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庭外红梅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496 KB   上传时间:2018-02-20 13:34:14

  找到一个靠山已经迫在眉睫,虽然他现在尚且年幼,但既然已经参加科举考试,又压下众人拿到了第一名,自然要做好面对打压的准备,毕竟这场科举考试在成就了他的名声同时也无端的让与他同场考试的学子们成了他的踏脚石,那些心胸宽广的不过一笑而过,发奋读书,誓要把他超越,心胸狭窄的自然是把他当作敌人,立志要把他压下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上千多年累积下来的经验,原本王玥应该藏拙才对,但他却不耐烦如此,寒门子弟原本就出头难,若还藏拙,只怕他这一生都要与杂务相伴,蹉跎于底层。

  可他既然没有耐心蛰伏,选择了一条捷径,那么他自然也要承担这条捷径带来的风险。

  不是不知道与贾王两家走得太近,说不定会被卷入其中,但是能够对他伸援手的也只有这两家了。

  换成别的家族,资源肯定是先紧着自家子弟用,像他这种投靠过去,也不过是马前卒,随时都可能被推出去当成炮灰,只有贾王两家,在朝堂之上还拥有一定的势力,盘根错节,人脉深厚,可偏偏后辈子弟不争气,后继无力,而自己又与他们有亲戚,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他自己也想过与贾王两家走近的后果,但他却心存侥幸,总觉得以自己的微没地位,即便是贾王两家遭受打击,也未必能够波折到自己身上,更何况即便因此被连累,反正他自己也无心仕途,只要到时候他绘画的名声打了出去,大不了辞官不做,回归乡里做一个山野居士,反而能够赢来好名声。

  他打算交好的只有贾王两家,至于薛家他却打算敬而远之。

  贾王两家现在已经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未来落败的结局只怕是难以扭转,而即便是有机会改变贾王两家的结局,以他的能力也做不到。

  但是既然接受了贾王两家的恩惠,他便已经打定主意要为这两家做些什么?

  好在贾家虽然被抄家,但只有贾珍和贾赦两人被流放千里,其余的人都好好的,到时候他便收留贾家人,相助贾兰,待到贾兰金榜提名,便也尽了他的绵薄之力。

  至于王家,王子腾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已经嫁了人,他死后,家中怕是只剩下一个夫人,以王仁的为人,王熙凤是他的亲妹妹,亲妹妹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他这个舅舅,他尚且还能够为了银钱将自己的亲外甥女卖到烟花之地,这种人又怎么会尽心赡养王子腾的家眷?

  到时候他便把王子腾的夫人接过来进行赡养,以他的能力并不能改变四大家族家落败的结局,但是尽人事,听天命,以他的能力也只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至于薛家,则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先不说他原本就厌恶薛蟠的为人,更何况薛蟠犯的是杀人之罪,也就是他有一个权势滔天的舅舅才能够护得住他,王子腾一倒,不但眼前的罪名要被清算,就连之前犯下的罪过也要被秋后算账,是傻子也能看出来其中有蹊跷,哪里是他一个小小的学子能插手的。

  虽然他很欣赏宝姐姐的为人处事,但是这种欣赏还没有到了他可以为之冒着风险接近薛家的地步,王玥也只能够私下里想着到时候收留贾家人的时候顺便把薛姨妈也接过来,平常可以帮一帮薛宝钗,至于别的,恕他无能为力。

  因此,他面对薛家的好意便有些犹疑,接下这些东西便是要承了薛家的好意,知恩图报,他必然是要回报薛家的,但薛家向他释放出善意的唯一目的不过是让他跟薛蟠建立好关系,日后好帮助薛蟠,别看薛姨妈最宠爱薛宝钗,但在她心里最重要的自然是薛蟠,为了薛蟠她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女儿草草的嫁出去。

  这一犹豫,他便没有立刻开口,薛宝钗见他没有如自己预料的那样露出惊喜的表情,便疑惑的问道:“ 玥哥儿,怎么了?可是不满意?”

  王玥赶紧摇头:“怎么会?只是太贵重了些?”

  薛宝钗便笑道:“倒也不算贵重,紫檀木虽然稀少,但这尊雕像并不大,用的料子不多,据说是剩下的边角料雕成的,虽然也是出自于名家之手,但价格却不算太高。你也知道我家有个当铺,这尊雕像是有一个客人因急用钱,当的是死当,在期限内这位客人并没有将这尊雕像赎走,之后这位客人再也没有出现,这才成了我家的东西。不过这东西不上不下,有钱的看不上,没钱的买不起,因此便留在了仓库里落灰,今天你去姨妈问起的时候,我便想起了这尊雕像,正适合你送去做寿礼。”

  见王玥还要推辞,薛宝钗又道:“舅妈既然说是要办家宴,自然不会收重礼,可你毕竟是头一回去,要只送些自己画的字画,难免有些单薄,我舅舅舅妈倒还好,只是其他人难免有些…要真是送贵重的礼物,舅妈又不会收,以你的家力只怕也担不起,更何况你若真是倾家荡产去买了贵重的礼物送过去,只怕反而让人小瞧,这份礼物正适合你。况且明天便是寿诞之日,你现在再去寻找礼物,只怕来不及,倒不如收下这份礼。更何况又不是不收钱。”

  其实以薛家母女的意思这尊雕像直接送给王玥才是最好的,但是她们素来知道读书人最重一个风骨,要真是直接送人反倒是得罪人,倒不如随便收一些钱,既全了他的脸面,又卖了他人情。

  薛宝钗已经说到这种地步,王玥要还是不收,那便是直接得罪薛家了,况且薛宝钗又说了要收钱,虽然薛家肯定只是随便收一点钱,但正因为如此他才不好推辞。

  心里叹了口气,王玥不免叹服薛宝钗的手段,不愧是原著里那个最迟出现却最受园中姐妹敬仰的宝姐姐。

  史湘云那个侯爷家的小姐也对她十分敬服,她跟林黛玉吵架,便对林黛玉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由此可见史湘云心中对她的敬服,而林黛玉大约会在薛宝钗身上才会露出嫉妒之意,两玉为薛宝钗不知吵过多少架,拌过多少嘴,这里面或许会有吃醋,但是也少不了林黛玉的自卑之意。

  就连林妹妹那种目下无尘之人也对薛宝钗心生忌妒,可是后来不过是一席话林黛玉便又对薛宝钗交心交肺,把她当作知己。

  而如今,薛宝钗不过是在王夫人的房中听了他说的几句话,便心生拉拢之意,借口将他带回家中,吩咐家人送来他急需之物,又几句话将他的推辞驳的哑口无言,让他不得不心甘情愿的收下这份人情。

  唉,有时候他也不免叹息,为何这些心中有丘壑,可敬又可爱,比男子强了不知多少倍的女子,偏偏生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若是这些女子生在现代,只怕人人都是女神,一身才华得以施展,叫一众男子高山仰止,让他们心服口服。

  送走王玥,薛宝钗走进屋子里,薛姨妈正坐在炕上训斥香菱,香菱被她说得满面通红,低着头唯唯诺诺不敢说话,薛宝钗见了笑着道:“妈,这又是怎么了?可是哥哥又做了什么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香菱的性子,哥哥要做什么,她怎么能拦得住呢?”

  薛蟠做了什么事当然不好说出来给薛宝钗这个未嫁女听,因此薛姨妈便淡淡的对香菱道:“你们年轻人不懂事,一时忘了规矩也是有的,但须知凡事都要有分寸,蟠儿不懂事,你这个房里人自然要好言相劝,日后万万不可再跟着他胡闹了。”

  香菱知这回算是过关了,如逢大赦,赶紧点头,薛姨妈这才让她出去。

  薛宝钗便坐到薛姨妈身边道:“妈,你就那么看好玥哥儿?”

  王玥以为这次的事情薛宝钗做的,也不怪他这么想,红楼梦的原著里薛姨妈出场并不多,而且表现的比较和善,换言之,就是耳根子软,做事不果断,比起薛宝钗这个心有丘壑的女儿,她自然是逊色许多,王玥按照以往的印象来看自然是以为这件事情是薛宝钗的主意。

  但很可惜,这一回他真的猜错了,这件事还真不是薛宝钗要做的,而是薛姨妈出的主意。

  “不得不做呀。”

  “妈,这是何意?”薛宝钗立刻意识到其中有些故事,便忍不住问道。

  薛姨妈犹豫了一会儿,这才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这件事情原本涉及到王家的一些隐私,我原是不想往外说的,但是你哥哥那脾气日后是成不了事的,唯有你能劝劝他,这件事我便说与你听,也让你心里有个底。”

  薛姨妈这般说薛宝钗便意识到这里面怕是不简单,于是她便正色道:“妈,你赶紧跟我说说吧!”

  薛姨妈又叹了口气,等了好一会儿,这才道:“如今王家是你二舅舅掌权,这你知道吧?”

  薛宝钗点头,这她自然是知道的,虽然对外人讲大舅舅是回归金陵守着老家,但是稍微知道内情的都明白王家虽然说是祖籍金陵,老宅和祠堂也都还在金陵,至今还有很多族人留守金陵,但是王子腾这一脉早已经搬到京城几十年了,已经在京城扎了根,哪里还需要他这个王家的家主去守什么老宅?

  其中原因无非是王子腾这个次子掌控了王家的大权,那么在大义上有着名分的嫡长子自然成了王子腾的绊脚石,但是王子腾又不能对他这个兄长做什么,只能将他赶到金陵。

  外面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只以为王家也是因循旧例,作为长子的继承人守家业,次子到外面开拓家业古往今来多的很,并非王家一例。

  这一点薛宝钗之前并不知道,薛姨妈也不会与她说这些,但是来到京城之后与王家来往的多了,自然发现其中的古怪之处,又从母亲平常的言语中察觉到一些奇怪之处,以她的聪慧推出其中的缘由并不难。

  “次子越过长子掌控家权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原本是继承人的长子,被次子占据了自己的利益又怎么会甘心,这其中的争斗可不是一日两日便能说完的。”

  听到这个话,薛宝钗心中便是一惊,她已经意识到今天她听到的话的确是王家隐藏最深的秘密了,她一面为此心惊,一面不知为何又觉得兴奋,仿佛听到了这些秘密她就能够接近王家的核心一般。

  薛姨妈并没有察觉到薛宝钗心里的隐秘变化,只以为她是因为这些话惊讶而已,于是便嘱咐道:“这些话我也只说给你一个人听,你万万不可外传,其中机密之事事关王家的名誉,同时也关系着你二舅舅的前途,也关联着咱们薛家的未来,你须小心。”

  薛宝钗赶紧郑重点头,薛姨妈这才继续道:“当年我与你大舅舅二舅舅还有你姨妈同出一母胞胎,你大舅舅和姨妈是长子和长女,深受你外祖父看重,因此他们出生不久便被接到了京城,由你外祖父带在身边培养,而我和你二舅舅是次子和次女,跟着你外祖母在金陵老家奉养你曾祖母。”

  “因此我跟你二舅舅感情最好,你姨妈跟你大舅舅感情最好,后来你曾祖母去世,你外祖父回家守孝,我与你二舅舅方才跟你外祖父见面。那时候你大舅舅已经成亲,你姨妈也定了亲事,我二哥也已经长到十六七岁,我最小,那时候只有十三岁,因为两地分局日久,这感情上面就有些隔阂,你外祖母最宠我跟你二舅舅,你外祖父则最宠爱你姨妈。”

  “那大舅舅呢?”

  “你外祖母跟他感情生疏,而且你大舅舅那时候已经成家立业,每日也只有晨昏定省的时候见上一面,感情并不深,你外祖父则对继承家业的长子寄予厚望,因此对你大舅舅要求颇为严苛,可你大舅舅那人志大才疏,资质平庸,不过勉强能守家业而已,你外祖父虽然对他有些失望,但是对比起京城的那些纨绔子弟来说你大舅舅的表现已经算是好的了,因此你外祖父平常虽然经常对他严加打骂,但心里面还是对他满意的,可偏偏你二舅舅表现得太好了。”

  “是外祖父对大舅舅不满意,所以支持二舅舅吗?”

  薛姨妈笑着摇摇头道:“要是你外祖父做事这么果断那就没有后来那么多事情了,你外祖父对你大舅舅再怎么不满意,到底是自己跟前养大的孩子,这么多年的感情岂是说弃就弃的。再者说像咱们这样传世的大家族最重的就是规矩二字,若是规矩乱了,家业也就乱了,继承人怎么能够说换就换呢?再者说还有朝廷法度在,家里面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便是你外祖父想换也换不了人啊!”

  薛宝钗点点头,这话说的才在理,不过当年外祖父只怕很犹豫吧,一个是才华出众可以带领家族走上繁盛的次子,一个是自己亲手培养出来可偏偏资质平庸只能够守家业的长子。

  哪怕外祖父再怎么偏爱,大舅舅,但是另外一个也是自己的孩子,又表现得这么出色,外祖父的偏爱之心也难免移了几分。

  而对大舅舅来说,突然冒出了一个事事比自己优秀的弟弟,还将原本独属于自己的父爱分出了一半,而对自己疾言厉色的父亲对他却常常是表扬,大舅舅再怎么心胸宽广,只怕也会生出不平之意吧,更何况以母亲平常对大舅舅的评价来看,大舅舅也不是多么心胸宽广的人。

  若是外祖父能够当机立断,要么干脆利落的支持二舅舅,要么为了维护家族,将二舅舅分出去,不给他任何希望,那么家庭就能够平稳。

  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感情之事又怎么能够是理智能左右的了呢,外祖父这一犹豫自然会给整个家中带来内乱。

  不过这也比薛家强呀,大舅舅虽然表现的并不出色,但最起码是一个能够守得住家业的人,而二舅舅则才华出众,有不小的野心,这两个人无论是哪一个胜了都能够护得住家业。

  而他们薛家,安稳是安稳了,可是未来却当真有些堪忧啊!

  “那后来呢?后来又如何了?”薛宝钗忍不住追问道,薛姨妈停了一会儿,好似在回忆当年的事情,过了许久,她才继续道:“外祖父在你大舅舅和二舅舅之间犹豫不定,你外祖母和我自然是支持你二舅舅的,你姨妈那时候先是支持你大舅舅,毕竟两人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感情相对来说自然是比跟你二舅舅深厚一些。”

  “那后来为什么姨妈又改为支持二舅舅了呢?”

  薛姨妈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对她的聪慧更加满意,但对于薛宝钗来说这种事情并不难猜,只看如今二舅舅对于姨妈的态度,还有姨妈跟大舅舅家之间多年都未曾来往,并知道其中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姨妈改为支持了二舅舅。

  这时薛宝钗不由得有些叹息,她甚至是有些阴暗的想若是当年姨妈未曾改改变立场该多好呀,现在二舅舅便会只支持薛家了,有二舅舅的支持,薛家的现状会变的好一些吧。

  而她作为一个后宅的女子便能够安安分分的呆在后院之中,不用再为外面的事情操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更!!

第58章 王家秘事

  薛宝钗的追问勾起了薛姨妈旧时的记忆,她恍惚间似乎又看到了那时还十分单纯的自己,那个时候她还不明白二哥的不甘心,母亲的偏爱,原本该是血缘兄妹之间骨肉相连的亲情却因为时空的相隔而变得生疏,仿佛是陌生人一般,她那个时候还那么傻,完全被二哥跟母亲宠坏了,只想着又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回来了,到时候就有更多的人来宠爱她了,完全没有察觉到里面的□□,以及隐藏在水底的波澜。

  待到她发现大哥跟二哥之间关系不睦,她想也不想傻乎乎的冲上去跟大哥理论起来。

  二哥还知道跟大哥要保持明面上的和睦,唯有她,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心思,被她那个名义上的大嫂抓着机会让她吃了好几个亏。

  母亲也不愿多插手,想让她吃几个亏好成熟一些,免得日后嫁了人傻乎乎的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那段时间她当真是又气又恨,跟大嫂相斗,弄得自己是灰头土脸,要不是还有二哥帮她,嗯,还有她姐姐偶尔也出手帮忙,她才慢慢占据上风。

  后来姐姐是怎么改变立场了呢?是因为那一天她们从仁哥儿口中听到的话吗?

  “你们只是外嫁女,根本管不着咱们家的事,以后你们在婆家被欺负死咱们王家也不会管的。”

  “在等几年,我爹我娘就把你们都赶出去,连嫁妆都不给你们留,让你们到街上讨饭去。”

  ……

  这样恶毒的话,从她们一直疼爱的小侄子口中说出来,薛姨妈当时觉得自己的心都冷了,像是结了冰,这就是大哥大嫂的态度吗?

  仁哥儿那时不过才四五岁,能懂得什么?这些话他身边的奶娘和丫鬟们也没胆子教他,他唯一能够学的途径就在他爹娘身上。

  这些话必定是他父母经常说的,否则他不会记得那么清楚。

  如果说以前她支持二哥是因为跟二哥的感情,那么在听到仁哥儿的话之后,她便是为了自己。

  那个时候她从母亲对大嫂纵容和忍让的态度中已经明白,对于女子来说丈夫的宠爱不过是一部分而已,并不能作为全部的倚仗,更重要的是身后的娘家。

  只要娘家得力,又有肯护着出嫁女的父兄,女子根本不用担心婆婆磋磨的事情,反而可以倚仗娘家的势力在后院横行无忌。

  王家势大,她那个时候从来没有担心过婆家的问题,但是经此一事她突然意识到,即便是娘家势大又如何?

  要是掌控着娘家的兄长根本不想护着你,丈夫又怎么会顾及你身后的势力呢?

  那时候她就明白,日后王家绝对不能交到大哥手上。

  姐姐那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改变主意,但她却知道她们两个联手,是在两人都出嫁之后。

  记得那一年父亲病重,她从金陵回来,带着蟠儿回娘家探病,姐姐也带着珠儿回来了。

  当时他们大人在屋里说话,几个小孩出去玩,珠儿老实,仁哥儿欺负他,他虽然委屈却不肯说,蟠儿是个讲义气的,看不下去了,便站出来要跟他理论,几个小孩子吵着吵着便打了起来。

  当时他们几个大人出去的时候,就听见仁哥儿恶狠狠的说道:“你们等着吧,你们逍遥不了多久了,这家里很快就有我爹我娘做主了,到时候我让我爹我娘好好揍你们一顿,你们这些人都要看我娘的脸色行事,我就是把你们打死了你们爹娘也不敢说什么!”

  当时的气氛很冷凝,大嫂子只说仁哥儿不懂事,乱说话,却连道歉的话都没有一句。

  那时候父亲不过是重病而已,还未去世,他们一家人便已经这样了,若等到父亲去了,他们一家掌了王家的权,哪里还有她们好日子过。

  那个时候二哥已经在仕途上崭露头角,而大哥名义上是说学着管家,但谁都知道他出去做了几年官,便灰溜溜的跑回了家,不过白挂一个虚名而已,根本什么都不会。

  当时大哥行事越来越放荡,父亲对他是失望透顶,已经慢慢地开始将王家的人脉交给二哥,如果不是大嫂娘家在背后施展压力,大哥早就被父亲撵回金陵了,那还有他什么事情?

  虽然说那个时候王家最重要的人脉关系已经慢慢的被二哥掌控,但终究大哥才是名义上的王家未来的家主,要是日后父亲去了,他要想对她们这些弟弟妹妹做什么还是很容易的。

  大哥倚仗的不过是大嫂娘家的势力,要是没有了大嫂的娘家,大哥还能在王家耀武扬威?

  那个贱女人还能在她面前得意洋洋?

  仁哥儿还有胆量,当着她们的面说出那样的话?

  要是大嫂的娘家没有了就好了,当时她是这样想的,于是回家之后,她便借助夫家的势力想要对大嫂的娘家动一动手脚,却不承想派过去的人回报他们遇见了一拨跟他们目的相同的人,而那些人正是大小姐的心腹。

  她便明白,她这个姐姐也受不了大哥大嫂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