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室(作者:枝呦九)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枝呦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82 KB   上传时间:2024-02-10 13:00:17

  皇帝笑着扶起他, “你看看你, 朕面前不必如此拘谨。”

  两人又在小花园里踱步,刕鹤悯说起越州的情况, “这些年, 王德山大人一直跟臣互通书信, 我们都觉得由闽南至越州, 以至于湖广,岭南等地, 崇山峻岭,便让百姓难通有无。但若是修建官道, 走出茶和马, 盐, 粮食等东西来,互通有无, 即便十里不同音,却也能让人愿意交流。”

  他道:“陛下, 若是此路可行, 便能往西北,云州等地而去——百姓要什么, 咱们就送什么,如此是能造化百年福音的。”

  皇帝就很喜欢他这种态度,做实在事情,还不避讳王德山的名字。

  他半真半假的道:“如今谁敢在朕面前提他?都不敢。”

  刕鹤悯当即道:“王大人是有实干的,这个有目共睹,若是因为他弟弟的事情就否定他的才干,臣认为是不妥当的。”

  皇帝:“那你觉得全凌之如何?”

  刕鹤悯:“臣没有跟他共事过,所以并不了解。但也多多少少听过他的事情,说句实在话,臣虽然没有看不起他,但若是跟他共事,肯定要被气得摔桌子。”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是,你这个恨不得一天干十件事情的,哪里受得了三年一件不干的。”

  刕鹤悯感喟:“陛下谬赞臣了,臣只是做好分内之事而已。臣这般的年岁,因为生在英国公府,自小就有名师启蒙,不用操心钱财琐事,只需要读圣贤书就好。等到年岁渐长,又没有必须科举中仕才能为官的压力,便如此轻易得到了别人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换来的机会,臣要是再不努力对皇恩,对百姓,那如何面对那些求之不得的人呢?”

  皇帝十分感动,道:“朕心慰矣,只是世人不如你多矣。”

  刕鹤悯:“只是更多的人没有走到陛下跟前而已。天下学子,都是陛下的门生,他们仰慕陛下已久,在地方上矜矜业业,臣回来的时候,还有几个矜矜业业的老吏羡慕得很,说他们这辈子要是能见您一面便心满意足了。”

  他很懂皇帝喜欢听什么,“陛下,天下做实事的人多得是,他们都很感谢陛下,只是臣走到了陛下跟前而已。”

  皇帝果然感动得眼眶都红了,这些年,他一直想做个好皇帝,想让更多有才能的人得到帮扶,让做实事的人走得更远,但刚提拔了一个王德山就被世家做局给贬官了。

  但皇帝却也不是厌恶所有世家人,他大力的拍着刕鹤悯道:“他们到底知晓不知晓,朕不是要杀全家的人,灭全家的族,朕要杀的,只是全凌之这般的国之蛀虫而已。”

  若是世家子弟跟刕鹤悯一般,那他还操心什么,还不是一样提拔吗?

  他对刕鹤悯道:“只要你今生像今日这般承诺朕和天下百姓,朕,也能承诺你。”

  皇帝觉得这就是君臣相知了。他留了刕鹤悯下来用膳,期间有大臣过来,他还亲自带着刕鹤悯过去,拉着他们对刕鹤悯大夸道:“鹤悯乃是国之栋梁。”

  勋国公当时也在,看见这一幕羡慕得眼睛都红了。英国公因不被皇帝待见,倒是不在此列。但却在下午的时候听闻此事,激动得很,晚上还拉着刕鹤悯喝酒。

  刕鹤春从京兆府回来一身的臭汗,鞋子都跑破了一双,等洗完澡出来,换了新的衣裳和鞋子正要去跟英国公说事情,便听松亭说刕鹤悯正跟父亲喝酒。

  他就停下了脚步,闷声回到书房去看公务。

  过了元宵刕鹤悯就走了,这次依旧去的越州,陛下想让他把越州的事情做熟悉了再往高处走。

  赵氏依旧是舍不得,宋玥娘哭得死去活来的,但也坚决不跟着去,更怕他带孩子去。

  升哥儿和莹姐儿站在一侧,她的身影就若有若无的挡着。刕鹤悯叹息一声,将孩子们拉到一边,道:“我没教导过你们,都是你们母亲养大你们的,往后她即便有错,你们也要多多孝顺。若是有事,便给我写信。”

  他对孩子们还是愧疚的,但即便孩子去了越州他没有时间教导,留在京都也好。

  他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尤其是你,莹姐儿,我本怕你在家里受气,是要接你去江南的,但见你跟你大伯母相处甚好,你也快活得很,便不提此话了。”

  莹姐儿拘束的点了点头。她和升哥儿都对父亲不熟,不知道说什么。但过了会,见父亲要离去了,她突然喊住了他,拉着他去了一边,小声道:“父亲——若是,若是我将来不愿意嫁到别人家去做客——”

  刕鹤悯先是皱眉,而后过了半晌才道:“那就找个人入赘。”

  “咱们家子嗣少,女儿留在家中的又不是没有。”

  莹姐儿就笑了起来,“也是哦。”

  她终于觉得父亲是个有智慧的人了。

  但还是不亲近,她道:“祝您安康。”

  刕鹤悯点了点头,又跟家人告别,转身不带留恋的走了。

  赵氏和宋玥娘足足哭了半个月。

  二月里,孙三娘终于画出了一幅自己满意的画,便在家里设了小宴席,请了折绾和玉岫来看。三月初,她为桃花扇这出戏画了几幅画,于是便请了于老夫人,潘夫人来听戏,并邀了折绾和玉岫作陪。

  三月中旬,于老夫人和潘夫人已经成了常客。两人都喜欢孙三娘的清雅。

  这般的年岁,又是从苦痛中挣扎出来的,说话都有一种韵味在。

  尤其是于老夫人,见了孙三娘的画就欢喜得很,“啊呀呀,这就是我心里面的场景啊。”

  于老夫人还请了孙三娘去她家里听戏。她家的戏台子是环着水修建的,坐在里头听声音尤其的好。

  三月末,勋国公府大爷如丧考妣一般瘫坐在地上,大骂秦家害人不浅,却不敢声张,胆战心惊的隐瞒下此事,又觉得此事如同烫手的山芋得扔出去,便急于将手里的地脱手,贱卖给别人。

  此事被勋国公知晓了。他熟悉儿子的秉性,知晓他贪婪的性子,怎么可能会贱卖田地。即便是荒地,也不可能贱卖出去的。

  他再次起了疑心,一查之下,整个人都懵了。

  他把老大吊起来打,“你真不知道实情?”

  老大哭着道:“不知道啊。”

  他就是想买些地罢了。

  虽然他知晓这地不是真正的荒地,但秦家却说这是无主的,得了就得了,众人都这般做。

  勋国公后背发凉。

  六七年前,江南发了水灾,那场大水让不少人失去了家宅,还有人开始造反,朝廷派了人去,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才将事情稳住,耗费巨银,引着农人归田。

  又用了两年时间重建江南土木,这才慢慢回到从前。陛下为此十分欣慰,也把此看成是自己的功绩,认为自己能堪比“三皇五帝”。

  但这般大的事情,哪里能事事顺意。

  尤其是田地。

  这时候占田是最好的时机。那些被洗刷过的良田,因为这场大水,便没了“田契”,有心之人就将“良田”改成了荒地。

  而后又开始“卖”与世家。

  秦家的田就是这般来的。勋国公府大爷的田也是如此。

  且也绝对不止他们如此做。

  官官相护,此事过去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露出来,是没有人去揭发还是揭发了没到时候?

  勋国公想得多,一瞬间冷汗直冒,又抽了老大一鞭子,“你到底买了多少?”

  老大心慌了,“五千亩……”

  勋国公闭眼,“五千亩……”

  老大哭道:“都说是荒地,但是好的荒地,慢慢的养起来就能种粮食,所以一亩地一两银子。虽然便宜了些,但价格也差不了太多,儿子就信了!”

  “儿子哪里想到,秦家敢坑我们啊。”

  他真只是想贪便宜。

  勋国公缓缓睁开眼睛,“不是冲着你来的,是冲着我来的。”

  他道:“这地买几年了?”

  勋国公:“三年了……”

  三年……

  勋国公想起王德山的案子,“那个到如今也是三年。”

  他心里发冷起来,看向老大,“你就祈祷不要有人命吧,否则王德海是什么下场,你就是什么下场。”

  老大被打得全身火辣辣的疼,“父亲,您救救儿子吧,儿子是真不知道啊。”

  但晚了。

  勋国公颓然的想。

  “王德海的局,估摸着是世家做给王德山的,怕是后来有人知晓了此事,却隐而不发,又做了局给咱们。”

  他恹恹道:“你这个蠢货,怕是要害死全家了。”

  勋国公老了虽然糊涂,但是年轻的时候也是有过大能耐的,入了局,也能看明白几分局面。他叹息道:“我真后悔没有教导好你啊。”

  老大喊道:“可是父亲,咱们是冤枉的啊,陛下看重您,定然会还你清白的。”

  勋国公:“我已经皇恩不再。”

  上回陛下让他来做主审王德海的官,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此念头的,还是后头人一个个推他上去的,他也……没有全部顺着陛下的意思去。

  当时觉得自己还算是好,如今想来,竟然步步是错。

  他后悔不已:“江南之事是陛下得意的,王德山是陛下得意的,而我们这般的人——换良田于荒地,陛下简直恨之入骨。”

  他道:“此事,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解局。”

  他疲惫得很,整个人都散发出一股垂死挣扎的狰狞,“老大,你……你……”

  老大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疯狂的扭曲起来,“父亲,您不会是要舍弃孩儿吧?母亲,母亲死前还叮嘱过您,叮嘱过您要照看孩儿的。”

  他哭道:“我是受了奸人所害啊,也是受您连累,儿子连朝堂都没有入过,哪里有这般的本事。此局设了几年,是奔着您来的,儿子是无妄之灾。”

  勋国公终于没忍住,一巴掌打在了老大的脸上,打得他半边脸都肿了起来。

  但要大义灭亲,他也下不了手。

  他颓然的坐在地上,“我想想,你让我想想。”

  而在郊外的大明寺里,潘大人点燃了一支香,对着诸多牌位拜了又拜,笑盈盈的道:“来来来,你们吃点香火,也好转世投胎。”

第92章 得无念,得无名(21)

  临近五月, 折绾的眉心一直跳个不停。莹姐儿都看出她的不安来,她试图去安慰大伯母,但她人小, 说出的话连同承诺一起显得格外的不靠谱。

  啊,好想长大!越来越想长大了。

  折绾尽力安抚她,“我没事。”

  莹姐儿暗暗跟雁雁道:“怎么可能没事嘛。”

  她是最了解大伯母的。

  是日雨落, 折绾带着莹姐儿上勋国公府做客, 两个小姑娘就趴在廊檐下听雨。

  雨声滴滴答答让人心烦。

  雁雁也有心事, 闷声道:“姨父姨母吵架了。”

  姨父最近的脾气非常大, 昨日还训斥姨母,说姨母“不管俗物”, 难当宗妇。姨母反唇相讥, 说他倒是喜欢俗物, 所以养出了三个争女人争银钱的儿子, 天天在家里唱大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9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1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室(作者:枝呦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