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281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对饮一杯,继续满上,韩通打量着爱子,对其沉着大方,是越看越满意,说:“你好好在兵部做事,魏仁溥是宰相,才干为满朝所称道,又深受陛下信任,能在他身边做事历练,是难得的机会!”

  “至于我,你不用担心。犯了错,贬则贬矣,襄州是个好地方,邢国公也是个好上司,我的日子,当比王峻那厮,好过许多!”韩通哈哈笑道。

  借酒消愁愁更愁,但皇帝的御酒,似乎真有消除苦闷的效果,韩通此时却是一脸的爽朗。

  “陛下可有话,托你带给我?”又闷了一杯酒,韩通有点期待地问。

  韩徽摇了摇头,应道:“只有内侍省宫侍,带陛下口谕及御酒一坛,除此之外,别无他言!”

  闻答,韩通不禁有些失望。

  韩徽见状,却轻笑着说道:“不过,陛下虽未直言,但所说之话,已尽在酒中!”

  眉头一凝,韩通当即道:“有话直说,不要学那些腐儒,藏着掖着,故作高深!”

  面对父亲的教训,韩徽有些无奈,拱手侃侃道来:“父亲乃陛下旧将,从龙之臣,也知晓父亲脾性,此番虽然犯下大错,但陛下仍有回护之意。在儿看来,陛下此番将你贬至襄州,其一自是为了问罪伐过,正朝仪典制,以警文武,绝后来者;其二,是为了让父亲在襄州,反省改善;其三,将来朝廷必取荆湖,父亲在襄州,朝廷岂不用的道理,届时只要奋战立功,自有还京之日。”

  听爱子这么一说,韩通那环眼越发见亮,愁容彻底消散,思量几许,顿时觉得大有道理。扫向韩徽,韩通不由说道:“我儿如此聪慧机敏,为何没考个状元?”

  “状元又岂是那般容易的?”韩徽显得很豁然,说道:“看那河内卢郎,礼部、翰林诸学士,皆称道之,但夺魁者仍是董郎。儿不善诗赋,只有些小聪明,能中进士,或许都是仰仗父亲的恩泽!”

  “无妨!会办事就好!”韩通似乎更看得开,说:“左右,陛下看中的,也是实干之才。只会吟诗作赋,不会治政、驭民、典军,要来何用!”

  “父亲说得是!”韩徽淡淡地附和着。

  “来,陪我喝完这坛酒,我就上路了!”

  “父亲,请!”韩徽继续给韩通倒酒。

  未己,韩通面带醺意地,登上车驾,回首望了望开封城,再度冲韩徽叮嘱了一番,扭身钻入车厢内。

  韩通此去襄州,马车三辆,载着小妾与细软,部曲五名,僮仆数人,施施而南行。

  在道左,韩徽躬身长拜,待其走远,方才直身,上马还城,始终从容。

  韩通之子,有智略,人称“橐驼儿”。

第197章 开封扩建

  “陛下,金州有消息了!”宰臣李涛亲自向皇帝呈报堂文,并上禀一道消息。

  观其表情,意态轻松,但刘承祐还是发问:“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李涛老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答道:“好消息!那弑兄夺权,妄图自守的冯继业,已然成擒,拘押监狱!”

  前番,以金州变故,宰臣们商讨处置之议。最终决定,派出吏部主事陈观为使,前往金州,以封赏之名,行黜置之事。并以禁军将领张永德带人,以为天使护卫,未免引起警惕,只是带了五十名殿前铁骑。

  “说说详细情况!”刘承祐轻轻地靠在御座上,说道。

  李涛禀来:“据陈观报,使至西城县宣诏,冯继业大喜设宴,为面惊之,陈观与张永德虚以委蛇,引而不发。冯继业为冯晖幼子,名不正,言不顺,再加其性阴毒,杀其长兄,更失人心。金州文武将吏多不服之。陈观暗中观察联络,在冯晖次子冯继朗及将吏的支持下,将冯继业拿下,控制衙府,以朝廷制命,数其罪恶,抚定人心!”

  “还真让他们办成了,这个陈观,确有几分干才,所托是人,李卿荐才有功啊!”刘承祐瞥了李涛一眼。

  李涛含笑道:“为国举才,乃是臣的本分,所幸不负使命!”

  略作停顿,李涛继续道:“陛下,陈观请示,冯继业既擒,善后当如何处置?另外,冯晖次子冯继朗,似乎有请继父职的意愿!拿下冯继业后,暗中与金州将吏联络,是故陈观与张永德已采取行动,将冯继朗与冯氏诸子,悉数拘押,看守于衙中!”

  闻言,刘承祐不由乐了,笑声之中带着浓浓讥诮。以一种不解加感慨的语气,说道:“这些冯家人,倒是有趣,真不知天真,还是愚昧,这是视我大汉州县、朝廷职官为私产?”

  听天子这么说,李涛也附和着说:“利字当头,权欲熏心,岂识天数?冯晖膝下共七子,此前皆在金州军政之间任职。冯继业篡权之后,将诸兄悉数罢免,陈观二人,能够迅速掌控局势,以免冯氏诸子趁机生乱,倒也有冯继业罢黜诸兄之功!”

  “传诏,改金州为安康府,治西城,就以陈观知安康府,署理民政,效河东事,依朝廷前诏改制。金州之军,让张永德暂领,就地整训裁汰,一应待遇,亦依河东事!”想了想,刘承祐直接吩咐着。

  “是!”李涛应下,再问:“不知冯家诸子,当如何处置?那些人,若留在金州,恐为祸患!”

  “冯继业,让陈观派人,押赴东京,着有司鞠问治罪!”刘承祐不假思索,吩咐下去,少作考虑,又道:“不管如何,冯晖镇守朔方多年,外御戎狄,内治生民,于我中国有大功,确数一世英雄。

  其诸子虽有不肖者,但对其后人,朕还是愿意给其后人多些宽待。将冯氏诸子,尽数迁移洛阳定居,冯氏家财,任其带走,金州不得侵占一分一厘!”

  “陛下宽仁!”李涛当即夸赞一句。

  刘承祐此令,可不算什么恩典。洛阳,可不是那么容易定居的,冯氏或许积累了不少家财,但冯氏七子,一死一囚,剩下五个人,说不准又会上演一出争夺家产的好戏,并且可能性很大。

  讲真,冯氏给刘承祐的感官很差,他还从来没有对哪家哪户产生有如此厌恶之情。即便是当初据河中造他反的李守贞父子,给刘承祐的印象都没这么恶劣。

  ……

  深秋之际,刘承祐难得出宫,巡视东京城垣,开封府尹慕容彦超随驾。

  “皇叔,你当堂开封不到一年,却是政绩斐然啊,东京,是越发繁荣了!”悠然踱步,刘承祐冲慕容彦超说道。

  慕容彦超身为高祖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兄弟,也是皇室近亲,早些年的时候,还会倚老卖老。但这些年下来,对于刘承祐这个天子,他却是完全不敢以子侄视之了。

  甚至于,慕容彦超对刘承祐,心存畏惧,从乾祐二年,皇叔刘信那事开始。想想那老兄弟,而今一家子还守着睿陵,而今都将满四年了,那等日子,想想就知何等凄凉。

  是故,前番爱子被贬,慕容彦超虽然心疼,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此时闻皇帝的夸奖,应道:“臣哪里懂治政,皆有开封府僚吏辅助。我所为者,不过确立规矩,遵从朝廷律制!”

  “皇叔此言,却是大智若愚啊!”刘承祐微微一笑。

  “对了,皇叔心中可还在生气,朕把慕容承泰发配到军前?”刘承祐停下脚步,突然问道。

  闻问,慕容彦超面色微变,连连摇头:“臣岂敢!承德泰平日就爱舞弄刀枪棍棒,让他去军中历练,也算随他意!”

  “西南来的军报,可提到他了!”刘承祐说。

  见状,慕容彦超黑脸微凝,有些紧张道:“莫非是他,又闯祸了?”

  刘承祐摇摇头,带着点笑容:“非但没有闯祸,反而成长不少。在向训身边为军校,鞍前马后,颇任劳怨,历练个几年,再打几个仗,大汉宗戚之中,或许又能添一可用将才!”

  听皇帝这么一说,慕容彦超松了口气,眉头舒展,跟着笑了起来。

  环视一圈,指着开封城垣上的斑驳,刘承祐说:“东京历朱梁、石晋及至大汉,皆为建都于此,雄立中原数十年。中原大城,汴河明珠,而今看来,却仍显古旧了!”

  闻言,慕容彦超立刻拱手道:“陛下,臣署理开封以来,一直觉得开封狭小、古旧,虽屡加修缮,却如缝补,难尽去其腐朽,实难副大汉京师首府之名。城厢、衙署、街市交错,布局混乱,建筑古旧,诸多道路狭窄,竟不能通御驾。而这些年,城中士民愈多,已然突破四十万口,更显拥挤,往后只会愈多,恐难承载……”

  “听皇叔之意,是欲重修东京了?”刘承祐偏头看向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趁机进言道:“臣正是此意!近来,臣与下属商议,觉东京内外城,皆需大扩,宫城、皇城需要重修,诸司衙属、机构、兵营、街市,皆需重构,方不负首善之区。”

  见慕容彦超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刘承祐明显有些动心,却不禁摇头道:“如皇叔之言,重建扩张,这般大工,所费钱粮民力,以朝廷如今的财政,只怕难以支撑!”

  闻言,慕容彦超当即道:“臣有考虑过,重建东京,非一日之功,可逐步进行,陆续拨款。而今秋收告终,正是民力充足的时候,自可征召役夫,行扩城之事!”

  刘承祐不由上下打量了慕容彦超几眼,这个皇叔似乎是越来越精明了,想了想,刘承祐问:“皇叔,三司调拨钱十万缗、粮五万石,开封府各项税收皆留用,皇叔可能修开封?”

  皇帝目光炯炯,盯着慕容彦超,看得他心头嘀咕,表情微苦地说道:“陛下,不会想仅以这点钱粮,扩建开封吧……”

  “自然不是!”刘承祐摆摆手:“如皇叔之言,仅作大工之启动罢了!淮南报,今岁唐廷最后一批钱粮,也将来京,届时也全部交由皇叔调配!后续缺额,逐步补项!”

  这么一解释,慕容彦超琢磨了会儿,拱手道:“如此,臣可尝试为之!”

  “甚好!”刘承祐一笑。

  “陛下如虑修城钱粮,臣有一策!”慕容彦超道。

  “讲!”刘承祐看着道。

  慕容彦超黑脸上露出一抹“机灵”,说道:“陛下欲扩建城池,也是未东京士民百姓谋福,可向城中户民,收取‘缮城税’,另,东京商旅兴盛,全国各地,往来东京之巨商大富,不可胜数,可令其捐献钱粮……”

  真是个好建议,刘承祐这下知道了,这个皇叔,实则还是一如既往,敛财手段“丰富”。刘承祐可以确信,若依其言而行,东京只怕又要怨声载道了。

  是故,刘承祐很干脆地说道:“‘缮城税’就不用考虑了,朕不愿扰民,不过你口中那些巨商大富,或可想些法子,让他们东京的扩建,出一份力!”

  “是!”慕容彦超应道,虽然建议被刘承祐否了一半。

  “另外,关于东京扩建,皇叔回去,会同工部,先理一份扩建章程出来……”刘承祐又抬手吩咐道:“扩建大工,朕就全权委以皇叔了!”

第198章 秋猎

  开封修不修,这是毋庸置疑的,三年前,刘承祐便有此考量了,只是碍于财力。而作为大汉国都,这些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涨,基础设施已难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扩建整修,势在必行。

  虽然在刘承祐心中,开封并不是最理想的建都之所,毕竟平原之上,无险可守,并且有水患之忧。但以经济、交通之便利,在一统天下的阶段,开封足以承担一个京师的定位,并满足政治、军事上的需要。是故,开封的扩建,也值得投入。

  只是,刘承祐比较抠门,朝廷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今岁以来,更有些入不敷出。如欲修开封,从其他渠道募集些钱粮,是可以考虑的,比如说慕容彦超所提的商贾“捐献”。

  不过,刘承祐自己,也需考虑考虑,该拿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同商贾作交换,比如税收、新修商铺、府宅等等。毕竟要是真让慕容彦超放开了去搞,大抵会演变成敲诈、勒索,修建开封初衷是好的,利国利民的事,刘承祐不愿让它变了味,坏了朝廷的名声,还得有所把控,要注意吃相。

  ……

  时入深秋,万物萧疏,林木萧萧,落叶飘零。天高云淡,开封近郊,连片的田亩已成旷地,杂草堆积,养肥待春,鸟虫觅食于其间。

  乾祐五年九月中,汉帝畋猎于开封西郊,皇后、贤妃及殿侍之臣及京中勋贵子弟三十余人随驾,从猎军队为奉宸左营、铁骑龙捷两军各拣千骑,另自新增补禁军的各地精勇中挑选千卒。

  轻骑归来,直接闯入辕门,及至御帐前,侍卫牵马坠蹬,刘承祐麻利的下马落地。身边护卫的骑士,身上马上,都有不少猎物,看起来,所获颇丰。

  折娘子紧跟在刘承祐身边,一身漂亮的轻甲,包裹在愈显轻熟的娇躯身上,别有风韵。产后休养,经过一段时间不懈的锻炼,折娘子身材逐渐恢复过来,只是该大的地方,又丰满了不少,年纪不大,却已完成蜕变,毕竟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大抵是经过剧烈运动的缘故,气息微喘,再加秋风寒凉,俏脸红扑扑的,亮丽而有光泽。

  丢掉马鞭,朝张德钧吩咐着:“将朕猎的那头鹿,剥皮拆骨,回宫之后,将鹿肉分给诸殿娘子!”

  “是!”见皇帝高兴,张德钧也陪着笑。

  刘承祐与折娘子相携入帐,帐里帐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外边秋风送凉,里边温暖如春。

  符后轻靠在案边,肥瘦适宜的玉腿优雅地伸展开,手里拿着一卷书,正看得认真。见到刘承祐,放下书卷,穿鞋迎了上来:“官家回来了!”

  “嗯!”刘承祐应了声,张开双手。

  符后立刻吩咐宫娥,帮助皇帝卸甲,她自己,则亲自上前,帮助折娘子解甲,让小娘子受宠若惊,连道不敢。不过,这姐妹情深的场面,倒是落入皇帝眼中。

  “看官家的神情,猎获不少吧!”大符命人准备好驱寒热汤,亲自端给刘承祐,含笑问道。

  “只猎了一只鹿!”刘承祐带着笑说道,指向折娘子:“倒是贤妃,她可射猎了两只野鸡、一只野兔,还有一头野猪,可将我比下去了,自愧不如,颇为汗颜!”

  听皇帝这么说,折娘子当即道:“陛下所猎者,是天下,我岂能相比。”

  折娘子,也是挺会说话的,听得刘承祐颇为开怀。符后则道:“折娘子英姿,不下男儿,让人钦佩啊。”

  折娘子说:“圣人谬赞,我岂敢当!”

  一龙二凤,在这暖帐之中,开启了互吹模式,气氛倒也是挺融洽的。

  “在看什么书?”喝了几口热汤,刘承祐注意到符后盖上的书册。

  大符拾起,回道:“《唐朝君臣近论》。”

  “是张昭献上的那一册书?”刘承祐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2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1/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