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室(作者:枝呦九)_分节阅读_第138节
小说作者:枝呦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82 KB   上传时间:2024-02-10 13:00:17

  “我觉得天好。”

  她带着雁雁和阿隼去爬山。

  真是痛快啊。

  汗水出来的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轻飘飘的,便走得越来越快,把孩子们都甩在了后面。

  她道:“我们下回爬山去吧?”

  折绾:“我真是高兴,你能如此想就太好了。”

  孙三娘笑起来:“我比你大这么多岁,哪里就是白吃这么多年的饭?”

  她将窗户一关,“但咱们说话,我却不愿意还听他们吵闹。”

  孩子们在里头院子里面跳百索。两人索性搬了椅子坐到廊下去说话。

  莹姐儿走到哪里都要炫耀炫耀她能跳六百个绳的事情。不仅要炫耀,还要亲自跳出来证明自己。

  她跳完之后雁雁跳,阿隼给她们两个人数。

  雁雁跳了六百五十个。

  三个人快活的喊起来。莹姐儿装模作样的过去,“好了,听我说——听我说!”

  雁雁和阿隼好奇的看她,莹姐儿得意的从袖子里面拿出自己要送给雁雁的铜铃鸟,“这是胜者的彩头!”

  雁雁更加欢喜的叫起来。

  孙三娘探过头去,“她们碰见什么好事了?”

  折绾:“肯定是莹姐儿送出了铜铃鸟。”

  自古便有铜铃做出飞鸟形状的铃铛,寓意着迎接福气和好运,也意味着铜铃一响,风与鸟皆自由自在。

  她道:“还特意做了铜铃,莹姐儿用心了的。”

  果然雁雁爱不释手。莹姐儿追问,“你准备怎么佩戴?做头饰还是手镯吊坠?”

  雁雁摇头,“我都舍不得。”

  她道:“我肯定好好的珍重它。”

  这实在是太宝贵了。

  莹姐儿:“自然了,这是天下唯一的,没有第二份——就算是以后咱们分开了,长久不见,各自变了样貌,我也能根据这个铜铃鸟认出来你来。”

  她还对阿隼道:“等我有空了就跟阿兄也打一只。”

  阿隼点头,“多谢你,莹姐儿。”

  孩子们的友谊实在是真挚。大人们的情意却没有这般纯粹了。

  折绾回去的时候,刕鹤春还没有回来,他在跟京兆府的人吃酒。都是些七八品官,他既然去了,自然要拜山头。

  昨日里请的是京兆府尹,今日就要请同僚。

  松亭过了会回来跟她道:“大爷估摸着不回来了,吃酒的时候兵曹参军突然说起了江南流民的事情,大爷便吃完酒后跟人去了京兆府找往年的册子。”

  折绾嗯了一声,“既然如此,那你就带了换洗的衣裳去,再叫小厨房做些宵夜一块拎过去。”

  松亭点头走了。

  刕鹤春第二天回来的时候一身都臭了,先洗了一个澡,再直接去了书房。

  等晚上的时候才过来跟折绾道:“今日有人进京告御状,进了京兆府的衙门,你猜告的是谁?”

  折绾:“谁?”

  刕鹤春:“王德山。”

  折绾吃惊的站起来。

  刕鹤春深深吸了一口气。他道:“今日我跟穆兄一块回衙门做事,正好碰见了晕倒在京兆府门口的人。”

  是个书生,永州人,是来告御状的。

  王德山就是永州人。

  此事已经惊动了京兆府尹,京兆府尹一思虑,迅速请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以及都察院的人去。

  刕鹤春因身份特殊,便一直陪着左右。

  他想过很多次再跟之前的同僚碰见的时候,结果却是这种情况。

  因官职卑微,他有些抬不起头,却还是硬挺着站在那里。他不敢走。

  这是一手的消息。

  好在大家顾忌着他的脸面并没有刁难于他,只是有一个之前不如他的一直叫他跑腿。

  刕鹤春脸红了很久,还是忍者气去做事。

  京兆府尹对他倒是重视,道:“这是你和穆穗碰见的,你们来说。”

  刕鹤春才得了点脸面。

  折绾却已经着急起来,“他告王大人什么事情?”

  刕鹤春:“侵占良田。”

  但其实也不是告王德山。

  “是告王德山的弟弟王德海。”

  折绾松了一口气,细细回忆,却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之前是否有这么一件事情。

  她很快镇定下来,“具体的呢?”

  刕鹤春:“书生是永州当地的人,受害的人也不是他。他只是个秀才,是替人状告的。”

  因没有钱财,活生生从永州走路走到了京都,又咬破手指头写了状纸。

  他道:“说王德海借着哥哥的官位,在当地逼着人将良田当成是荒地卖。”

  好好的良田谁愿意卖?卖了之后,一家子人就没有饭吃了。

  朝廷也是不准逼卖良田的。只有去开垦荒地。

  折绾在闽南买的地就是荒地。种不出来粮食的荒地税也多,朝廷乐意大家去买。

  她肃穆道:“明明是良田,怎么能做成荒地呢?”

  刕鹤春:“永州偏僻,民风未开,自来穷苦,与世隔绝一般。那里的官便官威大,王德山的弟弟更是狗仗人势,看上了人家的良田,便见人叫来问田是谁家的。”

  一般人家的田自然是父辈留下来的。便要被追问父辈又是谁留下来的。

  这般盘问祖宗,总有一代是说不清的。说不清就不是你的田,是荒地。

  农人又不识字,更是有嘴说不清,被人夺了地去,便去县衙告。

  县衙包庇了王德海。

  农人气不过,回去就气死了。

  折绾听得皱眉,“书生义气,知晓了此事,便来京都告御状了?”

  刕鹤春点头,“从永州走到这里,日夜不停,不敢多停,走了整整半年多。”

  此事听起来就让人寒心。

  他不知道自己是倒霉还是幸运了:“我才去京兆府几次,倒是叫我碰上。”

  王德山是陛下如今捧起来的人,还在兴头上呢,如此这般,不就是打他的脸吗?

  且书生现在上京告御状,也不知道后头有没有人。

  他叹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若是办不好此事,恐怕又要被陛下怪罪。但若是办好了,兴许陛下就对他消了气。

  他沉下心思虑起来,过了会,还是跟松亭道:“你看看国公爷回来了没有?”

  一家子人,割不开。

  等他走了,折绾坐下来在纸上写字。

  只写了田地两个字。

  她记得勋国公府也是这个缘由被抄家的。

  是因着此事么?

  接下来几天,她叫人盯着此事,进宫看太后的时候也问了此事。

  她还是第一次问朝堂的事情,太后好笑道:“你是想打听王德山会不会被牵连?”

  折绾给她捶腿,“是。”

  她道:“别人也不认识,但王大人是听闻过的——我的茶叶能起来,还靠过他呢,自然是好奇的。”

  太后知道她的性子,笑着道:“那我就帮你问问。”

  折绾很是紧张。她很少有这般的时候,太后瞧见了就道:“你身子都在哆嗦。”

  折绾:“是吗?”

  她自己不知道。

  皇帝碰巧过来,见了折绾就道:“替朕煮一壶茶来。”

  折绾:“是。”

  皇帝倒是不如刕鹤春想象中的生气,在太后面前还是笑吟吟的,道:“母亲今日身子可有不舒服?”

  太后:“阿绾进宫,我见了就高兴。”

  皇帝:“让母亲养个小的,你还不愿意,如今高兴了?朕看不如把小十三给母亲抱过来吧。”

  太后不愿意,“十三公主自有母妃教导,何必要来我这里。”

  她拍拍皇帝的手,“我如今年岁大了,年岁小的操心,常日在我这里也吃不消,还不如养着阿绾,时不时进来看我就好了,还不用操心。”

  皇帝哈哈大笑,“如今母亲可算是逞心如意了。”

  但他却发愁得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9页  当前第1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8/1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室(作者:枝呦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