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而皇帝对远在京城的赵九福也十分大方,除了金银之外甚至还赏赐了一栋三进的宅子,那位置就在顾家附近,可见以前住的必定也是达官显贵。

  这般的赏赐可实在是丰厚,甚至有些超越吕靖的赏赐了,如今朝中人便都知道,这位赵大人才是皇帝心中的宠臣,以前那位李松仁李大人都得靠边站。

  相比起赵家人的志得意满来,赵九福心中却有些惶恐不安,实在是君王的赏赐太过于丰厚,以至于他心中惴惴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第188章 事发

  赵九福不觉得大皇子会食言,却没料到这一切会以这么激烈的方式作为开场,秋收之后不久,赵家原本正应该是简在帝心的时候,严玉华正在收拾家什,准备挑一个好日子搬到皇帝御赐的宅邸去,毕竟即使他们喜欢这栋小院子,但皇帝既然赐下了宅子,作为臣子一直不搬过去居住就是大不敬的行为。

  这事情过去之后赵九福回头在想,或许这件事的开端是大皇子故意露出软肋,让那些拥戴二皇子三皇子的人蜂拥而上,对他出手。

  前面曾说过大皇子虽然身体孱弱,却并不是个心弱之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除非他那年近四十的母妃再次产下嫡出子,不然新帝上位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在察觉到二皇子三皇子的不安分,或者说金贵妃和德妃已经等得太久,等得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大皇子毫不犹豫的给他们布下了陷阱!

  首先被弹劾的人就是吕靖,他虽然一直低调与人为善,却是吕皇后的亲哥哥,吕家的当家人,没有他在朝的话吕皇后和大皇子便如同失明一般,那些人自然将目光全部对准了他。

  而弹劾吕靖的罪名确凿,却是吕家旁支竟然有人胆大妄为霸占良田欺压相邻!

  此事远在吕家祖地,犯事的人也不过是吕家旁支,但谁让吕靖是吕家的族长呢,在御史的口中,他便是纵容家人行恶,并且以权势欺压良民的官员。

  吕靖无可辩驳当庭请罪,一边请求皇帝将吕家旁支治罪严惩,一边痛骂自己失察之罪,请求皇帝惩罚,甚至一度在厅上摘取发冠抢首捶地。

  事出突然,赵九福一度以为也是吕家真的被人抓住了把柄,但又觉得似乎不对劲,毕竟此事不算大,虽说那吕家人霸占了良田但终归没有出人命,难道皇帝还能让吕靖罢官不成。

  谁知下一刻便有御史开始弹劾起他来,而罪名更是闻所未闻。

  “微臣弹劾吕大人之下属赵九福徇私枉法,为吕家之事频繁入刑部打点,重金贿赂刑部主事朱大人,这才让吕家之人免于刑法!”

  这话一落地,赵九福和朱玉鑫同时出列喊冤,赵九福连声说道:“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与朱大人虽然略有几分交情,但绝无徇私枉法之举。”

  朱玉鑫更加知道这罪名的厉害,连声喊道:“陛下,微臣与赵大人不过是君子之交,平日里最多一块儿喝喝酒,从未有过僭越之举,还请圣上明察!”

  朱玉鑫是康亲王的小舅子,也是皇帝比较熟悉的官员,眼看康亲王脸色难看的瞪着朱玉鑫,皇帝也皱眉问道:“张御史,你可有证据!”

  那御史却冷冷一笑,喝道:“陛下有所不知,赵九福假称会酿制人参酒,常常以酒会友,实际上却将金银藏在酒坛之中送给朱大人,旁人这才无法察觉。”

  若不是赵九福知道自己送出去的酒水都是真正的人参酒,恐怕都要以为自己有这么高明的行贿手段了,他连声喊道:“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当年在学中略通医书,故而喜欢酿制人参酒,也常常用来送人,不只是朱大人,微臣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常常喝啊!”

  人参酒听起来虽说贵重,但赵九福对外宣称用来酿酒的人参不过是十年人参,对于朝中大部分官员而言,这样的人参酒实在不算是昂贵的物品,也称不上是行贿的。

  朱玉鑫更是喊道:“陛下,正是如此啊,赵大人的人参酒极好,微臣好酒,就常常喝一些,但每一次拿到的都是真正的人参酒,从未在酒坛之中发现过金银!”

  一边坚持酒坛之中有金银,一边又连忙喊冤,皇帝心中其实还是偏信赵九福这边,毕竟吕靖真的要找人徇私枉法的话有的是办法,何必让一个刚到手底下没多久的人去办,这般一来岂不是走漏风水的可能性更大?

  只是那御史振振有词,皇帝也不好直接无视,只得说道:“张御史,你若是有证据便拿出来,不然的话朱大人和赵大人怕还要告你一个诬陷之罪。”

  张御史却说道:“微臣已找到一朱家下人可以作证,只等圣上发令搜查。”

  这话一说,赵九福和朱玉鑫的脸色都不好看,这恐怕不只是诬告,甚至还有人做好了栽赃嫁祸,只是不知道朱家人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时候朱玉鑫反倒是反应过来,他冷冷喝道:“我朱家从未出过枉法之徒,还请圣上下令严查,还我朱家一个清白名声。”

  皇帝略微皱眉,显然也意识到这事情有些不对劲了,他的眼光从吕靖身上扫过,又落到了金贵妃和德妃母族的身上,最后却看着康亲王说道:“既然如此,康亲王,此事便由你来彻查,康亲王向来奉公守法,律法严明,想必能还无辜之人清白。”

  康亲王深感此事棘手,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掺和进来的可不只是几个官员,再说朱玉鑫还是他的妻弟,康亲王看着哭丧着脸的妻弟,已经预感到回家之后王妃的哭诉了。

  但此时此刻,他也只能站出身说道:“微臣接旨,必当查清此案。”

  这般一来,吕靖、赵九福、朱玉鑫三人作为被告,直接就被康亲王带回来刑部,虽说没有让他们下狱,但也让人看管起来,以免他们出去销毁证据。

  三人自然还不是同一个房间以免串供,临走之前,康亲王去看了一眼妻弟,压低声音问道:“你老是告诉我,到底有没有收受金银?”

  朱玉鑫这一次是真的冤枉,他确实是有一些不成器,这么多年了还得在姐夫的提拔下混饭吃,但真不是那种胡作非为之人。

  当下就喊道:“姐夫,我是真的愿望啊,赵九福就送了我几坛子美酒,我不是还请你喝过一次,这酒水里头放了金银哪里还喝得了?”

  康亲王听了倒是放心了一些,也知道这个妻弟虽然平时不靠谱却也不是那种撒谎之人,但是很快的,派去朱家的人却带来一个不大好的消息,朱家那个下仆还被御史藏在了督察院还未提审,但从朱家找到的酒坛里头,竟然真的有金银存在。

  不只是朱玉鑫,就是康亲王也觉得此事太过于蹊跷了,他这个小舅子就算是个傻子,也没有理由将拿到的贿赂一直放在酒坛里头,最后还堂而皇之的放在书房吧?

  但搜查的结果却恰恰如此,更要命的是还有一个人证在,此人虽说只是朱家外来的仆人,却口口声声说曾经有一次见过朱玉鑫抱着酒坛回来,自己想要帮忙接手却发现酒坛过重。

  这般一来倒像是认证物证都在,不管是赵九福还是朱玉鑫都目瞪口呆,更可怕的是吕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谁家能没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既然有吕靖这个工部尚书在,即使他不去走任何的人脉,只要不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刑部这边就愿意卖一个面子。

  然而到了此刻,这些事情堆积在一起却成了赵九福和朱玉鑫的催命符,成了他们贿赂和徇私的铁证,任由谁都能看出一二问题来,偏偏明面上看就是证据确凿。

  认证物证都在之后,赵九福几人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很快就被康亲王关进了刑部的大狱,此刻他们三人才在朝会之后第一次碰到了面。

  吕靖只是苦笑,无奈说道:“是吕某拖累了两位大人。”

  赵九福也是摇头说道:“吕大人何必如此,倒是我行事不当,害得朱大人也被拖下水。”

  朱玉鑫却只是愤愤骂道:“都怪那贼仆,竟然敢夸口虚言,本官相信康亲王明察秋毫,定能找出真相,我们没做就是没做!”

  朱玉鑫看着嘴硬,但进入狱中之后彻夜难眠,一日日的精神大不如前了。

  赵九福年轻力壮还好一些,即使康亲王没有苛待他们,吕靖和朱玉鑫显然也不适应监狱的生活,整个人都变得落拓狼狈起来。

  朱家和吕家是有门路的,很快便有人来探亲,赵九福看着只是担心家中的妻子,也不知道严玉华会如何的担心,严家那边想必是指望不上的。

  谁知过了一日,严玉华居然也来到狱中探视,一瞧见被脱了发冠官服披头散发的夫君时,一贯坚韧的女人也忍不住落下眼泪来。

  赵九福连忙安慰道:“快别哭了,我没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

  严玉华含着泪将自己准备的饭菜取出来,一边又说道:“幸亏有吕家帮忙,我才能进来见你一面,夫君,你且尝一尝家里头的饭菜。”

  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看着她没几日就憔悴了许多的模样也是心疼,却还是狠心说道:“你把东西放下就回去吧,这里不是可以久待的地方。”

  犹豫了一下,赵九福还是说道:“玉华,若是,若是我不能逃脱这次的罪名,到时候我放你归家,此生不要再做赵家妇。”

  严玉华的脸色却变得惨白起来,哭着喊道:“夫君,难道在你心中我就是这般嫌贫爱富不可同甘共苦之人吗?”

  赵九福连忙解释道:“当然不是,我自然知道你的好,但此事若是获罪,重则丧命,轻则发配,到时候我怎么能拖累了你。”

  “所以夫君你一定要没事,不要说这些丧气话。”严玉华忽然露出一个笑容来,捂着自己的小腹说道,“夫君,日前大夫说我已有了一个月的身孕,我和孩子都不能失去你。”

  赵九福心中吃惊,谁能知道他们求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却在这个时候来了呢,这般一来他若是出事的话,即使放了严玉华回去,恐怕严家那边也不一定能接受。

  一时之间,赵九福竟然生出几分悲怆来,他脑海之中闪过了许多念头,最后却只是握紧了严玉华的手:“对,我一定不会有事的。”

  吕靖虽然出事,但还有大皇子在,大皇子一脉是不可能被动挨打的,毕竟一旦赵九福和朱玉鑫的罪名坐实,那吕靖背负的可不仅仅是失察之罪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定要为阿福说一句话,做人其实是有局限性的,有时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作为一个直男,对妻子的家庭有什么误解,其实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想想多少男人觉得媳妇和婆婆就应该和谐相处,就知道男人的心思了~~

  当年有一个男同事,某一天问我,你的马尾辫(其实是鱼骨辫)是你婆婆帮你编的吗,我惊呆了,这是直男才会有的可怕想法吧!

第189章 拨云见日

  严玉华从牢狱回到家中,脸上也忍不住露出几分担忧和苦楚来,那是她在狱中绝不肯显露给赵九福看的,只是一回到家身边只有卢嬷嬷的时候,便再也忍不住了。

  卢嬷嬷向来都把严玉华当做亲生女儿疼爱,这会儿也担忧的不行,她有没甚大主意,只得劝道:“夫人,你就算不考虑自己的身体,也得为腹中小少爷想想啊,现在担心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好好将养身体,先把小少爷养稳当了再说。”

  这原本是他们求了好几年的孩子,谁知道来的时间不太巧,赵九福前面被下狱,后头严玉华便在家中受惊晕倒,这才被大夫检查出来一个月的身孕。

  若是以往,严玉华肯定会欣喜若狂,但此时此刻赵九福生死未卜,她哪里能放心的下,只是含泪说道:“夫君还在狱中受苦,我哪里歇息得好。”

  卢嬷嬷对这个孩子却是十分看重的,在她看来若是老爷无事自然最好,但万一有事的话,这孩子也是他未来的一些骨血。

  至于赵九福提起的放妻一事,作为古人的卢嬷嬷反倒是从未想过,在她看来自家老爷虽然此次时运不济,但对夫人却再好不过了,若是他万一有事,夫人与其归家还不如守着。

  不只是严玉华心急如焚,孙家那边,顾家那边也担心不已,孙光宗帮不上忙,只得时不时打听消息,而顾行之却不顾两位兄长的劝解,直接出门寻人疏通。

  只是此事牵涉到皇子之争,吕靖都被下了牢狱,哪里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插手,顾行之双腿跑瘦了一圈也寻不到任何的帮助。

  最后反倒是顾尚书出面将他禁在家中,口中说道:“行之,你这是病急乱投医,赵九福此事牵连甚广,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有问题,不说吕家朱家,就是圣上也不会让失态恶化,不然的话大皇子与其余两位皇子的争端就放到了明面上来。你如今做的越多,反倒是害了他。”

  顾行之这才放弃了奔走,果然如顾老尚书所言,原本此事已经证据确凿,几乎能把赵九福和朱玉鑫置于死地,甚至将吕家也彻底的拖下水。

  谁知道几日之后,康亲王拿出来的证据却截然相反,彻底的洗刷了赵九福与朱玉鑫的污名,甚至是反将了那两位皇子一军。

  皇帝的脸色阴沉,他原本即使是无人在左右的时候,也是一直挺直着脊背,一副身强体壮的模样,但此时此刻却看着有几分伛偻。

  康亲王作为唯一在朝任职,还是身居高位的亲王,与皇帝的关系其实是十分不错的,但此时他也不敢贸然说话,只是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

  但是皇帝却不会因为他老实就放过了他,只见皇帝皱着眉头,盯着康亲王问道:“康亲王,你可有确凿证据?”

  康亲王把脑袋垂得更低了,但还是一五一十的说道:“认证物证俱在,微臣一开始觉得朱玉鑫将放置有金子的酒坛闲置家中有些不对劲,深查下去才发现其中线索。”

  “有金家人圈养门客,此门客不常出现在人前,但在酒井巷子里头有一位相好的卖酒女郎,此女与那朱家小厮频繁来往,一度以卖酒之名偷偷潜入朱家无人知晓。”

  “微臣缉拿此女之后,酒家女便交代了情郎所托之事,道她只以为情郎是想要贿赂朱家,没想到竟然还有这般大事,只是此事之后,那情郎已经无影无踪。”

  “微臣多般查探,终于找到了这位酒家女情郎,却发现他正被人围攻已经身首异处,微臣无能,仅抓捕到一人,留下两人而已,但留下来的痕迹之中依稀能够判得,这些人出自德川和氏,乃是家中死侍。”

  “微臣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撬开了那唯一活口的嘴,得知和氏多年之前遣人投靠金家,多加鼓动金家行不义之事,此事事发之后,和氏生怕有人泄密,才派人截杀那细作。”

  说完这话之后,康亲王再一次深深行礼,恨不得看不见皇帝暴怒的脸色。

  但下一刻,皇帝却愤怒的将龙案上的东西一扫而空,用力捶着案台喝道:“朕还没死,他们这是想要做什么,裕儿自小体弱,甚至还不知道能活到何年,那两家皇子还未成年,竟然已经容不得裕儿了吗!”

  从这话中不难看出,皇帝对大皇子确实是多有偏爱的,一来是因为这是他很长时间之内唯一的儿子,二来是大皇子一贯体弱,对于体弱多病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总是多一些关注。

  再者,大皇子是皇帝日日夜夜带在身边亲手教养出来的,这些相伴的岁月,肯定是比后面才诞生,虽然健康却相处时间不多的三位皇子亲密的多。

  皇帝一直没有立下储君,并不是因为他对大皇子心生不满,事实上与此相反,皇帝心中对于大皇子是诸多满意的,只是因为他身体实在是太差,一度皇帝都觉得他会比自己早逝,这才不得不先按住了敕封太子的事情。

  但是现在,他那两个还未成年的小皇子,竟然已经开始对长兄动手,到了这一刻,皇帝才不得不承认若是将来这两人为皇帝,那么作为嫡长子的李裕绝无生存之地。

  他急促的开始喘气,康亲王只得打着胆子给他顺顺气,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不得不说此事牵扯到朱玉鑫,那是他妻子的弟弟,如今又将三位皇子牵扯其中,他哪里敢多说什么。

  皇帝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但他的脸色却难看万分,今年年初的舞弊案就是一个坏兆头,或者说是年前他的那一场几乎熬不过去的大病是坏兆头,恐怕那两家也知道,一旦他现在过世,大皇子是嫡长子,又是唯一成年的皇子,即使身体差,但在朝中的口碑不错,到那时候他们两家能够成事的可能性极低。

  正因为如此,才会促使他们开始了第一次舞弊案,一则想要夺走礼部的权利,二则可以牵扯到大皇子,让他的名誉扫地。

  只是没想到赵九福入宫一告,舞弊案被掩盖了过去,虽说顾老尚书还是告老了,但礼部却并未落到那两家人的手中,一计不成,他们便生了第二计。

  这是逼着他处罚吕家,让大皇子自断一臂!

  作为皇帝一直想得多想得远,他看到的是二皇子母族的胆大妄为,看到的是三皇子母族的阴险狡诈,更看到自己疼爱的儿子大皇子的岌岌可危四面楚歌。

  金家和和家到底想做什么,他们此次的目标甚至可能不只是大皇子,甚至还有康亲王,到时候直接将康亲王也牵扯进去!若是刑部和礼部都成了他们两家的天下,那这个朝廷还是朕的朝廷吗,是朕上一次的宽容纵容了这些恶贼,皇帝这般想着。

  自己的儿子总是没错的,有错的是那些用心险恶的外戚,皇帝这么想着,若是人人都如吕家这般脚踏实地老实本分就好了,果然当年父皇说得没错,吕皇后虽然姿容心性都不算出色,却有一个省心省力的娘家,但金家和家却狼子野心,只能为妃不能为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