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蝶飞絮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44 KB   上传时间:2020-12-15 19:59:10

当然,这些新闻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也很少会出现在各大移动媒体或社交媒体上面。

☆、举家观影

  真正参与、亲身体验后,李文岚才知道过去许多关于建国后那段时间的知识都是残缺不全的,甚至有限偏颇。

  当然,这也与文岚本人研究方向和文献阅读数量有关。也许,换作是研究现代史的柳师姐穿越的话,情况应该会好许多吧。即便是多年后,文岚也时不时会这么想,尤其是挫折感满怀的时候。

  关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日常娱乐活动,文岚真的知之甚少。在文岚刻板的印象中,这个时代应该是中式传统娱乐方式占绝对主导地位,逢年过节、大型庆祝活动,应该都是庙会、经典戏曲或者杂耍之类的。

  真正在这里生活后,文岚才发现此时的人们精神面貌真的与后世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非常有精神,一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溢于言表。除了传统活动外,此时的人们也非常乐于学习新知识,拥抱外面的新鲜事物。

  此时,电影院虽然不大,但会播放许多外国精选作品,不像文岚记忆中电影院里面充斥着各种套路式的谍战片和革命片。

  据关博萱回忆,解放初期,当时各大影院里面还有各种米国电影播放。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里,引起战士们反感的“大腿舞”霓虹灯,实际上就是米国电影《出水芙蓉》的宣传广告。直到抗美援朝开始,为了抵抗米国的文化侵蚀,各地开始去米化,群众刊物上开始宣传抵制米国电影后,米国电影才渐渐从电影院里面消失不见了。

  而随着华国与世界部分国家邦交正常化后,各国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逐渐开展,电影院里面公映的进口电影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面却是越来越广了。进口电影逐渐从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为主,渐渐发展到西欧、拉美、菊刀国、印三、埃及等地区的电影都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

  上个月,电影厂里进行经典电影回顾活动,大部分场次对外售票。文岚跟着哥哥姐姐去赶了好几场次的盛会,看了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和《百万英镑》,还看了意大利电影《勇士的奇遇》和印三的《流浪者》。文雅他们对剧情、打扮、插曲非常感兴趣,事后时常拿出来回味一番。

  文岚发现观影者很多人其实应该早已看过电影了,此时却仍旧忍不住再来多看一次。影片插曲前奏一起,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跟着轻声哼唱,部分场景甚至变成低声合唱。这让文岚觉得既新奇又有趣,简直更胜于看电影本身。

  对于习惯大制作的文岚来说,此时的电影还太过于粗糙,剧情也甚为老套。倒是那部《百万英镑》的男主角引起文岚的注意,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文岚总觉得这明星实在眼熟,斧劈刀削的五官,清瘦俊美的脸庞,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却又始终想不起来。

  直到多日后,偶然见到一条黑裙子,联想起奥黛丽.赫本的经典打扮,才想起来《百万英镑》的男主角原来就是《罗马假日》的男主角。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百年回顾展览,在《罗马假日》和《乱世佳人》之间,文岚选择了《罗马假日》,自然对男主角那张俊容印象深刻。

  文岚好不容易找到一样与后世的自己有着切实联系的事物,却再难看到,不由地懊悔异常。早知如此,当时就不应该偷偷摸鱼,而应该多看几眼,日后也好细细回味一番。

  今晚的电影票,是关博睿提前准备好。为了买到足够的电影票,彦涛和文彬身为家中最年长的男孩,在寒风萧萧中排了3个小时的队,才买回一叠薄薄的电影票。不过,让文岚兴奋的是,大家要去看到是一部经典意大利电影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电影名气极大,即便是后世的文岚也是久仰大名。

  进了影院,不过十分钟,孩子们便再也坐不住,除了文雅、玉清和文岚,其他的早已混入院线里的孩子群。

  一群孩子打打闹闹的,又是斗牛,又是打画片,闹腾得很。一直到电影准备放映的亮灯一打,一束穿透力极强的光在幕布上打出宣传画面时,孩子们才开始慢慢安静下来。有些人回到亲人身边,有些席地而坐,有些人蹲在最前排不愿离去。

  放映机前面那几排位置,更是挤满了人。少年们尤其喜欢近距离观察放映员的操作,除了自己观看,还一边同步向四周公告最新进展:“快好了!”“已经换好片!”“马上进入正片!”此类消息,就像水面的涟漪一样,随着人们的对话,向整个影院扩散着。

  电影还没有开始,四周的人已经掏出兜里的瓜子和花生,慢慢磕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春节期间的年货一直攒着,就准备趁看电影的机会一次性出清。文岚扭头看了一圈,发现大部分的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在磕瓜子。音乐声、对话声和台下的嗑瓜子声,互相呼应,却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没有一个人觉得刺耳。此时此刻,似乎瓜子与电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组合。

  文岚保有后世养成的习惯,莫名觉得看电影时候嗑瓜子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坚拒文雅递过来的炒瓜子,为了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文岚默默掏出一颗糖果,塞进嘴巴。当文岚正准备把糖果纸卷起来丢弃的时候,被文雅一把抓住了小手。文岚不明所以,抬头回望。只见文雅抢过糖果纸,心疼地在放在腿上用手掌压平。

  彦君察觉到动静,侧过头来一看:“哇,表姐,你从哪里弄来的?这糖果纸,我从来没有见过呢。”

  “就是,这么罕见的糖果纸,居然差点让文岚那小傻瓜直接丢了。你看,这里被扯破,回去粘起来也不完美了。”文雅用手指甲将糖果纸轻轻划平,努力将裂痕修缮到近乎看不见。

  文岚摸摸鼻子,缩了回去,半晌没敢吭声。

  这糖果的来历,可实在说不清,因为它是文岚在外面偷偷买回来的外国糖果其中一部分。趁着春节,文岚往关博萱藏糖果的饼干箱里添加了许多特征不明显的糖果。类似巧克力和夹心奶糖这类一看就容易露馅的糖果,文岚只好偷藏起来自己吃。今晚只带了两颗出来,本以为月黑风高没人留意,没想到一不留神,就被爱好收藏糖果纸的文雅抓了个先行。

  得,为了保险起见,以后绝对不能在外面吃外来食物了。

  中途出去上厕所时,电影尚未过半,地面上已是一片狼藉。几乎每个人的脚边都积攒了一堆的瓜子壳,西瓜子堆成了百宝山,葵瓜子砌成了大雁塔。有些人更过分,直接边看边磕,不时嘴巴像机关枪似的往外射。稍微平整一点的地方,都平铺上了一层瓜子壳。

  文岚避开暗弹,歪歪扭扭地往外走。这影院里此起彼伏的嗑瓜子声,实在让文岚有点受不了。看电影的时候,更是因为这些噪音,时常出戏。虽然,这部电影其实非常精彩。

  《罗马》这部电影非常直白地展示了罗马居民二战后的真实生活。破败的街道,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混乱的家庭生活,镜头所到之处就是那个在纳粹高压统治下的永恒之城罗马。不管是场景还是人物,都真实得可怕。

  文岚在百年回顾展览的宣传资料里面也曾见过这部伟大之作,从那些资料中得知这部《罗马》当年是全部采用实景拍摄。无论是城市挣扎求生的普通居民,还是那些严苛的纳粹士兵,都是在扮演数个月之前的他们自己,是在对发生在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复制。

  这部电影在战争期间就已经开拍,部分镜头甚至由导演等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避开纳粹士兵,在真正的战争状态下偷拍完成的。正是这种冒着生命危险,也要记录真实历史的精神,才使得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扑面而来的真实感。所有的人物形象都不是呆板片面的,而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理想有自己的抱负,同时也有自己的疑惑和忧愁。

  正是因为这份真实感,才使得包括前排蹲坐的孩子们们都如同身临其境,与片中人同甘共苦,为片中人喜,为片中人悲。

  神父收缴了男孩的武器,在发现上楼检查的纳粹士兵时,神父灵机一动,悄悄把武器藏在不愿意撤离的固执老头屋里。老头以为神父是来给他做临终祷告,情绪开始变得异常激动,口无遮拦地大骂起来。但当士兵推开门时,老头却平躺在床上,看似毫无生机。神父则带着学生,立在一旁为老人祷告。当纳粹士兵退去后,学生转头却拿出被打瘪了的平底锅。

  看到这里,影院里面的人们,都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孩子是乐观的象征,是充满希望的未来。但是即便有孩子们的相伴,随着冲突达到高潮,神父亲眼看见队长饱受折磨,最终自己也被送上了刑场。神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宽恕的祷告词,步入天国。

  他的学生们吹着一只游击队小调,为神父加油鼓劲,也为他送行。

  电影,在孩子们远去的背影中,缓缓落下帷幕。

  漫步走出电影院,大人们兴致盎然地讨剧情,小孩子们对电影里面的滑稽场景和异国风情更感兴趣。

  至于文岚,因为睡眠不足加上奔劳一整天,走了小半段路程就早已抵抗不住周公的召唤,趴在关博睿肩膀上昏昏欲睡。

  与她遥肩相望的玉琼,早已睡得不知今夕是何夕。

  反倒是仅比文岚大一岁的玉祥,此刻依然精神奕奕,与表哥们沿途打打闹闹,完全不见半点困意。

  

☆、蘑菇工厂

  夜半时分,忽然被一泡尿憋醒的李文岚,伸出一只脚探探外面的寒意立刻又缩了回去,在床上呆坐半晌,最终还是抵抗不了身体的需求,冒着寒风穿上棉衣前往公共洗手间解决人生大事。

  回到内屋,就着外面的月光,看了座钟,原来才不过3点半。时间如此凑巧,此时不外出,似乎对不起天意。于是,李文岚施施然做好掩饰工作,拉开了随意门。

  前段时间屡次使用定位门,能量消耗得过快,看着余额已不足100的定位门,即便内心再想享受现代化夜生活,文岚也舍不得花十能量就为了去享受一番。

  随着食物回国和救济粮的下放,能量值有所提升,但目前的提升速度还远不能弥补于文岚前段时间的消耗。

  所以,迫不得已,文岚只能恢复到原来的做法,利用随意门前去未知地域碰运气。

  门微微打开,外面一片宁静。文岚探出头去,发现外面乌漆墨黑,只有几盏照明灯从窗外照射进来。室内应该是采用了类似后世大棚种植所用的特种补光灯,发着幽幽的蓝光,总让人觉得有几分诡异。借着幽幽的蓝光,文岚发现温度称得上凉爽舒适的房间远比一般房间高,硕大的房间里面全是一列列铁架,铁架上面排了五六层铁筐,就像大学集体宿舍一样。

  虽然都知道好奇心杀死猫,但人类的本能是很难抑制的,文岚也不例外。

  文岚屏气凝神,侧身观察了许久,也没有听到异常动静,更没有感知到一丝人类的气息。于是,文岚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缓缓靠近铁架。一丛丛白色蘑菇从黑色的泥土中探出头来,矮矮胖胖的,菇盖像铜钱一样,肥厚结实。

  “这,不是双孢蘑菇吗?”看见它们的第一眼,文岚便小声惊呼道。

  双孢蘑菇,又叫做口蘑,是一种世界上商业养殖最广的食用菌。双孢蘑菇整体呈银白色,生长速度偏快,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菌盖厚而不易开伞。所以,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也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菌。

  双孢蘑菇属于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在文岚那个时代是食品市场常见的食用菌之一,也是各大西餐厅几乎必备的菌种。

  双孢蘑菇,虽然人工栽培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来在欧美各地进行广泛栽培,但从21世纪后期华国开始大量生产并出口至欧美国家,后来更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国。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后来的国际贸易中,我国一直是双孢蘑菇的重要出口国,其中双孢蘑菇罐头更是全世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按照这种产量回推,我国稻草、麦草资源丰富,气候非常适宜双孢蘑菇的生长,应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啪!”文岚忍住来了个双击掌。

  清脆的巴掌声,在这个夜深人静的蘑菇车间里面,显得十分突兀。

  文岚被自己弄出的巨大响声吓了一跳,下意识直接蹲起来,缩在一旁的蘑菇培养架后面,瑟瑟发抖。良久,没有听到任何脚步声,文岚终于放下心头大石,缓缓吐出一口闷气,一边拍着胸口安抚自己,一边在蘑菇车间走动。

  蘑菇车间很大,应该至少有2、300平方米宽,密密麻麻地整齐摆放着同一规格的蘑菇培养架。蘑菇架上的的双孢蘑菇大小近乎一致,长势及其一致,貌似一个车间里面所有的蘑菇都是同一批次栽植的。

  文岚稍微一扒拉,一颗大白胖子掉进文岚的手掌中。轻轻一掰,熟悉的香味直冲鼻腔,让人感动得想落泪。不知不觉,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闻到过这种香气了。

  文岚把那半边双孢蘑菇一嗅再嗅,舍不得放手。

  如果不是还有一丝理性,文岚恨不得立刻伸出罪恶之手,把面前所有的双孢蘑菇全部塞进自己的背包里面。

  克制住自己的贪欲,文岚摘了几个已经开花的双孢蘑菇,便收了手。

  绕着蘑菇培养架一路走,文岚就一路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华国也尽快科学生产蘑菇。

  的确,人们数千年前就开始采摘食用蘑菇,华国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食用菌栽培的发祥地,其中还包括人们熟悉的香菇、金针菇和草菇。但是,华国传统上只是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产量低而品质不定。人工栽培种的菌丝,才是加快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的基础。

  在这方面,华国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也落后于菊刀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从法国引进菌砖,最近开始尝试用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

  在70年代以前,世界食用菌产业主要集中在荷兰、德国等欧美国家,而且几乎是单一的双孢蘑菇。70年代,菊刀国推出香菇、平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及其产品,一举打破世界菌类格局。

  而我国则远远落后于此,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迎头赶上。

  嗯,当然,以前没有往这方面想,不等于没有这个实力,更不代表做不到。

  文岚在蘑菇车间里面转圈圈,一边仔细回想历史文献中关于蘑菇种植的点点滴滴,一边琢磨要如何获取科学栽培的资料以及在国内推广这门技艺面临的难点。

  在转到第三圈,文岚看到蘑菇栽培腐土里的草屑,想起以前偶尔看过的一部关于上海农业的纪录片。那部记录片里面曾经提到,我国食用菌代料栽培,始于57年上海市农业试验站用锯屑压块栽培香菇。接着,河南开始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使食用菌代料栽培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来,全国各地开始相继尝试用各种工农业下脚料和野草、树桩等栽培食用菌,取得很大成功。

  现在已经是1961年,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此刻的上海农业试验站的香菇栽培试验应该已经成功了。如此一来,食用菌栽培难度等于下降了一级。

  只是,如何获得有效的培训资料和相关工艺,这是个大难题。

  虽然文岚拥有如意门能够顺利到达境外,但是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语言沟通,都远超文岚现有的能力。况且,那些大型设备也很难通过正常途径运回国内。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事情得一步一步来!

  文岚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试图让自己更清醒一点。

  文岚觉得难题应该逐一攻破,现在既然找到努力的方向,那么总有成功的一天。再说,即便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食用菌,也可以使用较为原始的方法先行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积攒经验。

  也许是这间工厂实在太大,也许是因为刚好不是巡逻的时间,总之,文岚没有听到任何疑似脚步声的响声。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文岚觉得自己起码应该多看看现代工业化蘑菇工厂的现状。当然,如果能够得到更多,那就太棒了。

  脱了鞋子,文岚在室内走了几步,果然没有发出什么声响。于是,安下心来的文岚双手贴在门上,尝试左右移动,不出所料,轻轻一推,门果然滑开了。出了蘑菇车间,文岚穿着袜子在楼里穿梭,开始自己的秘密参观之旅。

  轻轻推开旁边的大门,走进一看,里面也种满了双孢蘑菇。接下来几个大房间里面,满满都是同样规模的蘑菇培养架,区别只在于里面的双孢蘑菇正处于不同的生长状态。蘑菇虽好,可惜不是文岚所需要的,此刻,她更想要找到一份蘑菇培养手册或者种植指南。可惜,遍寻不着。

  找了一圈,凡是没有锁门的房间,文岚都进去看了一圈,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资料。不过,倒是确定这里应该是一个大型的蘑菇工厂,因为除了生产蘑菇的专用菌房外,还有满是瓶瓶罐罐的菌种生产室和培养料配置车间。虽然不能进去,但透过玻璃窗户和门缝等看到的场景,也能猜得出来。况且,从楼上往下看,外面似乎还有很大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更远处应该是极其宽广的覆土生产场地,隐隐约约看倒层层叠叠的大堆露天堆砌的块状物。

  下了两楼后,办公室内多了许多文字资料,可惜撰写资料的文字不是英文,文岚一个字都不认识。倒是画满各种宣传画的手册,让文岚连猜带蒙看明白这里是专业的蘑菇生产和推广场所。出于某种不可明说的理由,文岚把那一叠叠的资料大概翻看了一遍,在成叠不同类型的资料中,各抽了两份,默默放入自己的背包中。

  走在走廊上,文岚看着楼下大型的叉车和数层楼高的机械轨道,不由地心生羡慕。这些在后世的华国已经见怪不怪,而此时的华国估计能够拥有如此多的机械化作业的地方屈指可数吧。

  当年的华国先辈们是一步步走出这条通天之类,在满目疮痍的白地上,以肩挑人抬的方式让华国一步步旧貌换新颜。当时的他们是如何想的,后人已经没有办法推测,可也后世有些人更无法理解他们当年的坚持。毕竟,当时的他们,一定吃过非常多的苦,受过数不清的罪,说不定也有后悔,也有犹豫,也曾有过怀疑。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且取得了胜利。

  所以,文岚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只有给华国人们机会,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此刻,文岚想做的就是,尽量提供他们更多的资料和更多机会,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减少不必要的错漏。

  每个时代必定有其局限性,但文岚觉得只要少走弯路,华国的复兴之路就能走得更为顺畅一点。

  哪怕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在现实生活中,便能改变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轨迹。

  文岚小时候看过一个寓言故事,里面说小男孩在海边,把退潮滞留在沙滩的小鱼一条一条抛回海里。路人看见了,便笑话他说,海边的鱼如此多,你又能救得了几条?小男孩说,也许大海不在乎,我们不在乎,但是那条鱼在乎。即便多救一条鱼也好,因为,那条鱼在乎。

  文岚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能不能帮到世人,但是她相信,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获得更好的人生。

  那,便足够了。

  因为,鱼在乎。

  

☆、热闹元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