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太子含泪答应下来,皇后的身躯却微微一颤,事实上在皇帝的身体越发不好之后,她的娘家人频繁入宫,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想要将侄女嫁给太子。

  原本在皇后看来,此事也是不无不可的,一来侄女的人品样貌确实出色,也算是配得上儿子,二来将来她去了之后,侄女还在后宫的话也能照看王家一二,谁料到皇帝忽然这般警告,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王家的打算,想到这里,皇后再也不敢起这个念头。

  交代完了后宫的事情,皇帝才开口说道:“太子,你去喊诸位大人进来吧。”

  “父皇!”太子心中悲切是真的,也许在年幼的时候他从未体会过父爱,但在长大之后却越发能懂皇帝的辛苦和沉重,他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这一点是他跟着赵九福走遍了大周,才慢慢悟得的道理。

  “快去。”皇帝却只是淡淡喝道。

  太子垂泪走了出去,很快大臣们就跟着太子蜂拥而入,而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六部尚书,他们才是朝中的栋梁,如今皇帝将逝,一位位大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

  “微臣参加陛下。”该有的礼仪还是得有,皇帝环顾,很快就看到了赵九福的身影,大约是结庐守孝实在是辛苦,连带着赵九福的脸色都憔悴了不少,想想之前他还曾说过赵九福容颜不老,如今看来哪里是不老,只是平日不显罢了。

  从年轻的时候相识,皇帝一直知道赵九福是一个真孝顺的人,而不是为了名声在作秀,正因为如此,他在夺情的时候才心中越发的愧疚。

  对于赵九福而言,声名权势其实都已经有了,他加封一个荣安伯,恐怕也不是这个人想要的,只可惜为了大周,为了太子,他不得不把赵九福留下来。

  心中感慨万千,皇帝脸色却依旧平静,他把朝臣们一个个看过去,在他的手中这些文武百官倒是乖实听话的很,但实际上如何谁又能知道。

  三位辅佐之臣中,吕靖年事已高,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去了,虽说辈分高资历足,但其实能陪伴太子的岁月不会太多。

  萧甯倒是才学出众,但他过于清高,在朝中人缘不行,作为老师,他是合格的,作为辅佐之臣的话,却又有几分不足。

  朝中不是没有更加有才敢的能臣,但皇帝总觉得不放心,太子心太软,辅佐之臣的位置又太过于特殊,若是有一个人心怀不轨的话,很可能将他设下的局面破坏的一干二净,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他再三考虑之后,定下来的三个人是这三人。

  “朕去之后,你们定要一心一意辅佐太子,匡扶大周。”皇帝盯着文武百官说道,也算是给太子的继位定了音,以免将来有人拿传位之事说话。

  文武百官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在皇帝立太子之后,其余皇子的势力臣服的臣服,打压的打压,现在又有谁会自不量力的挑战皇帝的话。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招手让赵九福三人到跟前,对他们说道:“你们是朕亲自挑选的东宫辅臣,若是将来太子行差就错,定要劝阻,朕赐你们三人无罪。”

  “父皇,孩儿一定会听从三位师傅的话,绝不会让大周毁在孩儿的手中。”太子已经忍不住哭了起来,在他看来,皇帝此刻确确实实的在为他铺路。

  皇帝微微一笑,难得有些温情的摸了摸他的头发,随后又转身朝着赵九福看去,伸手抓住他的手说道:“明鹿,若有来生,朕愿与你再做一次君臣。”

  “陛下!”赵九福也忍不住鼻头发酸,前头他的父母刚走,如今皇帝又要走,让情绪内敛的人也忍不住有些悲恸欲绝。

  “父皇!”忽然太子惊叫起来,赵九福抬头看去,那握着他的手尚且温热,皇帝却已经没有了生息,似乎就像是睡过了一般。

  “陛下驾崩!”随着丧钟的声音,皇帝的死讯也从宫中传出,百姓们深受皇帝恩德,一个个也泪流满面,转身拉下红灯笼,换上了白布帆。

第252章 新君

  满目的白色带着一丝苍凉,低沉的啜泣声音让皇帝的葬礼更添了几分悲伤,赵九福腰间也缠上了白色的腰带,大臣们自然是不需要披麻,但戴孝却是需要的。

  在他的前面便是太子和诸位皇子公主,他们此刻都是披麻戴孝一个个伤心不已,也是,皇帝临时前这一出等同于切断了这些皇子们的前程,公主倒也罢了,皇子们是真伤心。

  宫妃也是如此,皇帝登基之后并未再选妃,虽说对后宫之人也淡淡,但终归是她们的依靠,这些年下来若说是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这些宫妃之中,大部分都是生育过皇嗣的,这些年在宫中过的也还算舒坦,此刻皇帝忽然过世,她们一个个也悲切不已。

  太子跪在最前头哭得情真意切,谁说皇帝一死他就是下一任皇帝,但他作为太子,在诸位皇子之中与皇帝相处的时间最多,这些年来备受教导,他原本就是重情之人,这会儿更是心中难受,眼泪鼻涕一块儿下来形象全无。

  太子哭得越是狼狈,看在满朝文武的眼中反倒是成了孝顺的象征,私底下倒是对他多有夸赞,别管这位太子的其他缺点,至少孝顺这一点是真的。

  皇帝的丧事重要,太子的登基典礼也十分重要,在皇帝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便有礼部提出让太子尽快登基一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事就是赵九福也是赞同的,毕竟天子总不可能为了亲爹守孝三年再去登基,真的要这么乱来的话,恐怕历朝历代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守规矩的。

  只是太子在丧礼之上哀伤过度,他原本看着身体不错,这会儿居然一病不起,颇有几分小病要变成大病的趋势,吓得太医院战战兢兢。

  太子一病,其余的皇子也心思浮动起来,虽说皇帝下了那般的命令,但若是太子死了的话,那他们还是会有机会,一时间还未出宫的妃嫔也动作频频。

  幸亏这时候皇后倒是拿出几分严厉下,直接将下头的人都镇压下去,如今她还是后宫之主,很快就会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后,想要打压几个太妃自然是容易的。

  赵九福见势不妙,只能亲自去见了太子,东宫之中,太子果然缠绵病榻,脸色是不健康的苍白,双颊却烧的通红,一看便知道确实是生了大病。

  赵九福心中猜测太子是悲伤过度,外加这些年来并未吃过什么苦头,连续多日吃不好睡不好,还得守灵,这才一下子病倒了。

  只是他这一病实在是不是时候,虽说太子已经有了子嗣,但若是他真的病故,就算身为太子太傅,他也绝对不会建议大周立幼主的。

  “太傅,你来啦?”太子有气无力的喊道,眉宇之间还有抹不开的悲恸。

  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行了礼之后过去坐在床边,握住太子的手问道:“太子殿下,陛下若是知道您因为他的身后事伤心欲绝,甚至影响到了身体健康,恐怕心中也会不安。”

  太子眼中浮现雾气,含泪说道:“都是孤的身体不好,如今还要让父皇失望。”

  赵九福心中十分无奈,这些年过去,太子殿下的脾气其实已经改了许多,但人在生病的时候最为脆弱,一脆弱便显露出太子最大的弊病来,他没有已经逝去的皇帝那般坚韧的心性,若是皇帝也如此,恐怕早年夜夜难眠已经要了性命,哪里能熬到登基为帝。

  失望归失望,赵九福还是安抚着说道:“殿下何必妄自菲薄,陛下若不是最为疼爱和满意殿下,怎么会将大周朝托付到您的手中。”

  “陛下不用多想,您现在要做的就是多休息,别再因为陛下而伤心,等您登基之后让大周更为繁荣,这才是陛下想要的,不是吗?”

  太子不知道是不是被说动了,眼神倒是多了几分坚决,点头说道:“太傅说得对,孤不能再让父皇担心,他既然将大周交到孤的手中,孤就要守护好大周的江山。”

  赵九福见他打起精神来才松了口气,又偷偷将灵泉倒入茶杯之中喂给太子:“殿下先喝口水润润喉咙,太医说了,殿下不过是伤心过度,只要好好修养便能无事。”

  太子喝了一口茶,精神似乎也好了一些,他并未发现茶水的异样,只是拉着赵九福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无非是他要变得坚强起来,不能让皇帝失望之类的话。

  赵九福好不容易将太子哄睡了,临走之前仔细嘱咐身边的太医:“好好照顾太子,太子若是有任何闪失的话,你我都担当不起。”

  太医自然是知道的,这可是未来的新君,若是因为守孝而来的小小风寒就过世了,那他全家人恐怕都得给太子爷陪葬。

  赵九福走出大殿,刚要出宫却见一位宫女往这边走来,拦住他的去路盈盈一拜,开口说道:“赵大人,皇后娘娘有请。”

  赵九福眯了眯眼睛,这个时候皇后忽然请他过去,自然不可能只是喝喝茶,其实这是于理不合,但赵九福还是跟着一道儿去了。

  皇后是太子的亲生母亲,又被皇帝下了令不许娘家人进宫,这般一来就等同于断了王家的后路,这会儿皇后要见他,赵九福固然可以选择不去,但那样未免太不给皇后面子。

  若是可以,赵九福倒是希望能跟皇后和平相处,毕竟皇后对太子必定是影响力极大的,若是撕破脸皮的话他以后还得处处小心。

  王皇后也还未迁宫,她的脸色看着也有几分憔悴,但精神头却十分不错,看见赵九福进门立刻说道:“赵大人辛苦了,太子的身体可好一些了?”

  “微臣见过皇后娘娘,殿下的身体好多了,这也是微臣应该做的。”赵九福猜不透皇后想说什么,他们现在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太子太傅,其实应该是同一条战线的。

  皇后见他说话十分客气倒是也松了口气,说实话,因为皇帝的高压政策,后宫的妃嫔其实从未参与过政事,甚至说也不能说,不然皇帝便要发落。

  皇后早年就听过赵九福的大名,曾经还想要将赵九福的大儿子赵顺灏选为太子伴读,不过此事后来作罢,因为皇帝莫测的态度她也不敢再提。

  不过每年宫宴的时候,皇后还是见过赵家人的,别的不说,赵夫人严玉华她还算了解,是个八面玲珑的夫人,更让人羡慕的是赵九福身居高位,居然家中连侍妾通房也无,只一心一意守着严玉华过日子。

  若是早些年,或许还有人说赵九福是忌惮岳父严波的高位,但如今赵九福的官职早就超过了严波,更是加封了太子太傅,他想要纳妾的话哪里还要看严家的脸色。

  但凡是女人,对于专情的男人通常是会有好感的,皇后也是如此,更别说赵九福年近四十却还是温文儒雅,足以让人心生好感。

  这一份好感无关男女之情,皇后的脸色和悦,开口说道:“赵大人客气了,若不是有你在,本宫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可恨有先帝的遗言在,那些人却还是不死心。”

  对此赵九福只是垂目不语,皇后也没有继续说的意思,转而问道:“听说赵大人家中还有二子尚未定亲,不知道是否有中意的?”

  没等皇后说出真正的意思,赵九福就领悟了其中含义,他微微眯了一下眼睛,起身说道:“二子三子确实还未定亲,不过微臣家中父母过世,微臣与夫人都要严守三年孝期,他们身为人子,人孙,早年不能承欢膝下,现在跟着一块儿守孝三年,也当是全了祖孙情分。”

  皇后的眼神微微一闪,也猜到赵九福这是拒绝的意思了,不过他的理由合情合理,在此之前赵家就传出过三个孙子随着赵夫人一块儿回乡,打算守孝三年的事情。

  皇后自然也不能因此迁怒,只得说道:“也是,陛下刚走,其实本宫也没有那个心思,不如就等三年之后再说吧,赵大人,以后太子就要倚重你来辅佐了。”

  等赵九福告辞离开,皇后却微微叹了口气,扶着自己的额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身边的大宫女低声问道:“娘娘,赵大人这是不想要跟您结亲的意思吗,他怎么会拒绝,跟娘娘结亲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吗?”

  皇后虽然出生一般,但好歹是看过了宫中纷争的,这会儿反倒是说道:“他们这样的好官,能吏,才怕担一个裙带关系的污名,王家能有什么,与王家结亲,与其说是赵家人的幸运,还不如说王家人走了好运。”

  王皇后与王家的关系其实远没有皇帝想的那么亲密,尤其是在皇帝重病的时候娘家人频繁进宫,撺掇着王皇后将侄女送给太子为妾,此事差些惹怒了皇帝,临死之前还给她下了令。

  虽然皇帝没有明说,但宫中哪一个不是人精,恐怕暗地里都在笑话皇后有这么一个拖后腿的娘家,也因为如此,王皇后对王家人更有几分不满。

  不得不说,这大约也是皇帝临死之前无心插柳的一件好事了。

  此次提出跟赵家联姻,虽说也是王家人的主意,但王皇后心中倒是也有自己的想法,若是可以,她都想要把侄女塞给赵九福为平妻,不过幸好理智告诉她这是不可行的,这才想到了赵家的两个儿子,她想的是用这种办法,将赵九福彻底的绑在太子这艘船上。

第253章 新政

  太子的身体痊愈,登基典礼也如期进行,随后又有太后皇后以及宫妃们的册封典礼,这一年的大周朝廷注定在寂寥和热闹中回旋。

  虽然有皇帝的警告在前,但太子对自己的三位弟弟倒是十分客气,虽说没有给实权但也封了亲王,也大概是他们都没来得及给他添乱,这才能留下几分兄弟之情。

  身为太子太傅的赵九福也摇身一变,顺顺利利的去掉了太子的前缀,成了正一品的太傅,此后除非封爵,否则的话这已经是身为人臣的极致。

  虽然又升了官,但赵九福却没有丝毫高兴的样子,同样升官的吕家和萧家还算喜庆,赵家这边却还是空空落落的,上门来送礼的人都被拒之门外。

  他说守孝,是真正的在守孝,但凡是宴请的地方绝对看不到赵九福的身影,凡是热闹的地方也不见赵大人参加,这会儿要是上门来送礼,那就是马屁拍在马蹄上了。

  每日除了上朝和办公,赵九福只是待在家中抄写经书,一段时间下来倒是觉得自己的心境都平和了不少,顺带着阴阳五行拳居然有了小小的突破。

  赵九福悠闲,皇帝却开始忙得焦头烂额,虽说以前他也有过监国的时候,但那时候其实大方向还把控在先帝的手中,如今先帝一走,全部的事情一下子压在了他头上,即使有三位辅政大臣的帮忙,皇帝也觉得辛苦不已。

  前朝的事情倒也罢了,登基之后,后宫那边也变得不太平起来,曾经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后宫几位妃嫔倒是安安静静,如今成了皇帝,那几位便开始争奇斗艳。

  曾经的太子妃现在的皇后姓李,李姓也是朝中大姓,这位李氏是当年皇帝亲自为他挑选的,确实是个能力出色贤良淑德之人,但正因为如此,李皇后与王太后的关系并不算和睦。

  当初王家的人要进宫,李皇后才是最着急的那一个,也是她把这个消息捎给了先帝,王皇后虽然对王家的感情不算太深,但也见不得别人看不起王家。

  太后和皇后有龃龉,其他的宫妃自然乐得从中作梗,最好弄得太后彻底的厌弃皇后,直接把皇后打入冷宫才好。

  更要命的是,李皇后入宫之后膝下只有一女,而皇帝的两个儿子都不是皇后所出,这两位有皇子的宫妃,心中的念头自然也就更多了。

  皇帝显然不是先帝,他耳根子软听不得别人的哭诉,对皇后喜欢,对其余的宫妃也喜欢,对太后更是孝顺,一时之间倒像是个夹心饼干似的痛苦万分。

  有一日,皇帝甚至还拉着赵九福诉苦:“太傅,你说以前不是都好好的吗,现在怎么就不对付了呢,太后觉得皇后做事情太过严苛,皇后又说这是祖先定下来的律法,其余的那几个也整日的哭哭啼啼,弄得朕心烦意乱的。”

  赵九福原先是不想掺和后宫之事的,但皇帝为之苦恼,甚至开始影响到上朝的状态,这就让他心中不悦了。

  皇帝继续说道:“以前大家都好好的,难道就不能一直如此吗,哎……”

  赵九福眼神微微一动,忽然说了一句:“陛下,您有没有发现,先帝那时候后宫就十分安宁,并没有那么多的事情?”

  皇帝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说道:“可不是吗,父皇还在的时候,太后也温柔多了。”

  可不是吗,那时候太子还没成为皇帝,太后即使是为了儿子的帝位,也不得不跟现在的皇后维持面子上的平静,现在却不同了,成了太后之后,她自然想要彻底掌控后宫。

  要说如今的王太后也是可怜,她是皇后的时候,后宫大部分是吕太后控制,好不容易等吕后死了,皇帝对她也不大放心,好不容易皇帝也死了,李皇后却也不是善茬。

  赵九福心中带着坏心眼,继续引导道:“那陛下何不回想一下,先帝是如何对待后宫妃嫔的呢,若是觉得苦恼,不如依样画葫芦就是。”

  赵九福一说,皇帝的脸色微微一变,讷讷说道:“这,这不大好吧,父皇那时候对后宫多有冷落,就是太后也曾抱怨过。”

  “虽然如此,但有效啊。”赵九福继续说道,“陛下是一国之君,哪能因为儿女情长的小事儿耽误时间,若是她们说的话陛下不爱听,那就别听,若是她们对您哭诉,那就别见,若是觉得心中不痛快,那就别入后宫,几次下来,想必娘娘们也会体谅陛下的苦心。”

  皇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九福,也琢磨出这法子的好处和阴损来,他忍不住扑哧一笑,问道:“太傅这般有经验,莫非是在赵夫人那边用过这法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