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760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第56章 腹心之谈

  “好箭法!”林荫稀疏的宫苑草场间,响起一道喝彩声,身着武服的杨业,看着刘皇帝,满脸的笑意,就差击节赞叹了。

  秋风送爽,撩动着刘皇帝的发梢,秋阳释放出稍显冷淡的光芒,照耀在刘皇帝脸上,露出一张带着微笑的面庞。

  三十步外,设有三座箭靶,中间一座,零散地插着几支羽箭,其中一枝正中靶心,尚在轻轻颤动。

  面对杨业那并不走心的夸赞,刘皇帝摇了摇头,道:“射了这么多箭,仅一箭中的,这样的箭术,啧啧……重贵啊,你要拍朕的马屁,可得多和赵普他们学学……”

  听刘皇帝这调侃之言,杨业略感汗颜,尴尬一笑:“陛下说笑了,臣只是有感而发。”

  刘皇帝瞥了杨业一眼,目光让他有些不自在,再度笑了笑:“你不是文臣,他们那些阿谀之言,溢美之词,就不要学了,你也学不会,你我君臣相知相交,自然点就好!”

  “是!”杨业除了应是,也不知说什么好了,稍微斟酌了下,方才郑重地道:“如论射人射靶,陛下的箭的或许欠些技术,但论逐鹿射野,陛下箭则是箭无虚发!”

  “好了!”刘皇帝摆了摆手,说:“让你们这些人陪朕,不管是下棋、射箭、喝酒,一个个都捧着朕,甜言蜜语,比后宫的美人还要动听悦耳。不过,类似的话听多了,也就腻了,乏味了!”

  如今的刘皇帝说话,是越发随心,根本不在乎会不会让交谈的人尴尬了。扬了扬手,刘皇帝将手中的硬弓抛给喦脱。喦脱有些“措手不及”,看似手忙脚乱,却稳稳地抓住弓身,只是匆忙间表现出的滑稽感,却引得刘皇帝一乐。

  “你也动一动,别杵在那儿!”刘皇帝将注意力放到侍候在侧的太子刘旸身上,手指前方的箭靶,吩咐道。

  “是!”刘旸露出一点迟钝的笑容,也取过一张弓,道:“儿献丑了!”

  刘旸的射艺,也是稀松得紧,刘皇帝就曾笑谈,那是遗传于他,当然,这些年始终忙于国事公务的太子又哪有多少闲暇进行这等嬉戏娱乐,疏于训练,那技术自然就不够看。

  太子开始一板一眼练习箭术,刘皇帝则回身走到一旁的座椅边,屁股一撅,压了下去,招呼着杨业同坐。

  接过内侍递给的丝巾,擦了擦手,忽然来了兴趣,打量着自己的双手。实事求是地说,刘皇帝的手是有些难看的,并不修长,肉感松弛,养尊处优这么久,也没变白,常年活动留下的老茧也没有消退,甚至在岁月的沉淀下,变得更加僵硬。

  把手一伸,递到杨业眼前,刘皇帝含笑道:“你看朕这双手,也曾拾笔执刀,只不过,笔墨不成文章,武艺也稀疏平常,但为何能够勘定乱世,一统八方?显然,平定天下的不是朕,而是你们这些才干卓越、忠诚英勇的功勋!”

  “陛下过誉,臣荣幸之至!”杨业应和道:“以臣看来,天有一日,国有一君,若无陛下英明领导鞭策,我们这些牛马走也只是徒然劳碌,不知所以。

  正是有陛下过人的谋断,超人的胆略,高人的远见,大汉方才有今时的如日中天。陛下恩厚,待臣等以功勋,但臣等也只是仰仗陛下之威德庇护,方才有施展扬名的机会……”

  “朕倒是没想到,你杨重贵的口齿竟然也如此伶俐了,这恭维之辞真是一套一套的!”被这一番彩虹屁拍得很舒服,尤其是“老实人”这么说,就更加分了。

  而事实证明,赵普那些大臣那一套,杨业也是学得会的,只是在于,愿不愿意去从众罢了。

  “闲话到此为止!”刘皇帝身体后仰,靠在椅被上,表情转脸变得认真起来,道:“殿前司近况如何?朕可听到些传言,说自殿前司成立以来,历任殿帅,就属你杨业最为清闲……”

  为什么会如此,刘皇帝心里岂能没有点数,只是他这么问起来,考验的却是杨业的应对能力。

  而杨业也显然一呆,琢磨了下,方才道:“殿前司一切早有成制,皆有依据,上有枢密院指导,下则有诸军都将辅助,臣这个殿帅只需照规矩为政行事即可……”

  闻之,刘皇帝笑了笑,说:“看来你这个殿帅做得确实舒服,朕也觉得挺好,不是只有整日操劳不懈,夙兴夜寐,才是良臣干才。

  不过,那些传言虽然不值一提,但还是有些刺耳,接下来,你也要多些紧迫感!兵制改革的事情,迟早要全面铺开的,这是关乎全国军队,关乎大汉安危的事情,你们这些做统帅,做将军的,要格外注意。

  朕也知道你们对将士的感情,军中也有太多英勇忠诚官兵,但是,为了大局着想,该改的,该变的,也必需去做。

  朝廷此番决策,朕也是坚决支持的,既然大政已定,就容不得质疑,是要全力推行的,你们也当全力配合,务必安抚好军心,安置好退役的将士,不要生出乱子。

  军队是大汉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出现贪官污吏、奸臣乱贼不妨事,什么都可以乱,军队永远不能乱!

  禁军则是全国军队的基石,朝廷的近卫,京畿的堤防,殿前军更是重中之重。此番从禁军开始变动,虽是试行,但必需试出个样子,要为全国军队的改编重组起到模范作用。

  中枢虽然组织了一批人专门负责此事,但是,朕不是那么放心,关键的地方,还得靠你们这些将帅替朕照看着。

  你是殿帅,对于殿前军裁改,也担起职责,遇到问题是肯定的,妥善解决便可,有困难,找枢密院,找政事堂,找赵普,找太子,找朕都可以……”

  啰啰嗦嗦地,刘皇帝说了一大堆,这絮叨之间,杨业的表情也逐渐趋于严肃,等刘皇帝讲完了,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待注意到刘皇帝那意犹未尽的表情,杨业这才起身,郑重拜道:“陛下指示,臣既已悉之,必然全力配合朝廷施政,别无二话!”

  见杨业像听军令一般郑重其事,刘皇帝脸上也露出了满意之色,颔首道:“你杨重贵可是千金一诺,既然向朕保证了,朕也相信!”

  “多谢陛下信任!”

  “对了,此番兵制改革,可不只是裁减兵马这么简单,涉及到方方面面,兵制变动后,边防如何调整,军队如何布置,正兵与团练之间如何协调配合,包括军需后勤体系的变化,你也该跟着考虑一番!”刘皇帝又以一种关照的语气吩咐道。

  杨业微愣,迟疑道:“陛下,这些自有枢密院及政事堂去考虑,在臣职权之外……”

  “你这个殿帅还能干一辈子吗?”刘皇帝轻笑道。

  见杨业面露思索,刘皇帝很干脆地道:“朕就直言了吧,你今后的去处,要么到枢密院任职,要么到边地去,朕倾向于外放。

  兵制改革,禁军以及内地道州的地方军队都好办,出问题也不会太严重,但边地不同,改制之后新的边防建设完善,还需你们这些经验丰富的将帅去落实执行,朕也才放心,因此,你也要深入地参与到改制的过程中来!”

  刘皇帝言辞足够真切,杨业显然感受到了,短暂的思索后,也认真道:“臣明白了,多谢陛下看重!”

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

  “陛下!”广政殿内,司议郎宋准躬腰,朝着信步而来的刘皇帝拜道。

  宋准是两年前的状元,因为年近四旬,见识已深,在地方上又有过较久的为政断事经验,因此与一般的观政士子不同,宋准从一开始就被授实职,提拔很快。

  当然最重要的是,被太子刘旸调到身边,成为东宫近臣。刘旸这几年,也提拔了一些臣属,宋准便是司议郎之一。而这对宋准而言,显然属于鲤鱼跃龙门,一朝得志了。

  美男子总是容易带给人好感的,尤其是宋准这种颜值才情风度兼备的,看到宋准,刘皇帝也不禁暗自“神伤”,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长偏了,宋准似乎是那种能帅一辈子的人。

  冲宋准点了点头,刘皇帝问道:“太子在里边吧!”

  “回陛下,太子殿下正在批阅奏章!”宋准恭敬地答道。

  注意到他手上的一本奏章,刘皇帝:“这是什么?”

  见刘皇帝主动问起,宋准答道:“经三法司及淮东按察司联合调查,扬州案已有初步结果,殿下做了批示,特令臣传达!”

  “初步结果?”刘皇帝呢喃了句,目光中流露出少许玩味,也没细问,摆了摆手,道:“你去吧!”

  “臣告退!”宋准再度一礼,躬着身子,缓缓后退出门。

  政事堂这边有太子一处固定的殿堂,用以处置公事,并随时同赵普等宰臣沟通。有一段时间,刘皇帝是同意刘旸在东宫办公的,但是后来传出一些流言,说东宫的弘德殿乃是另外一个小朝廷。

  然后,刘旸便再没有于东宫处理过朝廷政事,只要是正事,都到政事堂议论处置,平日里如无他事,也都常驻广政殿。

  如此,流言很快就平息了,而传流言的人,不管是存着什么心机,都被处置了,并且是直接被刘皇帝安排人处决,没有过于遮掩,目的就是震慑群臣,震慑那些心术不端者。在维护太子这方面,刘皇帝从来都是果断的,触及他的底线,那雷霆手段也从不吝惜。

  转入殿中,就如宋准所说的那般,刘旸正埋头伏案,身边也侍候着几名僚属,静待吩咐。刘皇帝的到来,显然打破了平静,一干人赶忙行礼。

  “都免礼吧!”刘皇帝挥了下手,又对侍臣们吩咐:“你们退下吧!”

  “是!”

  “爹怎么有暇来广政殿了,如有事,儿自当亲往禀奏,何劳您躬亲前来!”刘旸把桌案让了出来,扶着刘皇帝落座,嘴上恭谨地说道。

  刘皇帝笑笑:“正是有这闲暇,方才过来看看!”

  抬眼注意到刘旸面上的疲惫之色,刘皇帝眉头稍皱,手一指,说:“你近来有些辛苦,听说你是终日伏案,不得歇息,这样可不行!”

  “多谢爹关怀!近来朝廷多事,政事堂宰相与诸部司衙大臣都在忙碌,儿自不能懈怠,儿这也是在向爹学习!”刘旸轻声道。

  刘皇帝摇摇头,说:“也不必事事学我,我当初就是太拼了,忧劳可以兴国,但同样伤身。我适才进来,只见到你在埋头阅览,僚属都站在那里候着,这样可不行,他们是来辅助你的,可不是用来看着你处理公务的。

  你是太子,还是学会用人,把所有事往自己身上揽,勤奋是足够了,但哪怕你年轻气盛,精力充沛,早晚不堪其累。

  长期如此,必然损坏身体,你说学我,就更应以我为鉴,我可不希望,他日之你,会成了今时之我,还当保重身体。

  你们常劝我少作忧虑,保重御体,说我的身体关乎到家国天下,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却不注意了。你可是太子,大汉的储君,未来的皇帝,你的身体,同样关乎国本,关乎到大汉的安危稳定,因此,勤劳国事之余,也要多多顾惜自己啊……”

  听刘皇帝说出这番话,刘旸矮身一礼,感动地道:“爹如此真挚关怀,儿感激不已,会注意的!”

  “我看你身边,也不缺可用之人,朝廷中也有大把的能才干吏供你驱使。适才见到宋准,我觉得此人就不错,可以重用!”刘皇帝道。

  闻言,刘旸也露出了点笑容,说:“宋子平才思敏捷,学识出众,直言善谈,又不失谨慎,更难能可贵者,堪称干才,他在儿身边也有近两年了,侍从进谏,儿也多受裨益,正有另择重任以用之的考虑……”

  刘皇帝微微颔首,道:“中国人杰地灵,从不乏才干之士,朝廷更是群英荟萃之所,不乏满腹经纶、饱学之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干才。而新进士子中,在为官做事上,还是需要历练之后才能委以重任,有的人则过个两三年都未必能历练出来,似宋准这样的人,却是可以拿来即用的,你的眼光不错!”

  刘旸小小地恭维一句:“儿不敢当,宋准是您钦点的状元,自然是难得的人才!”

  “对了,适才听宋准讲,扬州案有了初步结果,未及细问,不过,这前前后后调查了近两月,也该有个结果了吧!”刘皇帝又说道。

  提及此事,刘旸表情也变得认真起来,应道:“根据调查所得,候陟贪腐,确有其事,并非怀思诬告!他在扬州任上,勾结盐商,逼迫当地盐监,更改账目,从中渔利!”

  “哦,他获利多少啊?”刘皇帝来了兴趣。

  刘旸:“根据供述,以及从扬州府衙及候陟私宅中查抄出的钱帛金银,约值三万贯钱,这其中具体有多少是涉及此案的脏钱,还需确定……”

  “那也不少了!他一年的俸钱禄米才多少,三万贯钱,够他不吃不喝,干二十年扬州知府了吧!”刘皇帝眉毛一挑,说道。

  不过,虽然评价着此人此事,刘皇帝脸上却没有多少激动与愤怒,反而啧啧感叹:“我平日里赏赐臣下,多则数百,少则数十,就这还觉得滥施赏钱。

  如此看来,还是我有些小气了,一个区区扬州知府,任职不过一载,所渔之利便以万贯计,我那点小钱小惠,如何能够收买得了臣心啊!”

  “还请爹息怒,朝廷内外那么多官员,总免不了一些害群之马,腐败之徒,既然遇到,依律处置,以正国法即可!”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旸下意识地出言劝慰。

  “我可没有动怒!”刘皇帝摇了摇头,嘴角甚至挂着点笑容:“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也实无必要为此大动肝火。不过话说回来,扬州真是好地方啊,好就好在,满目繁华,遍地财富,供人摘取啊……”

  刘旸沉默了下,说道:“爹,据说候陟供述,其贪墨及收受贿赂款项,并没有那么多,扬州那边查抄出的钱财,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家田产私业所出。”

  “呵!”刘皇帝顿时嗤笑一句:“这什么意思,想要籍此减轻罪罚,乃至脱罪?三万贯钱,就是折半,也够处死他十几次了,至于田产私业,仅靠种地,能赚得了这么多,还全部集中在扬州,那他家所拥土地规模得有多大?若说经商所得,那更得加判他一条违制乱法,恃权谋私,败坏纲纪!”

  在大汉,是明令禁止官员经商的,虽然现实情况会比较复杂,很多官员、勋贵都有私产私业,但至少明面上,是严令禁止的。

  “那‘初步’二字,用得可有些意味深长啊,其中还有什么曲折?”刘皇帝把他留意之处问了出来。

  刘旸脸上更添几分严肃,禀道:“经审理,对于所犯罪项,候陟供认不讳。不过,他又为自己辩解,说他在扬州行此事,是受上官所逼,无奈之下,不得不虚以委蛇,暂且同流合污。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取得信任,是为了调查更大的贪官……”

  “这话,你信吗?”刘皇帝是真绷不住了,偏头看着刘旸。

  刘旸叹息道:“儿也觉得,有些荒诞。”

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

  “你方才的描述可有些模糊,不清不楚的,那所指的上官指是谁?”刘皇帝看着刘旸:“能被侯陟称为上官的,也就淮南道的几名道司大吏,怎么,你这个太子还要为臣下讳言吗?”

  “儿自然不敢相瞒,只是事情还没调查清楚,侯陟所述也只是一面之词,毫无半点证据,又事涉道司大吏,因此……”

  “直说吧,是布政使?按察使?转运使?总不会是淮东都指挥使吧!”刘皇帝打断刘旸。

  刘旸拱手:“是淮东布政使杨可法!”

  刘皇帝也不惊讶,甚至莞尔一笑:“那就是了!你是什么想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7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0/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