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英娱]她和超英有一腿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男神都已嫁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354 KB   上传时间:2017-11-04 18:46:29

  随着她短短几句话,拉尔夫原本的紧张,简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玛戈,在我心情焦虑时,你简直比一百个心理医生都管用。”

  这时,本届柏林影展评委之一,德裔英国制片人肯·亚当,开始颁发最佳男主角奖项。

  “第四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男演员的是——”

  主竞赛单元二十四部影片的男演员们,无论主配,全都在等待肯·亚当说出那个即将享誉世界的名字。

  肯·亚当展开密封信封,“拉尔夫·费因斯,《迷恋》”

  台下掌声雷动,拉尔夫·费因斯惊喜的抱住玛戈,“天,你简直是我的幸运女神。”

  接着,他又与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拥抱后,才走上领奖台。

  即便《迷恋》这部电影过于挑战人性,剑走偏锋,但两位男女主演的表现令人完全无法忽视。

  拉尔夫·费因斯英俊迷人,仿佛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与阴郁感,为马克这一角色平添了许多魅力。

  同时,他表现出的烦躁不安,狰狞惊恐,在柏林电影节点映期间获得一致好评。

  拉尔夫突破了从前的无数精彩表演,将马克与最终成型的魔鬼,演绎的无可指摘,令一众评审如获至宝。

  舞台上的拉尔夫·费因斯,一身优雅古典的英国定制西装,简直像是一位世袭贵族。

  他气质出众口音迷人,“这真是难以置信的幸运,这甚至是我第一次入围柏林电影节。”

  “我要感谢安德烈·祖拉斯基导演,和我最优秀的搭档玛戈,你震撼人心的表演,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接着,拉尔夫又说了一圈工作人员的名字,接着感谢家人。

  当他最后结束发言,走下舞台时,本届评委会主席安吉拉·摩琳娜终于登台,准备颁发最佳女演员奖项。

  而凭借《迷恋》与《海上钢琴师》双双入围此奖项的阿佳妮,正是最有力争夺者。

  几乎所有人都紧张而焦虑,只有台下的玛戈正在和拉尔夫研究他刚刚获得的银熊奖杯。

  柏林电影节的标注物,就是这只抬起一只手臂致意的柏林熊,由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设计而成。

  说真的,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奖杯来说,它可真是过于可爱了点。

  颁奖台上,年过四旬的评委会主席安吉拉·摩琳娜,笑容依旧十分迷人,“今年有数十位优秀女演员入围最佳女主角,而第四十九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将去到的是——”

  颁奖典礼上的摄影机一一扫过众多入围者,安吉拉·摩琳娜在戏剧性的停顿后打开信函,“说真的,我爱死了这个年轻姑娘——”

  “玛格丽特·阿佳妮,《迷恋》,《海上钢琴师》。”

  瞬间,整个宴会厅陷入雷鸣般的掌声之中,玛戈一一与两个电影剧组的主创人员拥抱,接着登上舞台。

  黑发蓝眼、白肤红裙的古典美人,有着常人难及的非凡气势,那是一种梦幻的黄金时代巨星风范。

  玛戈与评委主席安吉拉·摩琳娜交换贴面礼,接过那座银熊奖杯。

  “天,柏林电影节一定不知道我多喜欢这个漂亮奖杯,几分钟前,我差点想将拉尔夫手里的那只可爱银熊抢回家,好在评审团对我十分慷慨,瞧,拉尔夫,我也有一只,”她冲台下的评审团方向眨眨眼,“嗨,不如我们做个约定,明年继续送我一个怎么样?一只熊好像有点孤单?”

  台下的柏林电影节评审团成员,因为她逗趣的几句话,全部笑的格外真诚愉快。

  而无数的电影人则暗想,这个拿奖无数的年轻姑娘,可真是会讨电影节主办方与评审团欢心,如果她不是过于年轻,柏林电影节估计恨不得邀请她加入下一届评审团。

  而玛格丽特正在致辞,“感谢祖拉斯基导演和托纳托雷导演,还有罗斯、拉尔夫,你们是如此才华横溢卓越不凡。”

  “嗨,布莱恩,你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经纪人。”

  “感谢在《迷恋》拍摄期间,给予我无微不至照顾的沃德、罗根、史蒂文、巴基,以及我的私人医生斯特兰奇,还有托尼、里奥、查尔斯——”

  玛戈湛蓝双眸闪烁着细碎光芒,“我独特又魅力十足的朋友们,你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令所有我曾经期待的一切,全部与我相遇。”

第43章

  “《海上钢琴师》摘得金熊奖, 阿佳妮凭两部影片折桂柏林影后。”——《综艺》

  “《迷恋》无缘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项非阿佳妮莫属。”——《好莱坞报道者》

  “文艺电影与商业大片, 阿佳妮能否双双大获全胜?”——《旧金山记事报》

  “史上最疯狂后援团?阿佳妮柏林电影节获奖致辞震惊世界。”——《芝加哥太阳报》

  “柏林电影节闭幕式星光璀璨, 新晋影后阿佳妮又一次当选最佳着装。”——《时装》

  第四十九届柏林电影节,最终由《海上钢琴师》斩获最佳影片金熊奖。

  第二大奖评审团特别奖, 则颁予美国影片《细细的红线》, 邪典电影《迷恋》虽未获得电影奖项,男女主角却双双折桂最佳演员。

  柏林电影节召开的初衷, 便是扶持复兴德国电影行业,因此本地化特色从创办伊始就十分突出。

  虽然嘉奖范围面向全世界影片, 但在这一届上, 几项重要奖项纷纷授予非德国影片及他国演员, 无疑显得有些特别。

  不提最佳影片,至少在男女主角奖项上,出演《夜之形状》的麦可·奎斯, 与《艾米和加古娅》中的玛丽亚·丝奇拉德、茱莉安·柯勒,便是优秀的德国影人, 但却纷纷败给闯荡好莱坞的法兰西人与英国佬。

  尤其是玛格丽特·阿佳妮,这位演艺事业过于顺风顺水的天才演员,也太年轻了点。

  于是在德国本土, 电影界人士纷纷批评柏林电影节不扶持国产电影及本土新人。

  早在1951年创办开始,柏林电影节不足半世纪的历史上,便经常与德国影人因为这些事矛盾频发。

  实际上,老资格的威尼斯和戛纳电影节, 也未尝没有这些困扰。

  各大电影节即便再面对国际,总也是需要兼顾扶持和发展本国影业的。

  而今年,柏林电影节评审会在受到相关质疑后,公开强硬表示——

  电影节不是政治,靠政客也办不起来电影节,本届所有获得奖项的电影人,全部实至名归。

  实际上,在欧洲三大的评审团制度下,奖项本身便十分受个人意见影响。

  甚至曾有美国媒体称,这些欧洲电影节的评审团,简直就是聚在一个办公室里吵架,谁吵赢,那届电影节就是谁的一言堂。

  总而言之,奖项就是礼物,评审团想给谁,就给谁。

  倒是该庆幸阿佳妮在《迷恋》中,贡献了令人震撼的演技,不然以她刚满二十岁的年龄,便先后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法国凯撒奖与柏林银熊奖的成就,虽然会被赞誉为一个世纪只能诞生一位的天才,但也难免会被质疑公关强劲,过于急功近利。

  即便各大电影节一向就是“举贤不避亲,频频分猪肉”的游戏规则,但当你过于一枝独秀,无疑会遭受非议。

  这时,自然到了公关团队展示精明手腕的时候,毕竟好莱坞明星所谓的天价片酬里,有百分之二十可是都支付给了营销公关团队。

  如果公关团队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扭转声势,那也没必要留在好莱坞,妄想成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

  而玛戈本人,看上去似乎并没受到太多影响。

  在柏林电影节结束的十天后,她便加入《罗丹的情人》剧组,作为第一制片人与主演,准备演绎这部讲述天才女雕塑家的传记片。

  但在正式开机之前,包括哈维·韦恩斯坦在内的电影主创人员,正位于巴黎的办公室内,讨论着关于影片的译名问题——

  这部电影的法语原名称是直观简洁的《Camille Claude》(卡蜜儿·克洛岱尔)。

  但在各国媒体报道中,有些采用了《罗丹的情人》、或《罗丹与卡蜜儿》等译名。

  玛格丽特坐在主位,“我希望在影片正式发行时,所有译名均改为《卡蜜儿·克洛岱尔》。”

  本片的导演与编剧布鲁诺·努坦,显然十分认同阿佳妮的意见,“卡蜜儿一生都被打上了罗丹的印记,这部属于她的传记片,不应该再蒙上罗丹的阴影。”

  《罗丹的情人》这几个字对卡蜜儿·克洛岱尔来说,简直无情残忍到了极点。

  站在发行与票房角度,比起完全是直观传记的名称,当然是那些稍显暧昧的影片名更为吸引眼球,但既然主创人员如此要求,哈维·韦恩斯坦也没必要扮演恶人。

  毕竟米拉麦克斯影业之所以注资《卡蜜儿·克洛岱尔》,完全是看中这位影坛新贵的魅力。

  不然正在忙着用《莎翁情史》掀翻《拯救大兵瑞恩》的哈维·韦恩斯坦,也不会在仅仅只有二十天就将举办第七十一届奥斯卡的现在,亲自飞来巴黎商讨《卡蜜儿·克洛岱尔》相关事宜。

  “既然译名问题已经解决,不如我们来谈谈布景、服装,以及各项古典配乐,”玛格丽特显然对这部影片付诸了全部精力,“除了德彪西及舒伯特的古典乐之外,我希望能邀请盖布瑞尔·雅德为影片配乐。”

  曾为《情人》、《英国病人》、《天使之城》贡献精彩配乐的盖布瑞尔·雅德先生,充满古典浪漫主义精神,正日渐成为电影配乐届的大师级人物,获得了奥斯卡、金球奖、格莱美等诸多认可。

  而作为讲述上世纪法国天才雕塑家的传记电影,具备精美绝伦的古典气质显然格外重要。

  总而言之,阿佳妮想将这部传记片做到最好。

  不只是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担任制片人的影片,更重要的是,她希望曾被时代与偏见葬送的卡蜜儿·克洛岱尔,获得自己应有的赞誉。

  而不仅仅,被暧昧轻浮的称为“罗丹的情人”。

  当这场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巴黎正华灯初上,哈维·韦恩斯坦乘车赶往机场,准备飞回洛杉矶,继续为《莎翁情史》公关游说。

  玛格丽特并没有一同折返,即便现在整个好莱坞的报刊业,都正为她空着版面,前仆后继的发出采访邀约。

  但她选择留在巴黎,为了几天后的凯撒奖,以及随后正式开机的《卡蜜儿·克洛岱尔》。

  为了更深的投入角色,玛戈正独自驱车前往巴黎近郊的佩安园。

  那里曾被罗丹买下,而卡蜜儿曾在那个所谓的家中,为罗丹没日没夜的雕塑。

  佩安园所在的巴黎近郊街区,曾是众多法国艺术家的居住地。

  这里每一栋建筑都格外漂亮,充满文明与古典气息,从建造起,便作为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规划建造,带着艺术家们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

  令玛戈意外的是,这片街区被维护的很好,也许这得益于巴黎的政策——

  任何年代的建筑,除非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否则只允许改建维修,不能被随意拆除。

  不过现在大部分都空着,被画家、雕塑家的后人们,当成假期居住地。

  还有一些已经被转卖,比如玛戈今日想参观的佩安园,听说早在多年前,主人便换成了法国画家吉内尔的后人。

  早在两个月前,剧组就曾与这栋建筑的现任主人联系,但对方直接拒绝了拍摄请求,于是剧组只能另寻拍摄场地。

  估计玛戈今日同样无法进入佩安园参观,于是她只是在周围闲逛,尝试找寻一些曾经的古老痕迹。

  这里有着唯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法国复古风格的建筑,几乎能称得上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当她站在佩安园正门外时,看着墙壁上鎏金的现任主人姓氏,忍不住皱眉。

  ——福尔摩斯?

  就在这时,玛戈眼前的厚重铜制大门徐徐展开,露出了一个高大瘦削的身影。

  他皮肤苍白,神情冷漠,斑斓瑰丽的绿眼睛里闪动着某种光芒。

  玛格丽特下意识眨眨眼,“粉猫耳卷毛?”

  她眼前的高大男士,竟然是那位与斯特兰奇有着相同外貌,同时顶着一头骚包黑色天然卷的英国咨询侦探。

  夏洛克微微弯下身体凑近她,眯着眼睛的表情,就像一只观察食物的大猫——

  “原来是没礼貌的法国小姐,你在柏林电影节上的致辞,可真是有趣。”

  玛戈显然搞不懂他在说些什么,“您为什么会出现在这?”

  咨询侦探灰宝石一样的眼睛,剔透而漂亮,“我的祖母是法国艺术家吉尔内的妹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英娱]她和超英有一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