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32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赵九福连忙行礼,皇帝却指了指对面的位置让他坐下,笑着说道:“这些年来,朕不知道喝了多少明鹿泡的茶,今日不如让朕来泡一杯让明鹿尝尝看?”

  赵九福自然不会拒绝,皇帝虽然不常做这样的事情,动作倒是也熟练的很,很快一杯茶放到了赵九福面前,赵九福喝了一口,忍不住眼中酸意说道:“陛下的手艺十分不错。”

  皇帝笑了一声,自己也喝了一口才说道:“可算是圆了朕多年的心愿。”

  说完这句话,皇帝又开始咳嗽起来,当年拿到星空石之后,皇帝身体好转,已经许多年没有经历这种撕心裂肺的咳嗽。

  赵九福连忙走到皇帝身后帮他顺气,又走过去倒了一杯茶,偷偷将丹药融入再端到了皇帝的面前:“陛下,喝杯茶润润喉咙。”

  谁知道皇帝却并未接过,反倒是将那杯茶放到了桌上,忽然笑着说一句:“明鹿,不需要了,朕的身体自己知道,已经是油尽灯枯之兆,何必再浪费良药。”

  赵九福心中咯噔一下,一下子明白过来皇帝的意思,连忙说道:“陛下……微臣该死。”

  皇帝却摇了摇头,靠在软垫上说道:“明鹿何罪之有,朕虽不知底细,但也知道这些良药肯定是珍贵之物,于朕,明鹿便是恩人。”

  赵九福心中却更加的没底,其实他是知道的,一旦给皇帝使用丹药就容易露馅,但多年以来的君臣感情之下,他还是选择了冒险。

  皇帝抬头看着赵九福,觉得岁月对眼前的人分外的宽容,这些年过去,他已经垂垂老矣,但明鹿看着还依旧正值壮年,甚至因为时间带来的底蕴,显得越发的出色了。

  若是可以,他也希望多活几年,他还有许多的事情没有做完,但少年时期的苦难,终于还是让皇帝放下了这份执着,他不愿意剩下的日子,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

  就像是现在,他知道赵明鹿身上肯定有秘密,却已经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了,就如当年他没有询问过星空石的来源,现在也不想再问丹药的出所。

  最后,皇帝吃力的将星空石取出来,这是他随身携带了近三十年的配饰,如今看来十分不舍,皇帝却还是坚定的将它放到了赵九福的手中:“阿福,你要帮朕看好这片江山。”

第250章 丧

  回到家中,赵九福的心情是沉郁的,这些年因为修养到家的缘故,即使是发生不顺心的事情,他也极少会有这种藏不住的抑郁和烦闷的时候。

  一到家中赵九福就钻进了书房内,低沉的脸色看得赵顺灏的妻子杨氏有些怯怯,原本想带着孩儿去跟公公行礼,这会儿也不敢了。

  严玉华安抚的拍了拍儿媳的手背,低声说道:“你带着昀儿先回房去吧。”

  杨氏乖巧的点了点头,心中猜测是不是宫中出了什么变故,毕竟自家公公来去匆匆,看起来脸色可不大好,再想到皇帝这些年身体不好的传言,心中也有几分揣测。

  严玉华并未直接进去打搅,反倒只是让人送了一壶清茶进去。

  她不进去是对的,赵九福这会儿独自坐在桌前,一只手抵着自己的额头,另一只手忍不住去揉自己脑门上的穴道,实在是无心去跟旁人再解释什么。

  “万亨,若是我想要救陛下的话,系统中可有能用的丹药?”赵九福忍不住问道。

  这些年赵九福在户部工部轮流做事,从大面子上来说是利国利民,从小面子上说也是功劳不少,但这些显然对万亨毫无用处,一年年的下来积分有减无增。

  但好歹是宿主,万亨还是回答道:“阿福是知道的,想要救回一个必死之人,系统内确实是有不少的丹药,但这些丹药凡人能不能用尚未可知。”

  “若是阿福自己的话,万亨倒是可以给你推荐几样,但若是别人,即使是跟你一起修炼阴阳五行拳的赵家子弟,恐怕也扛不住系统内大部分丹药的药性。”

  赵九福是宿主,有系统的加持,所以当年他才能有惊无险的使用筑基丹,若是换一个人的话恐怕早就爆体而亡了。

  系统内不那么逆天的丹药,太医院那边估计都能研制出来,逆天的那些,却不是普通的凡人可以使用的,其中长寿丹已经是少之又少的通用灵丹。

  但长寿丹赵九福早就给皇帝服用过,效果并不好,不然的话如今皇帝也不会一副气息奄奄的模样,灵泉和长寿丹已经无法留住这位帝王的性命了。

  赵九福心中忍不住有些难受,他拿出皇帝还给他的那颗星空石,大约是这些年来一直被皇帝贴身佩戴,星空石上带着包浆的温润,比当年他送出去的时候更光泽了。

  赵九福曾经以为他与皇帝的关系只是远景和志向相投的君臣,但现在看来,他付出的情感,反倒是不如皇帝的十分之一。

  在临死之前将星空石送还给他,何尝不是皇帝最后的一丝善意呢,他愿意为赵九福守护那个秘密,即使打开这个秘密有可能让自己活下去。

  赵九福一直是个聪明人,而聪明人的通病就是想得多,他现在越是发散的想,越是对皇帝心怀愧疚,许多年后赵九福回头再看,也会想这一切是不是也在皇帝的布局之内。

  “大人,大人!”忽然有人急促的开始敲门,赵九福心中有几分不耐,低声吼道,“不是说了,不许任何人打扰!”

  外头的声音却并未停止,很快严玉华的声音响起:“夫君,是陈家村那边来了人。”

  赵九福心中咯噔一下,这些年陈家村出息的子弟越来越多,赵九福不吝赐教,有他的扶持在,如今赵顺安已经是一地父母官,而其余也有考中举人的,想必几年之后又有新的官员会出现,但因为他每年都会回去,除非要事,陈家村那边是不会有人贸贸然过来的。

  赵九福连忙过去打开书房大门,却见严玉华眼睛发红,看见她便开口说道:“夫君,是大房顺义侄儿亲自过来,道爹娘已经去了。”

  “什么!”赵九福听见这消息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明明半年之前他回家的时候,老赵头和老陈氏的精神头还十分不错,怎么才短短半年的功夫,老俩口就一道儿去了。

  等见到风尘仆仆的赵顺义,赵九福才知道其实在他离开之后老赵头就开始生病,后头老陈氏也病了,他们原本想要把消息送到京城,但老俩口硬是不肯,说谁要是敢送信的话就是不孝,要把他逐出赵家大门。

  因为老俩口的身体一直不错,是村里头难得的长寿老人,赵家几个兄弟也带着几分侥幸的心思,想着老俩口一定能扛过来。

  谁知道随着天气慢慢热了,老俩口看着精神明明好了一些,就是大夫也说他们估计能熬过去,偏偏半个月前两人突发疾病,竟是不到三日就去了。

  老赵家的兄弟们这才知道不好,连夜派人上京报丧,可现在赵九福就算是赶回去也是见不着最后一面了,怎么能让他不心中悲痛。

  赵顺义一向有些畏惧这位比他年纪还小一些的小叔叔,但这会儿见他脸色惨白脚步虚浮,也忍着伤心说道:“村里人都说爷爷奶奶去的痛快,没遭罪,这么大年纪了能算喜丧,他们临走之前还惦记着小叔,只说不能耽误了小叔的前程,又说这辈子生养了小叔,也算是光宗耀祖,到了地下也有颜面,让小叔不需要为他们伤心难过。”

  “是我不孝,让爹娘临死还要为我操心。”赵九福悲痛欲绝,又让人赶紧备车出发,转身对严玉华嘱咐道,“我先行一步去送爹娘,你收拾好了带着几个孩儿一道儿过来。”

  这事儿有些不妥,毕竟现在还是皇帝病重的时候,但严玉华深知赵九福对公婆的孝顺,这会儿也不敢劝阻,只是说道,“夫君放心,这边我会打点妥当。”

  “走吧。”赵九福竟是一刻也不想等,现在就带着人出发前往陈家村。

  赵顺义擦了擦眼泪就跟上,心中却有些没主意,其实若不是家中大哥是嫡长子得守灵,这会儿还轮不到他来报信,他向来是赵家最不起眼的一个。

  赵九福驾车急急忙忙的往外走,甚至连行礼都未准备,谁料到他们刚到城门口要出城,却见一队兵马朝着这边敢来,看衣着打扮正是禁军,而带头的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

  “赵大人请留步!”那大太监也是满头大汗一脸焦急,拦住了赵九福的车才松了口气,下马喊道,“赵大人,陛下有旨,请接旨。”

  赵九福原本的悲恸被藏了起来,他大约已经猜到皇帝的旨意是什么了,但赵九福还是微微躬身行礼,等到圣旨的颁发。

  “今闻赵氏遗老温良敦厚,教子有方,特加殊荣,乃授荣安伯爵位,其子嗣可降等袭爵;温陈氏贤良淑德,追风为荣安伯夫人,二老可以伯爵品级入葬。”

  “奈何今乃朝廷变动之时,明鹿为国之栋梁不可或缺,以此夺情,可以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

  “赵大人,请接旨。”大太监开口提醒道,自古以来夺情之事频繁,赵九福是太子太傅,更是皇帝的亲信,现在皇帝病重,自然不会让自家的左膀右臂丁忧离开,要知道这一走就是二十七个月,恐怕到时候局势都已经截然不同了。

  但此事对于赵九福而言,是荣宠还是苛责就不一定了,夺情对官员的名声注定还是有影响的,但这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赵九福对爹娘的感情极深,每年都不辞辛苦千里迢迢的赶回去尽孝,现在却连送父母入葬都不行,可见他心中必定是伤心不已的。

  但是伤心过后,赵九福的理智回归就知道皇帝为何如此,他正是对皇帝愧疚的时候,这会儿倒是并无迁怒,只是对自己多一份责怪而已。

  “微臣接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赵九福还是接过了旨意。

  那大太监心中稍安,继续说道:“赵大人,荣安伯和荣安伯夫人的朝服,礼部那边今日便能制成,不如到时候让人捎带回去,也好随二老荣安伯安葬,您意下如何。”

  老赵头活着的时候没被加封,一度十分羡慕妻子的诰命,没想到等死了倒是等来了追封,赵九福自然不会拒绝这份容易,点头说道:“理当如此。”

  大太监颁旨完毕就离开了,倒是赵顺义不知何去何从,他方才只听了一个大概,似乎听到的内容是他家爷爷被封了一个荣安伯,要知道伯爵可是超品三等爵,还是能够世袭的,即使是降等也是十分荣耀的事情,只是小叔似乎是不能回陈家村了。

  果然,赵九福虽然心中恨不得飞到陈家村,但在皇帝的夺情之下,也不得不让人掉转马车回到赵家。

  这边严玉华匆匆忙忙的在收拾行囊,老赵头夫妇一同去世,她作为嫡亲的媳妇自然是要回去的,不只是他,就连几个孩子都是要一道儿回去的。

  这会儿一看赵九福转头回来顿时吃惊,等听说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是无奈。

  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只是嘱咐:“你继续收拾,明日你带着儿子媳妇和孙儿一块儿回去陈家村,守孝结束再回京城。”

  这是应有之意,但严玉华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夫君,那你呢?”

  赵九福只是说道:“我会在院中结庐而居,虽然不能回陈家村送爹娘最后一层,但为人子的最后一份孝心也应该做到。”

  严玉华知道赵九福所说的结庐而居绝不是做做样子,一想到夫君会风餐露宿她心中就担心,却也知道此事绝对是劝不住的,只得将心腹的几人都留下来,以免夫君身边连个贴心伺候的人都没有,要知道她这一走可得近三年的时间。

  从成亲至今,这还是夫妻俩即将分离最长的时候,严玉华心中担忧不已,只能布置的更多一些,想到一年之后儿子就能回来,倒是略微安心了一些。

  谁知道赵九福又说了一句:“让灏儿,晖儿,晗儿陪你守孝三年,到时候你们再一起回阿里,玉华,这次要辛苦你了。”

  严玉华还要再说什么,却见急急忙忙回到家中的赵顺灏点头说道:“爹,你放心,孩儿会照顾好母亲,也会看好两位弟弟,一心一意为爷爷奶奶守孝绝不会给爹添麻烦。”

  赵九福这才点了点头,将此事定了下来,隔天一早一队人马就从赵家走了出去。

第251章 遗言

  送走了妻子儿子,赵九福果然亲手在院子里头搭建了一个茅庐,从这一日起他不再饮酒,不再剃头,不再食婚,更衣从简,为父母守孝。

  青竹有心劝道几句,却被赵九福的冷脸挡了回去,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让赵九福吃住的好一些,至少那个茅草屋能多用一些茅草,不至于四处漏风不是。

  赵家彻底的沉寂下来,主人沉浸在丧父丧母之痛中,下人们也不敢谈笑,虽说这里大部分下人都从未见过赵家老俩口,却也能察觉主人对亲爹亲娘的重视。

  如今皇帝宁愿用荣安伯的封爵,也要对赵九福夺情,他势必是无法回到陈家村守孝,如今在院中结庐而居,也不过是自己求一个心安罢了。

  赵家上上下下,如今唯一还活泼的竟是当年御赐的大猩猩小黑子,如今它怕是不能用小来形容了,这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吃多了灵泉水和蓝晶果,如今站起身来足足有两米高,远超过大猩猩的身高上限,那强壮的身躯让人望而生畏。

  因为灵泉的缘故,小黑子从小就最为亲近赵九福,后头还跟在他们后头有样学样的练习阴阳五行拳,居然倒是也学得似模似样的。

  这会儿赵九福从屋子里头搬到了院子里,搭建了跟它类似的小屋子,小黑子倒是高兴起来,总是跑到赵九福身边叽里咕噜的说话。

  赵九福也不嫌它烦人,摸了摸它的脑袋说道:“我要抄写经书,你在旁边玩吧,饿了就回来吃点东西,累了就睡一会儿。”

  小黑子不知道听明白了没有,反正没有走开,反倒是静悄悄的趴在赵九福的腿边看他写字,赵九福抄写的经书显然不是大猩猩能够欣赏的,小黑子看着看着就发出了呼噜声。

  原本心里头还有些难受,赵九福也不愿意与人说话,毕竟最懂他的妻子儿子都刚离开了京城,这会儿看着呼呼大睡的小黑子,他的心情倒是好了一些。

  若是人的一辈子也能跟猩猩似的,吃了睡睡了吃,有时间就去玩耍,无忧无虑的过一辈子倒是也是一件好事儿。

  皇帝大约也知道赵九福心中必定伤痛不已,这些日子并未再传唤他,甚至工部那边的事情也嫌少找到赵九福这边来,倒是让他能有几天好好整理自己的情绪。

  不过这个时间注定不会太长,入秋之后一个刚刚落了霜的夜里,宫中忽然来人敲响了赵家的大门,将赵九福急匆匆的迎进了宫中。

  赵九福应该是第一个来到大殿的,但随后皇帝的亲信陆陆续续来到,在这之后文武百官也慢慢出现,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想必也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距离他们一步之遥的大殿之内,皇帝原本苍白的脸色却带上了一丝红润,只是太医惊慌失措的模样倒是让诸位皇子心中有数,纷纷露出悲切的神情来。

  皇帝曾经说过,论做皇帝的话他自问胜过先帝,但论做父亲的话却远远不如,这句话其实是有事实依据的,就比如现在,皇帝看着几个儿子的神色,心中不但没有留恋反倒是觉得烦心,他对这些儿子的耐心实在是有限,估计还不如面对朝臣的时候。

  他冷哼一声,淡淡喝道:“哭什么,朕还没死。”

  皇帝积威已久,一句话说完皇子们居然都不敢哭了,只有太子上前将他扶了起来,让他靠着更加舒服一些,才开口问道:“父皇,你可觉得好一些?”

  皇帝却没有跟他寒暄的意思,淡淡说道:“太子,前几日朕说的话,你可记住了?”

  太子脸色微微一变,就听见皇帝继续说道:“朕崩之后,大周就交给你了,你的这几个兄弟都不是什么大才之人,若可用,便用,若不可用,便养着,若是惹祸,便按照大周律例来,该罚的罚该杀的杀,绝不可因为妇人哭哭啼啼,反倒是耽误了大周国运。”

  “父皇!”其余三位皇子心中吃惊,这话的意思岂不是给了太子一柄尚方宝剑,从此之后对他们喊打喊杀也无人敢为他们叫屈,他们的父皇居然这般狠心。

  皇帝却着实是一个狠心人,听见他们的哀求和宫妃的哭诉,只是冷冷说道:“若是你们安安分分,那太子也不是弑杀之人,朕不在了,就让你们的母妃出宫入住皇子府,不必在宫中久留,生养公主的宫妃也是如此,若宫妃无子嗣,便有太子奉养。”

  皇帝看似狠心,其实却是将其余的儿子和后妃安排的妥妥当当,若是他们不动心思作乱朝廷,那么以太子的为人也绝对不会可以为难。

  也许失去了权势,但作为皇子一辈子也是荣华富贵,更能将亲娘奉养在家中,其实已经比他们的叔叔伯伯好了许多,这话一说,别人且不提,那几位只生养了公主的宫妃眼睛已经亮了,原以为她们都要老死在宫中,谁料竟然还能出宫。

  几句话交代完其余儿子的话,皇帝又把视线放到了皇后和太子的身上,对于这个皇后他其实是不满意的,至少在他看来,皇后的才能距离自己的亲娘太后差距甚大。

  不过皇后没主意也是好事,至少太子不会受到母后太多的影响,他想起一个可能性,继续说道:“太子,日后你要好好孝顺皇后,但国家大事,后宫之人不可干政,王家既然已经出了一位皇后,此后便不可再有入宫之人,切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