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平交易(快穿)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午后半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8 KB   上传时间:2020-10-08 18:45:41

  清安帝的妃嫔虽然不算多,但亦不少,但高位份的妃嫔,今日有资格过来的,就只有贤妃和淑妃两名,她们是清安帝还是王爷的时的侧妃。

  至于其他低位妃嫔,是不够资格过来的。

  眼下昭阳宫里就只有她们几个,其他皇室宗亲,眼下是看不到,只有等晚上的宴会,她们才会来。

  “瑶瑶,我的瑶瑶,你终于回来了。”刘太后一见到阿瑶,就有些控制不住,眼眶一酸,泪水便滚落下来。

  说着就直接从座椅上站起来,朝着阿瑶走去,或许是因身上的东西所累又或者是其他,以至于她的脚步似有些踉跄。

  “定国见过母后,福寿康安!”阿瑶对刘太后虽然没什么感情,不过一应的礼数却是一丝不差,按照上下备份给她行了礼。

  刘太后:“好孩子,你我母女二人,何须这样的虚礼,快点起来,让母后好好看看。你我母女,已经二十年没见了。”说着又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然后拉住阿瑶的手。

  对此,

  阿瑶是颇为的不适应,不过倒也没抽出自己的手,任凭刘太后打量她。

  刘太后沉浸在终于看到女儿的喜悦里,没有注意到阿瑶的疏离,不过旁观者清,其他人却可看的清清楚楚。比起刘太后的激动,阿瑶可是冷静的多,别说是久别重逢的激动,她脸上的表情,连一丝的波动都没有,对待刘太后的态度,似乎和她们没什么不同的。

  不过此时她们倒也太多想。

  毕竟虽说太后和定国长公主是母女,骨肉至亲,但到底已经有二十年没见,感情疏离也是很正常的。

  但,

  定国长公主也太冷静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日更

第195章 和亲公主

  今日虽说召见, 也商谈了一会儿政事, 但是才是第一日, 说的基本上都是客套话, 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一点都没有的。

  不过这也算是惯例, 众人倒也没觉得奇怪。

  因此,今天的重头戏, 其实是晚上的宫宴,阿瑶婉拒了刘太后要她留在宫里小憩的意见,在她不舍的神情中, 坐上了回行宫的马车。

  刘太后对于阿瑶不肯留在宫里, 叙说母女之情, 很是伤怀,等到清安帝和皇后等一众人起身告辞后,她便忍不住对崔嬷嬷低声哭诉道:“嬷嬷,你说,瑶瑶她是不是还在怪我?怪我当初没能保护好她, 让她远嫁异国他乡?”

  “怎么会呢?”崔嬷嬷忙开口说道。

  “那她为什么不肯留下来?”刘太后是真的不能理解?况且刚才见面, 皇帝和皇后都在,好些亲密的话, 她都没来得及诉说呢。

  崔嬷嬷神情愣了一下,才道:“长公主如今的身份到底有些不同, 她是咱们大宁的长公主不错,但她也是南境的王太后,是不便留在宫里。”

  听到这话, 刘太后这才反应过来,阿瑶可不单单是王太后这么简单,她是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摄政王太后,就是清安帝见了她,也要客客气气的,依着宫规的话,她留在宫里,确实是有不便之处。

  低喃说:“再如何,她也还是我的女儿。”

  崔嬷嬷听着这话有些默然,其实宫规什么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长公主她并不想留下。

  不然依照她如今的身份,想要留在宫里,其实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就是皇上那边也不会反对的,说的还会乐见其成。

  只是这话,崔嬷嬷断然是不敢说出来的。

  自六皇子和先皇相继的离开,太后娘娘心如死灰的同时,便也把所有的念想都放到了长公主的身上,如果让她知道长公主对她早已母女情分生疏的话,指不定该如何伤心呢?

  想到这里,崔嬷嬷的心里也有两分责怪阿瑶。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做子女该多体谅才是,况且当年太后娘娘也是有自己的难处的。

  ……

  “陛下,臣妾瞧着,这长公主对太后似乎…似乎…”没多少情意啊!

  皇后这话说的很是犹豫,到了最后话都没能说出口,不过她的意思却已经很明显。

  清安帝显然也知道,轻叹一口气,说:“都已经二十年没见,能有多少情意在?况且当初定国长公主远嫁,还是太后亲自求来的,想必定国长公主的心里也有几分怨言的。”

  虽说如今她已经贵为一国太后,手握生死大权,但其间的艰辛凶险,岂能为外人所道。

  想到自己登基的过程,一时间,清安帝的心里对阿瑶生出几分认同。

  皇后并不是很清楚这些事,听到这话,倒是觉得奇怪:“真的?”

  “嗯。”清安帝点点头,“朕也是听母妃说的,当初南境前来求娶,定国长公主还未曾及笄,并不是最适合的人选,最适合的事永乐大长公主,只是当时的高太后,爱女情深,舍不得膝下唯一的女儿远嫁,自然要筹谋再三,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太后便主动和父皇提起,让定国长公主出嫁。听闻,知道消息后的定国长公主曾闹过绝食,不过没成。想来,到底是伤了母女情分吧。”

  虽说当初阿瑶出嫁的时候,清安帝年纪还小,不过他如今已经是天子,想要知道一些事,哪怕是陈年旧事,也并不难的。

  况且当初阿瑶和亲远嫁,也不算是什么皇家私密。

  当然,这件事虽不算私密,不过说起来也是上辈的事,其实是不易拿来说嘴的。

  他之所以会把这事告诉皇后,可不是说什么家常,而是让皇后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这样她在对待太后和阿瑶的态度上,才能更好的拿捏,可不要一时昏头,帮着太后劝说什么的。

  这就不妥了。

  “原是这样啊!”皇后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很快便也明白清安帝和她说这番话的态度,当即又说,“陛下放心,臣妾明白。”

  “嗯。”在这一点上,清安帝还是很相信皇后的。

  ……

  很快,就到了晚上的宫宴。

  不比上午相见时,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宫宴就热闹了许多,不说有皇室宗亲,为了表达对南境的重视,更还把正四品以上官员的妻女也都叫了过来陪同。

  一时间。

  惯常用作宴会的翠微宫,似乎都有些过于狭小,这让清安帝有些不满,觉得有些失了大国风仪。但整个皇宫里,翠微宫的占地面积最为广阔,若是这里都装不下,那么其宫室就更不行了。

  既是如此,那就在其他地方描补回来。

  从装扮到各色菜式,再到歌舞,再到最后的烟火,那可都是用了最好的,就连负责伺候的宫女太监,也都是精心挑选,容貌清秀的。

  宫宴进行的还是相当顺利的,最起码明面上是如此。

  至于私下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有一条却是已经达成共识的,那就是阿瑶对待刘太后的态度,是疏离的,心下便各自有了思量。

  若说其他人是有思量的话,那么刘家就是战战兢兢了。

  “太后和外甥女怎么这般疏离?这下可如何是好?”刘太后的大哥,已经是正二品工部尚书的刘大人,想着阿瑶对刘太后的态度,就有些着急。

  刘大夫人宽慰道:“到底是二十年没见,免不了生疏,但母女亲情是断不了的,等过些日子,就好了。”

  “妇人之见。”刘大人听到这话,当即甩了一下袖子,如是的开口说道。

  若只是态度疏离,他还不至于如此。

  况且他是担心太后吗?他是在担心刘家。

  别人不知道,做为主谋者和参与者,他还能不清楚吗?当初妹妹是舍不得外甥女嫁去南境的,南境荒蛮,当时外甥女做为嫡长公主,性情被养的娇,又尚未及笄,若是嫁过去,指不定要受多少磋磨。

  但他和爹实在舍不得远嫁和亲给刘家带来的巨大好处,以六皇子为由,逼迫妹妹,点了头。

  却没想到,一朝突变。

  本来娇软的外甥女,在到了南境王死后,竟然展现出了惊人的杀伐果决,心狠手辣的性情,一跃成为摄政王太后,执掌南境朝政二十余年,更是把南境发展的实力雄厚,让人忌惮不已。

  先前也就罢了,毕竟在南境,刘家在大宁,影响倒是不深。

  如今她却来了大宁,先前还想着有妹妹在,看在妹妹的份上,她即便是怨恨刘家,也不敢做什么?但今日宫宴,看着外甥女对妹妹的态度,虽没任何失礼的地方,却也客气又疏离。。

  刘大人是官场打转的人,素来也是精明有度,看到这情况,哪还能不明白阿瑶的态度。

  心一下就凉了半截。

  况且现在的刘家可不比当初了,六皇子没了,虽然妹妹成了太后,小弟还尚了公主,但太后不过是皇上彰显孝道的一个吉祥物罢了,不然的话,太后的娘家,怎么也该封个承恩侯的爵位吧。

  至于永乐大长公主,更不用提,先皇过世后,皇上对这个姑母可没什么感情。

  他虽然还是工部尚书,但已经年纪大,撑不了几年,儿子却中庸,孙子还未长成,可以说现在的刘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本来想着外甥女回来,让妹妹多劝说一二,他也不贪多,只要护着刘家一二分就行了。

  但,

  眼下看来,别说是护着了,她不对刘家下黑手,自己就该阿弥陀佛谢佛祖了。

  刘大人思绪流转,想了良多,决定还是要进宫一趟,去做做刘太后的思想工作,还有也要到小弟那边走一趟,商议商议……

  ……

  生怕阿瑶报复的刘家,可以说是忙碌的不行,但事实上却是,阿瑶压根就没把刘家给看到眼里去。

  虽说赵婧瑶和亲一事,是刘家促成的。

  但却也不是他一方的责任,若是刘太后能坚定点,或者说宁帝没点头,都是成不了的。

  所以,原主对刘家虽然有怨气,但还远远达不到怨恨的地步。

  宫宴过后,

  又过去了半个月有余,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阿瑶基本上都是在陪刘太后,不管如何,刘太后到底是她这具身体的亲生母亲,等到这次再回南境,她们估计至死都再也见不到了。

  多陪陪,也算是尽了母女情。

  不过陪着归陪着,对刘太后暗示的想要为刘家谋福利,还说什么六皇子是被人害死,要阿瑶帮忙报仇等等一系列的诉求,阿瑶是一个没答应。

  这让刘太后心里还怨上阿瑶了,六皇子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刘家是她外祖之家,她怎么能这般不近人情呢?

  为此,好几日都没派人请阿瑶进宫。

  阿瑶是一点都不Care的,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一日,

  阿瑶闲着无事,便由赵恒陪着,外出逛街,清安帝便也询问,需不需要安排人陪同?虽说是多此一举,毕竟阿瑶也是在这里出生长大到十四岁的,不过她也知道清安帝的意思。

  因此,也没有拒绝,并且点了景王世子赵恒陪同。

  外人见此,便以为阿瑶恩怨分明,这是惦记着当初景王护送她出嫁到南境的情意呢。

  但事实上,纯粹是因为赵恒长得好看,符合她的审美标准,至于情意神马?

  阿瑶表示,纯属他们脑补过度。

  当然,她也不会多解释就是。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平交易(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