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海事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骈四俪六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8 KB   上传时间:2018-04-12 19:33:17

“好。”沈约也是这个意思,瞧这妇人拖儿带女,那小小孩子早已睡熟,此刻让人家将床铺挪出来,着实教人于心不忍。

沈大人和杨大人一起上了渔船,出乎意料的是,那渔船并不逼迫,舱内躺下两个人绰绰有余,于是杨宝儿睡一头,沈约择了行李睡另一头。

深秋已夜凉,杨宝儿睡的有些不安稳,沈约睡得也不安稳,待到他再翻一个身的时候,就听见杨宝儿说话,“沈大人,你认为这沿海倭寇之患,该如何处理?”

这是沈约第一回听杨宝儿主动和他说话,便坐起来,起来就瞧见杨宝儿已经阖上衣裳立在船头了,如今的五品翰林大学士说:“我曾在翰林院研读资料,也曾无数次想过东南沿海问题,我认为倭寇的滋生自洪武到正德年间就有之,无奈到我朝尤其深重。我认为这是日本国的问题,元末之时,日本国内亦是进入南北朝时期,他们的武士、浪人、剑客、商人通通涌入我们的海岸,他们在持有武器的情况下劫杀和进行野蛮强夺。

那时候于我大明来说,北、西北、东北皆有元朝残余势力,沿海又有倭患,想来朝廷也是进退两难。”

沈约听杨宝儿念叨,心道,你还是那种毛病,想得多,洪武一朝虽然倭寇流民已初见端倪,但还绝不至于泛滥。

杨宝儿继续道:“太.祖一面与日本人交涉,同时又积极构建海防建设。就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先后派遣永嘉侯朱亮祖、靖海侯吴帧、德庆侯廖永忠和信国公汤和等谋臣宿将商讨海域问题,他们预备打击倭寇防护我大明海疆。

同时《大明律》有云,‘凡将马车、军需、铁货、铜钱、绸绢、线棉私出外境及其卖下海者,罪之;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之。’”

沈约应和,“‘禁海’并非‘闭关’。然则禁海令发布之后,官方控制的船舶贸易仍然在进行。只是禁海打压和削减了某些走私者的利润,也绞杀了日本浪人的攫取,于是他们故意谈起胡惟庸通倭案,导致太.祖几次欲闭绝之。”

杨宝儿点头,他说:“然而太.祖皇帝认为海上船舶贸易既是经济,又是政治。太.祖皇帝要以海市宣扬威德,他要‘居中国而治四夷’。”

沈约心道,回顾太.祖皇帝的治理倭患的政策有甚么用,太.祖在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广东这一整条绵延的海岸线都设置了倭都司、卫所、巡检司,他修筑城池,树立壁垒,还装备舰队。以上种种,都与如今不可比,洪武年间的国力之盛,亦与如今不可比。

沈约很明白杨宝儿的意思,他这位同科的意思是如今倭寇之患加剧,都是因日本国内政变的结果。好比从建文朝到永乐朝,永乐帝大胆放宽海域,对海外经济宽松,还宣告欢迎四朝来夷,八方朝贺。永乐皇帝告谕日本及其他国家,大明日本今后可以友好往来。

然永乐一朝国力昌盛,兼之永乐皇帝朱棣的帝位来之有异,他宣告大明之气度,与外国结长生之好,会不会有部分原因是他需要外头小国的认可,他要征服外域,进而从外头的名誉上建立自己的名正言顺。

当然,这一说又说远了。

沈约与杨宝儿观点中不同的是,杨宝儿认为现在日本国的幕府时代治安不稳,导致流民武士日益增多,从而逃出日本滋扰大明海岸。但沈约认为,嘉靖年的倭寇问题不再只是日本人的问题,嘉靖年出现的海盗里已经有了很多国人,例如那个海盗头子赖苞。当然其中还有东南沿海的渔民,已经脱离部队的兵士,他们都与海盗为伍。

沈大人心想,从人家日本国身上找问题,不如先从自己身上开始检视问题,为什么你们都不承认,也不敢承认,一个二个蒙着眼睛装傻,大明朝内部出了问题,大明朝的东南沿海出了问题呢。

沈约肯定东南沿海内部出了问题,大明朝的沿海地方官员们出了问题,但究竟其中出了甚么问题,他还没想明白。

他想,等到戚英姿案件水落石出,大概也就知道地方官员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黎明渐起之前,沈约听闻外头有水声,杨宝儿因昨晚上饮用了风露,便还沉睡。沈约撩开帘子,望外头一眼,“杨兄,快起来,快快起来!”

杨宝儿被沈约推醒,“怎么了,因何慌张?”

沈约懒得跟杨宝儿说官腔,他一把掀开帘子,“你看。”

原来沈约与杨宝儿眠觉的小船不知何时已经立在水中央,沈约当然不想吟诗,他相信同为文人的杨大学士此刻也不想吟诗。

小船底部似乎被凿穿,小股水流缓缓而出,杨宝儿道:“船会沉,沈兄,快跳水。”说罢,杨宝儿脱去外衫,拿了他紧要的东西就往水里跳。

沈约却不动,杨宝儿回头看他,“沈兄,不要迟疑了,快些入水。”

“我......我不会水。”沈约不仅不会水,事实上,他还有些畏惧水,不知道甚么时候开始,他看见一浪接着一浪的波涛,他会头晕。所以自北京南下之时,沈约几乎不去甲板看甚么天水一线的风景。

船一漏水,堵都堵不住,沈约眼睁睁瞧着细流淹没最底下的舱板,杨宝儿催促他:“没时间了,沈兄,快!”

沈约慌慌张张,想要拿几件衣服,又觉得没用,想要拿个文书,对,还有那套《淳化秘阁法帖》,沈大人终于择好了东西,他又不敢跳了。

江水浩浩,海水汤汤,杨宝儿已经入水,他在外头喊沈约,“快点,船要沉了。”

沈约从未感到过如此心慌,想当年他在金殿上和嘉靖帝玩心眼子的时候都没此刻这么慌张,沈大人闭着眼睛,重重往水里一跳。

当然,沈约跳水的方式实在不得法,他甚至不会使用四肢使自己自然上浮,于是沈大人越沉越深,简直让杨宝儿去捞他都找不到人。

“沈兄,沈兄!”

杨宝儿下水捞了三次,三次都没找到他的沈兄的踪迹,然而杨宝儿自己生于北京,他会水,却并不善水,杨宝儿也开始心慌,这还没开始的南行之路,不说折戟沉沙,似乎这刻有人要命丧这片他们都熟悉的宁波海域了。

第55章 人如朝阳

唐纵与崔蓬的船要靠岸了, 天边的朝阳隐隐要升起, 冬生进来叫崔蓬:“公子, 大都督说我们可以下船了。”

崔蓬睃他一眼, 心道, 大都督,大都督,你无非就吃了他几天的米粮, 这会子连自己姓甚么都忘了。

船夫泊岸之时, 唐大都督用他那目望千里的视力瞧见了远处的星星大小的人头, 唐大都督原先不想管,却又看见有东西飘过来。

“是甚么?”崔蓬从内舱出来, 唐纵令人将那包袱打开,里头是一套书,并着一根赭红色的旧布带, 崔蓬看了一眼, “人呢?”

“喏, 就那儿......”唐大都督还要细问, 身边女人已经抽了根缆绳跳船走了。

“她?”唐纵看冬生,指着包袱,“甚么玩意, 谁的?”

冬生摊手, “大都督,你别问我,我们公子的事情他不和我说, 也不和我们大家说,我不知道。”

杨宝儿来回沉沉浮浮去捞沈约,等他捞到沈约,他快气绝了,沈约也快气绝了。两个没甚么体力的书生在海中自由自在飘着,杨宝儿已经没力气去辨认方向,毫无水性的沈大人还朝天上看了看光线和太阳,“杨兄,那边,那边。”

杨宝儿摇头,“别说了,沈兄,我没力气了,我不行了,管他哪边,我没劲儿了。”

六年之前,杨宝儿和沈约大概都能谈得上一句年轻才俊,人如朝阳,这六年之后,两人不是年近三十,就是已经满了三十,两个多年不锻炼也没有体力概念的文官消耗在水中,实在是生死有命,全靠天意。

杨宝儿一旦没有力气,沈约只能跟着下沉,等他察觉自己与杨宝儿快不能呼吸的时候,旁边来了人,那人很有些力气,她说:“你的脚动起来,别装死。”

沈大人既尴尬又脸红,他其实很想将腿脚动起来,无奈实在不灵活,也放不开,他觉得这手舞足蹈的样子很滑稽,特别是两腿蹬啊蹬,有辱斯文。

崔蓬将缆绳系在体力更衰竭的杨宝儿身上,她另一手搀了沈约的手臂,“跟我走。”

沈约当然要跟她走,他自己又不会动,不跟她走,能跟谁走?

其实崔蓬也觉得颇为费劲,杨宝儿越来越沉,沈约就像个废人一般,在水里有个浪头他都抖一下,“咳”,崔蓬终于侧目看了沈约一眼,“你别怕,你放轻松,有我在。”

被人像孩子一样哄,沈大人终于肯扭头,看清了身边人的脸,“阿......阿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3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海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