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第134章 岳飞

  今年九到十一月,派以李景隆为主使的使团去日本,探查清楚后准备抹杀女真所需的情报、辎重、兵马。

  明年一月,姜星火出狱。

  明年二月顾成带兵抹杀女真,随后四到五月时陈兵长白山,迫使朝鲜交还济州岛,六到七月再从宁波海路出发,运兵到济州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占对马岛这个海盗窝。

  如此一来,便能像张开了一对巨螯般钳制住日本的西北角。

  而在明年的八月到十一月的暴风期,大明则不会犯跟蒙古人一样的错误,老老实实在济州岛、对马岛上整训部队,准备跨海登陆。

  等到整训完毕,后年春暖花开,大明水师将以绝对优势拿下其余三岛,完成顾成“列岛锁国”的战略构想,再以勘合贸易为利诱,迫使日本幕府将军割让或借出日本的‘中国’地区。

  如果幕府将军不答应,那朱棣也不会心慈手软。

  毕竟,顾成的顾虑,也是只一种可能而已,只要能按姜星火所说,避开日本周围海域的暴风期,朱棣相信自己手下的百战精锐绝对能够横扫日本!

  到时候说不得,只能委屈日本的征夷大将军来南京表演一下献俘游行了。

  而只需拿到了日本的金山银山,朱棣便打算让姜星火主导大明的‘白银宝钞’计划了。

  至于一心躺平等死的姜星火本人的意愿。

  嗯.

  那也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而另一边,话题仍在继续。

  “正如你所说,我之英雄,彼之仇寇,岳王爷之所以在辽东也能立庙,最大的原因恐怕不是他把几百年前的女真人打服了,这站不住脚,而是大明的太祖高皇帝追封岳王爷为武圣,所以才有这种现象。”

  姜星火设想道:“那我们假设、仅仅是假设,如果在未来又出现了类似于蒙古人的异族,统治了华夏,你们觉得对于这个异族来说,岳王爷是民族英雄吗?”

  这个问题一出,压根不需要姜星火说话了,这俩人自行讨论了起来。

  朱高煦耿直道:“岳王爷是我们汉人的,未来有异族统治华夏那是异族,既然不是一个民族的,对于它们来说,岳王爷肯定不算是它们的民族英雄。”

  李景隆问道:“那它们统治了华夏,到了那时候,岳王爷又会被如何对待呢?”

  “想一想。”

  李景隆大约是最近大喜大悲多了精神失常,有些失了智,竟然敢语含讥诮。

  “到了那时候,会不会岳飞被污蔑作为反对什么华夷融合的罪人?会不会秦桧被捧为苦心孤诣不被世人理解的救时宰相?会不会还给秦桧编一出戏,把《满江红》署上秦桧的名字,让秦相公当众朗诵一番?”

  “谁敢如此?!”朱高煦怒道,“岳王爷乃是俺一生所敬,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如何能被这般污蔑戏弄?俺定拧了它的头!”

  李景隆复又笑道:“那时候你早死了,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不成?”

  朱高煦气急败坏,一拳把新歪脖子树打的树叶乱掉。

  纷纷扬扬,似柳絮飞洒、又似飘雪旋落。

  姜星火默默地拍了拍脑袋上的黄叶。

  这个猜测他没法否定,虽然姜星火穿越的时间点没看到相关为秦桧隐晦翻案的影视作品,但其实他知道,李景隆所说的事情,在未来是一定会出现的。

  当错误的文化传播到了极致,就已经形成是一种畸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扭曲观念。

  如同后世的强盗国家,总会用这样或那样的话,来标榜自己。

  同时也会用各种方式来抹黑、扭曲华夏的英雄人物。

  在文化圈内,这样的思维已经开始蔓延,并且深入某些人的骨髓。

  只要一个人带头出声,就会有无数收了钱的软骨头随声附和,试图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而这种差异造成的矛盾与争议,这是很难彻底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如此。

  金朝、元朝,不也有很多文人抹黑岳飞的功绩和历史意义吗?

  所以姜星火也没办法否定李景隆的这些猜测,毕竟这些事情,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早就有迹可循的。

  与此同时,隔壁的顾成,也忽然对朱棣说道。

  “陛下,您在南京城郊外驿站迎老臣的时候,那时候,老臣在驿站的二楼有感而发,念了一首词,您还记得吗?”

  朱棣只是说道:“只听了后半阙,‘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朕觉得写得倒是不错。”

  顾成沉声道。

  “陛下,这首词,词牌名为”

  “——《满江红》!”

  朱棣剎那惊讶,竟有此呼应,世间巧合莫过于此。

  “这首词,乃是元军攻入临安后,掳掠三千宫人北返时,昭仪王清惠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时,想起靖康之耻,想起岳王爷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勾起深切的亡国之痛,遂在驿站墙壁上,以血为墨,复又题了一阙《满江红》。”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一首《满江红》吟罢,顾成泪湿白髯,俨然是有些不堪起来。

  “老臣父祖以操舟为业,辛苦多年薄有积蓄,带着全家定居扬州,彼时扬州繁华,老臣少年时亦是能读得起书,过得还算安稳,还与定了一门逞心如意的亲事.后来元末兵乱,老臣游历在外,待回家时,却只见得胡马呼啸,整个扬州城,真真如白石道人所言‘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等老臣寻到她家时,早已焚烧殆尽,最后便只见得零落在桌面上的半阙《满江红》。”

  朱棣等人亦是噤声。

  任谁也没想到,老将军少年时竟然还有这段往事,而朱棣再念及顾成在驿站二楼时,向北望着江北扬州方向,触景生情念出这首词,便转瞬有了不一样的心境。

  “从那时起,老臣投奔太祖高皇帝,擎大纛、负沙舟,每战必怀有死无生之志,便是这个心结的缘故了。”

  “胡虏不灭,老臣无以慰亲眷在天之灵。”

  “可老臣今日听到姜星火所提问题,一想到或许数百年后,老臣一生努力,便会如岳王爷那般被扭曲、抹黑,老臣便心有不甘的紧!做了鬼,也不甘心!”

  须发皆白的老将军顾成,几乎是以某种祈求的眼神看向朱棣。

  “陛下,没办法吗?”

  “姜先生,没办法吗?”

  朱高煦垂头丧气地问道。

  “有办法。”姜星火说道:“但我得先告诉伱,岳飞为什么是民族英雄。”

  两人的眼神,都有点惊讶,岳飞是民族英雄,这还有为什么吗?

  看出了两人的惊讶,姜星火缓慢却又坚定地说道。

  “岳飞之所以是民族英雄,是因为岳飞代表的,绝不是他个人,而是在两宋之交,不甘遭受女真侵略者奴役、凌辱的千千万万个汉人。”

  “岳飞的抗金北伐,不是他一个人的抗金北伐。”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毁的也不是岳飞一个人的功。”

  “你可知岳飞联结河朔,苦心孤诣十年之久,这背后,又有多少两河汉人的努力、牺牲、付出?正是因为他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地反抗,才有了岳飞誓师北伐后,中原遍地起义响应的燎原之势。”

  “完颜构和秦桧,可恨就可恨在一个投降!”

  “岳飞一死,北地汉人的心气就断了,这代表着哪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哪怕有着当世最强的帅臣,有着纪律最严明、士气最高昂、战力最强悍的军队,依旧无法光复河朔,直捣黄龙。”

  “往后了说,岳王爷北伐功败垂成,女真人入主中原,短短百年,北地莫说幽云十六州,就是两河、山东、河南的汉人,都认金国为正朔了,他们会觉得岳王爷是民族英雄吗?”

  朱高煦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承认:“不会。”

  眼看着朱高煦郁闷生气快爆炸了,李景隆生怕他再拔一次歪脖子树,连忙劝阻道。

  “刘伯温便说过,自古夷狄未有能制中国者,而元以胡人入主华夏,百年腥膻之俗,天实厌之.蛮夷终究是蛮夷,女真人和蒙古人一样,享国不久的,只是暂时改变。”

  姜星火反而正色反驳:“不是久不久的问题,这种涉及到大是大非事情,一年、一月、一日、一个时辰、一刻、一息,都不能改!”

  “岳王爷就是民族英雄,谁也不能改,谁也改不了!”

  朱高煦以手击节,闷声道:“便如祖逖渡江北伐那般,中流击揖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姜星火肃然起身,径直说道。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荒谬到极点,生活在金国的汉人都认为岳王爷不是民族英雄,便是因为,从古至今,华夏都没有出现‘民族国家’的概念,始终不过是门户私计。”

  “而既然是门户私计,既然给百姓传播思维的话语权掌握在耕读传家地主的手上,那么谁给这些地主更大的利益,或者说当原则抵不过异族的利益与威胁的时候,自然就不重要了,而百姓也会跟着被灌输错误的思维。”

  “思维这个阵地,正确的不去占领,错误的就会占领,是决计不能拱手相让的。”

  姜星火回想起他第六世的时候,曾经写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那位,正在广播电台里宣扬他的“曲线救国”理论呢,不由地深切觉得,自己确实该做点什么。

  一介书生,也唯有笔和嘴了。

  八次穿越之旅,已经让姜星火明白,凭借着个人的力量想要改变历史的轨迹,可能性不说微乎其微,那也可以说是大约不可能了。

  但是,

  但是,

  出狱了以后,他总得做点什么吧?

  难道要厚着脸皮靠大胡子接济,每天主要任务就是像在诏狱里一样睡觉?

  还是说,接着去秦淮河上卖词度日,每天主要任务变成跟好姑娘们睡觉?

  太腐朽了,太堕落了。

  最重要的是,姜星火真的睡够了。

  所以,那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在躺平的同时,给自己找点不是那么累的事情做,尝试做出一些改变,不是故意求死却能被动作死呢?

  当然有啦!

  开喷就好了。

  什么封建陋习,什么华夷之辩,什么程朱理学。

  管你多少支笔来,我自一支笔驳。

  这样不仅姜星火达到了目的,还能给自己过去穿越,心里累积下来的一口不平之气,直接抒发出去。

  意难平嘛。

  凭什么你们这群虫豸高高在上指点江山,拿你们的规矩做着表面斯文实则龌龊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