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不过刘启并不总是那么有时间,所以其余的时候陈嫣就被交给她的傅母和宫中的‘学事史’(也就是负责宫廷女子教育的女官)。

  刘启偶尔检查陈嫣的学习进度,觉得惊人…事实上,刘启一直觉得学事史教导陈嫣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勉强了。特别是随着陈嫣学习加深,早就不是学事史能够招架的住的了!

  想来想去,刘启就将主意打到了这些博士身上。话说回来了,每年养这些博士也花了不少钱呢!只给太子一个人上课,感觉上也不是很‘划算’哦。

  汲黯并没有直接拒绝皇帝,不是他不敢,也不是他学会了委婉一些说话,只是他一时之间找不到一个十分有力的理由拒绝而已。

  但汲黯还是觉得不能直接答应,所以硬邦邦道:“陛下…此事恐怕不妥啊!《礼记》曰: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况且宫中自有学事史,何烦博士?”

  汲黯这一次唯一聪明的一点大概就是没有把《礼记》中接下来的‘执麻枲…纳酒浆笾豆葅醢,礼相助奠’这一段给说出来。这一段的核心思想就是女子学的事情主要就是纺织、厨事。

  只能说这是男人的美好想象,实际上如大汉贵女,谁会自己亲自从事纺织和厨事?就算她们自己坚持,恐怕家里也会阻止。

  汲黯心里有数,所以没有一板一眼地说出来。

  “诶!有什么不妥的呢?”天子却是早有准备,笑着道:“时移事易,古今有不同。当今去官宦人家探询,谁家不是以家中女儿、姊妹教养出众为荣?况诸博士都是学问通达之人,学问都这样大了,还容不下一个小女童吗?”

  “这、这…”汲黯也说不出什么来了,毕竟天子都主动戴高帽了。

  不过他还是勉强坚持道:“陛下说的是,只是小臣担心不夜翁主年幼,跟不上诸位博士。如今太子学的精深,总不能为了不夜翁主又从头讲起。”

  “不用为阿嫣从头讲起,阿嫣又不是治学,平日跟着读书,你们给她解惑就够了。”天子毫不犹豫道。

  之所以能这样安排,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时的‘学问’很是易学难精。硬要说的话,主要教材就是一些史书和古代先贤的著作,内容都是文科类的,政治、历史、文学、哲学什么的。

  看看字数吧,几千字很正常,上万字就算是多的了!后来好不容易冒出一部二十万字左右的史书,现代人还证明其实是汉代人搞出来的‘伪书’!

  所以硬要说的话,只要有教材,全部背下来也不是做不到!易学就在这里了。

  但正是因为字少,所以才有了‘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的说法,才有了让后世做注释的大佬挠破头的释义——有些释义和现代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文章的原作者看到这些理解,恐怕会目瞪口呆吧。

  阅读者:_(:з」∠)_

  原文作者:_(囧」∠)_

  难于精通啊!

  所以说,如果不打算下大功夫治学的话,有一定底子,从哪里插班进去影响都不是很大。

  汲黯皱了皱眉,起身肃立道:“博士乃博学之士,乃国家栋梁之材,人人敬服!若教以太子,天下人自无二话。可若是教养以女童,天下人何以观之?”

  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道:“于诸博士而言,太过于耻辱!”

  不只是天子,就连和汲黯相处很多的刘彻也惊到了!刘彻一直知道汲黯性格迂直,只要他心中认为是对的,他真是拼上性命也要贯彻维护。但是明明只是一件小事而已,陈嫣跟着听听博士讲课,非得要争执这些吗?而且还要这样得罪父皇?

  对于汲黯来说,是真的至于!问题不在于陈嫣跟着博士学习这件事本身,而在于这件事所显示的对某些东西的挑战!对于汲黯来说,让博士们教导陈嫣这样的小女童读书,未免‘有辱斯文’了。更深地说,是一种对‘学问’本身的藐视。

  不能当这是小事!汉代多少还有一些春秋战国时期风气的留存,有一些人确实是轻生死而重节义的,汲黯无疑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心中的坚持,据理力争,甚至死了就是死了而已。

  刘彻心里生气——明明就是小事,非要惹得父皇生气,好像父皇就是昏君,做出了天大的荒唐事一样!

  汲黯要是不是太子洗马,刘彻根本不想管他!可是他偏偏是太子洗马,不管都不行!不然天子问罪太子洗马,外面恐怕就要认为是他位置不稳固了!

  刘启面色沉沉,就连刘彻都摸不清楚他的父亲在想什么,生气或者不在乎?

  就在此时‘扑哧’一声笑,好像是一根针戳了下去,原本紧张的气氛立刻泄了气。所有人下意识地看过去,竟是陈嫣在笑——也对,天子这样讳莫如深的时候,谁又敢发笑呢?也只有陈嫣了。

  陈嫣站起身,跑到汲黯身边,扯了扯他宽大的衣袖,歪歪头:“汲洗马,照您所说,阿嫣不够去和博士进学…可天下除了博士,又有谁能教导阿嫣呢?”

  汲黯不卑不亢:“翁主自有傅母、学事史教导,再不然也可另择博学之士试教之——”

  “殆矣!汲洗马殆矣!”陈嫣打断了汲黯的话,抬头笑着道:“我自小多思,曾思虑《诗经》为何《关雎》为开篇。《春秋》何以‘王正月’起始?…”

  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都是此时相当严肃、最顶级的学者也不一定有答案的‘大题’,看似普普通通,实则让人思虑万千。最后陈嫣才不怀好意补充问道:“今有甲乙二人,约午时至未时,先至者待二刻,二刻后不至则走,问甲乙二人相遇推算为几成。”

  汲黯惊讶,一方面下意识地否定这是陈嫣自己想的,另一方面又抵不过好奇。挣扎半晌才道:“…敢问翁主所思有所得否?”

  陈嫣快活地眨了眨眼睛“自然是…有所得的!”

第26章 硕人(1)

  景帝后元年的冬十月末,关中的天气越来越凉,虽然这已经是一年的岁首了,但对于关中漫长的冬日,这才是一个开始呢!

  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阴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要下雪。守在宫殿外的武士和宫人眼观鼻鼻观心,就算是再冷也不敢乱动。只能忍着,并暗暗咬牙,一定要出人头地!但凡是在宫廷中有一丁点儿权势,也不会落到这样冷的天里在外站着!

  而和宫殿外的寒冷不同,长乐宫主殿长信宫内温暖如春。温暖既是指温度,也是指气氛。最上等的松炭没有一丝烟火气,持续散发着热量,冬日的严寒被阻挡在了宫殿之外。而宫内传出来的欢声笑语则是让宫人们放松了心情。

  就算这样的快乐不是自己的,但贵人们心情好,宫人们也要轻松很多。不然太后公主们绷着个脸,他们也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竟是这样!阿嫣当时竟将汲黯问住了?真是大快人心!”一个银铃一般的女声传了出来,哪怕是站在殿外的宫人也知道,说话的是长乐宫第一红人馆陶翁主陈娇。

  陈嫣笑着道:“当然是问住了,后来没法子,汲洗马只能答应我跟着博士们读书。”

  陈娇正是陈嫣那位‘鼎鼎大名’的姐姐,也就是金屋藏娇故事的女主人公。不过在这些后人附加的东西之前,陈嫣只当她是亲人、是姐姐而已。

  本来太子巡视关中是正事,但被陈娇知道了,纠缠着一定要同去。磨了好久,连太后都惊动了,好不容易才让天子和太子同意。只不过回来的时候陈娇却比刘彻晚了好几天,据说是两人闹别扭了。

  “我对他说‘你走好了’,他竟真的先走了,倒把我一个人丢在穷乡僻壤!”陈娇恨恨说起这件事,表示再也不要搭理刘彻了。

  其实陈嫣知道,陈娇是不可能一个人被丢下的,身边肯定有很多人。至于她呆的地方,更不可能是穷乡僻壤——关中好歹是老刘家的基本盘,经营起来是很用心的,即使是县城,条件也不会太差。

  不过没有人会和陈娇分辩这个,陈娇是个顺毛驴,不能倒摸毛!和她讲道理?行不通的。不过她也不是没有讨人喜欢的地方——真要是个纯粹的‘刁蛮翁主’,也不太可能获得这么多的宠爱。

  陈娇最重感情,不合她的意,再有道理她都不听。可若是珍重之人说的话,哪怕没什么道理,根本不能说服她,她也愿意配合。

  陈嫣在她面前就是个小妹妹,自然不会故意端着,说什么大道理。所以只管转移话题,让她消消火…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前两日‘为难’汲黯的事情。

  概括起来说,天子大舅想给陈嫣报一个高级小班读书,但高级小班的班主任显然对此不满——这不符合我们的招生条件。

  说实话,陈嫣当时插嘴说话其实不是为难汲黯…她和汲黯无仇无怨,也知道他其实是个真正的君子。至于说对方伤了她的面子?她又不是一个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公举,自尊心那么脆弱。

  她之所以说那个话,其实是为了解围。天子大舅这几年看上去行事温和了很多,但那纯粹是多病的身体给人的错觉!当年能一棋盘砸死吴国王太子,后来宁肯闹出七国之乱也要削藩的刚烈天子,说他温和宽容?果然是刘家盛产的影帝,所有人都被蒙骗了!

  天子大舅其实不讨厌汲黯,甚至还很喜欢,但那是建立在汲黯不找自己的不自在,而是整日找太子的不自在的基础上!作为当今天子,刘启当然喜欢太子身边有一个这样正直的人、纯粹的人。

  可是真的自己承担这份正直和纯粹就会知道了,即使是英明的皇帝也喜欢说话好听的臣子,而不是说话不好听的好臣子。

  天子大舅为了名声着想,不会为了这样的‘小事’当场发作。但是事后肯定会记在心里,并且让天下都知道,刘家天子是得罪不得的!

  呵呵,刘氏出了名的记仇,若是谁得罪了刘家天子,能连累好几代人!远的不说,就说当年总是弹劾太子时候刘启的张释之吧,本来都做到廷尉高官了,这可是大汉有数的两千石,有名有实!说贬谪就贬谪了,被弄到淮南国做国相,虽然也是两千石。可是长安城里做主管一切刑狱的主官,和到地方上做个诸侯国国相,杀人不见血不过如此!

  就这犹嫌不够,刘家根本就没让张释之家族出头了!

  看起来没打没杀的,以皇帝来说算是很温和了,但这种软刀子杀人最难受!如张家这样,彻底断送了政治生命,结果连邀名都做不到。悄无声息的,就被人遗忘了——大概只能在各家教导子弟的时候作为反面教材出现吧。

  陈嫣出这个头,很大程度上是想让汲黯吃瘪,答应她跟着博士读书的事情。这样一来,天子大舅心里肯定暗爽了,也就不会记汲黯的仇了。

  至于那些问题,针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其实不是她想的,而是后来一些研究成果。之所以陈嫣还记得,得感谢她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在讲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时候,顺嘴就讲了一些故事,说的就是后来者如何发散古代著作的‘背后含义’。

  如《关雎》其实就是歌颂后妃之德云云,所以才能放在首位。那时候说起这样的解读,大多是从批判,甚至有些嘲笑的角度去说的。因为听起来真的很牵强,完全就是将《诗经》民歌中真挚活泼的表达,变成了老学究的道德故事。

  不过不得不承认,之所以能成为古代流行的解释,是因为真的很符合古人的口味。陈嫣将这些说出来,也足够震慑住汲黯了。

  至于最后的算术题…纯粹是陈嫣的恶趣味,这是一道典型的几何概型题,属于只考这个知识点的单纯题目,所以只要学过都应该会做。但、但汉代数学还没有到讨论概率的地步,所以…game over

  陈嫣:≧ω≦

  汲黯:(⊙o⊙)

  至于陈娇对于汲黯吃瘪如此地喜闻乐见,只能说汲黯是真君子关陈娇咩事呀~作为堂邑侯府的千金、大汉国母的心肝宝贝、馆陶长公主的掌上明珠…以及未来的皇后,陈娇从来都是听她想听的,也从来没有人在她耳边说些不好听的。

  这个汲黯,之前接触不多没感觉,这次巡视关中同行了好长一段时间——以陈娇的自在肆意和汲黯的孤直清高,陈嫣用脚后跟都能知道,肯定发生了一些让陈娇跳脚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陈娇显然是快乐的,不停称赞着陈嫣聪明,顺便可怜她明年就要跟着博士读书了:真是个小可怜诶~读书是多么辛苦的事情啊!

  陈娇当然也有贵女教育,但是除了礼仪教育不能放松,其他的部分太后和馆陶长公主要求都很低。比如说读书,认识字,大概历史知道,别人提及某部经典,她不至于一无所知,这就足够了。又比如说此时很常见的才艺教育,当时陈娇选了箜篌,但一直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从来没人纠正她……

  所以说,之前陈娇说读书辛苦,恐怕她根本不了解!之所以现在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刘彻。陈娇常常去太子宫找刘彻,自然知道他的学习强度,想到陈嫣要去太子宫做旁听生,立刻可怜自己的幼妹。

  相差了十来岁的两姐妹亲昵地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倒像是年纪相近的小姐妹了,也不知道是陈嫣太老成,还是陈娇实在太有童心。

  至于旁边的太后和馆陶长公主,只剩下满心欢喜了。特别是窦太后,作为天底下地位最高的女人,说起来千好万好,可是那又如何呢?丈夫死了,心爱的小儿子也死了。因为政治上的敏感,孙子什么的是不可能亲近的,而且还瞎了眼睛。

  身边有长乐宫上万宫人,其实还是寂寞。此时两个外孙女叽叽喳喳,像是两只快活的小鸟,正如她的青葱岁月,哪里能不喜欢!

  “阿娇总算回来了,再几日就要冬至节了——之前你还担心阿娇赶不上,我说阿娇这个孩子是有分寸的,说对了吧?”窦太后笑着对大女儿说道。

  刘嫖从来不和老太太争辩,干脆利落道:“没错!您老人家说的都对!”

  正在陈嫣和陈娇说话的时候,傅母益领着两个宦官过来,两个宦官各提着大箱子一边的耳朵,弓着身子,似乎很沉重的样子。

  这个大箱子很大,有半人来高,装饰地也很奢华。用千年樟木制成,一层又一层的漆面上画着许多人物故事,大多是红、黑、白三色,还在各个角上包了金。

  陈娇见到送来这个箱子,眼前一亮,立刻拍起手来:“要扮手偶戏?阿嫣有了新故事?”

第27章 硕人(2)

  陈嫣确实是在不久前才确实回忆起了上辈子的事情,但是很多现代成年人的‘常识’是一直保留了下来的, 时不时就有一些‘奇思妙想’。所以她现在就算弄出什么新鲜东西, 周围的人也不会觉得奇怪…习惯了嘛。

  手偶戏差不多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表演作为一门艺术,早在原始社会就诞生了, 一开始当然和宗教、祭祀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扮演的对象往往是被崇拜的神灵和祖先, 由祭祀表演出神灵上身的样子,作为神在人间的化身——和后世的跳大神有一些相似。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这已经变成一件司空见惯、和祭祀礼仪结合非常紧密的事情了。人们常常会在一些重要节日排演神明故事…平时可不能乱演,不然就是对神明不敬!

  不过这种表演直到秦汉也没有日常化,要说最接近后世戏曲的,大概是歌舞表演了, 因为已经渐渐出现具有叙事性歌舞的雏形。当然了,如果不是有钱有闲的贵族,是没办法从歌舞百戏中看出故事的。

  陈嫣当时只是觉得百戏不太好玩,来来去去就是角抵、杂乐、武术,好不容易有魔术表演,还粗劣的过分。抱着消磨时间的心态,在她的描述下, 令身边宫人帮着做了一些可以套在手上做出活动的手偶娃娃。

  一开始就很简单地演出了一些早就有的故事, 大多是诸子百家写的那些寓言, 简短、人物少, 而且也算有趣, 天然就是好剧本。然后让宫人在天子大舅、母亲、姐姐等人面前表演了一番, 受到了很大肯定。

  认可就是最好的鼓励, 本来只是随便做做的,陈嫣也不由得认真起来。先是让人改进了一下手偶戏的舞台,仿照以前看过的一些街头艺人表演——他们大多一个箱子走天下,平常箱子里放手偶和其他道具。表演的时候打开箱子,稍微组装一下就是一个小舞台。

  当然了,陈嫣这个箱子是让少府最好的工匠做的,自然精美异常,不是流浪艺人以皮实耐艹为主的箱子可比。

  箱子打开,幕布拉起,还特地问少府要了几个善于‘口技’的伶人作为专职表演者。甚至专门写剧本,而不用现在那些已经人尽皆知的故事。再次表演,大家更给面子了!

  陈娇这个姐姐比陈嫣大了十岁左右,可说到底放到后世也就是一个中学女生而已。再加上从小受宠,心理年龄更小了。手偶戏这种娱乐又没有见过,实在是好玩儿极了!立刻也让少府帮着做了一套‘手偶装备’,甚至同样的伶人都配备齐了。

  只不过让人创作有意思的故事出演总是很难,放在这个时代,写故事本就是少数人才能做到。既要有学识,又要有点子和文笔。更何况还不是简单的写故事,这个故事得适应表演形式……

  吩咐身边的人写故事,可是总戳不中陈娇的那个点!

  陈嫣就不一样了,就算记忆不清晰,隐隐约约照搬一些童话故事,然后做‘本土化’改良,这就很好了。

  此前陈嫣的手偶戏剧组已经出演了《三只小猪》、《小红帽》、《灰姑娘》、《青蛙王子》等著名剧目,陈娇都极度捧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