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化宋_分节阅读_第129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3-02-01 12:33:24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简单说,就是皇帝发现了,张叔夜不是他的一路人——不是愿意陪他吃喝玩乐,附庸风雅的人。

  在皇帝身边受宠的都是些什么啊?童贯蔡京就不用说了,宦官梁师成会带着皇帝偷偷出宫去泡李师师,王黼靠着拜梁师成为爹半年之内便得到皇帝的欢心原地起飞,朱勔主管花石纲,祸害东南……

  相比之下,能打点财务的张叔夜虽然有着赚钱方子,但方子都已经交出来了,他又不愿意跟着皇帝乱来,最多便是不劝阻而已,实在做不到推波助澜。

  画宗在治国方面是一塌糊涂,但并不是傻子,见此情况,自然不会有多信任他。

  赵士程听完之后安抚他:“不必心急,朝廷如今已是烈火烹油,到时必然有变,你只需还占着中枢的位置,便算于国有功了。”

  张叔夜更加叹息了:“如今北征辽国,江南怕是又要遭难了。”

  这钱从哪来,自是不必多提。

  赵士程也有些无奈地点头,他当然是最希望快点出兵的,再过上两年,宋江就要起事,过三年,方腊就要出动,到时局面就更麻烦。

  他还得让张荣帮帮忙。

  ……

  十月,郓州,梁山水泊。

  初冬的小雪夹杂着雨水,纷纷扬扬地散落在枯黄凋零的大地上。

  张荣乘着吃水颇深的大船,停靠在水寨的码头。

  这是一处用河粘合茭草堆积为墙的水寨,其中有许多的土墙堆砌的矮房,用苇草为盖,还有一条百米长街,不少摊贩在狭窄的街道上吆喝着卖货。

  张荣的才一上码头,立刻有十数个健壮的汉子迎了过来,对着那货船伸长的脖颈:“老大,你这次又带了什么好货?”

  张荣神秘一笑,伸手从船头拿出一张黑乎乎毛毡,在众人面前一扬。

  “油毛毡啊!”顿时,周围的汉子欢呼起来,直接将张荣挤开,纷纷涌到船上,对着这黑色毛毡一阵翻看。

  “真的是新镇的毛毡,还有记号呢!”

  “好东西啊好东西,我定两张,家里房顶盖一张,还要给我阿弟家带一张,下次遇到漏雨,便不用婆娘在雨天床上哄孩子了!”

  “我家那船蓬也能盖一张,便不怕漏了……”

  张荣笑了笑,在一边看着,这油毛毡是新镇新出的货品,用梳毛的废料做成毛毡,然后浸在一种叫沥青的东西里,上边覆盖了一层细砂,沉,但在防水上有奇效,比瓦还有用,极为适合他们这些水上人家,但他居然买不到,为此,他亲自去了新镇,费了好一番力气,才从听说是给“陈师兄”的货额里虎口夺食。

  有了这个,便不必在屋顶上盖厚厚的干草,不但易漏雨生草,还得经常整理,免得腐坏。

  不过……

  他多看了几眼水寨,皱起眉头:“怎么才几日工夫,水寨里便多了那么多生面孔?”

  “西城所的杨太监最近身体不好,新来的太监比前任还狠,”旁边的一位水寨兄弟无奈道,“那杨太监,至少还是打着契书的名义收刮土地,这个李彦可不得了,看上良田,便直接夺走,前些天,他竟然将鲁山县的田契都收缴了,当着契主的面,将田契烧了,说这些田都是公田!”

  张荣倒吸了一口冷气:“可变成了官田,那便不用交田赋,他敢冒这险么?”

  “怎么会不交,”那汉子恨恨道,“鲁山县要交的田赋,都摊派到临县去了,好多乡人过不下去,有些粮食的,便去了新镇和密州,有点门道的,便来咱们水寨讨口饭吃。”

  张荣长长叹息了一声:“行了,我知晓了,先去拿毛毡吧。”

  那汉子踌躇了一下,小声道:“那些来人里,有些好手,咱们要不要收些人手?上次打朝廷乡兵,咱们损失了十来个弟兄呢。”

  张荣略一思索:“可以,但需得把话说在前头,咱们水寨不会烧杀抢掠,若是做不到,咱可是就地正法的。”

  “嗨,哥哥啊!”那汉子不由得捶了下掌,“您是不知道您如今在这郓州济州的威名,咱们师心寨秋毫无犯的名声,不知道让多少英雄豪杰佩服,你只抢官府,从不动庶民,敢来咱们水寨的,当然不是那种想发财的。”

  张荣这才点头:“准备一下,过几日,咱们去抢西城所。”

  那汉子不由一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要过年了,总得让寨子里家眷们吃些好的,”张荣漫不经心地道,“西城所那些畜生,当然要受点教训,放心,只要咱们还是‘匪’,朝廷不会派大军过来。有咱们替天行道,这京东河北才能喘一口气。”

  那汉子点头称是,眼中满是钦佩,同时忍不住盘算这波能赚多少。

  张荣则是看向远方,思考着这一次完成任务的话,师尊可别再用油毡打发他了,火枪才是他需要的……

  -

  辽阳,十月,冬季的到来,让金人暂时偃旗息鼓,整个东北,都进入了沉寂状态。

  大雪纷飞,辽阳城里小火炉上,开水滚滚,陈行舟取滚水,给自己泡了一壶茶,茶叶是师尊让人给他带来的,听说是从武夷山上找的茶树,滚水泡上好几次都有余香,是他最喜欢的茶了。

  茶百戏之类的玩意,对他来说太麻烦,还是这种只用滚水冲泡的青茶最合他口味。

  翻开师父的信,陈行舟伸手摸着下巴,思考着完成方式。

  这信上的要求也能算是要求?想打败金人他不是很有把握,但想要输给金人的话,根本没有难度好吧?

  甚至于,陈行舟已经思考着要不要帮金人一个小忙,让一小波金军打入燕京,让大宋军臣好好看看,辽国是何等岌岌可危。

  如果辽国危险,一定会有大量辽人逃往自己治下,增强他的实力。

  若是大宋皇帝真的御驾亲征,那就是自己展现本事的时候了,师父完全可以放心,不会有人找到一点和他有关的联系。

  他师尊,将来将治理天下,必然是清清白白的。

  谁要说不是,他就去说服谁。

第173章 居然这么容易

  十月, 雪后的夜空,明月高悬。

  张荣让六十多个好手, 趁着水泊还未封冻, 驾着二十艘小船,顺着济水东去,悄悄到了下游的郓州的一处小城。

  深秋初冬, 万物枯折, 水边的芦苇大多倾倒,飞鸟南去,只剩下一些小麻雀还在枝头吵闹。

  这里是须城, 前些日子,西城所在新任副手李彦的带领下, 在京东两路中挨个括田,所到之处,无数农人失去田产屋宅,沦为佃户, 很多人绝望之下, 自缢于路边, 有人收敛的, 大多以苇席包裹下葬, 无人收敛的, 便挂在枝头,生生干枯。

  张荣知道,没了李彦, 西城所不会消失, 朝廷里有很多太监, 总有不怕死的, 愿意出来博得富贵。

  但,总要有人来做。

  月亮的微弱的光芒下,小船靠岸,五十多个大汉拿起刀,背起弩,戴上面罩,悄然行走在阴暗的田陇间。

  他们都是渔家出身,常年以鱼为食,最大的好处,便是眼睛明亮,在黑夜之中,只要借着月光,无需要火把,便能行动如常。

  很快,一处驿站的轮廓便出现在远方,那是李彦等人清查田亩暂时征用的休息之所,是他们早就打听摸熟的地方。

  张荣打了手势,身后义军们立刻分为两波,堵住前后出口,随后,便是简单地破门而入。

  好手们两人抬一人,翻过院墙,飞快打开大门,随后便传来巡逻护卫的惊呼:“什么人?”

  但下一秒,他便再也发不出声音。

  这是一场很简单的杀戮,没有怜悯,没有迟疑,见人便出刀,惨叫和怒吼充斥在其中,震天作响。

  周围的宅院却鸦雀无声,仅有几个亮了灯光的住家,也急忙吹灭烛火,拿起家里的武器,守在门口窗前,大气也不也多喘。

  有的些胆大的,会开一条门缝,发现声音是从西城所驻守那块地方传来时,不少人都露出了痛快之意,一些想要摸黑出去求援的,也纷纷止步。

  那喊杀声响了快一个时辰,便渐渐消弭下去。

  在屋中紧张的人们,却在这时听到一个惨叫:“好汉饶命,下官只是奉命行事啊——”

  不少人听出这个声音,那是白日里颐指气使要求他们将田契拿出的阉宦,给足了好处,便能留些田亩,若有不从,他身边那些卫士,便会生生将人打到咽气,这阉宦上任至今,已经有数百人被生生打死。

  一名抱着小儿的妇人躲在窗下,听到那惨叫和哀求,明明是那么吓人的事情,但却怎么也忍不住,弯起了嘴角,抹起了眼泪。

  无声地笑,无声地哭。

  要是这些英雄来得再早些便好了,她家的田,就还是能留着……那是他们起早贪黑,花了好些年,才买来两亩旱田啊……

  次日,西城所一干人在括田途中遭到歹人袭击全灭的事情,如瘟疫一般顷刻间在京东路、河北路扩散开来,凡所闻之人,无不拍手称快,并称灭掉这些朝廷败类的人物为“英雄、义士”。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就是有小道消息说,那李彦是被人活剐了面皮,硬生生痛死的,一时间,很多人私下甚至给那些朝廷悬赏的犯人立了长生牌位。

  张荣一行人则很快带着战利品回到了水寨,李彦等人搜刮这数月,金银珠宝都不少,还有大量的宝钞,只是这些东西因为蔡京的几次废除重发,价格跌落得厉害。

  但就算如此,这次收入也极为可观,抵得了水寨经营的一年的收入了。

  张荣按规矩把这次的战利品拿出一部分,分给了这次出动的兄弟们,剩下的,则做起了规划,准备新建一个砖窑、一个锻铁坊,还有一个炼焦窑,这些都是能立竿见影改变的水寨乡亲们生活的东西。

  尤其是炼焦窑,弄出来的焦碳不但能卖出高价,还能剩下灯油和沥青,前者能用来照明,后者用来防水补漏简直就是神器,家里要是有一罐,那腰杆就立刻挺直了——在张荣看来,师尊那种富贵人家的孩子,永远不会知道在雨天里,面对漏水的房顶和泡软的坍塌土墙时,人会有多么的绝望。

  所以师尊才会说什么沥青有毒长年用对身体不好不能在屋里用这种胡话,若是在冬雨春雨里染上一场风寒,体弱的老人孩子顷刻就没了,又哪里讲得到长年累月这种话。

  当然,师尊毕竟是天仙下凡,不知道疾苦也是寻常,作为徒弟,他要学会体谅,学会为师尊查漏补缺,其它的,就不能要求太多了。

  “寨主,接下来,是不是要开始备战了?”寨里的兄弟打断了他的神游万里。

  张荣回过神来,嗯了一声,才道:“自然要准备着,不过,不是备战,而是要找人,传一些消息出去。”

  他还没准备和朝廷那么快撕破脸,所以才没有做出什么把李彦当众凌迟挂在城墙上挑衅的事情,而是私下里让李彦死得很难看。

  在朝廷里,只要没弄得太大,打到朝廷脸上,那么,这事其实就能被认为“私人恩怨”,不会引起多大重视,李彦毕竟不是那位杨大太监,没有那么大的面子,死了也就死了,反而对暂时缓解民心有利。

  现在需要的,就是帮师尊做好宣传了……

  -

  很快,赵士程在东京城里收到消息,京东东路的西城所李彦,祸害东边百姓,上天降罚,让李彦惨死,以平民愤。

  林灵素私下告诉徒弟,这事已经传到画宗面前,画宗非常生气,因为李彦是他新挑选的捞钱小能手。他已经命京东西路提点刑狱司、安抚司联合,彻底清查此事。

  赵士程则请师父帮助,在画宗那说出一番说词,大意是为什么奸臣一出,就立刻横死,当然是因为咱们的官家是道君下凡,冥冥之中自有气运护佑,万事如意,所以啊,那李彦的死,都是因为陛下的功德让上天护佑……

  林灵素将这番话转达了画宗,画宗虽然有些不高兴——他是坏,不是傻,知道这样的一来,就等于是给帮他捞钱的人扣上奸臣帽子,他自诩最重感情,不会因为让人为他背锅,便想要拒绝这个提议。

  林灵素是聪明人,知道画宗对亲近之人素不来摆什么架子,便果断劝道:“陛下您即将加封道君,这李彦事没办好,激起民乱,当然得受些斥责,让他背个锅又怎么了,再说了,陛下,他们是什么性子,您不是不知道,是不是奸人,您难道不清楚么?”

  画宗不禁莞尔,笑骂道:“你这老道士,真是口无遮拦,不错,若说奸人,那可少不了你这一个。”

  他对自己所行所为,当然清楚,但对他来说,自己一国之主,富有天下,威加四海,任性一些,苦一苦百姓,又有什么错,天子牧养天下,自然得随着他的心意来。

  是忠是奸,不过存乎一心,这天下聪明人何其多,纵然蔡京童贯那样的人物,不依然在他的身边,如一犬豚,生杀由他么?

  林灵素笑着点头,又吹捧了两句,从一个道教小故事里延伸,比喻陛下你这想法和这位道君如何相似,必然是道君转世云云。

  画宗被吹得很舒服,便答应了林灵素的要求,宣传这事是李彦倒拖逆行,大宋官家在万里之外知道此事,所以随意施法,拿下了这一干奸臣,用来塑造皇帝爱民如子,只是被奸臣蒙蔽所以才没把事办好。

  当然,既然消息是这样传的,那捉拿凶犯的事情,当然就不能明着来了,得暗访,至于暗访到哪年才能破案——陛下既然没要规定时间,那破不破案,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一个太监而已,多大点事啊。

  -

  新年的第一天,官府便会开方关扑三日,全城到处都是这带着赌博性质的游戏,从皇亲到庶民,都一起庆贺新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1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9/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化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