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黄茂林一咧嘴,偷偷笑了一声,并不说话,自己往卧房里去了。

  慧哥儿正聚精会神的描红, 他个子小, 家里的书桌书椅他也用不上。每日就把纸笔放在一个高脚椅上,自己坐个小板凳, 高矮正好合适。

  自他上学以后,黄茂林原说让慧哥儿单独睡, 慧哥儿死活不干。

  梅香也不勉强,才三岁多的孩子,晚上一个人睡定然是害怕的。好在家里的床大,一家四口也能睡得下。挤一挤也无妨,只要把青莲看好,别压着她,其余三个随便滚,一张床上挤,一家人感情倒是越发深厚。

  黄茂林进了卧房后,只见梅香正斜躺在床上,青莲已经醒了,被阿娘逗得手舞足蹈。

  见黄茂林进来,青莲立刻两眼发光,对着阿爹啊啊的叫。

  黄茂林过去先亲了一口女儿,“小乖乖,这么早就醒了,是不是想出去玩?”

  梅香嗔怪他,“我好不容易引的她忘了出去的事,你又来招惹她!”

  黄茂林对着梅香的脸也亲了一口,“你再睡一会儿,我抱她在院子里转两圈。”

  梅香笑着摇头,“我也起来了,天都大亮了,不能再睡了!”

  黄茂林把女儿抱了起来,“那也行,起来吃饭,吃了饭你们娘俩不拘去哪里玩都行,下午再睡。”

  梅香嘟着嘴抱怨,“成日家吃了睡睡了吃,我快成头猪了!”

  黄茂林笑着回答她,“胡说,哪里有你这样好看的猪!”

  梅香气得拧了他一把。

  梳洗穿戴好之后,张妈妈和细月把早饭摆了上来。

  梅香一手抱着女儿一手吃饭,因慧哥儿要上学,家里的早饭比头先更早一些。

  慧哥儿匆忙扒了两碗饭,拎起书袋就要走,黄茂林急忙在后面跟着他,把他送到学堂去。

  梅香抱着青莲在院子里转悠,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喊声,“表哥,表嫂,家里有人吗?”

  梅香连忙出去一看,发现来人是郭二郎。

  梅香笑着迎接,“表弟来了,真是稀客,你表哥送慧哥儿上学去了,等会子就回来了,快请屋里坐!”

  郭二郎笑着喊了一声表嫂,梅香把郭二郎引进了堂屋,让细月倒了杯茶,主仆二人坐在那里招待郭二郎。

  梅香试探性的问他,“表弟来是有什么事?你表哥成日家忙碌,我带着个孩子,出门也不大方便。说起来,好长时间没有去看外婆和舅舅舅妈了!”

  郭二郎笑了,“不瞒表嫂,过两日我阿奶过六十大寿,阿爹说要办一场酒席,我来请表哥表嫂去喝杯喜酒!”

  梅香高兴的说道,“那可真是大喜事,外婆身子骨硬朗,是我们后人的福气!表弟放心,我们定然早早过去给外婆贺寿!”

  正说着话,黄茂林进来了,一见郭二郎,立刻高兴的打招呼,“表弟来了,晌午别走了,在我家吃饭!”

  郭二郎和黄茂林打过招呼后,把邀请他们夫妇去吃喜酒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黄茂林一拍大腿,“哎呀,当年我可是许诺过外婆的,她老人家过六十大寿时,我要给她唱戏!”

  梅香笑着接话,“那敢情好,咱们送一场皮影戏,好好热闹热闹!”

  郭二郎忙客气说道,“表哥表嫂去喝喜酒就行了,不用破费!”

  黄茂林高兴的摆摆手,“你不用管,这是我的事情!”

  郭二郎也不好再说什么。

  说了一会子闲话后,郭二郎起身要走,“表哥表嫂,你们稍坐,我还要去通知姑父和二姑呢!”

  黄茂林也起身,“阿爹在如意坊,我带你一起去!梅香,你准备一桌酒菜,等会子我再把表弟带回来吃饭。”

  郭二郎连忙拒绝,“表哥表嫂别客气,我家里这两天正忙乱,等会子见过姑父和二姑我就要回家帮忙,回头等阿奶大寿,表哥表嫂一起过去,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喝酒!”

  黄茂林想了想,也不再勉强他,“那也行,不急这两日。”

  兄弟二人和梅香打过招呼后,一起往如意坊里去了。

  黄茂林回来之后,立刻就去找唱皮影戏的。与班主商议好,郭老太太大寿当日直接去郭家,并提前给了定金。

  找了唱戏班子后,黄茂林又回来与梅香商议,“我想给外婆扯一些料子,再买条猪后腿,称些点心,你看如何?”

  梅香点头,“我等会子就去赵掌柜家,给外婆扯一身料子,这两天我赶一赶工夫,给她老人家做一身新衣裳,猪腿和点心当日买也来得及。”

  黄茂林给梅香作揖,“那就辛苦娘子了!”

  梅香笑了,“好好说话,别作怪。”

  眼见着快到晌午饭时间,梅香把青莲塞到黄茂林怀里,“走,你跟我一起去扯料子。”

  夫妻二人抱着女儿,带着钱,一起去了赵家绸缎铺。

  听说是给老太太过寿,赵掌柜帮着推荐了几款新式料子,梅香挑了一样上面有万字吉祥云纹的暗红色料子。

  梅香虽然不知道老太太的尺寸,但凭着经验,大致也能猜的出来,且老人家的衣裳,都是略微做大一些,穿的舒坦。

  当日下午,梅香午睡后起来就动手,两天的功夫衣裳就做好了。

  到了老太太过寿那一日,黄茂林夫妇一大早都换上了新衣裳,带着一双儿女,先去找黄炎夏。

  黄炎夏昨日从如意坊回来了,今儿早上也换上了新衣服,吃了饭之后就和大儿子一家往郭家去了。

  黄茂林带了这么多贺礼,黄炎夏自然也不会空着手,从街上走的时候也买了一些老人家吃的东西。

  一家人到的时候,郭家正热闹着呢。

  六十大寿是大事,郭氏族人和各路宾客全都到场,黄炎夏带着儿子先把贺礼送到记账之处,又带着儿子媳妇和孙女一起去给岳母拜寿。

  黄炎夏虽然做阿爷了,但今儿给岳母拜寿,仍旧行后辈之礼。

  郭老太太一把抱过慧哥儿,“我的小乖乖,你们能来太外婆就很高兴了,别磕头了!”

  黄家人到了之后没多久,唱皮影戏的师徒二人来了。宾客们都很惊奇,这是谁请的戏?

  黄茂林急忙去找郭大舅,“大舅,我与阿爹给外婆请了一出皮影戏,这会子唱戏的人来了,还请大舅跟我一起去迎一迎。”黄茂林把黄炎夏的名字也带上了,父子二人一起请,说出去也好听一些。至于钱不钱的事情,黄炎夏如今帮黄茂林管着如意坊,尽心尽责,他做儿子的正愁没地方表孝心呢。

  郭大舅愣住了,旁边的客人连忙凑趣,“哟,老太太可真有福气,六十岁的人了,身子骨硬朗,过大寿儿子孙子办酒席,女婿外孙子请唱戏的,等我六十岁这时候要是有这福气,做梦我都能笑醒了!”

  旁边人笑话他,“你可不就是做梦了,你能跟老太太比!”

  众人嘻嘻哈哈笑了起来。

  郭大舅反应了过来,拍了拍黄茂林的肩膀,“好孩子,这般孝顺,外婆没有白疼你!”

  黄茂林笑了,“当日我许诺过外婆的,六十大寿时给他老人家请唱戏的,如今是该我兑现的时候了!”

  郭大舅带着外甥去把唱戏的师徒二人迎接进来,并让人上茶水果子好生招待。

  郭老太太听说女婿和外孙子给她请了唱戏的,脸上笑的全是褶子,“好孩子,你们能来外婆就很高兴了,竟然这般破费。我老婆子也算没白活,有一群这么孝顺的儿孙。”

  黄炎夏事前不知道儿子请了唱戏了,如今先儿子还打着自己的名头,心里很是熨帖,暗暗想着以后要多用心照看如意坊,给儿子多挣些银钱。

  梅香和郭二姨围坐在老太太身边,郭舅妈带着两个儿媳妇到处忙活,小表妹丫丫因快要出门子了,今儿只管招待亲朋家的小姐妹。

  青莲还小,梅香也不往人太多的地方去,中途郭大郎媳妇把梅香带到自己屋里,让梅香给孩子喂了一次奶,抱着她哄着睡了一觉。等青莲醒来的时候,外面的酒席已经开了。

  晌午的酒席十分热闹,所有后辈都端着酒杯去给老太太敬酒,沾一沾喜气和福气。

  吃过了酒席之后,开始唱皮影戏。梅香抱着女儿远远的听了两句,因人多声杂,梅香也不敢往前去,只在后面陪着郭老太太说笑。一直热闹到天快黑,两场戏终于唱完了,各路宾客纷纷散去。

  黄炎夏要带着儿子媳妇回家,郭舅妈从家里得的贺礼里面拿了一些东西送给黄家父子。路上,黄茂林牵着慧哥儿,梅香抱着青莲,黄炎夏走在最前面,偶尔说两句话,很快就到了镇上。

  回来之后,黄炎夏让大儿子把东西都拎回去,黄茂林不肯,给黄茂源家分了一些。

  回家之后天快黑了,青莲又睡着了。梅香把女儿放在大床上,让慧哥儿去写字。

  黄茂林往大床上一躺,摸了摸女儿的小手,忍不住和梅香感叹,“日子过得真快,我感觉不久前外婆还经常操心我长不大,这么快咱们都儿女成群了。怕是要不了多久,我也老了。”

  梅香笑了,“胡说,你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好生干活,可别说自己老了想偷懒。”

  黄茂林咧嘴,“就算我老了也不会偷懒,这辈子就是要给你们娘儿几个做牛马。”

  梅香斜眼看他,“怎么,给我们做牛马你不乐意?”

  黄茂林连忙赔笑,“乐意乐意,给你们做牛马我高兴着呢!”

  两口子说笑了一阵后,一起到堂屋里吃夜饭。

  郭老太太大寿过后,黄茂林夫妻的小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日子安然顺利,慧哥儿写的字终于能看两眼了,青莲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梅香因为日子顺遂,越发白里透红姿容俏丽。黄茂林管着几处产业,身上越发有了掌柜的气势,也只有回家之后,才能毫不顾忌的和梅香笑闹。

  因黄茂林在家里没有架子,慧哥儿也不怕他,偶尔还和他调皮。黄茂林也不气恼,他并不在意自己的父亲威严有多重,与其在孩子面前摆架子,不如多疼他一些,孩子又不傻,阿爹阿娘真心疼他,他一样样都记得清楚的很。

  有了好吃的,慧哥儿总会惦记着给阿爹阿娘留一些,自己遇到难处或是闯祸了,也会立刻去找阿爹阿娘。有些人家父母威严重,孩子闯了祸不敢说,有了难处更不敢说,结果更糟糕。

  一家人的日子和和美美的,等冬日来临的时候,从县城里传来一个消息,顿时把整个平安镇都炸开了锅。

  往年平安镇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镇上稀稀拉拉有几家店铺,各村子里偶尔会有些小作坊,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县衙也没人来管这块儿。辛苦跑来跑去,收的税还不够茶水钱。

  如今不一样了,平安镇越发繁盛,店铺鳞次栉比,大作坊大货仓先后建立起来。

  贺大人走后,新来的县太爷李大人眼睛盯上了平安镇。吏部每年给官员考评,税负是重头。除了粮税就是商税,县城里的商税从来没漏过,平安镇这一块,如今也该整治整治了。

  李大人召集县丞、县尉和各房书吏一起商议,如何将平安镇的商税收上来。

  李大人虽然想做出业绩,也并不想盘剥百姓,只按照朝廷的法度办事。

  众人商议了几天之后,由县丞带着三个书吏和八个衙役到平安镇收商税、定户籍。

  因韩敬博是平安镇之人,为避嫌,李大人并没让他来,但韩敬博还是提前把消息送了回来。

  此次县衙来整治平安镇,一则为收今年的商税,二则将各家户籍重新认定。凡没有功名的普通人家,一旦做了行商或是倒手买卖的那一种,不论一年盈利如何,必定要定为商户。家里有作坊的,若户主是作坊主,年盈利超过二十两银子,也要定为商户。第三,已经有了功名之人,名下所挂商铺不得超过两家,否则一律上报学政大人,褫夺功名。

  这些规矩,也就是对老百姓管用。真做了官,谁家不是良田千顷产业成林。但没有办法,平安镇全是小老百姓,你就得守着这规矩。若以后慧哥儿中了进士做了官,就算家里有十个作坊八个商铺,也没人会管。

  黄茂林听到消息后,立刻坐不住了,家里的豆腐坊和如意坊,哪一样一年也不止挣二十两银子,还有喜馍铺子。这都是有帐可查,瞒也瞒不住。

  黄茂林坐卧难安,慧哥儿正在读书,以后他还想让儿子们去参加科举呢,若被定为商户,可如何是好。

  焦急了两天之后,黄茂林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他要把家里除了田地以外所有的产业,通通转到梅香名下,作为梅香的嫁妆,这样朝廷就管不着了。

  梅香听到之后瞪大了眼睛,“转到我名下?阿爹能同意?你们黄氏宗族能同意?”

  黄茂林摸了摸梅香的头发,“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我必须把这件事情办成!咱们家不能被定为商户,一旦成了商家,别说慧哥儿,连孙子都不能科举,那我这样辛苦挣家业有什么用,难道是为了养败家子吗?这事儿你别管,我来操办。甭管记在谁名下,不还是咱们家的东西,以后还是要传给孩子们的。”

  梅香讷讷开口,“我倒是不在意作坊在谁的名下,就怕人家说你是吃软饭的。”

  黄茂林哈哈笑了,“我吃软饭碍着别人什么事,再说了,我老早之前不就是吃软饭的。我是掌柜的,你是掌柜的掌柜的。”

  梅香伸手拧了他一把,“我跟你说正经的,又胡说八道!”

  黄茂林做了决定之后,第一个去如意坊找黄炎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