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刘彻和陈嫣的关系属于不咸不淡的类型,陈嫣没因为他是太子就百般讨好,他也不会因为陈嫣在天子这里地位特殊就有什么格外不同的举动。事实上,因为刘彻和陈娇的婚约,两人早就算是政治‘盟友’了,根本不必再多做什么。

  虽然从刘彻的角度来说,他也不觉得陈嫣一个小孩子能懂什么。

  不过基本上两人的关系也还可以,陈嫣又不傻,得罪将来的姐夫兼皇帝,那是好玩儿的吗?刘彻也差不多,陈嫣一个非刘姓的女孩子,再受宠也威胁不到他啊!再加上陈嫣性格很好,从没有因为受宠就闹出事来,刘彻根本没有理由讨厌她。

  不过更多的就没有了,陈嫣还是一个小孩子,刘彻却已经是十几岁、能处理政务的大人了!这两人也凑不到一起去。

  天子和太子说了一些政务,教了一些驾驭臣子的心算,此时饔食也送了上来。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这才暂停了授课,准备吃饭——刘彻可能更积极一点,半大小子,吃垮老子,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常常觉得饥饿。就算上朝之前吃过垫肚子的点心,这个时候也腹内空空了。

  饔食当然是极尽丰盛的,除了汉代人最常吃的各种烤肉,也就是‘炙’之外,一道‘淳熬’最显眼,这是一道周代就有的美食,而且还是‘周八珍’之一。通俗一些说就是酱油拌饭…呃…

  当然,酱油不是普通的酱油,米饭也不能当成是现代人概念里的米饭。

  此时没有后世所知的黄豆酿酱油,此时的酱油是鲜肉做的,和‘鱼露’鱼酱油很像,称之为‘醢’,是一种非常、非常、非常奢侈的调味品。

  至于米饭,因为种的人少,产量低,再加上口味好,也算是主食里的‘贵族’了。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对于饮食要求是很高的,曾经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感叹‘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吃稻米,穿锦衣,这就是世上最安逸的事情了…啧啧。

  总之就是不能小看这一道酱油拌饭,这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高级的料理之一!

  “这是何物?”刘彻一眼就注意到了食案上那道凉拌豆芽,好像是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

  旁边侍奉的宫人立刻道:“禀太子,此物乃不夜翁主烹制,名叫‘凉拌黄卷’。”

  “黄卷?”豆芽此时虽然已经入药,但并不是什么大众化的药材,如果没有恰好吃过它,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一般人面对第一次见的食材总会有点犹豫,不过这道凉拌黄卷看上去清清白白,倒是很入眼。刘彻又是一个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点点头就夹了一筷子。

  ‘唔’了一声,似乎是觉得很好,赞了两句,然后就连连下筷。

  “黄卷?这倒是与寻常见到的黄卷很不同?之前发的黄卷竟是这样?”刘启挑了挑眉,也有些惊讶。同时,因为这道菜是陈嫣亲手做的,所以很给面子的,立刻品尝了起来。和刘彻一样,他也觉得滋味不错。

  陈嫣使用此时的筷子,也就是‘箸’,夹起豆芽放入盛饭的耳杯中,然后换成漆勺吃饭。呃,不是她多此一举,而是此时的饮食礼仪就是这样。‘箸’并不是用来吃饭的,而是用来将肉夹到碗里的。

  差不多的礼仪还可以在现代高丽见到,因为传到高丽之后没有改变,而华夏则是随着时代变迁有了不小的变化。

  陈嫣只能解释了一下发豆芽的诀窍——她将泡水的豆子放进不见光的箱子里,而且豆芽上方覆盖了重物。所以发出来的豆芽白白胖胖,笔直一根,吃起来也是脆生生的。但此时的一般豆芽,往往发红发硬,瘦弱细长,看起来完全是两种东西了。

  天子也不问陈嫣从哪里知道的这些,只是笑着点点头:“这个很好,冬日里可食的蔬果少…可以让民间百姓多一样可食之物。”

  刘启和刘彻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天底下最尊贵的一对父子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对一盘凉拌豆芽这样好评?只能说是时代不同了!

  西汉时,人们刚刚从春秋战国采摘野菜为主,转化为栽培蔬菜为主,实际上可吃的蔬菜是很少的。特别是在万物凋零的冬日,桌上能见到的绿意大概就是‘葵’菜了。

  葵菜绝对是自周代到西汉的蔬菜之王,就是汉乐府里‘采葵持做羹’的那个葵菜!味道好,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但人不可能只吃一道蔬菜啊!

  皇家倒是特权阶层,不至于那么惨,但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好不到哪里去——有时候真的很难说一个古代帝王和一个普通的现代人,谁的物质生活更加好一些。

  此前的黄卷并不怎么好吃,但现在经过陈嫣改良的黄卷就有了冬日推广的价值。

  不只是味道好,成本也很低啊!用豆子发出来就可以了。此时的豆子也就是‘菽’,算是一种档次比较低的主食,地位只比小麦高一点,连高粱米都比不上,更多时候是牲畜口料……很有推广价值。

第24章 黍离(3)

  ‘咯吱咯吱’,新鲜凉拌的都要鲜嫩爽口,一旦吃起来就停不下来了。天子身边伺候的宦官朱孟心中暗暗称奇——天子胃口不振不是一日两日了,今日却是罕见的好胃口!再偷偷瞧了一眼陈嫣,心道嫣翁主果然得宠。

  若是陈嫣知道朱孟所想,恐怕要谦虚摆手了。

  天子大舅这样赏脸,其中自然有给她面子的原因在。说实在的,这道菜若不是她所献,可能根本上不了天子的食案!天子入口的食物,这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小事吗?

  但是,天子的滤镜也没有那么厚!如果这道菜不合口味,或许会看在陈嫣的面子上动几下,算是在宫人面前给陈嫣撑场面。但真要说是连连动筷,甚至将食案上的那一份儿都吃完,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还是冬日里蔬菜太缺乏了!即使是皇家的菜碗也寡淡的很。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哇!

  事实上,真要说的话,哪怕不是冬日,西汉人民的餐桌也很贫乏。能吃的蔬菜就那几种,还大多是未经驯化的野菜。没有经过优选优育,这个时候的蔬菜可没有后世超市里的美味与个头!

  再加上烹饪手法的缺乏,调味料的单薄……

  以这一顿饔食为例,上午吃这么多烤肉真的好吗?撸串这种事情偶尔吃吃宵夜也就够了,当饭吃恐怕没有人吃得消。就算是陈嫣,她已经很注意摄入量了,但还是觉得自己要上火。

  看看大汉尊贵的皇太子,大概是因为正处在青春期,饮食又太油腻,多得是烟熏火烤。即使有太医帮助调理,也不可避免地长了一些痘痘…长青春痘的汉武帝,敢信——就是这种事太多了,所以陈嫣才没办法对这位未来的传奇帝王有崇敬之心。

  “记下阿嫣说的诀窍,让少府的人多制一些黄卷,送到各宫。哦,先送到长乐宫。”天子吩咐宦官。

  推广黄卷是推广黄卷,但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况且也不可能天子手把手地教人,天子吩咐一句自然有下面的人办事。倒是先让宫廷中的人尝尝,也是天子的恩赏,顺便让他们记记阿嫣的好。

  宫人记下来才道:“翁主已经着人往长乐宫送过了。”

  天子笑了起来:“阿嫣是孝顺。”

  其实不只是长乐宫,陈嫣还给馆陶公主府、堂邑侯府送了。

  不只是天子满意,太子刘彻也谢了陈嫣一句,一半是因为老爹这样给面子了,他当然也要跟上。另一个,他是真的觉得陈嫣挺聪明的。之前的绵被他也知道了,用了也觉得不错,再加上现在的黄卷——可能是她手下的人帮着做的,但那又如何?

  天底下身边有奴仆的人多了去了,比如未央宫里其他的皇子公主,谁又能鼓捣出这些新花样?这足以说明陈嫣本人聪明,至少能督促身边的人搞这些。

  刘彻很喜欢聪明人,也很喜欢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听话的蠢人,介乎于两者之间的,那还是去死吧。

  用完饔食,刘启刘彻父子两个就相对而坐,刘彻说一些关中巡视所得,刘启听的居多,偶尔也提点一下政治上的小菜鸟。陈嫣则是作为一朵壁花,在一旁鼓捣她的手工禁步,天子不觉得她应该避开这个场合,自然也没有人会多嘴请陈嫣出去,又或者让她稍微‘严肃’一些,至少别做小手工。

  天子也很满意——寄予厚望,作为接班人的儿子在政治上表现越来越好,宠爱的‘小女儿’乖巧孝顺,这大概就是民间男子之乐罢!

  正这样想着,有宦官禀告:“陛下,太子洗马汲黯求见。”

  这个时候来打扰的都是讨厌鬼!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天子展现了一惯的演技,相当和蔼道:“正说起太子巡视关中的事情,汲黯来的正好。”

  汲黯官职为太子洗马,这是太子属官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教导太子的人之一。这一次刘彻巡视关中,无论是太子少傅王臧还是太子舍人郑当时都没有跟着去,去的只有汲黯,要说问什么事的话,当然只能找汲黯。

  之所以太子秘密巡视关中会让汲黯陪同,这也是有考量的。

  汲黯性格耿直忠心有原则,虽然有时候显得迂直了一些,但道德水准确实没的说。太子乃国之储君,敢于规范太子的人可不多!就以太子宫如今的一把手王臧和二把手郑当时来说,王臧是忠厚长者还好一些,郑当时却是没有原则的…

  太子这次出门说不定就遇上什么事了,身边有一个可以直言上谏,规劝他、约束他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不一会儿汲黯到了。

  陈嫣以前没有见过汲黯,主要是她的活动范围太小。此时有点好奇这位汉代名臣,便望过去,于是看到了一位身穿黑色大袖深衣、一丝不苟,面貌清癯的男子,年纪大约在四十岁上下。

  只看样貌的话其实很普通,不过气质倒是特别好,一眼看过去就让人想起冬日雪松,笔直挺拔,自有一种风骨。

  这倒不奇怪,据陈嫣所知,这位汲大人出身硬要说起来比刘家要有历史多了!他的祖上深受卫国国君宠信,自那之后到他连续七代都在做官,他的父亲就做到了文帝一朝的卿大夫,也是因为有这一层关系,他才能一出仕就是太子洗马!

  官职高低先不说,光是亲近太子就很难得了!等到将来太子登基,太子宫的旧人就是从龙之臣、天子心腹,等闲不能相提并论。

  俗话说‘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这位汲大人都到了第七代了,自然有一种大家子弟的气度与风骨。

  “臣汲黯见过陛下、太子殿下。”

  “平身吧。”天子让人在右边下手的位置铺了席位,陈嫣正好在左边,和汲黯算是相对而坐。

  汲黯才坐下就注意到了对面的小姑娘正捧着脸笑眯眯地看着他,不用猜也知道,这位正是传闻中‘独霸未央宫’的不夜翁主了。

  汲黯从没有见过陈嫣,她的事迹也是道听途说。不过在宫外他是见过汉家公主们何等嚣张跋扈!说起来汉家天下,至少西汉中晚期以前的汉家天下,王公贵族们在长安是不敢造次的。

  因为太多求上进的酷吏想要靠他们刷声望了,天子也对这样的王公贵族从不手软。所以大家在长安基本上是夹着尾巴做人…汉初一百多位功臣分封列侯,这个时候只剩下一半了,倒不是传闻中高皇帝爱杀功臣(大家只记得韩信被杀,于是有了相当程度的错误印象)。其中绝大多数其实都是犯了各种各样的事,然后被几代统治者免去了彻侯爵位。

  王公贵族们夹着尾巴做人,可是却有一个特殊群体过的骄横跋扈,那就是公主们!

  公主说是‘位比诸侯’,但她们又不做官,也不参与具体事务,纯粹就是荣誉性的爵位而已。但因为地位尊崇,血脉高贵,由此便超然无忌起来了。

  她们真的做出一些不妥当的事情,酷吏能怎么办呢?告状,就算告到天子头上,天子也不好对自己的姑姑、姐妹、女儿如何严厉。同时,因为她们是被排斥到主流圈外的‘女人’,就算告倒了她们,也不会让同僚们竖起大拇指。

  在大汉官员们眼里,公主不就应该骄横无忌么?真要是谨言慎行、朴素淡雅,那才真是教人大跌眼镜!

  在汲黯的想象当中,不夜翁主大概就是一个加强版的大汉公主了。虽然没有公主之实,但她可以说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对此他的观感大概就如后世围观群众对‘熊孩子’一样,没办法打一顿,那就敬而远之吧。

  真的见到这位不夜翁主,观感倒是好了不少。倒不是他get到了陈嫣性格乖巧,扭转了印象。才接触能知道什么?再者说了,那些刁蛮公主也不敢在天子面前刁蛮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才是正常呢!谁知道这位不夜翁主是不是小小年纪也学会了这一手呢!

  只能说,人都是视觉动物。见到一个长得白嫩可爱的孩子,只要他没有在自己面前犯熊,除非是不喜欢孩子的人,不然怎么也会生出几分好感来的。

  汲黯瞧了陈嫣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倒是陈嫣一直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包括汲黯在向天子禀告关中巡视的具体经过的时候。

  汲黯感受到了灼热的目光,但是他依旧正襟危坐,假装没看见。倒是天子,时不时就要注意一下陈嫣,一下察觉到了陈嫣在盯着汲黯看。

  刘启当然不用假装没看见,立刻笑着道:“说起来有一件事要托付给汲卿。”

  说着也不等汲黯反应过来,接着道:“阿嫣也要读书了,朕本打算亲自教的,奈何精力不济,只能托付他人。说起来平日给太子上课的博士、还有卿就是天下最好的老师了,反正也是授业,多一个阿嫣也不多,日后阿嫣就跟着博士和卿等一起读书吧!”

第25章 黍离(4)

  老刘家的都是影帝!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高皇帝的‘优良基因’,也可以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都很擅长在天下人面前表演…刘启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说这个话,貌似没什么问题,实际上问题大了!汲黯有心想要拒绝,但又实在说不出理由来——话说大家本来是教导太子去的,不夜翁主一个小小女童过去插班读书算什么?难道要一帮博士给个小女郎启蒙吗?

  汉代的博士一般指的是某个领域的最高成就者,当然,也和自身所在的学术团体是不是强势有关。所谓‘领域’指的是某部先贤的著作,《诗》、《书》、《礼》…但大家都知道每个领域内必定有不同的学派,自家学派的老大好确定,反正此时流行论资排辈,把前面的大佬论资排辈熬死了就轮到自己。但不同学派之间彼此不服,谁算第一人?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说话都不能服众,但博士还是要选出来的。所以这既是考验各人的水平,也是看各自所属的学术团体的政治地位。

  但不管怎么说,得到博士头衔的都是这个时代最最顶尖的学者。

  一般来说,他们的主要作用是给朝廷装点门面,显得朝廷爱惜人才、尊重贤能。另外,也有一定的顾问作用。

  博士的职务进一步变得重要,还要等刘彻登基设立太学,那时候五经博士是太学老师,桃李满天下,弟子许多从政为官,影响力非同一般。

  可即便装饰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此时的博士也是金光闪闪的招牌,让他们给太子上课,这当然没问题,甚至求之不得!利用自己的学识影响储君,进而为自身、为学派谋好处,可以说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但是教导一位翁主…怎么想也觉得太、太‘不成体统’了吧!

  汉代以前及汉代时的女性教育处于完全的野蛮生长状态,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女子中若真有靠着才学、能力流传千古的,那大多数天赋异禀。事实上,不同于男子身上背负的‘改变家庭阶层’的使命从而读书,此时女子读书真的是太散漫了。

  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女子读书,读书的女子主要分为三个群体,宫廷女子、官宦小姐、倡优之流。这些女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宝贵的受教育权力。

  可女子毕竟是不能参与到政事当中的,在男子看来根本没有读书的必要性。说来也是讽刺,女子第一个受教育的风潮来自几十年之后儒家兴盛,儒家那一套都知道的,为了约束女子,培养女性更高的道德情操,于是大力推广女性教育……

  总之,想到要教导一个女童,汲黯心中觉得荒唐,但又说不出理由来…要是晚一些的朝代,还能说出一大堆类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可是现在么,各方面的理论还在酝酿当中,野蛮生长是真的野蛮生长。

  刘启假装没有看见汲黯的脸色,就当他是答应了。至于说博士那里有没有意见,想来就算是有意见也只能想想了,毕竟这是个皇权社会。天子请博士教导教导自家侄女都不肯,这是什么道理!?

  其实刘启也不是突然兴起想起这件事的,事实上陈嫣的教育问题他早有打算。

  陈嫣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对书籍的喜爱,等到她能稳稳当当坐在长案前的时候提出想要识字,天子便亲自上手教,有时间的时候甚至握着陈嫣的手教她描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