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嫁屠户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骰玲珑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28 KB   上传时间:2023-02-28 20:23:26

  高兰妹倒没有过去东边厨房给姚晴天帮忙,她下午得缝被子,得大清洗。

  原本也是打算等再晴几天,将几个房里的床上用品全换洗了,干干净净过年的。

  每到这时候,高兰妹就庆幸她命好,跟着姚晴天,早早用上了洗衣机,寒冬腊月再也不用去池塘里洗这些一人拎都拎不动的大件。

  冬日白日时间本就短,七岁的姚水兰是从来不睡午觉的,弟弟妹妹们睡着了她正好写寒假作业,

  高兰妹住的那间房原就考虑到照顾孩子需要,除了大床和床头柜就放了圆圆没有菱角的火桶,无其余阻碍物。

  大床除了床头那一处,另外三方铺了厚厚的垫子,五个小孩子横着睡,吴薇侧躺在右侧,一点不显拥挤。

  姚晴天原以为赵军今日要到夜里才会回来,不想他半下午就开着三轮车到家了。

  赵军知道姚晴天大概率在厨房了,三轮车直接开到东边,也是为了防止吵醒可能在睡觉的女儿。

  店铺都收拾清档了,甚至这两天带了一些食材过去试营业,目前看形势大好。

  今日是试卖的第二天,带去的卤味比昨天增加了一倍,饭也多蒸了一桶,不想中午饭点一过,所以食材就卖空了。

  所以他早早回来了。

  做生意都讲究一个黄道吉日,新店开业原本也找人算了日子,可因为天气原因,一推再推,赵军也就听姚晴天的,不讲究那么多了。

  试营业也是姚晴天提出来的说法,试验了两天,赵军觉得非常好,开业优惠券已经发出去好几波了,大街小巷的人如今都知道阳湾镇赫赫有名的三只鹅来县城开店了。

  甚至有一些同行、跨行的人来店里探虚实,赵军都看在眼里,他今日提早回来是有件大事同姚晴天商量。

第104章

  据薛青松所说, 阳湖县县城城区的住户有近七万户, 平均一户有四点六人,是阳湾镇上人口的十多倍。

  就这还不加上在县城几所高中上学的外地孩子。

  已经修建完善的县城新区,正街上店铺林立,整个县城如今已经有了三路公交车, 而这三路公交车都经过正街, 所以整个正街上每天的客流量基本上都在万人以上。

  特别是年边,正街两边已经冲刺着各种年画、年货, 街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赵军按照姚晴天的计划,制作了两块超大的彩色广告牌, 分别挂在百货大楼二楼东西两面墙上, 东面墙上给了广告位租赁费, 西面墙上就不用出钱了,并且周围墙面上没有其他广告牌,他们家的牌子就异常显眼,西面小区的住户从自家窗户看过来就能看见了,上菜市场的多多少少会绕过来看一眼。

  有些东西只需要多看一眼就够了。

  正街上店铺特别多, 卖衣服的、卖日用品的一家挨着一家, 卖小吃的、盒饭的也有,但是没有这么大店面的, 大多是狭缝里一些面积小的不规则角落,还有许多是拉着小推车流动摆摊的。

  因为正街上门面店费用昂贵,而大饭店经营需要一点点积累口碑, 但是真正口碑积累起来了,也不愁没有顾客上门,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也不是很有必要花费昂贵的费用跑到快消费的繁华街道上重新起步。

  不过道理是这个道理, 正街的客流也是真让眼馋。

  早在赵军三只鹅入驻百货大楼之初就有不少人或明或暗观望着。

  三只鹅还未揭牌,第一天试营业,也未放炮也未舞龙舞狮,闷不吭声的,店里就客似云来。

  第二天试营业,店门还未开,就有不少周围固定住户来门口候着,店门一开,客流明显比昨日增加了不少,加上逛街的客流,哪怕有不少人打包带走,那两间店铺里桌子就没有空置过。

  一些暗中观察的同行,原本想等晚上再进店里探探虚实,不想中午一过,店里食材消耗一空,店门口挂出售罄的告示牌,再有慕名而来的客人上门只拿到一张开业优惠券,空着肚子又离开了。

  赵军知道明天肯定会有一些有心人上门,暂时肯定不会闹事,以后就不好说。

  毕竟挣太多很难不让人眼红。

  自从娶了媳妇生了闺女,赵军便有了软肋,便需要盔甲,他能做到的便是挣钱,钱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很有力的保障。

  赵军想安安稳稳挣钱,不想惹上一些不必要的是非,他因为做了十几年屠夫,在阳湾镇上,绝大多数人都见识过他的杀猪刀,尚且能镇住场子,到了县城,有钱有势的人太多了,鱼龙混杂,他们店铺想顺顺当当在县城扎根,得有立身之本。

  碰巧,赵军从薛青松那里得知一个消息,薛明华这两天会来阳湖县,主要是为工作,下基层来考察,顺带着给即将结婚的薛青松在林家那里撑撑脸面。

  此外,赵军还得知一个消息,明年每个县城会有一笔修路的经费拨下来,可经费有限,只能挑一两条主干道道路修。

  阳湖县下属有七个镇,和阳湖县县城紧邻的三个镇自然占了地里优势,阳湾镇便是三者中其一。

  有道是要想富先修路,如果县城到阳湾镇上那条公路重新修平整,对坐落在阳湾镇和阳湖县中间的养殖场来说,好处是不可预估的。

  赵军一平头老百姓,对于这些城建的事说不上话,修路经费拨往哪个镇自然是各镇领导班子该争取竞争的事,不过薛明华这次下来考查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薛明华便是从阳湾镇走出去的,如今薛家这一脉的祠堂还在阳湾镇上呢。

  三只鹅卤味店,和薛明华多少也能扯上点关系,他们那牌匾还是薛明华的墨宝。

  而狮头鹅最初也是因为薛明华的帮扶才得以顺利在养殖场繁衍生息。

  如今养殖场已成规模,有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钱财那些对于薛明华来说,都是身外之物,赵军也不会那么没脑子干出送钱财的事。

  修路是民生大工程,经费永远不会嫌多,赵军琢磨了两天,想出一个抛砖引玉的法子。

  赵军想邀请薛明华去店里剪彩。

  关注三只鹅卤味店动向的人大有人在,但更多的是和他一样做点小生意的商人,但是留意薛明华动向的人身份就不一样了,不管到时候有没有相关人员跟着到场,薛明华在阳湖县的一举一动自然有人留心。

  赵军不止想请薛明华来帮忙剪彩,还想向他提出捐一笔钱加到修路资金中的想法。

  当然前提是要修的那条路选县城去阳湾镇上的公路。

  至于捐多少钱,赵军想着回来和姚晴天商量一番。

  姚晴天听说后,很是震撼。

  赵军一个土生土长没念过几年书的农村人,在他还没有富足到花钱能随心所欲的时候,甚至身上背着不少债务的情况下,能大几万的钱往外捐,不得不说很有远见。

  姚晴天能想到的还只是挣钱了,换车,三轮的换四轮,四轮的车肯定比三轮的舒适,不至于每次都噪音穿耳再被颠得晕头转向。

  赵军直接想着换路了。

  “修路大概在什么时候动工?你自己算算到时候我们手上能拿出多少钱就捐多少吧。”

  不管赵军的初衷是什么,造桥修路总归是好事,既然是好事就不需要抠抠搜搜,倾囊相受也不是不行。

  赵军看着媳妇一双杏眼圆溜溜的,满眼都是新奇和倾慕,眼中也露出了笑意。

  “倒也不用如此实诚,我估摸着两三万也就差不多了。”

  当前能拿出两三万的人是已经不少了,可有像他这样需求,拿几万块钱出来指定修哪条路的暂时应该还没有,真出现竞争对手再说。

  赵军进了厨房后就穿上围裙帮着洗洗切切,姚晴天现在每天下午就要卤制第二天要卖的各种卤味,工作量非常大。

  “领导什么时候回去?后天下午我提早回来给他们专门准备一些卤味带回去怎么样?”

  姚晴天记得薛明华夫妻挺喜欢她制作的卤味,当初为了带上一些卤味回去,还专门跑了几趟卤味店。

  如今她的厨艺越发炉火纯青了,用亲手制作的卤味回报他们这样喜爱美食的人物最合适不过。

  赵军进来后,姚晴天便趁机休息一会,靠在案桌边看着赵军忙活。

  大多数卤味熬制好后,需要在卤汁中浸泡一定的时间,这样会更加入味,夜里一般就是浸润的时间。

  如今养殖场的厂房建好了,里面有专门的屠宰、处理室,阳湾镇上肉联厂里的许多设备和部分人员都被赵军挖过来了,食材周转起来更为便捷。

  “是要用心准备一些当做礼物。当然后天的活动也不能马虎。”

  赵军想在开业那天请薛明华来剪彩,那活动的力度就更不能马虎,优惠一定要给到位,最好是让每一位到场消费的顾客都满意。

  “那明天的量我再往上添两成。”

  明天准备的卤味是后天开业售卖的,既然活动力度要落实到位,准备的食材就一定要够。

  赵军点了点头,其实按着今天的销量,明天就该多上架,可如今也来不及了,并且他们要把更多的精力留在后天。

  “小青菜准备好了吗?”

  新开店铺相比镇上老店,加了卤肉饭和卤肉面两个大系列的产品,不管烧头是哪种卤肉,不管是面还是饭,这烫青菜是少不了的,浇上一些卤汁,既漂亮又解腻,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也让人更有食欲。

  养殖场空地多,高兰妹和几位老人得空挖了不少空地做菜园子,种得最多的就是小青菜了,种小青菜省事。

  当初也是有在卤味店里上一些主食的朦胧想法,这会倒是庆幸种了那么多小青菜。

  下雪了,地里冷,这两天都是赵磊得空从菜园子将小青菜连根拔起,拎到屋里处理清洗。

  小青菜没有打农药,好在前一段时间下了许久的雪,虫子大约是冻死了,小青菜上没有什么虫口,不过清洗的时候还是要注意。

  赵军这两天想了很多,一切有可能让人钻空子挑毛病的事情都想了一遍。

  所有卤味都是姚晴天一手卤制,他专车配送的,不可能出问题。

  再杜绝米饭、面条和青菜的干净、卫生就妥当了。

  米面都是赵军采购的,当季新鲜上市的粮食。

  唯独这小青菜谁有空就坐那里处理,有时候姚水兰还会带着四岁不到的双胞胎摘菜呢。

  这两天虽然更忙,但是事无巨细,赵军要保证没一个环节都没有问题。

  说到小青菜的处理和清洗,姚晴天终于想起来今天养殖场的两波来客了。

  “燕红这会大概在忙着定被子,青菜应该还没洗,待会我们过去弄。”

  “今天上午,爸和毛兰花抱着赵壮壮来了,被我打发回老家了。

  还有,何婶不是有个儿子在外地当兵吗?听说叫何田,他媳妇带着一个小男孩过来了,听说坐了好几天火车,路上挺辛苦的。

  何田媳妇大概有五六个月身孕,我让他们先住下来了,打算等忙完新店的事再说。”

  赵军听了皱了下眉头。

  “身份确认了吗?昕昕现在在哪?”

  因为三轮车噪音很大,赵军不知道他回来的时候闺女是不是在睡觉,所以一般会开着车停到东边离他们住房最远的地方。

  加上他回来总是要先看看媳妇是不是再忙,再去看闺女,今天提早回来了,他想着闺女肯定被万燕红带着睡觉,所以就没有第一时间过问。

第105章

  姚晴天自然是百分百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才敢把赵昕悦留在那边, 再说姚水兰和高兰妹也在呢。

  赵军听了姚晴天的详细解说,皱了皱眉头,据他所知何田在部队里级别不低, 按说就是何田没有时间也会沿路派人接应照顾, 再说他的津贴应该也不低,母子二人怎么至于像逃难似的投奔过来?

  不过人既然来了, 还是要照顾好, 何伯夫妇这两年不止对养鸡场尽心尽力,更是和杨叔一样把养殖场当做自己的家, 全部身心和钱财都投入进来了。

  赵军想了想说:“明后天会更忙, 那边也离不开人,我傍晚去山里把何伯夫妇接出来,杨叔也带着出来, 大家一起坐下来吃顿饭, 再交代一些事情, 他们一家人也见一见,其他的等忙过这阵子再说。”

  开业那天,姚晴天都需要去县城店里, 养殖场这边交给赵磊调度, 家里由万燕红照应,山里不希望临了出什么变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嫁屠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