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赵九福挑了挑眉头,这题目显然已经超纲了,这可不是随便能写的内容,而是将儒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几个人提拔了出来,并且放的还是相悖的观点。

  这三个人说的话自然都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但一定要讲出一个是非来的话,赵九福琢磨着肯定得站孔夫子啊,即使他老人家说的不全对,也不能直接说他错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孔夫子的历史地位,而是这个世界也同样遵从儒学,虽说其他的学派不至于毫无踪迹,但大部分读书人都是遵从这位孔圣人的。

  赵九福回顾第一场的考试,觉得一个会认为孝道十分重要的学政,也不会对孔夫子有什么意见,他琢磨了一下到底是从这一点下手开始解题。

  一旦确定了主题,赵九福写字的速度和解答的速度都比旁人略快一些,这是他许多年来坚持不懈每天写大量的文字,私底下不断的尝试些策论而得到的结果。

  赵九福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却没看见坐在上头的学政低头去看学子们,视线在他的身上停留了好几次,见他动笔之后刷刷刷写下许多,若有所思的摸着自己的胡子。

  “那孩子就是第一场的第一名?”考场内是寂静无声的,但主考官所在的棚子却不同,学政低声问身边的人。

  很快便有人回答:“确是,方才认保的时候属下仔细听了,此次院试年幼的考生不多,其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赵九福赵童生,听闻他在县试府试的表现也十分不错。”

  学政点了点头,显然又有几分上心,他平生最为喜欢年轻有才学的学子,想了想又问道:“方才听着此人履历,似乎是农家子出生。”

  “不错,赵九福是戴河镇陈家村人士,祖上是逃难过来的难民,家无恒财。”

  确认完这事儿,学政眼中露出几分笑容来,低声说道:“这孩子这般的出生,却能在稚龄考过府试,想必这些年花费了不少努。”

  说完这话他没有再提此事,忽然想到开场之前跟新亭府知府说到的事情,心中忽然有了个主意,大槐村那事情发生之后,不只是知府遭了大难,他这个当地的学政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引用:本章考题部分引用于《宋代科举资料长编》

第60章 成绩

  院试结束之后,赵九福这一次没再出门乱逛,倒是赵老四依旧去买了一些货物回来,上次他走了一趟新亭府还小赚了一笔,虽说他家娘子还有银钱,但他一个老大不小的男人自然得赚钱养家,以后还得养育他们的孩子,不用心可不行。

  赵九福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没有第一次那么自信,主要是这一次的考试题目比较生僻,又就有很大的争议,能不能考过凭的不只是学识,还有评卷人的喜好。

  赵老四见他脸色不好还以为赵九福考的也不好,他心中略有些担心,口中却安慰道:“阿福,没事,咱等成绩出来再说。”

  赵九福也没有解释,一切都等成绩出来就知分晓,其实不只是他,许多参加这次院试的考生都有些茫茫然,除了少部分人是坚定的孔夫子派,其实读书人多少有自己的想法。

  再有一个,谁知道考官出这样的题目是不是别有目的呢,读书人通常比较聪明,而聪明人容易想太多,以至于越想越觉得这题目有什么陷阱。

  院试的考试内容并未比府试多到哪里去,但阅卷的时间却更长一些,一直到三日后的一天贡院才再一次打开,衙役拿着长长的红榜走了出来。

  “出来了!”有人发出一声惊呼,后面看榜的人就前后簇拥的往前挤,更有人鞋子都被人踩掉了也不肯停下来,恨不得钻到最前面去。

  每一次看发案的场景,赵九福都能热切的感受到古代人对于科举的重视,这跟现代高考出成绩的时候截然不同,一次榜单关系到的可能是一个人的一生。

  赵老四照旧没让弟弟人挤人,自己仗着高大灵活的身体钻了进去,赵九福也忍不住有些心切,他倒是没有伸长脖子往里头看,而是不断的问万亨:“成绩出来了没有?”

  不是他不淡定,而是在人群之中无形的感受到那种科举的压力。

  “咚!”有衙役敲响了锣鼓,榜单终于开始张贴,在赵老四看到赵九福的名字之前,赵九福就听见了万亨的声音,给他带来巨大的喜悦。

  “叮咚,恭喜阿福,贺喜阿福,院试勇夺第一名,获得积分奖励10000积分,通过院试成功获得秀才称号,获得积分奖励50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宿主成绩名列前茅,符合此次院试廪生录取标准,获得廪生称号,再次奖励积分50000积分,积分诚可贵,知识价更高,请宿主继续保持。”

  赵九福兴奋的脸颊都红了,前前后后加起来这可是十二万积分啊,这不只是爆发,简直就是直接从脱贫到致富了,换成金元宝足够他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了!

  都说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代时期的大学生,这么一对比确实是,秀才的功名实在是太值钱了,还有廪生,这可是朝廷会发钱发粮食的称号。

  赵九福还在兴奋,就瞧见赵老四满面红光的冲了出来,声音都带着几分嘶竭:“阿福,你考中了,你中了秀才,你现在可是秀才老爷了。”

  看见赵老四兴奋的样子,赵九福反倒是冷静了一些,笑着说道:“真的吗,太好了!”

  赵老四嘿嘿一笑,一把将弟弟抱起来掂了两下,吓得没料到他会这么做的赵九福瞪大了眼睛,下一刻赵老四就把他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喊道:“走,阿福,哥哥带你御马游街去。”

  赵九福一脸木然的抓住赵老四的发髻,以免自己给掉下去了,一边喊道:“四哥,你快放我下去,快点!”

  赵老四却高兴到很,一边驮着弟弟往前走,一边还跟人炫耀:“你看到我弟弟没,就我现在背着的这个,他考中秀才啦,我弟弟可才十岁就考中了,还是第一名。”

  有史以来第一次,赵九福感受到一股想要找个地洞钻进去的羞耻感,还御马游街,那是状元郎才有的待遇,更别提他下头这个是亲哥哥而不是骏马啊!

  赵老四实在是太兴奋了,以至于都忽略了赵九福的无奈,赵九福实在是拿他没办法,只得喊道:“四哥,你转的我头晕,快把我放下来。”

  赵老四听见他身体不舒服才担心起来,连忙把人放了下来,也是他力气大,赵九福已经十岁了,长得并不比同年龄的孩子矮,虽然人是瘦的但有肌肉,这么驮着走路可不轻松。

  “阿福,你没事吧,哎,都怪我太高兴了。”赵老四见他脸色不好连忙问道。

  赵九福无可奈何,只得解释道:“四哥,我都这么大了,这样子多羞人,既然看完成绩了那咱们就回去吧,院试结束之后衙门可能会办簪花礼,咱们还得多等几日才能回去。”

  赵老四这会儿却一点儿也不急着回去了,笑着说道:“对对对,还得参加簪花礼,阿福,我带你去做一件新衣服吧,你可是要见那些大官的,可不能寒碜了。”

  赵九福无奈解释:“四哥,参加簪花礼的时候需要穿上秀才装,自己的衣裳都穿在里头也看不出来,咱们不用那么折腾。”

  即使他这般安慰,赵老四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甚至一度比他去参加院试之前还要紧张,实在是让赵九福毫无办法,生怕被他急出个好歹来。

  幸好朝廷的通知很快下来的,随着通知一起送过来的是一套蓝袍,这既是传说中的秀才袍,是朝廷才能定制的,另外还有一顶冠,镂花银座,上头雕刻的是银雀,这既是属于秀才的雀顶了,不得不说撇开审美,这雀顶精雕细琢十分精致。

  这雀顶与清朝时期的不同,外观并不是一个帽子的形式,而是更像是男人成年加冠时候用的冠,这样一来赵九福就有点尴尬了,他年纪太小头发也少,不太能带起来。

  赵老四急上眉毛,最后倒是被他想出一个法子来,在头发上打上多多的发油之后,发冠就好带许多,虽然还是有些不大好看,至少是带上了。

  赵九福穿上蓝袍,带上雀顶,觉得自己现在的形象一定十分的诙谐幽默,不说雀顶了,就是他这一身蓝袍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脸色太鲜艳了,皮肤但凡是黑一点都会显得土气,他只能庆幸在灵泉的改造下自己的皮肤白皙,至少不会变成黑炭头。

  其实不只是颜色辣眼睛,秀才装的大小也是不合身的,想来也是,官府那边定制都是在院试之前就开始的,院试之后就得直接送给他们用,最多也就是几个规则分别做一做。

  赵九福个头太小,拿到手之后只得自己改制一番才算合身,多亏赵老四找到的那位绣娘手艺好,衣服修改之后一点都看不出来。

  等赵老四送赵九福到衙门门口的时候人已经不少了,赵九福连忙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裳走了进去,很快他就看到几个面熟的人,其中就有当初他们府试时的主考官知府大人。

  那位知府大人也蓦地回头看了他一眼,忽然对他露出一个笑容来,招了招手示意他跟在自己的身后,赵九福连忙走了过去。

  这一举动显然被许多人看在眼中,不少人对赵九福不屑一顾,眼中带着浓浓的敌意。但是按照院试的排名赵九福站在这个位置倒是也没错,他们也无话可说。

  很快簪花礼就开始了,就在官署大堂之内,每个新进秀才头上都被插了一朵,因为这时节正好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大部分人插着的都是菊花,只是颜色各有不同罢了。

  赵九福也被插了一朵花,还是一朵红灿灿的大菊花,足足有他脸颊的大半大,他维持着镇定的笑容,心中却已经浪到了海底。

  不过跟考中进士后的簪花宴不同,簪花礼进行的很快,大家由几位大人插完花之后就往文庙走,随着诸位大人一起参拜孔夫子圣像,参拜结束之后再回到明伦堂拜见他们这一届的学官,也就是主持他们院试的那位学政大人。

  拜见完学政之后,他们这一届的秀才都可以称呼这位学政大人为座师,但这一声师傅水分颇多,几乎是没有什么政治含金量的。

  赵九福一路随着知府大人的步伐走,只觉得拜完了圣人拜大官,还得庆幸这时候磕头礼不算盛行,大部分行的都是揖礼,不然他还真的需要用跪的容易。

  忽然,在见完学政大人之后,这位大人开口问道:“这位便是赵九福赵秀才吧,果然是年纪轻轻就一表人才,赵秀才连中小三元,可是我新亭府的杰出俊秀。”

  赵九福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知道这位学政大人为什么将自己拉了典型,但还是迅速回答:“大人谬赞,学生不过是尽力而为,行自己所能行罢了。”

  “但这世间芸芸众生,又有几个能够尽力而为呢。”学政大人笑着说道。

  赵九福心中忐忑不已,偏偏旁边的知府大人还插嘴说道:“学政大人有所不知,这位赵秀才不但学识出众,还是个一等一的孝子,虽说是读书人,但他心疼父母劳作受累,每日必定抽出时间来下地劳作,好让父母能够松快一些。”

  赵九福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确实是经常往地里头去,但下地劳作其实是很少的,毕竟家里头男丁多用不着他,老赵头和老陈氏又十分疼他。

  他会经常过去看看,一来是想要看金坷垃的使用效果,二来通常都是给人端茶送水过去,当然,这在村人看来就是孝顺了,只是这位知府大人如何得知?

  “哦,竟还有这样的事情吗。”学政大人故作惊讶的问道,随机笑着扶着长须点头,“不错不错,虽然世人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赵秀才在读书之余心疼父母,愿意下地劳作,可见才华好,品行更好,是个大大的孝子。”

  作者有话要说:阿福: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第61章 拉典型

  赵九福是被人从小夸到大的,因为是晚来子的缘故,老赵头和老陈氏都偏疼他,家里头几个哥哥嫂嫂也对他不错,说句实在话,就算是小气爱计较的邓氏对他也不错。

  他的模样专挑了老赵头和老陈氏出色的地方,小时候也算是玉雪可爱,不说自家人,走出门乡里乡亲的也喜欢夸一句模样俊秀。

  等到长大开始读书之后,夸他的人就更多了。胡秀才多么严厉的人,在他面前也常露出慈祥的笑容来,觉得这是最能继承自己衣钵的弟子了,心理偏向性十分明显。

  即使如此,此时此刻的赵九福面对着学政大人和知府大人的夸赞也寒毛竖起,不但没有欣喜若狂,反倒是心生警惕,总有一种被人盯上的感觉。

  不是他想的多,而是这两位大人的话实在是有些夸张了,说他才华出色,孝顺体贴还算靠谱,后头那些恨不得将他推到神坛上的夸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赵九福都不用回头,就能知道后面那些考生必定是又羡又妒的盯着他的后背,若是眼神能杀人的话,那些人怕是会冲上来将他撕裂取而代之。

  慢慢的,赵九福听着听着反倒是麻木了,口中只是谦虚,脸色一直平静。

  殊不知这样的神态看在学政知府两人的眼中,反倒是成了成大事者,不然的话一个十岁的孩子,就算是读书再出色,在面临他们二人的夸赞时怎么会如此镇定。

  除去一开始略微的激动和羞怯,这孩子迅速的恢复过来,镇定如常的姿态看的他们越发的满意,心中更是觉得之前的主意不错,这样的孩子值得他们夸奖。

  是的,这两位老大人对赵九福的夸奖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计谋,在院试开始之前,知府大人就开始调查这批考生的履历,他作为一地知府这般做合情合理,并未引人注目。

  但知府大人的这番调查可不是为了防止作弊,而是打定主意要给他们新亭府树立一位品行出众,才华过人的学子。

  原本乡试才是最好的选择,但乡试距离现在还有一年多,而知府大人已经不想再等了,今年就是他的考评年,若是再没有拿不出手的政绩的话,他的考评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可政绩哪里是那么容易拿出来的,污点倒是有一个,大槐村的事情还摆在皇帝面前呢。

  知府大人私底下一琢磨,又有许多幕僚给他出主意,最后倒是真让他想到一个,大槐村的事情既然已经上达天听改无可改,他可以从其他的地方入手啊。

  比如说推一位中了小三元,在家却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小天才出来。

  知府大人的诸多考虑之下,才有了赵九福的今日,可赵九福并不知道,心中暗道这两位大人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恨不得将他夸成自家儿子,他几乎以为自己有啥重要背景了。

  幸好簪花礼时间有限,在夸赞了一番之后学政大人就笑容遣人送新晋秀才们出门去了。

  等这群秀才全部走了出去,学政大人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收敛,开口说道:“本官瞧着那院案首赵秀才确实是不错,年纪虽小,却比那些年龄大的秀才还要沉得住气。”

  知府大人就说了:“沉得住气才好,否则咱们俩上了折子之后,这位反倒是闹出什么事情来,那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学政大人微微叠着眉头,还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真的要这么做吗,这孩子并无特别能说道的孝顺,我怕说了反倒是不好。”

  知府大人却笑了起来,反问道:“读书人愿意事必躬亲,给爹娘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甚至还为他们端洗脚水,读书之余还不忘下地劳作,光看这些已经胜过太多读书人了。”

  学政大人一想觉得也是,赵九福确实是没有特别凸出孝顺的点,但这种几年如一日的小事儿才十分难得,就他自己也是喜欢这孩子的:“好吧,那我与你一块上书。”

  知府大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摇头说道:“不必特意提起,只要上送名单的时候提上一提就是,就像我家老爷子说的,做的太刻意了反倒是不好。”

  知府大人姓孙,而他家的老爷子告老之前可是礼部尚书,之前大槐村的事情就是这位经手的,不然孙知府也得只挂落,听说是老爷子的话,学政大人自然也没有意见。

  另一头的赵九福走出门还有些晕晕乎乎的,偏偏旁边的秀才一个个上来跟他打招呼,大约是见他备受两位大人的喜爱,想要打好关系以防万一。

  赵九福心里知道这时候肯定是不能推拒的,只能一一笑着回应,最后闹了小半个时辰才从秀才堆里头脱身走到赵老四的身边。

  赵老四忍不住想要去呼噜他的头发,好歹看见他头上又是花儿又是银冠的才停了手,抓了一把自己的头发才说道:“阿福,方才那些秀才怎么都围着你。”

  赵九福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一句:“方才知府大人和学政大人夸了我两句,大约是如此,其他的秀才才热情了一些。”

  赵老四也是个人精,一下子就听明白这话里头的意思了,他笑了笑,心中却有些骄傲的说道:“都是咱家阿福出色,这才能让两位大人都夸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