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化宋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3-02-01 12:33:24

  大朝会上,文武百官穿戴着冠冕,与使节一起入殿庆贺,交趾、大理、大食等过的使者都会送来各种珍贵礼物,而已经虚岁十四的赵士程如今也在站在“宗亲”的那一波人口里,参加这场大朝会。

  这种感觉并不舒服,天还没亮就要起来穿戴,冒着大雪等在宫外,好在他们作为宗亲,比较排前,走完了过场,就可以去偏殿的喝口姜汤或者温酒,然后等着朝会结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他一边站着,一边思考着最近两月收到的消息,辽东暂时不知晓。

  起兵反辽的董将军如今在宋和辽的边境上来回狂跳,每到被辽军追着紧时,便跑入宋境,每当辽军退走,他又收拾人马,跑回大辽。

  这倒不是因为他不想留在宋地,而是前些天,大宋说支援他军饷,只得到了不足三分之一资源,剩下的,都让河北沿途的大小官员上下其手,悄悄分了。

  气得董将军回了辽境,准备多招些人,发展一波。

  但这事让画宗很的高兴——这么一只近万人的叛军,辽朝都清剿不了,如此看来,联金灭辽之事,更稳了。

  而负责联络之事的殿前指挥使高俅因此得到嘉奖,这位靠球技青云直上的小吏,在跟随皇帝十七年后,成为太尉,这是大宋武官的阶官之首,也是大宋第一次让这么低学历低功劳的人上位。

  劳累一天,赵士程决定加快画宗收到消息的速度,让陈行舟将消息直接送到宋朝的探子手中,不给中间商赚差价。

  于是,到了月底,又一件让宋画宗觉得自己天命所归的消息传来,正月时,金军居然冒着严寒大雪,攻打辽国长春州,辽东北面诸军不战自溃。金真通往辽国上京道的门扉洞开不说,又有四只部族投降金朝,并且又攻陷了上京之前最后关城——泰州,大军铁骑离辽国最重要的都城,只有六百里一马平川的草地。

  这才多久的工夫啊!辽国竟如此孱弱。

  画宗甚至莫名觉得,他若去,也行!

第174章 这也不亏

  经过一个冬天的发酵, 道君降世的事情在东京城已经算是人尽皆知了,于是画宗的计划便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先是让“通真先生”林灵素去宣和殿讲道,当然要讲到很晚, 然后顺理成章地留宿宣和殿。

  接着, 便可以拿出一份以美玉为纸, 书写的“天书云篆”,然后做从美梦中惊醒的样子, 让身边的黄门“通知”陛下:清华帝君昨天晚上夜降宣和殿了。

  于是画宗便带着准备好的两千多道士一起奔赴上清宝箓宫, 等林灵素去那里宣讲这“天书云篆”中到底写了什么。

  还能写什么呢, 其中的内容当然就是当今陛下就是神仙下凡, 道君转世啦!

  于是又让这消息宣传了一月, 便上正戏, 宣示天下, 说他是天帝的长子, 名为大霄帝君,因为在天上看到了中华被北方草原佬欺负,这才请求天帝, 愿意下凡当皇帝,拯救万民于水火。在天帝应允许后,让我弟弟暂时代替我在天上的职位, 昨天我突然想起这事,你们可以上表,册联为教主道君皇帝。

  赵士程听得困惑, 忍不住私下问林灵素,陛下不是要封玉清教主微妙道君么, 怎么又要封个道君皇帝了?

  林灵素悄悄告诉赵士程, 陛下觉得玉清教主微妙道君不够威风, 所以又给自己加了一个“长生大帝君”,封入道教五宗之一,独开一道。

  赵士程听得无语,朝廷因此上下折腾了一番,但终于全了皇帝的心愿,开始享受天下人的供奉了。

  在皇帝封完道君后,大理使者正好入东京城,他们献上数百匹宝马其中两匹,神俊至极,通体洁白,身形高大威武,那高贵不凡的模样让无数围观群众惊呼不断。

  这些使者们是走交趾的海港,顺着广州沿海绕过了岭南,从杭州运河北上,略为耽搁了一些时候,但带来的宝马、麝香、牛黄、细毡、碧轩山等贡物,画宗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他刚刚封完自己,就有蕃国上供宝物,岂能不满足?

  于是不但在紫宸殿接见了大理使臣,还封大理国主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算得上是宾主尽欢。

  赵士程对此也很满意——大理使者本该在二月初也就是封道君前入朝,是他让人在路上拖延时间,并且把舟儿辛苦从辽国找来的好马找个了由头卖给了大理的使者。

  大理不产好马,使臣带的三百匹普通马有些丢人,如今遇到这种好马,自然加了上去。

  这两匹马是舟儿把辽国宫廷御马司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来的奇葩,是选美一样选出来的天命之马,听说是有汗血宝马的血统,看着极为俊美好看,背长胸窄,大腿细长,过长的颈部让它头部比骑手的手更高,且脾气倔强,降低了乘骑体验,耐力也不行,唯一的作用就是拿来拉车充门面。

  但这马一俊遮百丑,毕竟画宗喜欢的是艺术,不是骑马,用来当门面,再有面子不过了。

  在训马官的一番调教后,这两匹宝马很快便成为了天子座驾。

  赵士程于是在计划表上又打了一个一勾。

  ……

  到三月时,辽国的消息明显多了起来,如雪花一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辽主带着剩下不多的禁卫,与辽东耶律淳征招来的怨军八营一起驻守上京道,双方一番大战,金国都统乌楞古在蒺藜山把耶律淳的兵打得丢盔弃甲,而辽国国主则在战败之前,就飞快地跑了。

  这一战,辽国损失惨重,首都上京道周围的五个州县统统降金,眼看首都就要被围攻,幸运的是南边的辽东及时攻打金人粮道,这才暂时止住了金人那摧枯拉朽般的攻势。

  战败之后,辽主居然下了罪己诏,命令手下继续在诸路招募士卒。

  这消息传到大宋时,朝廷上下,都一片惊骇。

  虽然知道辽国情况有点不好,但真的没想到居然不好到这地步。

  居然连皇帝都下罪已诏了!

  要知道皇帝是这世上最不能错的物种了,皇帝是什么,是哪怕他们错了,宁愿杀得血流成河,也要掩盖自己的错误的那种东西啊!

  一时间,群臣各种争议,原本因为皇帝封神而耽误的西军调动和粮草征集,也又被重新提上了日程,这次,朝廷天时虽然还是分了战、和、围观三派,主战那一派,却在没有皇帝支持的情况下,有了绝对的优势——毕竟辽国眼看要完,不早点出兵占地,等金国站稳脚跟了,那哪还能再找到机会收复燕云之地?

  在这样的争议下,枢密院这个平时像植物人一样的机构飞快运转起来,开始安排出征将领,一番权利争夺后,朝廷选了童贯为领军大将,种师道为都统制,总管此战大小事宜,而武泰军承宣使王禀、华州观察使杨可世为之副将,统兵二十万,北征辽国。

  同时,画宗还派了蔡京的儿子蔡攸为副使,充当监军,总得来说,这一次的出征除了有童贯和蔡攸两个麻烦外,其他人,都是在对战西夏时留下赫赫功勋的人物,看着就很稳。

  虽然朝廷和民间都有让皇帝亲征的期盼,但画宗毕竟不是刚刚继位的愣头青,虽然脑补了一下自己亲自收复燕云的功绩,但他心里却也知道,自己千金之躯,没有必要过去。

  再说了,行军打仗,周车劳顿,哪里有在皇宫里筑园做画来得舒服?

  所以,就算他身边的太监梁师成提了那么一句,画宗也只是笑了笑,便将此事抛之脑后了。

  赵士程也不心急,伐辽的过程很长,他稳得住。

  随后,京城便又传出看到晚上有龙气盘踞城门之上的传言——许多人都看到了,在城门重檐房顶上,有极为好多条清晰的龙形,还会动、会旋转。

  这是上天显灵了啊!

  林灵素则对此向皇帝解释,说这是您生出的龙子龙气汇聚,直冲霄汉,家国必定有大事将成,是好事,祥瑞!

  画宗对这个解释很满意,但很快,又不满意了,因为京城中的传言,都在说什么真龙,什么龙子带福,开始讨论起龙子,把他这个真龙天子给抛下了。

  于是他命令朝廷彻查此事。

  看是谁在装神弄鬼——他也是道教中人,对其中门道,再清楚不过了。

  可惜,后来异象频出,却还是没有发现一点异常。

  于是画宗也难免嘀咕,难道真的是神仙显灵了?

  ……

  他不知道的是,显灵神仙正遇到一点麻烦。

  “好了,夜深了,该去显灵了,给我把东西放下!”赵士程怒道。

  “再玩一会,再玩一会!”林灵素拿着巨大的、其上雕刻着几条龙的凸透镜,“这种奇物太好玩了,你这是怎么想到的。”

  “透镜成像,”赵士程翻了个白眼:“行了,你别没事找事,回头让人发现了你得吃不了兜着走,快点放下。”

  这玩意对光源要求很高,他又没有激光灯,只能靠提纯的一点氧气来加剧燃烧,提供那么一极短时间的光源,还得冒着安全风险,这些老道士都知道,却也一点不关心,只知道好玩!

  林灵素又玩了好一会,这才恋恋不舍地将透镜放下,有些无奈地道:“陛下不愿意亲征,你这样的一点小伎俩,怕是也没什么用吧?”

  皇帝亲征,不只是皇帝愿不愿意的事情,群臣也不会同意的,因为这不只是出征,还关系到百官陪同、出征的将士翻倍、粮草翻倍,其中巨大的干系。

  这一点小祥瑞和谣言,实在不值得让皇帝扛着巨大的反对,出京亲征,再说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一个寇准来推行这件事。

  赵士程点头:“不错,这事,还得童贯和蔡京支持才行。”

  林灵素摸着胡须,疑惑道:“童贯必然是愿意,可蔡京老奸巨猾,又素来谨慎,这事,他怕是不会掺和吧?”

  赵士程微微一笑:“这事,可真少不了蔡相啊,只有他愿意了,陛下才走得了。”

  林灵素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通蔡京为什么要淌这混水,于是便直接问了出来。

  “蔡京行事,最想护着的,便是他这些年的变法革新,”赵士程看着窗外的沉沉黑夜,轻声道,“而就我所知,王黼已经等不及,想要踩他上位了。”

  王黼是画宗如今最宠信的臣子,而画宗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用完蔡京后,把他放到闲职上,想用了,再起复。

  如今弹劾蔡京的越来越多,想来罢相就在顷刻了。

  只是,蔡京自己也知道,他的那些改革,只要他一退居二线,便立刻被废除,毫无例外,到他三次复相,所行的方田、辟雍、医、算学,合并修会要、六典各机构,裁汰冗官,对远郡使、横班官的俸禄减半,茶盐钞法、对富户的科抑都会被下一位丞相废除。

  “可这和陛下亲征,有什么关系?”

  赵士程拿了几只香,放到他面前,微笑道:“蔡京虽然七十了,身体依然硬朗,所以还觉着自己有时间,咱们呢,就戳穿他的幻想。”

  等病上几天,发现权柄被夺,老头儿当然得找点别的法子,重新复位。

  “到时,再让张叔夜风闻上奏一下,让官家绝对不能亲征,造出声势,弄个小党争出来,蔡京肯定会站在亲征那一边,怂恿陛下出征。”赵士程轻声道。

  如今的党争就是这样,只是对方赞同的,我们就得反对。

  林灵素看了几眼那香,小声道:“这东西挺毒的,那老头年纪大了,万一没挺过来呢?”

  赵士程随意道:“那就当是为民除害了,不亏。”

第175章 我的想法

  在赵士程看来, 蔡京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手段且没有什么道德负担的人物, 他可以很从容地从一个阵营转换到另外一个阵营去。

  这些年来, 他并非只图给皇帝赚钱玩乐,他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毕竟到他这个地位,财富权力都不缺,缺只是青史之名了。

  但是,他继承王安石的变法, 却没有继承到王安石的思想, 他这些年来的改革, 不但没有让大宋变好, 反而飞速地衰退。

  因为他的改革,很大一部分,脱离了实际,属于一种理想状态,比如兴学改革, 用品德来取士,但“品德”这种东西太难量化,其中可以做手脚的太多太多,以至于改革之后,整个画宗年间,再也没有如仁宗、神宗年间那种群星璀璨、能出占据语文课本半壁江山的背诵天团存在了。

  另外, 他为了自己的权力, 罢除了监督政府财务支出的“讲议财利司”来随意花钱, 用“新盐钞法”来增加平民的消费税, 说是裁汰冗官又没裁掉,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官职,节源把基层小吏的工资给节掉了,反而让小吏只能加倍盘剥基层。

  至于被后世吹上天去的社会福利体制——哪怕是后世新中国,都不敢说免费供养六十岁以上老人,看病不花钱,下葬给墓地,这种事情,也就做做样子,以大宋如今的财政状况,根本不可能维持。

  只是蔡京还是想继续,因为在他看来,法是需要试错的,只有在试验中去改进,他的盐钞法就是反复发新钱废旧钱地洗劫了商户好几次,才在近些年稳定下来。

  所以,蔡京还想再试一试。

  而赵士程只需要在蔡京的香料里加上少量的有机物,这种有机物蒸气带着淡淡的甜,多闻一会就头痛、头晕、乏力、咳嗽,再闻得多一点就呼吸衰竭,年轻人能多闻点,老年人,尤其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就有点难受了。

  要把香送给蔡京就更容易了——泽园的高级香料重金难求,又有皇帝宗亲们亲自带货,早就垄断了所有的极品香料市场,带一波新品时尚潮流就足够了。

  ……

  在赵士程的安排下,张叔夜很快就上书画宗,针对最近有流言说陛下要亲征的这个事情进行了语气强烈的批判!

  有多强烈呢,就是把有可能说这话的官员一一点名,其中重点针对蔡京,觉得这事是因为蔡京而起的,毕竟就是因为他才会有出兵灭辽的事情,这个人啊,为了讨好陛下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陛下您千万要放亮了眼睛,不能听有的奸人瞎说,您就算是道君转世,但这战场上刀剑无眼,当年太宗陛下上去都没讨得了好,您不懂军事,过去也只是给人添乱,好好在宫里待站,画画修园子大家就都不说你了。

  这话虽然在张叔夜口中经过了一番委婉润色,但确实不那么好听,以至于无论是皇帝脸色很不好看。

  正好,蔡京生了病,告假不在,这次朝堂上的事情,便很快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上了汴京城的各种小报,蔡京想要怂恿陛下亲征的消息不径而走,让蔡京本就不好的名声雪上加霜。

  蔡京知道这是又把自己当踏板,找个由头证明他没有同流合污,但这几日,王黼那小人却也太过猖狂,他还没死,就已经开始打听着想给他准备后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化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