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咸鱼林夫人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巫朝尘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55 KB   上传时间:2023-01-15 12:56:43

  不管怎么说,上头的主子们一心,他们做奴才的日子才能好。

  新太太的规矩比贾太太的还严, 比原来做表姑娘的时候威严多了,家里本来有几个心浮的人, 不用新太太出手, 就自己把那点心思给压回去了。

  林平自认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别说现在知道老爷这么看重新太太, 就算是新太太做表姑娘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轻疏慢待过,可、可这不代表他愿意扰了老爷和新太太的好事啊!

  但老爷说了,让他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林平把西洋珐琅嵌宝小怀表塞回袖子里, 提着心和正院守门的婆子问:“老爷太太歇下了没有?”

  不知该说幸好还是说不幸,老爷和新太太还没睡下。

  他在门口等着, 从屋里出来一个大丫头亲自领他进去——他认得是菊影。

  老爷和新太太一起在堂屋等他回话。

  进了屋子,他瞥见新太太似乎连头上簪钗都去了,忙死死把头低下去。

  事关新太太,还不是什么好话,他也不大敢说。

  可老爷让他回,他只得把他知道的都说了。

  新太太好像没生气。

  新太太问老爷:“咱们的婚事并没大办,只请了扬州城中十来家人,不过聘礼嫁妆多了些,这才几日,外头怎么就传成这样了?再者,这话中只提聘礼,一句不说我的嫁妆,我虽把嫁妆自减了些,却不信家家都能拿出五万嫁女儿,竟这么不值一提了?”

  林平心中一动。

  新太太只怕不是在抱怨她的嫁妆不被人重视,让她没面子。

  宁安华确实觉得盐商们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背后一定有推手:“聘礼是四月二十九送的,到现在四个多月,晒嫁妆却是八月十六的事,过去了大半个月,也该各处传开了,又比聘礼更近,该有更多人说。如今他们只字不提我的嫁妆,言语里竟似我是小门小户出身的,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好用金银打动。你说可奇怪不奇怪?”

  林平光在底下听着,就觉得冷汗直冒。

  若真是有人谋划,那一定是冲着老爷来的。

  是他亲自去查的,他怎么没想到这些?

  太太这份心智……真是……

  那这事后面会是谁呢?

  宁安华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的面色着实不甚好看。

  他命林平先回去,然后请宁安华一同回卧房。

  宁安华搭着他的手起身,见他正思索不说话,便也不再说什么。

  其实她心中正在后怕。

  如果他们没这么警觉,没有这么快就查清事实,或者她不收礼的态度没有那么坚定,给盐商们留下了还有希望的错觉,等盐商们的热情越涨越高,不仅江苏本省,连安徽、江西、湖广、河南等地的盐商都有了动作,到那时,她贪财收礼和林如海“枕边风”、徇私的名声早都传出去了,谁还管真相是什么样?

  她认为在这件事上,贾家的嫌疑近乎等于零。

  林黛玉还在荣国府住着,月月都与家里有书信往来,她在荣国府也明显有了自己的消息来源——宁安华猜测有可能是王熙凤,贾母还在等着她到底对外说多少嫁妆,就算下手也不会这么快。

  这事明显是冲林如海去的。

  把林如海的名声搞臭,官位搞没,让林黛玉从三品大员的女儿成了罪臣之女,对贾家有什么益处?

  再说,贾家难道就一点也不想从林如海身上得到好处了?

  除非贾家是想逼林如海休妻。

  但就算林如海真的休了她,他的名声也不一定会好转,甚至可能因轻义重利变得更差。

  而且,如果真是他们做的,他们还指望林家会与贾家有任何往来?

  她不觉得在贾家掌握对外话语权的贾政,和“老祖宗”贾母已经糊涂到了如此地步。

  在官场上行走,可以朋友少,也可以敌人多,但不能敌人比朋友多太多。

  贾家和林家好歹是姻亲,就算没那么亲密了,也没必要结成死仇。

  贾母曾经想,或许现在还在想压制她,但绝对不会主动拿聘礼说事,把贾敏的脸面放在地上踩。贾母甚至不许贾家其他人知道,林如海给她的聘礼比给贾敏的多。

  况且贾母虽然出了昏招,但她竟然是贾家唯一一个如此重视林如海的重要性的人。

  除了贾家之外,她和原身都未曾再与别的人家有过龃龉。

  原身父亲活着的时候,也没与谁有过这么大的仇,几乎恨不能置她和林如海于死地。他们也没这么大能力。

  何况,宁家一直与林家绑定。有什么仇人也是两家一起的。

  那就只能是——

  宁安华缩回被子里,右手拿着怀表看——晚上十一点了,明天上午不到五点就得起床,再不睡不行了,左手便搂住林如海的胳膊:“我先睡了?”

  林如海本来双眉紧锁,满腹愁绪,正打算和她说些什么,谁知听得这一句。

  他扭头,见宁安华一头乌发堆在枕上,双目半闭半睁,含着水光,腮上有淡淡的红晕,看上去真似要睡觉了,不禁一时把想说的都忘了:“你这是……”

  宁安华把脸也贴上他的胳膊,天地灵气更快地向她涌过来,舒服得她忍不住蹭了蹭:“天纵然塌下来,也有表哥撑着,再说不是塌不下来了?我明日就让人把我其实有二十……十多万嫁妆的消息放出去,再做几件不吝啬银子,捐款捐物的好事、善事,别的就全靠表哥了。”

  她说完觉得心疼:“今年还没赚着什么钱呢,这一正名,不得出去二三千两。”

  她虽比宁安硕、宁安青每人多了八万左右财产,但都是些不到危急时刻不能变卖的摆设、古董、字画、书籍和林旭的衣服首饰,其余房屋土地铺子三人是一样的。

  而她多分了这些,可以说是对她养大弟弟妹妹的酬劳和补偿,也可以说,她仍然肩负着接济将来可能会破家败业的弟弟妹妹的责任。

  分家后,她手里能生钱的有一个庄子和两个铺子,每年多能送来三四千两的出息,若年景或生意不好,或许一千两不到的时候也有。

  一下出去二三千两,可不是她两年赚的钱都没了?

  林家给她发的月例银子一个月才只有二十两。

  去年她挖薛家的墙角,不算本钱和赏白三等人的,入账共三千二百两,她分到一半,才只有一千六百两到手呢。

  林如海其实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更没想到会牵连到她身上。

  他看宁安华眼睛也睁大了,眼里的水光和困意也没了,神情严肃,不知正在算着什么,心里反而轻松了。

  妹妹说的没错,就算本来有再严重的后果,也不会发生了。

  他已经猜到了幕后是谁,他们出手,说明已经急了。

  他摸了摸宁安华的发梢,笑道:“怎么会真用妹妹的嫁妆钱?”

  宁安华抬头看他。

  林如海低声道:“我拿五千两银子给妹妹,妹妹花剩的,留着就是了。”

  宁安华双眼一亮。

  她虽然成了林家的当家太太,但严格来说,她自己的钱只有她的嫁妆,林家的钱并不能算是她的,是林家公产——其实就是林如海的,她只是能管,能(在正当用途)花而已。

  虽然她就算给自己做衣服打首饰买家具花上几千一万,林如海大约也不会说她什么就是了。

  如果她不生孩子,也不过继一个,林如海离世后,如果任上不用还亏空,她也只能分得他遗产的一小部分,大约在两成到三成之间。余下的部分,她仍然只有管辖权和使用权。

  等她去世,她的嫁妆和私产会全部由林黛玉继承。

  现在林如海说要给她五千两银子,就是从林家的公产拿到她的私产里。

  宁安华高兴之余,没忘了提前和他说明白:“我最多拿三千两办事,差不多就是两千两。不管剩下多少,表哥可不许说我贪财,是你自己给我的。”

  林如海笑道:“本来多的就是给妹妹花的。这五千两妹妹全收下也使得,我再拿三千两给妹妹办事。”

  宁安华心动了一下,还是笑道:“罢了,太贪心也不好。还是细水长流,下次表哥才舍得再给我拿钱。”

  林如海这些日子几乎夜夜销○,本来今日是打算歇一晚上的。

  可他现在偏偏不想细水长流了。

  宁安华银红薄纱的小衣直堆到肩头。

  她仰头轻笑,扯开了他的腰带。

  烛火摇曳着暗了下去。

  *

  同一时间的荣国公府,几乎满府灯火通明。

  林黛玉贾宝玉等小孩子都被嬷嬷丫鬟们领着,到了王夫人正房后面的三间抱厦去睡。

  而王夫人王熙凤等太太奶奶们,都聚在贾母房中的碧纱橱后,等着太医诊断出个结果。

  今日老太太高兴,带了孙辈们到清虚观看了一整日的戏,回来吃晚饭的时候还兴致不减,命人把菊花浸的烧酒倒了两杯,就着烧鹌鹑腿子吃了。

  谁知不到三更,众人都睡下了,鸳鸯琥珀忽然跑去找王夫人和王熙凤,说老太太吐血,发了高热,快请太医过来诊治。

  贾琏正在王熙凤房中,闻言忙穿衣服出门。

  贾政却在赵姨娘房里,听到消息迟了一步。他过去的时候,太医已经到了。

  王夫人无心管贾政,只一心盼着老太太能无事。

  老太太是贾家辈分、地位最高的老祖宗,又是超品国公夫人,虽诰命夫人并无实权,贾家在有些事上也非得靠着她的脸面。

  比如元春还在宫里没个结果,若老太太不幸殁了,两府里谁还有那个身份能入宫去面见太后娘娘?难道要她回娘家去求嫂子不成?

  就是她哥哥嫂子,在宫里也比不得一个国公夫人。

  再比如,老太太这么疼宝玉,将来宝玉长大成亲,老太太少不得要贴补。若老太太没留下个只言片语就走了,那她的私房就得两房平分了。说不定还是大房分得多些。

  再有……这府里的爵位是大房的。

  没了头顶上的长辈,两房就得分家,二房就得搬出这国公府了。

  老太太年已六十有余,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年老之人本来经不得病痛的,分明今日都好好地,怎么晚上忽然病了?

  难道是出去了一趟,累着吹了风了?

  王夫人叹道:“好好地,怎么非要撺掇老太太出去。”

  王熙凤在旁听了,便站起来道:“是宝兄弟想和他姊妹们出去乐一日。老太太既想去,总不能拦着不许去。”

  王夫人便问:“你一向周道的,怎么也不劝着老太太早些回来?”

  王熙凤忙道:“太太,我何尝不曾劝了,可老太太只叫我回偏楼去,不许扰了兴致。还是我年轻,劝不动老太太。若太太今日也跟了去就好了。”

  姑妈是怎么回事,句句把责任往她身上推?

  她可不平白吃这个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咸鱼林夫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