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黄炎夏沉默了半晌,“你真决定这样干?没有别的法子?”

  黄茂林点头,“阿爹,就算我请县里的官老爷们吃饭,再托敬博四叔,这一回躲过了,以后呢?这会子慧哥儿还小,咱们家是商户是农户倒无所谓,若我钻空子暂时定了农户,慧哥儿以后要是有了功名,那眼红的人还不生事?索性我一次办好,以后也没有后顾之忧!媳妇的嫁妆,朝廷总管不着。”

  黄炎夏叹了口气,“也罢,你们两口子好,放谁名下都一样。只要是为了孩子们好,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我这边没有意见。你明儿备一份厚礼,我带你去去看一看你三爷爷,与他说明白,也省得以后族里人说闲话。”

  第二日,父子两个一起去拜访黄知事。

  宗族子弟科举,这是合族大事,黄茂林的理由冠冕堂皇,黄知事也不好说你不能这样干,且中间又连着韩家,黄知事最终也同意了。

  其实只要把作坊都停了就无妨,但作坊每年收益多,以后家里孩子科举考试,费钱着呢!不光是自己家里,族里若是有可造之材,黄茂林也不会小气。黄知事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同意了黄茂林把家里作坊全部转到梅香名下。

  把黄炎夏和黄知事说通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黄茂林先去找明朗,说了自己的打算。

  明朗给黄茂林倒了杯茶,“姐夫所虑深远,为慧哥儿长远计,是不能惹人非议。我也不好说姐夫这样做得好,毕竟作坊都转到了姐姐名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韩家想占姐夫的便宜。但姐夫能有这番魄力,让我敬佩不已。”

  黄茂林笑了,“我与你姐姐之间,不分彼此。”

  黄茂林走了之后,叶氏与儿子说悄悄话,“你姐夫从来不是那种在意虚名的人,你姐姐没嫁过去之前,他就能把私房钱拿来让我给你姐姐买嫁妆田,如今他们都有两个孩子了,不过是转个名头罢了,外头人觉得好像是把家业拱手让人,对你姐夫来说,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一点儿变化都没有。”

  明朗笑了,“有几个人能像姐夫这样通透呢,多少人家别说这么多作坊了,就是几分田地,谁家也没说记到媳妇名下的。”

  叶氏又问明朗,“这样把作坊都转到你姐姐名下,官老爷们真的就不追究了?”

  明朗含笑回答叶氏,“阿娘放心,姐夫不过是未雨绸缪,其实就算不转,托四叔和张县尉,也不用担心。但既然姐夫决定这样干,咱们也能省下个人情。四叔和张县尉的人情,留着以后关键的时候用岂不更好。至于作坊写谁的名字,儿子觉得倒不是什么大事。”

  叶氏笑了,“那就这么办吧。”

  过了几日,县衙来了一群人,都住在张里长家里。书吏们带着衙役四处登门,查各家账本。没有账本?没关系,这些书吏和衙役们都快成精了,看你家一天的流水就能算出你一个月的盈利,若有所隐瞒,罚款!

  连杀了两只鸡,猴子们都老实了,各家各户老老实实报税。

  镇上读书的人家也不是那么多,许多人家并不在意被定为商户。那泥腿子名头倒是好听,吃油吃盐都不大方。

  黄茂林在县衙里来人之前,把门口的豆腐坊牌匾换掉,从原来的黄家豆腐坊变成水玉坊。

  梅香听到这名之后笑了半天,“不过一个卖豆腐的摊子,如何取个这么文绉绉的名字?”

  黄茂林笑了,“那绿色的石头叫玉石,我这水豆腐又白又嫩,不比那石头差,我叫水玉如何使不得?若是单叫豆腐坊,未免太单调。”

  梅香笑了之后又点头夸赞,“好好,你这名儿取的好,就叫水玉坊吧,听起来和如意坊倒是一家的。这喜馍铺子我也得换个名,不如叫生肖阁如何?”

  黄茂林品了品,揶揄梅香,“虽然不如我的水玉坊好听,比喜馍铺子还是好多了!”

  两口子立刻换了两个牌匾放在大门口,头一天把街坊邻居们搞懵了,问了半天才知道家里的营生没变,就是换了个名儿。

  有人嘻嘻哈哈说黄家两口子有意思,也有人撇嘴说臭讲究。

  换过了名字之后,书吏带着衙役上门时,黄茂林先热情招待他们,拿出上好的茶叶和果子,又请了明朗在一边陪着说话,一再强调家里的作坊全是屋里人的陪嫁。

  书吏问,“既是家里奶奶的陪嫁,可有契约书?”

  黄茂林赔笑道,“大人可问倒我了,我们乡下小民,开作坊时说开就开了,因也赚不了几个铜板,未曾到官府备案。既然大人这样问,敢问大人这里可能帮着备案?”

  书吏骄矜的点了点头,“备案倒是可以,不过得交些手续费。”

  黄茂林急忙点头,“多谢大人。”

  那书吏也知道,这是韩书吏的侄女婿,张县尉女婿的姐夫,也不曾为难,按照流程收了黄家三个作坊半年的税,又帮着把三个作坊全部登记在梅香名下。

  朝廷商税二十税一,就是说你挣了二十两银子子,得交一两的税。

  黄家三个作坊这大半年里挣了二三百两银子,连税加手续费,去了近二十两。

  县衙里的人在平安镇盘桓了七八天,终于把所有的商铺都记录完毕,该收的税都收了,所有户籍认定完毕。

  临行前,张里长请县衙里的人吃饭,明朗去作陪,黄茂林虽然没去,也送了两坛好酒过去。

  闹哄哄的税户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县衙里的人走了之后的当日夜晚,孩子们都睡着了,黄茂林摊开四肢躺在床上,轻声冲梅香叫嚷,“掌柜的,你以后一个月给我开几多工钱?”

  梅香笑了,“工钱没有,你早跟我签了死契,若是不好生干活,我赏你一顿板子!”

  黄茂林吃吃笑了,“那我若是做的好,掌柜的有何打赏?”

  梅香拿梳子正在通头发,“你想要什么打赏?”

  黄茂林从床上爬起来,坐到梅香身边,对着她的耳朵说道,“我想让掌柜的每天晚上给我暖被窝。”

  梅香斜着水汪汪的眼睛看他,“一个长工,居然敢肖想掌柜的,该打!”

  黄茂林一把抱起她,“走,求掌柜的赏我一顿板子!”

  家里的日子继续波澜不惊的往前过,黄茂林说自己如今是个长工,每日夜里越发涎皮赖脸,直说让掌柜的给他暖被窝,若掌柜的不答应,他给掌柜的暖被窝。

  到了十月,如意坊那边越发热闹起来。黄家的货仓租出去七七八八,黄炎夏和叶厚则每日要把所有货仓至少巡视三遍,防潮、防火、防盗,除了当日黄茂林从家里牵去的狗,叶厚则从村里又抓了两只小狗,养了两三个月以后,也有个半大了。

  除了三条狗,黄炎夏把黑虎新生的一窝小猫全部抓了过去,货仓那么多,保不定就有老鼠,几只小猫整日在如意坊里到处乱窜,就算抓不到老鼠,也能把老鼠吓跑。

  头先盖的四间门脸儿一直空着,等十月底的时候,忽然有人来租了一间。这人把自己的货一大半放在货仓里,一小半放在门脸儿里,每日出去与外地来的客商们打交道,就地做买卖。

  黄炎夏把杨氏打发回来,让这人和自己挤在一间屋里,还给他提供了几天的免费饭菜,条件是以后出去了多帮着推一推如意坊。

  黄茂林把门脸儿的费用定的比货仓高一些,一个月二两银子。

  这人就租了一个月,每日出去忙活,人家来看货时,他就把人家带到门脸儿里,人家要订货,自己跑到货舱里去拿,渐渐的也能把手里的货物都倒出去了。

  有了这人带头,后头又有人来租门脸。但外地人在此处都没有家,只能和黄炎夏或叶厚则挤一挤。

  黄炎夏见状,立刻自己从韩家砖窑里买了些砖瓦,利用每日的空闲时间,和叶厚则一起动手,又盖了两间小屋,给这些租门脸儿的人住。租房子不要钱,只要每日交些茶饭钱就行。

  不光如意坊,附近的福满堂和其他两家新盖的货仓也都不差。

  货仓生意的火爆,带动着黄茂源的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外地人拉货送货,黄炎夏第一个就是找自己儿子,若是黄茂源实在忙不过来,再找与黄茂源关系好的车夫,也能落下个人情。

  黄茂源渐渐感觉一辆车不够用,整日从早到晚都没闲的,连吃饭都是匆匆扒两口。

  黄茂源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闷头一个人苦干,他得找人搭伙。

  拿定主意后,黄茂源先去找黄炎夏。

  “阿爹,我想再买一辆车,请人帮我拉车。”

  黄炎夏有些吃惊,这个一向有些墨守成规的小儿子也开始想干大事了,“怎么忽然想再买辆车?”

  黄茂源笑了笑,“阿爹,大哥如今三处作坊,还有油坊的分成,儿子连大哥一根手指头都不如。当日拖赖阿爹,给儿子找了个饭碗,儿子也喜欢拉车。但如今大哥的生意好,儿子也跟着沾光。除了大哥这边,外头也有许多生意。如今一辆车实在是不够用了,不如再买一辆,我租给别人,阿爹看可使得?”

  黄炎夏想了想之后,点头回答他,“使得使不得,你得去试一试。我也没拉过车,说不好。既然要再买辆车,去找你大伯再给你做一辆,到牲口市场再买头骡子。”

  黄茂源笑了,“有阿爹这句话,儿子干起来也更有底气。”

  黄炎夏给小儿子倒了杯茶,“愿意去拼是好事,不要怕人家说闲话,等你干出事业来了,那些说闲话的头一个会来奉承你。买车的钱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这里有。你大哥给我开的工钱厚,我又没有花钱的地方。”

  黄茂源连忙摇头,“够了够了,儿子有钱,阿爹不用担心。”

  爷儿两个又说了一会子话,黄茂源回去之后立刻去找了黄炎斌。

  黄炎斌手脚快,很快又给黄茂源做了一辆一模一样的车。黄茂源又请了黄茂林,兄弟二人一起去买了一头强壮的骡子回来。

  对黄茂源再买车的行为,黄茂林大加赞叹,“这样才对,光看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只能混个温饱。如今你赶在人家前头买车租给人拉,一步先步步先,后面人就算想学你,也不一定有你做的好。”

  黄茂源摸了摸头,“我也是跟大哥学的,我看大哥家里本来有豆腐坊,又折腾起了喜馍铺子和货仓,家业越来越大。我虽不如大哥有本事,也不想给阿爹阿娘和大哥丢脸。”

  黄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什么需要大哥为你做的,尽管开口。如今车也有了骡也买了,你可想好了让谁给你拉车?”

  黄茂源有些犹豫,“大哥,你那里可有合适的人选?”

  黄茂林摇头,“这是你的车,你自己拿主意,你选定了人,我和阿爹可以帮你掌掌眼,但人选还是你自己来定。”

  黄茂源犹豫了半天,试探性的问黄茂林,“大哥,你觉得杨家大郎如何?”

  黄茂林想了想,明白黄茂源说的是红莲的大弟弟,“杨家大郎倒是不错,我一个外人说句公道话,他倒是歹竹出好笋了,不像你舅舅一样无能,也不像你舅妈一样不讲道理。他是你表弟,又是你小舅子,若是靠得住,自然是先紧着他。阿娘一直操心娘家,你能帮衬一把,也省得杨家以后成日来打秋风。”

  黄茂源点头,“大哥说的不假,大郎确实不像舅舅舅妈,若是换成二郎我定然是不肯的,不是说他年纪小,我怕他背着我把车给卖了。既然大哥都觉得大郎好,我再回去与阿娘商议商议。大哥陪着我忙碌了一场,去我家吃顿便饭。”

  黄茂林摇头,“不急,你先回去与阿娘商议拉车的事情,我家里事情也多。等过一阵子你的新车挣钱了,再请我喝酒!”

  黄茂源咧嘴笑了,“那就多谢大哥吉言了。”

  兄弟二人各自归家,杨氏和红莲听说黄茂源想请杨大郎拉车,自然都不反对。

  黄茂源一边吃饭一边与她二人说道,“阿娘,表姐,我把丑话先说到前头,大郎若是好生干,以后就是长久的买卖。他每个月给我一些钱就行,剩下的都归他。但一样,你们得去与舅舅舅妈说好,我按行情收钱,不多要一文钱,但既然是谈生意,也别来占我的便宜。”

  杨氏急忙点头,“我儿放心,你舅妈被你大嫂打了一顿之后,如今也不敢轻易到咱们家来撒野。大郎在家闲着不是闲着,你愿意给他一份营生干,你舅舅家里再没有一个人反对的。你跟我说好行情价,我去跟你外婆谈。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我找旁人!”

  红莲感激黄茂源这样为自己娘家着想,红莲知道,黄茂源特意找杨大郎,就是不想让杨家人动不动想来打秋风,自己和姑妈脸上也能更好看一些。

  想到这里,红莲心中意动,当日表弟救自己出火坑,如今又这样帮衬自己娘家人,自己除了带孩子做家务,也帮不上表弟什么忙。

  当日夜里,红莲用心服侍黄茂源,并说了许多感激的话,黄茂源让她不用多想,只管好生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外头的事情有他操持。

  杨氏回娘家后,直接与杨老太太商议。杨老太太自然不反对,杨大郎更是喜形于色。

  闫氏当场就说让杨大郎以后把钱都交给她,杨氏不以为然的对闫氏说道,“我说大嫂,大郎一个铜子儿还没挣到手呢,你这边倒先要起帐来了。你知道我们家以前是怎么样的吗?茂源他们兄弟二人在外头挣了钱,回来只交一半,剩下的一半他们自己攒下。”

  闫氏撇撇嘴,“他是我儿子,又没分家,挣了钱自然归我。”

  杨氏冷哼了一声,“你这个样子,两个儿子只会被你越养越懒。谁干的多谁更吃亏,倒不如都不干算了!”

  杨老太太听见女儿这样说,自己拍板决定,“大郎,你只管去,好生跟着你姐夫干。一月挣了多少钱,你也往家里交一半,剩下的你自己攒起来。二郎,以后你若是在外头能挣到钱,也是只交一半。还是你们姑父有眼光,若都交给家里,天长日久,谁还愿意干呢!”

  杨大郎的屋里人在一边听到之后,心里暗暗高兴,当家的能攒下一半,以后分家的时候手里好歹有些银子。若是全交给家里,说不得就被婆母都拿去贴补老二了。

  杨二郎一贯爱占便宜,仗着自己小,闫氏又疼爱他,一向不怎么把大哥放在眼里。

  杨氏不想管娘家里的这些事情,说好了之后她立刻回家去了。

  第二天,杨大郎一大早就找上了门。黄茂源带着妻兄弟,两个年轻人一起,开始在平安镇拉车行业里拼命苦干,日渐崭露头角。

  作者有话要说:

  黄长工:掌柜的,被窝已经暖热了,快来啊!

  韩掌柜:来了来了~~

  明天就放假啦,今天先来个万字长更!

  月末了,有要过期的营养液啥的,多来两瓶,喝醉了好码字!

  感谢在2020-04-25 18:26:35~2020-04-26 10:50: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7939605、紫苏九层塔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旖旎 50瓶;阿大 20瓶;木紫帆帆 10瓶;jackysya 9瓶;黎丸子 5瓶;小酒 3瓶;七月榴火、方也 2瓶;珠珠 1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