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那当然换了,一斤二两换一斤呢,这个价还是我们父女俩谈下来的呢。”这么大的便宜不佔,他晚上估计得睡不着。

  满宝:……她得和娘亲好好的说一说,让她看住爹,可不能把家里的麦子给换了。

  老周头已经喜滋滋的出门了,将这一大好消息告诉了全村上下。

  去年,除了几家外,七里村绝大部分人家都拿自家的麦子跟老周家换了麦种。

  本来,换麦种的人家今春的冬小麦收成就普遍比不换的人家要高许多,现在再来一斤二两换一斤的事,之前没换麦种的那几家肠子都快悔青了。

  癞子家就没换。

  癞子是觉着麻烦,而且他家去年的麦种可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自觉不比老周家那样收割的麦子差。

  是,老周家去年的麦子收成是比大家的都好,但再好,那麦子肯定也没有他们精挑细选出来的颗粒饱满不是?

  谁知道去年换种的人还都丰收了。

  癞子有些闷闷不乐。

  他爹蹲在门槛上,半响才闷声道:“今年我们也和金叔家换一些麦种吧,我看他们家的那棵麦种是真的好。”

  “既然知道真的好,去年干嘛不换?”癞子忍不住大吼道:“现在晚了人家一年不说,连钱都挣不了。”

  癞子爹坐在门槛上没说话。

  癞子气呼呼的发了一顿脾气,然后就踢踢摔摔的走了。

  村里和癞子家一样后悔的有好几家,不过他们还影响不到老周家,更影响不了全村上下的喜悦心情。

  就是村长都高兴的让人去大集上切了一条肉回来,请了老周头留下吃饭。

  一斤能多出来二两粮呢,那要是一千斤,就相当于多得了两百斤,只是想一想,村长就高兴得能吃下一盆肉。

  村长还请了村里好几个年纪大的长辈,吃不起酒,大家便放开了啃馒头,一个问老周头,“他们打算啥时候来换啊。”

  “满宝说也就这两三天吧,各家的麦子估摸着也晒得差不多了。”

  一个老人便和村长道:“你可得盯着点儿,让他们麦子晒乾了,再放风吹一吹,别半乾的,空壳的也给人装进去。”

  他道:“白老爷也是咱七里村的人,都乡里乡亲的,闹开了不好看。”

  “是啊,以后这日子要是过得好,还得多仰仗一下白老爷呢,我们可不能为了这么点事就坏了情分。”

  老周头连连点头,他们家还欠着白老爷好几个人情呢,虽然他们在商言商往上提价了,可这些保质保量的事是得干好了。

  白老爷并不知道自己被当做虎皮扯得呼呼作响,在和三个孩子谈过后,他就一直留意他们的动静。

  结果却见三个孩子每天正常上学下学,偶尔还会结伴跑到山上去祸害野草野花,嗯,据说是上山找野菌去了,还搞了一个野炊。

  在白宅的花园里烧了一堆火,串上找来的蘑菇就要烤,结果却差点把花园里的花给烧了,让郑氏好一顿教训。

  白老爷正怀疑他们是不是忘了正经事的时候,派人过去接儿子回来住,结果儿子却一脸紧张的表示他是不会出卖小伙伴的。

  得,白老爷就知道他们没忘了正经事,但也不知道干了啥。

  但见白二住在白善宝那边,每天都能正常上下学不说,连作业都被庄先生夸了两次,据说现在还会在课下看书了。

  白老爷真是激动得几乎要流泪,然后就安心等着他们的下一步,半点儿不急了。

  不过,他的确对老周家的种子上心了。

  这几天,他不仅找老周头谈过,也找七里村的村长谈过,这才确定,老周家的种子的确是自家留种的,可就在去年水灾过后变了。

  也不知道是遭的水灾有问题,还是果真是太上老君保佑,他们家的麦子就是变了。

  除此外,老周家种麦子的法子和大家都是一样的,最多他儿子多,犁田的时候犁了两遍,儿媳妇又把土块敲碎了一点儿;施肥的时候多给了点儿;种的比别人家早两天……

  总之,白老爷在分析后总结得出,根源还是在种子上。

  所以他是真心想买种子的。

  七里村这边的水土已经经过验证,这些麦种应该是适应七里村的水土的,大梨村的水土跟这边差不多,所以也没问题。

  所以秋收后这些地方都可以种上新麦种,至于其他地方,他则打算选出十几二十亩的地来试一试。

  如果这些麦种不适合当地的水土,那一个地方也就损失十几二十亩的地,他承担得起这个损失。

  白老爷计划得挺好,打算先“低价”从三个孩子手里买一批,不够的再去村里跟人买。

  不过他还是更倾向于和老周家买,因为据说他们家的麦子今年还是村里最好的,所以他们家出来的麦种也应该是最好的。

第413章 留着佔大便宜

  五月初二,刘氏要启程前往益州拜寿,白老爷正好有事要去县城一趟,一大早便骑马出门,顺带送刘氏一程。

  白善宝背着小书箱站在村口,特别殷勤的和他们挥手,乐哈哈的打招呼,“祖母,一路顺风呀。”

  出门上学,正好走到这儿的满宝也跟着凑热闹的挥手,“刘祖母,玩得开心呀。”

  白二郎知道今天麦子就要运进来,所以昨晚兴奋得睡不好,现在眼睛有些打不开,但他也挥了挥手叫道:“爹,你好走啊。”

  刚上马的白老爷差点从马背上跌下来。

  他瞪了一眼儿子,喝道:“一大清早的就闭着眼睛,昨晚你干什么去了?”

  白二郎就清醒过来了。

  白老爷怒道:“等我回来要是知道你不好好听课,看我不揍你。”

  白二郎立即道:“爹,你放心,我一定不在课上睡觉。”

  他就是想睡也睡不了,现在庄先生就带着三个学生,眼一低就能看到他,每次他眼睛一闭上就被叫起来站着听课。

  虽然他觉得自己站着也能睡着,但书拍在脑袋上真的好疼。

  刘氏掀开窗帘看了一眼三个孩子,摇头笑了笑,她是知道他们的计划的,其实说真的,她也不确定他们的计划能不能成。

  但是,他们胆儿这么大,年纪小小就知道要把所有的商品握在手里再去找买家谈,她要是不帮一把都对不起他们想出来的好主意。

  不过刘氏还是叮嘱了白善宝一句,“做事别太冲动,多想想,不决之事就去问庄先生,别自己琢磨着胡作非为,知道吗?”

  白善宝应下。

  刘氏又看向满宝和白二郎,笑道:“你们要互相监督,可不要做坏事。”

  俩孩子连连点头,一起挥手和她告别。

  刘氏便走了。

  她一走,白老爷自然也走了,看着车队走远,三个孩子欢呼一声,也不介意背上背着的沉重的小书箱,直接抱在了一起。

  一旁同样是来送别的郑氏奇怪的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干嘛呢?”

  她怀疑的道:“你们是不是计划着干什么坏事?”

  三人一起摇头,白善宝道:“娘,我上学去了。”

  “郑姨,我也上学去了。”满宝追上前面跑的白善宝。

  “婶娘我也走了。”白二郎也颠颠的跑了。

  白庄头早得了三位小主子的叮嘱,用过早饭就带着两个长工来村口等着,骡车拉着粮食进来时,他就笑着迎上去,然后都没进白家,直接就运到了村长家里。

  村长也早从老周头那儿得了准信,一大早就通知各家把准备好的麦子送到这里来,大家开始交换。

  村长站在一个凳子上让大家安静,道:“你们可别贪心,各家都要留足了麦种,宁愿多留也不要少留,今年老周家可没麦种和你们换了。”

  “知道,知道,村长快开始吧,我不仅留了我家的,还给我舅舅留了几斤呢麦种呢。”

  “才几斤,都不够种一亩地的,你这也忒小气了吧。”

  “我说是几斤就是几斤啊,一小袋呢,够种半亩一亩的了……”

  “行了,行了,别吵吵了,带啊排好队上来,我们一家一家的换,对了,金叔呢,他家不换啊?”

  “换吧,昨天金叔就特别高兴的说他要把家里的全换了呢。”

  “金叔没来啊,老四,老五,你们爹呢?”

  周四郎笑眯眯的挥手道:“你们先换,你们先换,我爹在家和我娘说话呢。”

  大家就没在意,纷纷扯开了粮袋开始称重。

  称了重量后倒出半袋子来检查一下,只要里头不掺东西,麦子也晒乾了就行。

  周四郎站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周五郎也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忍不住凑到四哥旁边说悄悄话,“你说这么好的事,娘为啥不让我们家换呀?”

  周四郎道:“肯定不是娘不让,是满宝不让。”

  “为啥?不让我们占白家的便宜啊?”

  周四郎鄙视的看了他一眼道:“你说是咱和满宝比较亲,还是白家和满宝亲?”

  “那还用说吗,当然是咱了,我们可是一家子!”

  “那不就结了吗,这要是便宜,满宝肯定让我们佔了,她不让我们占,说明前头还有更大的便宜等着我们呢,且等着吧。”

  此时老周头也正在生气,他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气恼的问安然的坐在院子里缝缝补补的钱氏,“为啥不换,这么好的事,错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

  周大郎领着两个弟弟也待在院子里没动,为了方便换粮食,今天小钱氏没做豆腐,周二郎也没去县城摆摊,家里人都在呢。

  钱氏继续低头缝衣服,就坐在堂屋大门口前,不让他进去搬粮食,等缝好了这一块布她才道:“急什么,这只是小便宜,后头说不定还有大便宜呢,这事是你闺女做主牵线的,你还怕赶不上啊。”

  “那万一他们把粮食都换完了呢?”

  “换完了说明咱跟这事没缘分,”钱氏道:“我们就不佔这个便宜了呗?”

  老周头忍不住跺脚,“现在就有缘分,你让我带大郎他们把麦子搬出去,这缘分就落实了。”

  “不行,”钱氏道:“我还要留着等下一个更大的缘分呢。”

  “要是那缘分没来呢?”

  “那我们就不接这馅饼,我们也不亏不是?”钱氏道:“你想吃后头的红烧肉,就得把肚子留着,不要一口气塞满了白馒头。”

  “那我先吃半肚子的馒头,留一半的肚子吃后头的红烧肉行不行?”

  “不行,”钱氏坚决的道:“我怕你后头真看见红烧肉了后悔。”

  老周头鼓着眼瞪她,半响,自己败下阵来,他一屁股坐在台阶上,问道:“那你说,后头有啥大便宜,上哪儿来的红烧肉?”

  钱氏总不能告诉他,你闺女打算把麦子都收上来,然后高价转卖给白老爷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