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280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面对天子冷淡的诘问,韩通冷静下来,反应过来,松开王峻,摆脱王殷与杜汉徽,赶忙起身步至殿中,跪倒在地:“臣酒醉失态,请陛下恕罪!”

  酒醉,真是个好借口。

  盯了韩通一眼,又看了看王峻,只见其气息急促,脸色难看,他没想到,韩通竟敢如此暴躁,今日他的面子,算是丢干净了。

  “军中酒徒,何其多也!”刘承祐收回了目光,朝文武一笑,似乎想要活跃一下气氛:“来人,掺韩将军下去,让他醒醒酒!”

  在场文武,附和着,不管怎么样,气氛得维持着。

  不过,王峻却站了起来,理了理衣服,拱手向刘承祐,高声道:“陛下,韩通目无朝廷礼制,值此佳节,崇元御宴,竟敢对同僚上官,挥拳相向,冲撞犯上,若不重惩,陛下与朝廷,威严何在?”

  王峻此言落,又是一盆凉水浇下,刘承祐的目光也彻底冷了下来。

第195章 王、韩遭贬

  一场欢庆的中秋御宴,最终在尴尬之中,局促地结束了,就如一盘好菜,吃了一大半,发现一只死苍蝇,十分倒胃口。

  散宴之时,刘承祐的脸色十分难看,面上的阴沉几乎凝成实质,是个人都能感受到皇帝心中的愤怒。

  王峻请问罪韩通,韩通也不是泥捏的,当殿呈禀下情,说王峻言辞猖獗,侮辱大将,并对天子不满,口出不逊。

  两个人,直接在大殿中争执了起来。对此,刘承祐还能怎么办,原本他不想当廷发作,但被逼到这个份上,干脆从二者请,一并允了,命卫士当场将二者拿下,打入诏狱。

  如此一来,王峻却有种损人不利己的感觉,韩通是被拿下了,自己也搭进去了。被押下去的时候,那张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这些武夫,太过放肆,骄狂跋扈,肆意妄为,目无君上,无视朝廷礼制,今夜是什么场合,竟敢如此放肆,好好的一场中秋宴,就这样被捣乱了!”御史中丞赵砺满脸的愤慨。

  看向御史大夫边归谠,说:“边公,必须得弹劾王、韩二人!”

  “今夜回去,就写劾章,明日一早呈上去!”边归谠直接道,说着加快脚步。

  离席的勋贵高官们,不论文武,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儿,所议者,无非是殿上发生的情况。

  “侍卫司正副统帅,一朝被拿下,军中难免动荡啊!”赵弘殷父子,相携而出,赵弘殷不由叹道。

  赵匡胤望御史那边瞟了瞟,低声应道:“王、韩二帅,做得也太过,确是无礼,也不给陛下面子。看御史那边的情况,只怕明日起,朝中也少不了波澜!”

  “王侍帅矜功,韩副帅性刚,平日里在司衙,就有冲突,如今在崇元殿上爆发出来,却是看错了场合!”赵弘殷道。

  赵弘殷如今的军职,是侍卫步军都虞侯,与赵匡胤有“一门两虞侯”之称。赵匡胤脸色却不轻松,继续压低声音,说:“儿只虑,军中起变故,波及到我父子啊!”

  “我儿何意?”不知是被冷风吹的,还是受赵匡胤言语影响,整个人精神了些。

  赵匡胤的酒量是真的好,方才在宴间,与禁军的将帅们,是论碗喝,此时面浮酒意,目光却十分清明。

  左右张望了两眼,赵匡胤干脆贴上扶着赵弘殷,说:“今夜过后,对王、韩二人,不管陛下如何处置,他们都不可能再居侍帅高位。如此,必定引来侍卫司高层军职的变动。

  父亲为侍卫都虞侯,儿为殿前都虞侯,本为人所非议,只怕届时军职调动,免不了为人所针对。想郭枢密父子,郭枢密入掌军机,邢国公便自请离京,所为者何,避嫌。

  我父子二人,声势与郭枢密他们,自难并论,但朝中军中,岂缺嫉妒者……”

  赵匡胤,不知该说他机灵,还是敏感,但从其郑重的神情,可见其认真。

  而对赵匡胤所言,赵弘殷也警惕起来,琢磨了一阵,严肃道:“我儿所虑甚是!这样,改日我便自请去职,到地方上去!”

  “儿不是这个意思!”赵匡胤闻言,赶忙道:“父亲上了年纪,身体也不爽,如要去职离京,也当是儿主动!”

  赵弘殷则摇了摇头:“正因我年纪到了,到地方上也好养养老。当今天子志在天下,我儿也有壮志,在京中机会多,也是你施展才能的地方。你要是离京了,说不准便被遗忘了,要是皇帝想不起你,岂不蹉跎,白费光阴!”

  听赵弘殷之言,赵匡胤心里,不由生出浓浓的感动,搀扶老父的手,更加稳定有力了。

  刘承祐这边,离席之后,神情冷肃的往崇政殿而去,脚步生风。

  “王峻与韩通之间的冲突,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没有问清楚?”刘承祐问张德钧。

  张德钧答:“小的已查问在侧内侍,起因在王都帅,言辞讥讽,激怒了韩副帅!”

  “朕问的是具体细节!”刘承祐冷冷道。

  张德钧赶忙将王、韩、二人的对话禀来,虽然难以做到完全复原,但大概意思,是很清晰的。

  “是!”

  回到殿中,刘承祐气犹未消,心中就如积压了一块垒一般,落座不久,猛地拂过御案,奏章散落一地,吓得殿中内侍尽低头。

  “参见圣人!”

  抬眼,正见大符庄重而来,美眸扫了几眼,见那些散落的奏章,伸手示意了下,内侍们赶忙上前,快速收拾整理好,逃也似地退下。

  “你怎么来了?”刘承祐沉声问道。

  大符坐到刘承祐身旁,柔声问:“还在生气?”

  “焉能不气,岂能不气?”刘承祐手指挥着崇元殿方向:“当着满殿的朝臣,就敢那般放肆,完全不将我这个皇帝放入眼中。中秋御宴,与天同乐,君臣共欢,竟成笑柄!朕威名何在,朝廷威严何在!”

  见皇帝这怒气冲冲的模样,大符却是不由掩嘴而笑,看得刘承祐一愣:“何故发笑?”

  “二郎平日威仪孔时,沉稳庄重,少有见你似这般怒不可遏,而形于色。甚觉惊奇,故而发笑。”大符答道。

  闻言,刘承祐不由看向大符,迎着其目光,注意到他那双几乎会说话的眼眸,刘承祐不由摇头,摸了摸自己的胡茬,说:“看来我是失态了!”

  大符伸手,轻柔地在刘承祐胸前抚着,似乎想要将他心胸中的怒气抚平:“臣子犯错,二郎依制惩罚即可,何必动怒,伤了身子,多不值得。”

  “朕还没有那么脆弱!”经大符这么劝解,刘承祐心绪慢慢平复下来,深吸了一口气,冲她说道:“我所气者,又岂只王、韩二人。思天下治乱之根源,骄兵悍将难制,必属其一。以天下未平,朕对军将们,素来厚禄优待,容忍乃至宽纵。只是,未曾想到,反助涨其骄矜之心!”

  “韩通,与朕相识于军中,当年东出太行之时,他便随我东征西讨,栾城之战,也是九死一生,战至力竭。五年间,将他从一骑长,升至侍卫副帅。平日里对朕也算恭谨,但他若真心存敬畏,岂能不知场合,仅因一点讥讽,便擅然发作!”

  刘承祐将韩通数落了一番,但对王峻却只字不提。不过在大符面前,发泄了一番,心情似乎也好了不少。

  扫了眼御案上的奏章,牵着皇后的手起身,说:“走吧,到坤明殿去!”

  “二郎不理政?”大符有些讶异。

  刘承祐说:“今夜偷个懒!”

  翌日,刘承祐将枢密院与兵部,以及殿前、侍卫两司的高级将帅们召集到一起。魏仁溥、折从阮、郭荣、尚洪迁、慕容延钊等人,列坐在场,神情严肃。

  刘承祐环视一圈,目光冷冽,将案上一叠的奏章,在众人面前拎了拎,丢在案上,说:“这是朝臣及御史,对王峻与韩通的劾章,一共二十余份,都劝朕对这二人,施以重惩!你们觉得呢?”

  “当严厉惩治!”最先站出来的,就是郭荣,表情冷肃。

  “为维护朝制法统,应当惩戒,以警示来者!”魏仁溥语气缓和些,但态度摆在那里。

  刘承祐又看向其他的将帅,当然,在他的威仪之下,所有人的当热识趣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传诏,贬王峻为商州刺史,诏至即动身赴任!”刘承祐手一挥,直接做出决议:“至于韩通,贬为襄州军使!”

  “陛下,王、韩二人皆贬,侍卫司当以何人主事,还需请陛下之意!”郭荣向刘承祐请示道。

  闻问,刘承祐凝眉考虑了下,似乎有些迟疑。沉吟几许,说道:“以卫王符彦卿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统训侍军。以兴捷军都指挥使王殷,为副都指挥使,辅助卫王典军!”

  “谢陛下!”刘承祐言罢,在场王殷立刻起身,面带喜色。

  在禁军混了这么多年,南征没份,没捞到功劳,正愁上升,却没想到好运如此降临。

  当然,卫王符彦卿主侍卫司,邺城与天雄军,自然而然地落入朝廷掌控。

第196章 橐驼儿

  王峻与韩通二者之间,刘承祐终究有所区别对待。韩通贬至襄阳,则还有复起的机会,异日平定荆湖,用得着襄州兵。而王峻贬至商州,则不然,仕途基本到此为止。

  若今后,王峻能反思己过,收敛戾气,修身养性,那么还可安养终老,如若不思悔改,乃至变本加厉,只怕不得善终。

  在不通根理,只知浮表的人眼中,堂堂侍卫司统帅,只是以为冒犯了皇帝,违背朝制,便被贬斥,连降数级。这对皇帝威严的维护,还是有些效果的。

  当然,王峻之贬,原因又岂仅在中秋夜宴,崇政殿上的冲突,终究只是个引子。对王峻,刘承祐早有不满,最早能追溯到乾祐元年鸡峰山大捷,王峻任凤翔节度使,在任上便不可一世,骄矜难制。

  本着用才之心,将之调至中枢,委以重任,但其脾性不改,与朝臣的冲突、争端,或在刘承祐预料之中,期许之内,但贪渎而敛权,跋扈而屡越制,则使刘承祐更生不乐。

  攻取淮南,以之为统帅,只稍松缰绳,便如一头野马,肆意骄狂。稍作打压后,有所收敛,回朝之后,刘承祐不念其过,仍以其功将王峻升至侍帅的位置,这可是大汉禁军的最高军职。

  可即便如此,王峻仍不满足,自觉赏不配功,屡吐怨言。自禁军中提拔自己亲旧,虽然有许多军职为兵部所驳,又司衙中,打压、排挤其他将帅。

  如此,也就罢了,今岁制举,王峻竟然找到知贡举和凝,向他推荐了一批“贤才俊杰”。和凝不敢当面得罪王峻,应承之后,立刻上禀皇帝,结果如何,可想而知,王峻所举者,一概未取。

  而王峻在崇元殿大放厥词,蔑视文臣,也有其中的原因。并且,最令刘承祐所愤怒的,也正是他那一句“天子重用文臣,轻视武将”,简直犯逆鳞,触到刘承祐敏感处。

  说得严重点,这不只是妄议欺君,简直是可以用“祸乱军心,图谋不轨”来形容。多年积累的愤怒与不满,一朝爆发出来,刘承祐没有直接下令将王峻处死,已算是克制了。

  当然,未尝没有保韩通的动机,因为就殿上情形来看,动了手的韩通,情节性质更加恶劣。

  在刘承祐贬斥决定做下之后,宣慰司这边,便深明圣意地就王峻的跋扈、犯上行为,进行批判宣扬,赵上交与陶谷各著一文,发往军、政、民间,着重渲染王峻罪孽之深,而彰天子宽仁之大。

  “官家,王峻已然动身,前往商州上任!”向刘承祐汇报的,是张德钧。

  “他有没说什么?”刘承祐问。

  “王峻登车之前,与送行者言,‘飞鸟未尽,良弓已藏;狡兔未死,走狗已烹’。”小心地瞄了皇帝一眼,张德钧应道。

  “倒也像是他说出的话!”翻动册章的手稍微顿了下,刘承祐淡淡一笑。

  张德钧有些不满地说道:“这王峻素来居功自傲,此番获罪遭贬,不思己过,以求更改,反而怨艾激增……”

  “送王峻的都有谁?”刘承祐打断张德钧,问道。

  张德钧也自觉话说多了,赶忙住口,答道:“兵部主事申师厚以及几名王峻的旧部僚属!”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刘承祐说道。

  “是!”

  从始至终,刘承祐始终批阅着奏章,连头都没抬一下。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汴河两岸,是密集的黄柳,河畔一所篷寮内,韩通坐在木扎上,苦饮闷酒。前来送他的人并不多,都被韩通打发掉了。

  对于此番遭贬,王峻是不满,那韩通则是委屈了,但是没得法,毕竟犯了错,只后悔脑子不清醒,没分清场合。

  “你不在兵部当差,来此作甚?不是说了,不用送我!”韩通看着策马而来的儿子韩徽。

  韩徽是韩通独子,素受其父疼爱,二十多岁的青年,长相虽然普通,但气度上佳。入寮,躬身一礼:“父远行,为人子者岂有不送者!”

  “再者,儿此来,是奉陛下之命,来给父亲送行!”韩徽说道,掂了掂手中的一小坛酒:“这是陛下赐的御酒!”

  闻言,韩通两眼之中,闪过一道神采,有些激动,朝着皇城方向拜了拜:“看来陛下,还是念着我的!”

  “快,拆封,给为父满上!”韩通将自己杯中酒倒掉,对其子道。

  韩徽显得分外从容,有条不紊,给韩通倒酒,又给自己满上,举杯道:“父亲此去襄州,万勿珍重,儿在东京,当日夜祈祷,身体康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2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0/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