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刘兰芝的家人也被乡亲们嫌弃,不敢把刘兰芝嫁给别人,只能把她送了回来。

  她准备和之前一样,在背地里好好折磨一下刘兰芝,把这段时间受到的委屈全部都发泄出去。

  谁知道刘兰芝这回回来,脾气大了不少,一旦焦仲卿的母亲挑毛病,刘兰芝就和炸了一样,跑出去跟邻居诉苦。

  邻居便会投过来可怜的眼神:"啧啧,果然焦仲卿的母亲是个恶婆婆。"

  焦仲卿的母亲有苦说不出,最后见了刘兰芝居然绕道而走。

  唉,从前靠流言背语来攻击刘兰芝这个媳妇,谁知道风水轮流转,今天被攻击的人居然是自己!

  上,话不同内容易有限公司人做以山的人店然决定

  唐宪宗李纯自从得知未来的社会制度,震怒不已,家奴居然会造反!

  同时,他心底也有一丝隐忧和惧怕。

  如果不好好对待百姓,他们是真的会造反。这比看一百篇《观X儿麦》还要震撼和有用。

  白居易适时说道:“陛下,如今之计,需要广开言路,改善民生,方才能让大唐欣欣向荣啊。”

  唐宪宗李纯双手负在背后:“爱卿说得有理,便升你为左拾遗吧。”

  左拾遗即是拾遗补缺

  的官职,帮助皇上寻找错误的地方,可以给皇上提建议。

  白居易高兴极了,他就是想当谏官啊!

  “多谢陛下。这是臣最近写的讽喻诗,每一篇都反映了一个民生问题,请陛下过目。”

  他接过这几篇诗文,百般感受最后化为了一句:"爱卿真是大才子啊。"

  除了白居易之外,谁能把民生问题写成这么文采斐然的诗呢?

  这比普通的奏折看起来有趣多了。

  白居易受宠若惊:“多谢陛下。”

  白居易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那么陛下,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唐宪宗李纯目前对白居易很满意,满口答应:"放心,爱卿你写多少诗文,朕就解决多少。"

  白居易闻言眼前一亮:“真的吗?”

  “朕乃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说话怎么可能有假?”唐宪宗李纯含笑。

  白居易能发现多少民生问题呢?肯定不多,慢慢解决就是了。

  “太好了。”白居易掏出一匣子,塞给皇上:“陛下,这里面有三百篇诗文,都是言之有物的讽喻诗,请陛下过目。”

  唐宪宗李纯:“???”

  “这大唐有这么多顽疾吗?你什么时候写的?”

  白居易坦然说道:"臣从小就比较关注这方面的事情,至今已经写五百篇讽喻诗。不过很多都拿不出手,所以不想拿出来给陛下看。”

  唐宪宗李纯抱着匣子,目瞪口呆:“……”

  白居易真高产啊!

  “陛下,这几百个社会顽疾,什么时候解决?”

  唐宪宗李纯:“……”

  后悔,现在就是后悔。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眼看着第三位诗人就要被揭晓了,各大世界热火朝天。

  宋朝的人很不满:“现在已经揭晓了七个人,只有两个大宋人,五个都是大唐人,这榜单是不是有猫腻!”

  “我怀疑这排榜单的人偏心大唐。”

  “没错,我觉得下一个应该也是大唐人!”

  到底谁能力压偶像白居易,排到第三啊?!

  除了李杜之外,他不觉得任何人能排得上去。

  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落在他的脸上,把他照得越来越清醒。

  他索性站起身来,想去月光下散步。

  可是一个人散步未免太过无聊,还是找个伴吧!

  他果断往承天寺赶去,来到张怀民门口,重重拍响大门。

  “怀民!你睡了吗?!”

  张怀民睡得特别香,正在做美梦,结果直接被惊醒。

  他以为有什么急事,赶忙爬起来,穿好衣服,快速打开大门:"是出了什么事吗!"

  是家里着火了,还是东西被偷了?

  苏轼笑着说:“没有什么急事,我看今晚月色很好,所以想散个步,但是没有人跟我一起,所以就来找你了。”

  还以为有什么急事的张怀民:"……"

  苏轼很高兴:“原来你也没睡,那我们就一起散步吧。”

  张怀民:"……"

第47章 秦始皇:《始皇论》?

  张怀民额头青筋直跳,这大半夜的,谁不睡觉?苏轼为什么会觉得他不睡觉?

  他有些起床气,正想告诉他要睡觉了。

  结果看见苏轼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顿了顿,默默把舌尖的话吞了回去。

  算了吧,天气这么冷,苏轼大老远跑来找自己赏月,冻得都直哆嗦了,不好叫他现在就回去,就陪他看看月亮吧。

  张怀民有些无奈地说:“嗯,我正准备睡呢,还没睡……”

  “那正好,快来一起赏月吧,今晚月色这么好,不吟诗作赋可惜了。”

  张怀民将衣服穿好,两人一同来到庭院。

  苏轼望着天上的月亮,感慨:"一晃已经这么久了,我都来到黄州四年了,怀民你好像是今年才到黄州来的吧?”

  “嗯,今年才来。”

  苏轼闾言心中惆怅:"同是天涯沦落人,其实我刚来黄州的时候,太落魄了,也和你一样投宿在寺庙之中,半个月都没有见人。”

  张怀民好奇地问:“还有这种事情?”

  苏轼含笑说道:“嗯,当时没有地方住,只能跑到寺庙来。”

  “你知道吗?有一天半夜,我跑到江边去吟诗,写了一首《临江仙》。结果被人以为我要挂寇江边,自我了断。郡守跑到我家来,见我鼾声如雷,才放下心。"

  张怀民:“……”

  半夜去江边吟诗,你是真的不怕冷。

  原来你一直是个夜猫子啊。怪不得深更半夜,喊我起来赏月。

  “写了什么才能让别人如此误会?在下想看一看。”

  苏轼吟出那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张怀民眼眸睁大,越听越惊讶。细细品读,只觉酣畅淋漓,心神激荡。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架着小船消失在江海之中,这一句实为点睛之笔,真有杜甫所说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象。”

  苏轼听惯了夸赞,倒也平静,笑盈盈:"可人家觉得这句话不吉利,以为

  我要投水而亡,我家人都不让我念这首诗了呢。”

  张怀民哭笑不得,安慰道:“这句话的解脱之情太过浓重,被人误解倒也正常,如果不这样写,怎么能打动人心呢?”

  苏轼像找到知己一样高兴:“还好有怀民你懂我!”

  张怀民有些受宠若惊。

  苏轼曾经在京城中赫赫有名,而自己不过是个平凡的小官。一次贬谪,让他们相遇于黄州,他才更加了解这个大才子的另一面。他们两人都乐观豁达,这才能成为好友。

  曾经享誉全国的才子苏轼,如今是多么的寂寞。如同被贬谪江州的白居易,周围没有什么好友,听到一首来自长安的琵琶曲都潸然泪下。

  张怀民动容:"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来找我。"

  苏轼笑着说道:“好啊好啊,以后我就不一个人半夜去江边吟诗了,你跟我一起。”

  张怀民:“……”

  “能不能不要半夜去?”

  苏轼:“半夜夜深人静,风景独好啊。”

  张怀民:“……”

  两人一边赏月一边闲谈,大多数时候都是苏轼在说,张怀民在听。

  苏轼知识广博,曾经连《汉书》都手抄了两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样样拿手,好像没有什么他不懂的事情。

  张怀民一开始有些困意,也被他说没了,津津有味地听着苏轼的高谈阔论。

  直到深夜,两人都走累了,困得眼皮子打架,连树影都看成了水中藻荇,才回到屋子里。

  两人抵足相眠,一夜无梦。

  次日,终于来到了天幕播放视频的日子。

  张怀民:“我听寺庙里的僧人说,他们觉得这个榜单里面宋朝人太少了,都可以改名成唐朝十大诗人榜单了。”

  言外之意,当然是这排榜单的人不公平,偏心大唐人。

  苏轼觉得还好:“诗词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唐朝大诗人深深影响了宋朝诗词的风格,光凭这一份启迪的意义,这榜单就应该是唐人的天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