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594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第183章 小城寡民

  进入丰州城后,里边的景象,却让刘皇帝眼前一亮,甚至有些超出预想。城中道路虽然狭窄,且基本为土路,但简单干净,尤其是干道,铺上的也是石板,显得平整,沿街也有一些商家、酒肆。当然,也还有不少空置的地方。

  土木结构民房,虽然简陋,参差不齐,但却无法给人萧条衰败之感。或许是御驾亲临的缘故,抑或是城中人口本就不多,显得很安静。

  整座丰州城,看起来单调,乃至冷清,但极有秩序,显然,在城市与百姓的管理上,官府是用了心思的。

  这样的结果,自然再度赢得了刘皇帝的好感,对于丰州的军、官民,他确实带有一种怜悯的心态。苦寒偏僻的环境难以改变,穷困也是现实,然如若因此便自甘堕落,耽于沉沦,而破罐破摔,放任管理,那么叫苦叫穷,反倒会引起刘皇帝的鄙薄。

  在河东时,与石熙载的一番谈话,让刘皇帝颇有感想,百姓想要改善生活,脱离困苦,终究还是得靠他们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力更生。

  而比起其他贫困地区,丰州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军事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财税方面,十年来,不是减,就是免,若加上早几年的款项支援,朝廷非但没有从这里收取多少税赋,反而搭进去不少。并且,在当地戍卒的供给上,朝廷也承担了其中一大部分。

  因此,丰州穷归穷,但本身并没有朝廷施加多少负担。

  不过,虽然第一印象很不错,但是刘皇帝脸上并没有再表现出来。相反,还让太子刘旸亲自到城内外视察走访一番。

  刘皇帝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哪怕是亲眼所见,他并不能保证,这一切是否是冯广为了迎合他而布置的假象。冷静下来后,对任何人与事,刘皇帝都会带有一定审视乃至的怀疑态度去看待,这一点是他这辈子都难以改变的了。

  “这些东西怎么回事?”刘皇帝指着街角一片空地,问道。

  那里挨着营房,该是一个仓场,靠近主路,整齐地堆放着柴木、草料等物,木料都是劈过的,边上还有一大堆黑黢黢的煤。为了防潮,还简单地布置了些隔雨措施。

  闻问,冯广赶忙介绍道:“回陛下,时下已入冬,不论官民,最忌惮的就是饥寒,取暖之物尤为重要。行营跋涉远来,臣等特地率领百姓,多备了些柴炭草料,以供行营之用……”

  “你倒是有心了!”刘皇帝瞟了冯广一眼,说道:“这可不只是多备了一些,都垒成小山了,这么多,费了多少民力啊?朕早有严旨,巡察所过,地方官府无需贡奉,更不得劳民伤财!”

  一听刘皇帝说这话,感受到略显严厉的语气,冯广赶忙解释道:“陛下诏旨,臣等岂能不遵从。只是每封秋末,官民皆有备料御冬,此番只是多做了些准备,多费的民力,州衙也都有酬劳,断没有劳民之事。陛下不避风寒,亲临丰州,本州官民无不感怀,既无珍奇贡奉,只有这些许柴料以尽官民心意……”

  听冯广这么说,刘皇帝的表情转好了,见他被自己吓到了,不由摆摆手:“罢了!”

  刘皇帝实则也清楚,他出巡,想要完全做到不惊扰地方,绝对是不可能的,哪怕有诏旨在前。雁过尚且留声,而况这上万的大队人马。

  另一方面,所过地方,各地官民感怀皇帝巡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表示一下孝心,也属于常理常情。

  像冯广的做法,仔细想来,也没有太多指谪的地方,柴炭物料,本就是行营所需,若是缺少了,也会由行营进行采买。

  冯广呢,算是考虑到了前头,恰逢这个时节,体现的是其用心,是对皇帝忠心的一种表现。

  当然,也或许是太用心了,让刘皇帝忍不住去思考,这究竟是他细心周到,还是他为了迎合自己而刻意表现,以此邀宠?

  这个问题,刘皇帝按捺在心头,暂时没有答案,但他不急,未来还很长,可以拭目以待。

  但同时,不论刘皇帝做何想法,冯广的表现已在事实上引起了刘皇帝的注意,全国这么多知州、刺史,此番出巡路过见过的有不少,能得刘皇帝如此关注的又有几人?

  一个官员,能被皇帝记住,甚至去关注他,这对仕途的助力多有益,在皇帝专制的时代,可以体现地淋漓尽致。

  “行营中可缺取暖御寒之物?这些柴、炭,用得上吧!”刘皇帝扭头问国舅李业。

  李业给了个肯定的答复:“自然是用得上的!天寒之后,行营消耗巨大,甚至需要兵卒去伐木生火,冯刺史如此准备,倒省却了行营不少麻烦!”

  “既然如此,那就批张条子,让行营安排人接受了,所需花费,直接拨与丰州!”刘皇帝直接吩咐着,又瞧向冯广,露出一点笑容:“丰州官民这份心意,朕就安然接受了,也不枉你们这番辛苦!”

  “是!谢陛下!”闻之,冯广彻底放下心来。

  “走,去你的州衙看看!”北风吹拂下,刘皇帝紧了紧身上的袄子,吩咐道。

  冯广不敢怠慢,亲自在前引路。

  丰州的官衙,地处城西北,由于城小,只走了三百来步就到了,就如同城郭一般,官衙也突出一个简单。

  刘皇帝随行人员,就能把衙门给塞满,大量的卫士更需站到衙前的街道上。公堂之上,刘皇帝这一干华服贵装者,与堂间的布置也是显得格格不入。

  刘皇帝独坐那张木制的堂案,打量了一圈堂间景象,看着冯广以及他身后的两名佐吏,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冯广,你这州衙,只怕还比不上中原的大数县衙!”

  闻问,冯广坦然地应道:“丰州穷僻,只能因陋就简了,让陛下见笑了!”

  事实上,别说中原的县衙了,就是一些大的市镇官署,都比这丰州州衙,要华丽气派。丰州刺史乃是朝廷五品的官职,不算低了,这个官做的,可谓凄凉了。宁为中原一县长,不做边鄙一刺史,这是确实存在的情况。

  “朕有一问!”没有再继续纠结于丰州的简陋,刘皇帝看着冯广说道。

  冯广立刻打起了精神,拱手应道:“臣恭听圣训!”

  无视他这卑敬的态度,刘皇帝目光炯炯地盯着他:“丰州虽然偏僻,却也依山带水,处于河套腹地,山南草原,宜耕宜牧,经过这么多年休养生息,何以仍旧穷困至此?”

  闻此问,冯广立刻紧张起来,这可以算是在质疑他这个刺史的治政能力了,稍微组织了下言语,从容禀道:“陛下,丰州虽依山带水,然此前荒废多年,在契丹人手中时,也未善加经营,九原侯西进收复前,辽军也于境内大肆破坏,导致障塞破坏,亭坠绝灭。收复之后,又因人口稀少,再兼地处边陲偏僻,难有发展。这些年,气候也异常恶劣,时有灾荒,以致穷困至今……”

  听他把问题与困难讲清,刘皇帝终于点了点头,又问:“如今丰州辖下有多少人?城中居民又有多少!”

  “回陛下,到开宝六年,丰州所辖一城三堡,各族百姓,共计732户,3853口!城内居民203户,一千余口!”冯广应道。

  闻冯广述来,刘皇帝都不禁替他感到辛酸,大汉州一级的区划,凄清如此的,大概也就丰州了吧。

  “你这州衙,享官俸,食禄米的人,一共有多少?”

  “连臣在内,算上诸房吏职、衙差,共计19人!”冯广答道。

  “这可比朝廷规定的州衙吏职名额要少多了!”刘皇帝微微一笑。

  冯广说:“丰州人寡,过多吏职,只会造成冗员,耗费朝廷俸禄,因而臣根据实况,做了些裁减!”

  “好!”刘皇帝终于赞了一声:“这就是因地制宜,这就是心念朝廷,忠于职守!冯广,丰州虽然穷僻,但你让朕见到了一番新气象啊!”

第184章 教训

  察问了一番丰州的政治民情,刘皇帝再度动身,摆驾还营,在这段时间之内,城外的行营也搭设得差不多了。

  以城郭简陋,不便宿于城内,也不是刘皇帝受不得了这苦,而是实在不方便,不提别的,就随驾的后妃、皇子、宫人,就腾不出一个地装下。

  出城还营,刘皇帝没回御帐,而是问起九皇子刘曙,得知他还在帐中养伤,动了心思,前往察看。

  刘曙所居,自然是一顶单独的帐篷,被捂得密不透风的,掀帐而进,肆虐的寒风呼啸着便往里钻。刘曙正趴在榻上,光着上身,让贴身内侍给他上药。

  感受到那阵寒意,刘曙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头也不回,高声道:“谁呀!要冻死我吗,赶紧把帐门给我合上!”

  “殿下!”内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注意到跨步入内的刘皇帝,小声地提醒了刘曙一句。

  刘曙是被养得白白胖胖的,只是背上的细皮嫩肉被那一条条鞭痕给破坏了,不算狰狞,却充分地诠释着慈父的关爱。

  “看你这中气十足的样子,伤养得差不多了啊!”扫了他一眼,刘皇帝开口了。

  刘皇帝沉厚的声音在帐中响起,把刘曙给惊到了,偏头看着皇帝老子双手插袖的伟岸身影,慌忙起身,动作过猛,牵动到背上的伤,疼得龇牙咧嘴的。

  “臣参见陛下!”刘曙略缩着脖子,小声地行礼。

  见他这嗫喏的样子,刘皇帝露出一点笑容,问道:“怎么,连爹都不叫了?”

  “爹!您坐!”见刘皇帝站着,刘曙赶忙取过榻边的一张交椅,改口道。

  “你长这么大,这还是你第一次给我端椅子啊!”刘皇帝撩了一下袍脚落座,对刘曙说。

  您也没给我那个机会,刘曙心中暗道,嘴里还是恭顺地道:“是儿不懂事!”

  见他还光着膀子,刘皇帝眉头微凝,当即指示道:“你不是怕冷吗?赶紧披上衣服!”

  “是!”旁边的内侍立刻把一件厚裘袍给刘曙披上。

  见露出舒适的表情后,刘皇帝方才问道:“鞭伤恢复得如何了?”

  “王太医说了,继续疗养一段时间就好了!”刘曙答道。

  “疼吗?”

  “疼!”

  “疼就记住!”刘皇帝严肃道。

  “是!”此时的刘曙乖顺极了。

  “知错了吗?”刘皇帝又问。

  “知错了!”

  “错在何处?”

  对此问,刘曙沉默了一下,小心地瞟了刘皇帝一眼,方才道:“儿不该再行营中吵嚷抱怨,坏了风气。”

  “还有呢?”

  想了想,刘曙试探着说:“不该怕吃苦!”

  “嗯……”

  见刘皇帝反应平淡,刘曙又道:“不该恃宠生骄……”

  “想你娘了吗?”刘皇帝突然发问。

  刘曙愣了下,而后老实地答道:“想!”

  “我看呐,就是你娘太宠你了!”刘皇帝盯着刘曙,教训道:“你就是欠磨炼!这一路北巡,有车坐,有马骑,有人伺候,还要叫苦叫累!你几个兄长,六七岁就能随朕出巡了,他们何时抱怨过?”

  “没人喜欢吃苦,也没人不喜欢舒适!”刘皇帝话越说越严肃:“父祖打天下容易吗?那也是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煎熬的。我告诉你,打下这片江山,固然遗泽于你们兄弟,但是,做为我的儿子,我也绝不允许你们坐享其成,心安理得地嬉戏玩乐。

  身为皇子,要牢记自己的身份,更要铭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享受着这份荣耀,更要承担这份责任,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今后成才、立业、戍边、治政,江山社稷都是要靠你们去维护的。你们若是懈怠了,贪图安逸,败坏的就是朝纲,动摇的就是大汉根基。

  你现在已经十四岁了,不小了,早些年,黎民百姓都要成家了!朕说的这番话,希望你能牢记在心……”

  刘皇帝这一番啰嗦,实则有些上纲上线,说得也有些严重,明显把刘曙听懵了,只是下意识地点着头,青涩的脸上也露出些许的惭愧之情。

  “儿知错了!”终于,刘曙再度说了句,这一回声音更洪亮,语气更坚定。

  “平日里习武偷懒了吧!”刘皇帝指着他胖嘟嘟的脸。

  刘曙讪讪一笑,不由得挠了挠脑袋。

  “你这好逸恶劳的习惯得改!”刘皇帝站起身,严肃地道。

  不待其接话,刘皇帝直接安排道:“接下的巡视行进,你只准骑马,好好练练骑术,骑累了就下马步行。还有,你身边的内侍宫人也都撤了,只留两名卫士,其余穿衣用膳,全部自理!”

  刘皇帝的吩咐一下,刘曙表情顿时一苦。见状,瞪眼向他,压迫感十足地问道:“你有疑问?”

  “没有!”刘曙哪里敢说出半个不字,立刻应道。

  略作沉吟,刘皇帝又对喦脱吩咐道:“传朕口谕,着随驾诸皇子,十岁以上,生活自理!”

  “是!”

  又看刘曙一眼,少年立刻挺起了胸膛,小脸绷得紧紧的。没有再作话,刘皇帝摆驾回帐,等他离开之后,刘曙与那名内侍终于放松下来,刘曙更是差点没瘫倒。

  “殿下,小的,这……”内侍略显无措地看着刘曙。

  见其状,刘曙一摊手:“没听清谕旨吗?你走吧,我这里不需要你伺候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5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4/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