虽然粗疏些,却是实打实的解决了问题,现在还有半个时辰,消息传下去,时间也够了。他们一群人读礼记读迂了,竟然都没想到这个办法。

  薛望怔怔地看着裴稹,他出了主意之后就低调地站在人后,一句话都没有多说,他神色冷淡镇静,丝毫不像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隐隐透着人上人的威势,叫他不由自主地敬佩起来。

  “敏中,按理说你未弱冠,如何会有字?”薛望开口,却是无关紧要的一句话,裴稹似是有些惊讶,抬起头来,嘴角漾起一个浅笑,道:“下官生父早逝,家母盼我早日顶门立户,便先取了字。”

  自然是因为被叫了三十年“裴敏中”,再改也不适应了,今生走的路凶险,万一中道崩殂,这个名字还能跟着进陵墓。

  不过他这话一出,倒让底下的人动了心思,原来裴稹并非无父无母的孤儿,他出现在京都之时太过神秘,自己又从未对外说过家事,大家就默认他家世不显,父母双亡,原来竟别有隐情。

  说不定裴家也是遁世的大家族,不然哪里培养得出这样丰神俊逸、博学多才的人物,更何况他师从周清源,要知道,周清源收徒极为严苛,总共就收了三个徒弟,裴稹作为其中之一,来历定然不凡。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少年英才,又受陛下恩宠,若是能拉拢到自己身边,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真是一本万利了。

  想到这里,众人再看裴稹,已经把他当做了自家的子侄辈,寻思着家里哪一个女儿可以嫁给他,将他笼络过来。

  裴稹这厢受着众人的灼灼目光,王恪那边可就麻烦了。

  “李大监是说,娘娘的凤钗不见了?”饶是王恪脾气好,这时也忍不住带了些怒气,皇后的礼服是内务府做好后,礼部派人查看确认无误后才封箱送进宫的,也让李莲英当场检查过,这个时候跟他说凤钗不见了,难道要怪他们礼部?

  “这凤钗不见了,娘娘还如何主持祭天大典?王大人,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王恪也不能发作,只能尽量帮着出主意:“或许可以用娘娘平日里戴的凤钗先顶上。”

  “可娘娘一向简朴,平素只戴六凤钗,没有备用的九凤钗啊!”

  王恪额角滴下一滴汗水,阴冷潮湿的天气里却觉得烦躁不安,关于女人的首饰,他哪里知道这许多,但依照礼制,皇后是要戴九凤钗的,更何况今天还多了个七凤钗的德妃。平日皇后戴六凤钗,她不敢戴七凤钗,今天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自然不会错过。要是戴着六凤钗与德妃一起出去,皇后的脸面往哪里摆?

  “要不然,后宫妃嫔不戴凤钗,你看可行吗?”

  “自然不行。”王恪断然拒绝,两人走过回廊,眼看着皇后暂时歇息的行宫偏殿就在眼前了,还没能拿出主意来。

  忽然身后冒出来一道酥软动人的声音:“李大监,王大人,妾身有个法子,可解皇后娘娘的忧愁。”

  两人转身一看,竟然是新进后宫的婕妤司月儿,前不久寒食宫宴,她献舞媚上,成功入了后宫,虽然来路有些不正当,可她毕竟年轻貌美,又颇有些勾人的手段,文惠帝爱若珍宝,力排众议,将她封为婕妤,赐居妙音堂,离陛下寝宫极近。这段日子,她在后宫很是风光,几乎将德妃的侍寝机会抢去了一大半,不过她为人倒是圆滑,从不主动招惹宫里的妃嫔们,人家抓不着她的把柄,只能看她一人独宠。

  文惠帝来祭天,就在行宫住两三天,也要带着她,可见她的受宠程度。

  这司月儿突然走出来,着实把两人吓了一跳,但看她手上端着朱漆托盘,如意云纹的南瓜盅还冒着热气,来的方向也是文惠帝暂时理政的正殿,想来是真的恰好路过。

  “不知婕妤娘娘有何妙计?”

  司月儿嫣然一笑,涂着猩红蔻丹的纤纤玉指在托盘上轻轻一点,道:“妾身出身市井,有些寻常人想不到的本事,若能为娘娘分忧,那是再好不过了。大人,不如让妾身试一试?”

  李莲英着急,王恪不想掺和后宫之事,便带了她前去觐见皇后。待她说明来意,皇后的目光微微一缩,颇有些不屑地说:“不知司婕妤有什么妙计,本宫拭目以待。”

  司月儿也不在意皇后的嘲讽,仍是端端正正地行了礼,向李莲英道:“大监,请为我拿两支六凤钗来,若有金丝锡线,雀羽点翠之类的首饰,也可以拿一些来。对了,还有剪刀和针线。”

  李莲英连忙拿了东西来,司月儿就坐在皇后座前的鼓凳上,开始在凤钗上做起文章来。

  看着认真捣鼓凤钗的司月儿,李莲英竟然觉得,她这人看久了,咄咄逼人的美貌也变得温柔似水起来。仔细想来,这司月儿对皇后晨昏定省,十分恭敬,也从来不在后宫拉帮结派,实在是个省心的美人。

  李莲英正想着,司月儿伸出那双柔腻的手,生生将一支六凤钗掰开了。

第36章 惠帝遇刺

  不一会儿, 司月儿手中的六凤钗已经变成了九凤钗,接头处用金线缠住了, 再用油蜡排了一排雀羽挡在前面,整支凤钗顿时变得鲜活起来,尤其那雀羽中的两颗南洋宝石, 虽然细碎,却闪着七彩的光芒,简直是点睛之笔。

  这支凤钗,细看虽有些粗制滥造的嫌疑, 可远远看去, 确实是华贵雍容,非常适合祭天大典这样的场合,反正皇后露面不过半个时辰, 牢不牢固另说, 先顶过这段时间再说。

  连皇后都不禁夸赞了两句, 司月儿羞涩一笑,乖乖地站在了一旁。

  王恪见事情解决了,连忙告辞离去,前面还有事情等着他安排,比如困扰了他好几天的是否让文武百官都上山顶观礼一事, 他从司月儿那里得来了灵感, 决定破旧立新,直接取消一部分人上山的资格,让他们在山下跪拜。

  待他匆匆赶回山脚下, 却见一群群穿着五颜六色官服的小黄门鱼贯而出,正要往山上去,薛望不在,其他下属也不知去向,只有一个陛下特派的裴稹持伞站在台阶上,望着不知什么地方发呆。

  王恪对裴稹的印象绝算不上好,因为据王莼说,他就是救了皎皎的那个黑衣人,当时皎皎说他言语上有些轻薄,王恪便不喜,现在又遇上他游手好闲,自然没什么好声气。

  看看周围戍卫的士兵们,冒着雨也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他裴稹什么事都不做,就知道打着伞在这里瞎逛,说是文弱,倒不如说没有男子气概,成不了气候。

  转眼间祭天大典就开始了,文惠帝穿着玄色龙袍,携了穿着正红色凤袍的皇后,身后跟着穿了杏黄命妇服的德妃,再后头,就是宸王夫妻,萧睿,以及一些皇室子弟。

  王朗和元威站在文武百官之首,冠发与长髯皆被风雨淋湿,实在有些狼狈,不过看他身后的百官们,也是一样的情状,都盼着祭典赶紧过去。

  好不容易爬上了山,没等他们喘口气,便见雨幕中一串串小黄门排列整齐,催着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而七品以下的官员,因为薛望前去知会了,此刻都等在台阶下。

  文惠帝在祭坛面前站定,眼前忽然一晃,多了个青衣小官,他还道是哪个内侍这么不长眼,定睛一看,竟然是裴稹。不知为何,从侧面的角度,文惠帝越发觉得裴稹眼熟,待他将手里的线香呈给文惠帝,他才恍然大悟,确实如张未名所言,像极了他少年时,坚忍内向,缄默不言。

  大雾弥漫,笼罩着山顶的祭台,金线黑底的龙旗在半空中若隐若现,三步之外看不清人的表情,只能看到一片片绛红色齐刷刷跪倒在地。

  文惠帝习惯性地看了看身后,只有面容严肃的皇后,娇媚动人的德妃,没有了他的明成。

  他叹了口气,开始走祭天的流程,正在司礼官慷慨陈词时,祭坛旁的青铜大钟蓦地被敲响,从两边的树林中窜出来一群黑衣人,刀光剑影之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们四散奔逃,手上没有武器的武将们也无可奈何,被裹挟着往山下去了。幸好临时改了站位,若是所有官员都上来,恐怕早就踩踏成伤了。

  戍卫营的将士们反应迅速,立刻投入战场,文惠帝和皇后见惯了大场面,一生之中刺杀局面不计其数,自然不会慌乱,被几个内侍护在人群中,且战且退。

  最内围站着的都是朝中重要人物,那群人的目的也很明确,直奔文惠帝而来,元威赤手空拳迎上去,打翻了不少黑衣人。然而这群人有备而来,好像杀不尽一般,风雨越来越大,人们眼前一片迷蒙,看不太清,只闻到浓重的血腥气弥漫开来。

  文惠帝撤退之时,发现裴稹就站在自己身前,伸着双手替自己阻挡伤害,少年人单薄的身体,虽然高大,却显得分别脆弱,不堪一击,但即使如此,他还是不离不弃,甚至从地上捡起一把剑,抖抖索索地开始反击。若明成还在,恐怕也是同样的做法吧?

  黑衣人疯狂地围上来,下台阶的时候人又慌乱,很快,文惠帝身边的人就被冲散了,就连皇后,也被几个内侍护着,与他分开了。若是萧纲还年轻,他定然要提剑上阵,杀对方一个片甲不留,然而他已经年迈无力,连剑都拿不起来了。

  没有经验的内侍还是有些慌乱,走得毫无章法,很快,文惠帝身前就多了一个空子,有黑衣人迅速抓住时机,持剑刺来。

  两步开外的张未名大喊一声:“陛下小心!”

  文惠帝只觉风声、雨声、人声都在霎那间静止了,只听得见呼啸的剑鸣,好像十多年前,他打过的新阳之役,一支暗箭自敌军中飞来,射中了他的肩膀,剑上有毒,他昏迷了七天七夜。

  有飞剑入体的“噗嗤”一声,鲜血奔涌而出,溅在了他脸上。

  文惠帝一愣。

  裴稹抽出刺入他腹部的长剑,顺势反击,一脸刺中黑衣人的喉咙,终于脱力,拄着剑跪倒在地。

  小黄门一拥而上,将文惠帝推着往山下跑去,裴稹半跪在血泊中,一动不动,青色的袍子宛如一枝新绿,渐渐变成了浓重的夏叶的颜色,不知是血染红的,还是雨沾湿的。

  萧纲正要回头再看他一眼,倏忽失笑,他怎会如此在意一个人的生死?他登上帝位,执掌天下,杀过无数的人,那些人的幽魂都不敢前来寻他复仇,他心里没有一丝愧疚,怎么会对一个为他死去的少年动恻隐之心?

  文惠帝这么想着,忽然放声大笑,孤家寡人,孤家寡人,他还真是应了这个称呼了。

  很快云销雨霁,山边出现一弯虹彩,祭台上死尸遍地,血流成河,顺着汉白玉台阶流下来,宛若遇水的红绸蜿蜒开来。文惠帝站在山下,仰望着山顶飘摇的龙旗,沉重的疲惫感自心底升起。崔邺正在汇报伤亡和灭敌情况,语气小心翼翼,生怕文惠帝一言不合就要找他问罪。

  崔邺说完,文惠帝没有任何反应,许久之后,才淡淡地问了一句:“张未名呢?”

  旁边的小黄门颤抖着回:“张大监方才上山去了。”

  “他上山做什么?让他滚下来!”身上的湿衣还未换下,龙袍阔大厚重,浸透了雨水,让他格外烦躁。

  “陛下!陛下!没死!”众人听到一声高呼,就看见山上连跑带滚地跑下来一个人,官帽早掉在了半路上,跌跌撞撞地朝文惠帝奔来。

  张未名扑倒在文惠帝脚边,膝下正好有个水洼,这一跪,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他脸上手上都有新鲜血迹还未擦干净,依稀留着方才激战的疲倦,只是一双眼睛亮得惊人,激动不已。

  文惠帝眉头一皱,踢了他一脚,力道不大:“谁?”

  “裴公子没死,方才替陛下挡了剑的裴公子,他没死!”

  文惠帝一阵恍神,握紧的拳头又张开,内心挣扎许久,才缓缓道:“朕去看看他。”

  “回陛下,臣已经让人裴公子抬下来了,还是请张太医尽快前来救治吧,裴公子面如金纸,看来只剩下一口气了!”

  “宣张珍,尽全力救治裴稹,否则就给他陪葬吧。”文惠帝说得轻描淡写,脚步却有些乱了,转身往行宫的方向走,又骂了张未名一句:“你这吃里扒外的狗东西,谁让你去找裴稹的?让朕穿着一身湿衣服等你,真是好大的脸面!”

  张未名躬着身行了一礼,连忙跟上文惠帝的步伐,笑眯眯地说:“臣这条命是陛下给的,有如今的地位和殊荣也拜陛下所赐,当然要急陛下之所急。裴公子长得像陛下年轻时,臣每次看到他,都不禁想起从前的戎马生涯,心里自然多了几分关怀。裴公子又是为了救陛下而受伤,若当时是臣在陛下面前,现在躺在那里的肯定是臣了,裴公子为陛下挡了灾,为臣挡了灾,总不能让他曝尸荒野,自然该由臣亲自收殓,这才发现他还有一口气在,真是陛下保佑,裴公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你倒是会说。”文惠帝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臣老病残身,就剩下一张嘴了,这可是臣安身立命的本事,陛下可不要笑话臣。”

  “你那个义女,不是很有本事吗?听说立志做我大端的第一位女将军,在韦德正军中也打出了些名气,改日让她上京来,朕倒要亲自看看,她想当大端第一位女将军,可有真本事傍身。”

  “她也是小打小闹,不成体统,若是陛下真遂了她的愿,恐怕日后臣都管束不了她了,自己一个人跑了三年,一点信都不肯给我,也是前些日子灭了夏虞一支百人小队,才露了马脚,让韦将军看出来,给臣报了平安,要不然,臣还真以为她死在外头了。”

  文惠帝心情不错,倒也能跟他开两句玩笑:“你这做义父的,怎么如此编排自己的女儿?十四岁就一人从军,不靠任何人,短短三年就灭了夏虞一支百人小队,莫说是女子,就算是普通武将家的儿郎,也做不到。”

  “陛下疼爱公主,自然看别人的女儿就跟看公主殿下一般,臣这个女儿,可是让臣操碎了心,不像安阳公主那般讨人喜欢,天天舞刀弄棒,小时候还逮着臣打呢!”张未名虽然嘴上嫌弃,眼里却光彩熠熠,看得出来,他很为这个女儿骄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白衣天子(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