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平交易(快穿)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午后半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8 KB   上传时间:2020-10-08 18:45:41

  “这倒是。”知书陪在阿瑶身边二十多年,自是明白阿瑶这话的意思,说起来他们王上也真是有意思,自以为自己是在韬光养晦,隐忍负重的。

  其实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她们的监视下,从未例外,而且就凭他那个几乎都不会转动的脑子,还妄图想取公主而代之,简直是痴人说梦。

  春暖花开,越往大宁而去,天气就越好,这路程自然走的也就顺畅。

  历经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

  终于在四月初的时候,来到了京城。

  进城这一天,几乎整个京城的百姓都过来围观了,毕竟上一次南境过来都已经是快要二十年前的事,更不用说,这次过来的还是南境王太后,这可是先皇的嫡公主,当今圣上的姐姐。

  因阿瑶喜爱银饰,自然而然也就南境国内,刮起了一阵银饰风,做工手艺经过二十余年的锤炼,那是越发讲究起来。

  其中一辆马车尤其显眼,整个宝盖都是由银打造而成,又镶嵌了各色的宝石,华贵异常。

  便都知道,这便是南境王太后的马车。

  百姓对阿瑶的感观倒不如那些世家贵族和官员们来的复杂,甚至抱有一定的好感度,在他们的认知中,定国公主和亲南境后,他们的边境才安稳下来。

  已经有十余年都没有打过仗,百姓也能安安稳稳的生活。

  因此,他们对阿瑶还是有一定好感度的。

  “这都过去二十年,没想到京城的变化并不大嘛。”知书悄悄的往窗外看了看,然后开口说道。

  阿瑶也看了两眼,这京城繁华也繁华,热闹也热闹,但对比二十年前,变化确实很小,有的时候没有变化,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你裹足不前。

  是迟早会被淘汰的。

  阿瑶一行人在进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宫,而是在驿馆修整,毕竟这一路走来,风尘仆仆,自然需要先好生休息,养精蓄锐才行,再者,如今的时辰也不早了。

  不过清安帝那边已经遣人过来了,宣召阿瑶和使臣团明日进宫。

  ……

  作者有话要说:  顶多再有两章就结束这个故事。

第194章 和亲公主

  回到大宁, 使团队伍里,其实是有不少人都很是兴奋的,议论纷纷,尤其是早年跟着阿瑶一起陪嫁去了南境的那些人。

  久别故土回来, 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就连一向都冷静沉稳的知书, 脸上也露出了明显的喜色, 只是在看到阿瑶一如既往的表情神色,没有兴奋,没有感叹,甚至连一点点的眷恋之情都没有。

  公主殿下,她怎么一点都不高兴吗?

  知书如是的想到。

  只是这话她在心里想想也就算了,但她是断断不会说出来的, 毕竟公主的心思, 岂是寻常人能猜得透的?

  事实上,

  阿瑶是没有任何不高兴, 但是也没有太高兴,只是或许因为不是本人的缘故,所以她对只呆了不到一年的大宁, 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对她来说,如今到大宁,更多的是为了政事。即便是撇开这一点不谈,她也只当自己是出来旅游的,高兴眷恋没有, 新奇倒还是有一些。

  只是打从进入大宁地界开始,一路而来的所见所闻,也已经把她心里的那点新奇给磨没了。

  至于亲人。

  更是开玩笑的,宁帝已经去世了,至于刘太后倒是在,但就她和刘太后相处的近一年时间看来,阿瑶是真的很难对她生出什么感情来?

  就在阿瑶才安置好,正在吃晚膳时,有人求见。

  “太后娘娘身边伺候的?”就阿瑶对刘太后性格的了解,对她派人过来并不觉得意外,“请她进来吧。”

  “是,公主。”知书应答了一声。

  很快,一个头发已经花了一半,穿着规矩的藕荷色衣衫的老者,神态恭敬的走了进来。

  福身行礼:“老奴见过定国长公主殿下,殿下千岁福安!”

  “是崔嬷嬷啊!”阿瑶在看到来人时,略一想,便认出来人正是伺候在刘太后身边的崔嬷嬷,她是刘太后的乳母,也是刘太后的心腹。

  崔嬷嬷小心的抬了抬头,二十余年没见,公主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对比出嫁前还有些青涩稚气的样子,如今公主的容貌已经完全长开了,更漂亮了。而且和她想的雍容华贵,威严赫赫不同,气质恬淡,嘴角含笑的,一眼看过去,似乎和世家贵族培养的大家闺秀没什么不同。

  但就是她这种清淡含笑的样子,一眼过去,却让崔嬷嬷不敢抬头再看第二眼。

  恍惚间,她似乎也有所得。

  “嬷嬷,您来可是有事?”阿瑶淡淡的开口说道。

  崔嬷嬷回答:“老奴是奉太后娘娘的懿旨,过来给公主殿下送东西的。”

  “何物?”

  崔嬷嬷立刻让跟着她一起过来的两个宫女,把手里捧着的东西给阿瑶呈了过去,道:“是云桂糕和给公主的信。”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云桂糕是太后娘娘亲自做的。”

  “是吗?呈过来。”阿瑶对崔嬷嬷这话,保留意见,刘太后压根就不会厨艺,所谓的亲手,其实不过是亲口吩咐罢了。

  云桂糕是原主最爱吃的东西,因味道偏甜,阿瑶却不喜欢的。

  只尝了一口,便放下了。

  崔嬷嬷一看阿瑶的动作,心中便轻咯噔了一下,她跟着刘太后在宫里打滚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早就练成了一副精明深沉的样子,眼下虽没抬头,只听阿瑶的话,心里便也已经有了几分的猜测。

  公主和太后娘娘已然是生分了。

  不过也难怪,公主出嫁南境,这一走就是二十年的时间,虽有血缘牵绊,但感情也是需要培养的。

  阿瑶也已经一目十行的看完了刘太后写给自己的信,足足写了五六张,其中大半都是在诉说自己对阿瑶的思念愧疚之语,再有就是哭诉自己在六皇子和宁帝相继驾崩后,她过得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若非是为了能再见她一面的话,她也早就跟着一块去了。。

  这么一封信,看着是一派慈母心肠,爱女情深,但可惜,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封信里,说的都是刘太后的委屈和无奈,甚至还夹杂着一些私心,说六皇子之所以会落得那样的下场,是被人陷害的,让阿瑶这个做长姐的,一定要为六皇子讨回个公道才行。

  全篇就没有问过一句,阿瑶在南境那边过的好不好?可有受委屈?这样之类的话。

  可见,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太后的秉性是一点都没变,对女儿的疼爱永远都只是停留在嘴上。

  真是让人觉得腻歪,“行了,若是太后没有其他事的话,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公主。”崔嬷嬷在听到这话后,眼睛里有一瞬间的错愕,忍不住轻呼了一声。

  难道公主就没有话或东西要带给太后吗?

  “崔嬷嬷还有事?”阿瑶含笑的看着崔嬷嬷。

  明明就是一脸的笑意,但却让崔嬷嬷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并且识时务的开口:“老奴告退。”说着便退了出去。

  “端个火盆过来。”阿瑶侧头说道。

  知书最是知道阿瑶的心思,很快一个小巧玲珑的火盆便被端了上来。

  阿瑶直接把刘太后写的那封信丢在了火盆里,看着它们瞬间被火苗给淹没,到最后只剩下一堆灰烬。

  ……

  第二天一早,

  阿瑶这里便已经收拾妥当,在辰初刻的时候,带着知书还有几个宫女,一起坐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

  马车行的很是稳当,而且行宫距离皇宫的路程也不算远,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便已经到了宫门口。

  从这里开始,检查的就更为严格了。

  在宫门口还发生了一点不大不小的争执,就是皇宫禁地,除了禁卫军之外,一应进出的人员,是不许带任何利刃的。而跟着阿瑶一起进宫的几个侍女,都是会武艺的,而且还是不低的那种,这身上自然是带着兵刃。

  一开始她们都不乐意交出去,毕竟没了武器,万一有事的话,她们的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行了,东西给他们就是了。”阿瑶不轻不淡的开口说了一句。

  几个侍女,这才把东西交给了负责守卫的禁卫军。

  禁卫军自然也是知道兹事体大,也忙道:“王太后,实在抱歉,职责所在,还望您海涵见谅。您侍女的兵刃,等到您出宫时,一定原物奉还。”

  “无事,如同你所说,职责所在罢了。”阿瑶还不至于去为难禁卫军,毕竟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况且,她还不至于这么倒霉,碰到刺杀这样的事情,退一万步来讲,即便真的有。

  在这个世界上,能伤到她的,屈指可数。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宫里。

  阿瑶是大宁的长公主,是女眷,按道理来说,应该去后宫,但奈何如今她的身份更是南境的摄政王太后。

  所以,

  她第一站要见的人并不是太后和皇后,而是清安帝。

  御书房内,

  清安帝是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长姐,容貌秀美,嘴角含笑,一眼看过去,颇为无害的样子。

  但清安帝却知道,这不过是表象罢了。

  若真的是人畜无害的话,她也成不了南境的摄政王太后,把持南境朝政二十余年,更不能把南境发展到如今的样子,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大宁。

  而他的这种想法,在经过了和阿瑶一番交谈后,更加确定了。

  本来清安帝还想要和阿瑶打亲情牌,毕竟她们是姐弟,虽然他和阿瑶的感情一般,毕竟她出嫁的时候,自己才周岁,什么都还不懂。不过有一样啊,刘太后还在呢。

  这可是亲娘。

  他就不信,说起刘太后,她都没半分心软。

  事实证明,还真的有。

  不管清安帝如何用刘太后试探,阿瑶脸上的表情都没半分的改变,这让清安帝在心里感叹阿瑶凉薄的同时,也有几分理所当然。

  能在异国登上摄政王太后,把持朝政二十余年,理当如此。

  不为亲情所累。

  只是这样的人成为自己的对手,就忒让人发愁了。

  清安帝和阿瑶的交谈时间并不算长,其实是清安帝发现,实在是从阿瑶的嘴里套不出任何有用的消息,这样谈下去也没什么意义,自然也就散了。

  “皇姐,朕同你一起去昭阳宫。”虽然经过一番交谈后,清安帝是有些气馁的,不过他可没放弃打亲情牌的想法,因此,称呼上自然也就亲密了一些。

  阿瑶对此是可有可无,毕竟只是一个称呼,代表不了什么的。

  ……

  阿瑶同清安帝一起到达昭阳宫的时,刘太后早已经是望眼欲穿的等着,皇后也早早的到了,此外,还有两名妃嫔,贤妃和淑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平交易(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