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245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没称,不过今年种了二十亩就装了六十九袋,我记着前年我种了三十五亩都才收了六十七袋呢。”

  大家听得目瞪口呆,“这么多?”

  大亮爹一拍大腿道:“我就说嘛,我家小湾那两亩田,今年捆了十捆,我记着前年才捆了七捆的。”

  大亮娘忍不住说了,“你捆那麦子,一捆多一捆少的,能作数吗?”

  “怎么不能作数了,差也就差一把麦穗,能差到哪儿去?我早让你把那些麦穗分开放,一块地是一块地,那是多是少了都有数,你非得堆在一起。”

  “我倒是想分开放,你家院子有这么大吗?”大亮娘忍不住跟他吵起来,“捆回来的麦穗不得晒呀,你又要我插秧,又要我去撒肥,你倒是把这些麦穗都脱出粒来给我腾地方呀。”

  “行了,行了,”老周头连忙劝架,“多大点儿事啊,这秧也都插下去了,接下来没事干,慢慢搓呗。”

  “金叔,你家这种子也忒厉害了吧,你从哪儿买来的?”

  老周头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想了想道:“没买呀,一直是家里留种的,前年还好好的,虽然有些地的麦子比你们的收成好,但那是我家种得精细,可去年遭灾,地里就减产了点儿……”

  老周头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想起来了。

  村里的地差不多都在一块儿,地里庄稼是什么样儿大家都有眼看。

  真正的变化还真是去年开始的,那时候大家地里都遭灾,收成一点儿不好,但老周头家里的麦田就是还不错。

  一旁一直安静如鸡的周大亮突然一拍大腿,“我知道了,一定是因为去年天尊老爷就记起满宝了,这是天尊老爷给叔祖您家的奖励,也是给我们村的恩惠呀。”

  老周头和大家一起看着周大亮,不说话。

  周大亮着急道:“爹,叔祖,叔们,我说的是真的,老四都说了,满宝真是仙子转世,他媳妇生孩子那天叫的那叫一个惨,结果拉着满宝拜完神仙后她立刻就生了,而且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母子都特平安。”

  大家纷纷看向老周头。

  老周头沉默了一下道:“那天晚上老四是拉着满宝拜神仙来着,可这会儿我们不是在说换麦子的事吗?”

  村民们立刻笑开了,纷纷点头道:“一样的,一样的,阿金啊,回去你可得和满宝说一声,让她保佑我们生意顺利,多换点麦子啊。”

  老周头想了想,点头道:“行,回头我让满宝拜一拜天尊老爷,不过天尊老爷答不答应我们家满宝可不保证。”

  “知道,知道,不好勉强的。”

  “那我们说好了,回头你们可得把麦子晒好了,不管能不能多换,咱都得把麦子晒好,这可是拿去做种子的,不好坑人。”

  大家纷纷应和,议论起来,“可惜了,今年我家春小麦用的是自家留下来的种子,收成肯定比不上这拨冬小麦。”

  “那我们得自己多留点儿种子了,明年春小麦也种金叔家的这粒种子。”

  老周头背着手道:“那就多留点儿,秋收后种冬小麦,你不得多要点种子?”

  “啊?秋收后还种冬小麦啊,那地力受得了吗?”

  老周头见问话的是个年轻的后生,就用烟杆敲了一下他,道:“你可真够笨的,不会换一块田种冬小麦啊,去年种过的就让它休息呗。”

  后生忍不住嘟囔,“秋收要是顺利,干嘛还种冬小麦?”

  老周头听到了,没回答,他也就点到而已,种不种全靠人自愿,反正他是种的。

  他们家那么多孩子呢,就算风调雨顺,也只是能吃饱而已。

  可吃饱了以后当然是想着给孩子们每天吃大白饭和大白馒头要好,反正他不喜欢吃掺着糠或麦麸的东西。

第411章 定价

  老周头背着手在村子里走了一圈,甚至午食都是在外面吃的,总算把去年跟他家换种子的人家都走了一遍,也都商量妥了,然后就背着一双红通通的双手回家去了。

  都是帮忙搓麦子搓的,总不能人家在干活儿,你就蹲在一旁抽烟不是?

  而他也没那么多烟丝给他不停的抽。

  老周头觉着搓自家的麦子都没这么卖力过。

  他背着手一路回到家,满宝也下学回来了,正蹲在院子里教侄子侄女们读书呢,看见她爹回来,立即道:“你们就先背这一段,一会儿我来给你们讲意思。”

  她跟在她爹屁股后面进堂屋,殷勤的给他倒水喝,“爹,大家愿意吗?”

  “愿意换,不过我们都觉得一斤换一斤有点儿亏了,”老周头可不知道这门生意是自家的闺女的,所以理直气壮的坑她,“所以我们商量着一起去找白老爷谈一谈,把价格谈到一斤三两换一斤上。”

  满宝瞪眼,“这也太贵了吧,去年他们跟我们家换我们都没多要。”

  “那能一样吗,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还大多是同族,”老周头理直气壮的道:“这白家可是外人,而且白老爷不差钱。”

  满宝张张嘴巴,思考了一会儿道:“爹,这事你别去找白老爷说,我去帮你说,你和白老爷可别提这事。”

  老周头挥手道:“行了,行了,我知道,是惊喜嘛,真是的,那白家的小公子和二公子能做主吗?别我们跟村子里谈好了,他们又反悔。”

  满宝肯定道:“能做主!”

  老周头对闺女还是挺信任的,笑道:“行,那我听你的。”

  满宝觉得一斤三两有点儿贵,便直接问她爹,“那爹,要是没有一斤三两你们换吗?你们底价是多少?”

  老周头可不知道这是个小姦细,在他心里,他们父女俩是一伙儿的,因此道:“我们都商量过了,最少一斤一两,不过要是能多一点儿就更好了。”

  老周头道:“大家伙儿日子都不好过,你没见着,这两天磨坊那边排队磨面的,那麦子还没怎么干呢就上磨了。”

  父女俩说着话呢,白家的下人过来请老周头,说是白老爷有事和老周头说一说。

  满宝立即看向老周头,小声道:“爹,白老爷一定是问种地的事,您只管告诉他,就是不能说换麦种的事……”

  “知道了,知道了,”老周头有些吃醋,“你对家里的事也没见这么上心呀。”

  这就是家里的事啊!

  不过满宝没敢告诉老周头,把他送到门口后挥手道别,在背后叮嘱了一声,“爹,你可一定要记住呀。”

  老周头加快了脚步,不想理这个闺女了。

  满宝回去给侄子侄女们讲解释义,又盯着三头和三丫四头写了字,便交代了他们的作业,然后就跑出去找白善宝了。

  “一斤三两换一斤?”

  满宝点头,“是我爹说的,我从我爹那儿打探到底价了,最少得一斤一两。”

  白善宝想了想道:“那我们就给他们一斤二两吧。”

  他道:“祖母已经答应赊给我们粮食了,只要我们能在两月内还上账款就行,我让她多运了好多麦子过来,肯定够换的。”

  满宝问,“一斤二两会不会太多了,你果真不心疼吗?”

  白善宝就笑道:“我不心疼,那是因为这些麦子果然好,我昨天晚上又想了想,觉着要是换回来的麦子果真不能以种子卖出去,那就留给我家,到时候我家拿来种,反正我是不会亏的。”

  他道:“昨晚我和祖母谈过了,祖母说,就算商人逐利,但也不能让别人吃太大的亏,我们是要读书济世的,又不是要去做奸商。”

  满宝想了想,觉得刘祖母说的很有道理,于是狠狠地一点头,“行,那就一斤二两换。”

  白善宝想了想道:“到时候卖不出去,我用成本价来买,不让你们亏。”

  但也没让他们赚钱,不过满宝想了想,觉着没什么,好歹有了个保驾护航的人不是?

  这相当于他们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最起码,他们这一季的麦收是赚到了。

  满宝高兴起来,“你问过你祖母了吗?”

  “没有,”白善宝理直气壮的道:“这点主我能做的。”

  这一点儿白善宝还是很有自信的。

  满宝略一想就明白了,白善宝家的情况和白二家的不一样。

  白二要是敢私自动用这么多钱,或是给家里做这么大的生意,不说被白老爷揍,恐怕连白老太太和白太太都会揍他,然后还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推掉之前所做的所有决定。

  但白善宝家不一样,他们家,他的话好像比郑姨的还管用,刘祖母也很尊重他的决定。

  满宝就见过好几次,哪怕是他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刘祖母也不会取消他的决定。

  想通了以后,满宝高兴起来,当天晚上回去就悄悄的把这个秘密和钱氏分享了。

  钱氏看着高兴得脸庞几乎放着光的满宝,也很高兴,她笑道:“我们家满宝的运气一向是很好的。”

  于是钱氏对这件事也更上心了一点儿,第二天就把老周头给赶出去,让他去算一下各家有多少麦子。

  老周头不甘不愿的出门,道:“好些人家的麦子都没搓出来呢,怎么算?”

  “那大部分也搓出来了吧,现有的多少筐,多少袋不会数一数?总得让满宝他们心里有个数,才好准备粮食不是?“

  老周头忍不住嘟囔,“几个孩子不好好上学,跟着凑这个热闹做什么,真是的,这不是大人的事吗?”

  钱氏瞪他,“赶紧出门去,你说你在家能干什么?油瓶倒了你都不扶一下的,满宝怎么了,她还小吗?”

  钱氏一边念叨一边将他推出门,道:“她眼见着就要八岁了,大丫二丫像她这么大的时候都下地插秧收麦子了,可你看你闺女像是能干这种活儿的人吗?”

  她道:“她做不来农活儿,不得找点儿其他的本事养活自己?我觉着她掺和这个好,你少给她拖后腿,把各家的麦子数都摸清楚了,还有,让他们把麦子晒好来,可别半干就混进去,糊弄我闺女,回头我糊他们一脸。”

第412章 各有打算

  老周头觉得钱氏简直是不可理喻,这是他们白家的生意,白家的惊喜,干他们老周家什么事儿?

  满宝跟着掺和也就算了,那是她跟人家小公子关係好,他们两个大人也这么费心劳力是干啥?

  但老周头他怂,他不敢说。

  满宝还没将最后定价告诉老周头,一直到白善宝告诉她,他们的粮食已经快到罗江县时,满宝才高兴的去找自个爹,告诉他白家愿意用一斤二两换一斤。

  本来还有些懒洋洋的老周头立即精神一振,眼睛发亮的问,“真的?”

  满宝点头。

  “那有说要多少斤吗?”

  “凡是从我们家麦种里种出来的都要,不过爹,他们自家也要留一些种子吧?”

  “何止啊,这棵种子好,他们不仅留足了自家的,也给亲戚家留了一下,打算等忙完这一段就给人送去。”不过老周头并不在意,亲戚间交流种得好的种子是常有的事。

  老周头就决定有空往钱家去走一走,看看他家今年的冬小麦收成有没有好一点儿,要不要再从他这里拿一些做种子。

  老周头计划了一下,老二他们几个岳家那里估摸着也得走一趟,所以这麦种要多留一点儿,老周头心里算了一笔账后道:“满宝,那咱家就换六十袋,留下九袋怎么样?”

  满宝一呆,“我们家也要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2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5/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