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张怀民:“刘禹锡,孟浩然,杜牧……不行?”

  苏轼摇头:“不及白乐天。”

  “那本朝的王安石,欧阳修,晏殊……不行?”

  苏轼:“不及也。”

  “论作品名气,他们谁能比过白居易?论作品数量,白居易流传下来的诗有好几干首,在整个大唐都算前列。论贡献度,就更不用多说了,多少文人看着他的诗长大!"

  “除了李杜之外,不接受任何人排在白乐天头上!”

  张怀民心想也是,摇着扇子,微微叹息:"是啊,他是难以逾越的高峰……等等不对,这个人不会是你吧?”

  “李清照是你徒弟的女儿,都能被排在这个榜单里,你这个师祖不排在上面说不过去啊!”

  苏轼果断摇头,非常谦虚:"我的名气能超过王维和白居易?顶多把我和李清照排在一起就差不多了。既然后五名里没有我,说明这个榜单里面根本就没我。别开玩笑了!"

  如果有现代作家说自己写的小说吊打《红楼梦》《三国演义》,肯定会被人群嘲。

  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这样。

  苏轼是出了名的大才子,但是不会目中无人,说自己超过那些先贤!毕竟连他的诗风都深受这些先贤的影响。

  张怀民若有所思,觉得有道理:"之前天幕说,宋朝不仅有北宋,还有南宋,说不定未来出了一个不亚于白居易的大才子。”

  苏轼闻言,却还是不太能接受:"连王安石都说,世间的通俗语言已经被白居易写尽了,我是不相信未来有人能超过他的。”

  他“东坡居士”的名字就是来自白居易。

  向来豁达的苏轼难得在排名这件事情上犯了轴。

  张怀民有些无奈,感情他说了半天,苏轼就是完全不肯接受白乐天屈居人下。

  就在他们交流的时候,浩瀚无边的天幕出现了异动,清新悠扬的bgm响了起来。

  【他是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他是北宋文人,死后诗集被宋徽宗所禁,南宋的宋孝宗给他正名,给了他文忠的谥号。虽然有些晚,不过他依然得到了南宋文官最高荣耀之一。】

  苏轼开始分发任务,以挑剔的目光看待下一位诗人:“等待会天幕出现,你我二人把诗文全部记下来,好好品读一下,看看他是不是能够当得起这第三名。"

  “……好吧。”

  【他就是———北宋词人苏轼,字子瞻,号称东坡居士!】

  苏轼:"?!!"

  这……第三位诗人居然是他?

  他刚刚还说要记录下对方的诗文,批评对方来着。

  结果他想批评的居然是他自己?!

  他捏着笔,拿也不是,放也不是,僵在原地。

  第三位诗人被揭晓之后,各大世界都掀起了浪潮。

  大唐白居易的粉丝尤为不满,

  “这人是谁?凭什么压白居易一头?”

  “等等东坡东坡,白居易有东坡,他也有东坡,莫不是东施效颦!”

  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皱着眉说道:“我还以为第三名会是孟浩然,结果是个无名小卒。词是诗余,是小道。怎么能排这么高的位置?”

  “我算是信了悠悠我心一开始的话,完全是靠自己喜好来排的。”

  白居易本人倒没有什么反感之情,满怀探究之情地望着天幕。

  “别这么快下断语,且再看看。”

  虽说文人相轻,可他对才子没有抵抗力,不然未来也不会放出惊世骇俗之语————想当李商隐的儿子。

  苏轼之前的年代都对这个排名不太满意,并不觉得词这种小道能超过诗。

  苏轼之后的年代,却对这个排名满意极了。

  最重量级的粉丝、当朝皇帝宋神宗望着天幕,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唇角上扬:"我就知道是他,你们说,他排在白居易上面,有不对的地方吗?"

  宦官知道宋神宗喜欢苏轼,怎么可能反驳,连忙顺着说道:"那当然了。苏大才子的才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神宗有些优心忡忡:"他在黄州写了一首《临江仙》,说什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你说他是不是已经心有死志?”

  苏轼不在京城,但京城依旧有他的传说。这首诗传出来,很多人以为他自尽了。

  宋神宗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当时还在吃饭,闻言大惊失色,直接丢下了碗筷,惋惜:"才难,才难。”

  向皇后也是苏轼的

  粉丝,闻言心动不已,说道:“陛下,既然天幕都认定了苏仙的才华,不如先把他从黄州召回来吧,那地方实在苦寒,哪里是人待的地方?”

  "之前,臣妾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她也问起苏轼的下落,言谈之间颇有忧色,如果能把苏轼召回京城,想必太后也会高兴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有一个太后粉丝团。

  之前苏轼遭遇了一场近乎文字狱的“乌台诗案”,眼看着要被宋神宗处死。

  病重的曹太皇太后告诉宋神宗:"苏轼他们兄弟是在仁宗年间考的试,仁宗很喜欢他们。他告诉我,他替子孙找到了两个宰相之才。就算他的诗有问题,那也是小过错,你不能直接处死了他,会伤了朝廷的平和之风。”*

  宋神宗本来也不想处死苏轼,如今有太后力保,索性放过了苏轼,饶了他的死罪,将他贬谪到了黄州。

  不然,苏轼可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宋仁宗的曹皇后,宋英宗的高皇后,宋神宗的向皇后,组成了苏轼的太后天团。

  宋神宗叹了口气:“你也知道的,他不支持变法,要他回来,他如何能在朝堂自容呢?”

  向皇后沉默不言,也是啊,对于苏轼来说,远离朝堂风波,方才能保全性命。

  南宋宋孝宗听到苏轼诗集被禁,看向身旁的辛弃疾:"朕听闻,徽宗年间确实禁过苏仙的诗集,爱卿久在民间,你觉得这禁令有用吗?”

  辛弃疾坦然回答:“之前朝廷虽然禁诗,最高悬赏了几十万的赏钱,结果越禁止传得越多,臣曾经参加酒宴,发现那些士大夫如果不会诵读东坡的诗,便会被人嘲笑。”

  宋孝宗忍俊不禁:“越禁止越多……倒也是好笑。苏东坡真是广受好评的大才子啊!”

  “对了,朕记得太上皇也挺喜欢苏仙的诗,他说苏仙是个王佐之才。如果生在这个年代,他会将他提拔到高位,让他来治国。”

  宋高宗赵构曾经给死去的苏轼平反,还赠予了苏轼“太师”的称号。

  辛弃疾沉默了一瞬,方才说道:“太上皇说得有理。”

  宋高宗赵构让苏轼来治国……

  难道想让苏轼当下一个蔡京吗?

  乾隆对这个排名倒是很满意,直接吟诗一首:"东坡先生倔强人,画禅笔阵皆相似!"

  “白居易和苏东坡像是左手和右手,分不出来哪个更好,硬要选一个的话,那朕只能忍痛选苏东坡了。”

  "朕看这排榜单的人应该是要把李白杜甫排到苏轼前面。我觉得苏东坡可以排第一,李白和杜甫往后排一排,无伤大雅,更加准确。"

  乾隆十五年的时候,曾经让人编了一首唐宋诗人的诗集——《唐宋诗醇》。

  六位诗人的名单是乾隆帝“御定”的。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

  宋诗:苏轼、陆游。

  其中他批注最多的诗人是谁?答案是苏轼。

  乾隆经常去苏轼曾经玩过的地方游玩,隔空和苏轼唱和。他给苏轼写的诗比李杜加在一起的还要多。

  和珅立马拍马屁:"陛下慧眼识珠,苏轼排第一也可以。"

  乾隆像是想到什么,有点惆怅:"如果父皇在的话,他看苏轼上榜,一定也很高兴。"

  如果说乾隆是苏轼大清第一粉头,那么他父亲雍正就是第二了。

  雍正曾经亲手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珅见乾隆很忧伤,笑着转移话题:“陛下,要不要再看看苏轼的《寒食帖》。”

  “哈哈哈哈,拿来。”乾隆掏出自己心爱的小红印章,之前已经盖得够多了,现在还想盖,嚼里啪啦又盖了一遍。

  和珅吹捧: "陛下,盖得真好,苏轼如果知道九五之尊如此喜爱他的作品,一定会非常高兴。"

  “那是自然。”乾隆得意地笑笑。

  苏轼不是死后才出名的,他活着的时候已经蜚声国际,别说宋朝了,连辽国和夏国都有他的粉丝。

  绝大多数人都比较满意这个排名,还有人觉得苏轼排得太低。

  在嘈杂的议论声中,天幕继续播放。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众所周知,很多历史名人出生的时候,天都有异象。秦始皇出生的时候,红光满室,陨石坠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梦见了蛟龙。

  汉武帝的母亲梦日入怀。】

  【苏轼就很特别了,他的传说有点为祸一方的意思。

  据传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家附近的一座青山突然变成荒山,花草树木都枯萎,飞鸟走兽都离开。

  当地的百姓迷惑不解,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直到几十年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眉山有一个人吸走了那座山的灵气,化为了自己的文气。

  直到苏轼死后,那座山才重新变得富饶美丽,绿树成荫。他把文气还给了这座山,这座山重新变得富有灵气。】

  扶苏觉得好笑:"父皇他们说你出生的时候红光满室,这是真的吗?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

  胡亥反驳道:“父皇这么伟大,当然天有祥瑞,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觉得父皇配不上这异象吗?"

  扶苏眨了眨眼,没想到胡亥跟吃了炸药一样,他没把胡亥的话当回事,反而笑着摸摸他的头:"我没有这个意思。"

  胡亥好像不怎么喜欢他,可他挺喜欢胡亥。

  或者说,他觉得兄长就应该照顾弟弟和妹妹,每个弟弟他都喜欢。

  胡亥心里烦躁,躲过他的手。他真是烦死了,父皇看完《阿房言赋》得知秦朝二世而亡,居然不处置扶苏,还把扶苏当成继承人。

  扶苏大受震动,以前特别抗拒法家的书籍,现在也说得头头是道.

  支持胡亥的赵高如今被关在狱中,接受调查。扶苏的后台李斯已经被放了出来,还担任宰相。他感觉自己无形中失去了争夺帝位的机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