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761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刘旸沉吟了下,看向刘皇帝,缓缓道来:“爹,恕儿直言,在了解过侯陟此前为人处事作风之后,臣心中对此人是有些厌恶的。

  诚然,他在过去的履任之中,做出了一些成绩,虽然被誉为干才,实为酷吏,为人不树德,为政不立行。

  此番调查结果出来,儿也不觉奇怪,甚至怀疑,他在过往职任上的政绩与建树是否存在什么朝廷未曾留意的地方。

  扬州固然是繁华膏腴之地,但这并不是扬州的错,自甘堕落的也只是这等辜负朝廷信任的奸吏。过去没有贪墨的行迹,一任扬州,便暴露出来,那也只能说明此人以往隐藏得很好……”

  说完自己的感受,刘旸轻轻地舒了口气,随即有些忐忑地看着刘皇帝,他心里也知道,他的反应有些过度了,只是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而听完刘旸的态度,刘皇帝也稍微愣了下,而后轻声指出:“看你这义愤填膺,满腔愤慨,这些年,贪官污吏你也同样见了不少,想来不至于如此激愤吧!”

  被刘皇帝说得有些尴尬,他这种态度,或许还有一层恨屋及乌的意味在里边。虽然从未表现出来过,然从本心而言,对于卢多逊,刘旸也是不甚欢喜,他觉得此人太过功利,也太好斗,或有其才,但性格为人实在令人讨厌,在他面前中伤挑拨赵普都有几次了。

  明明缺乏当宰相的气度与涵养,却苦心孤诣,想要攀上臣权巅峰,取赵普而代之。在刘旸看来,卢多逊就是朝廷内部的一个祸害,自他调到中枢后,朝廷就开始多事,难得安宁,但是,刘皇帝要用,他也没有办法。

  “先不提你的态度了,对此事,你是如何批示的?”刘皇帝问。

  刘旸:“朝廷自有成制,一切依照规矩办事即可,侯陟举告杨可法,其所言所事,毫无实证可言,因此——”

  说着顿了下,看了看刘皇帝,刘旸方才继续道:“以儿个人之见,侯陟的行为,有攀咬诬告之嫌,其所言所陈,无根无据,既是下属指摘上官,更属脏官污指清官,不足取信。

  恕儿猜测,这其中缘由,除了侯陟想要浑水脱罪之外,怕也因为杨可法乃是赵相公提拔起来的,而对侯陟的调查,也是赵相力主的!”

  “呵呵!”刘皇帝闻之顿时发出一阵轻笑。

  起身踱步,刘旸自然地跟上,考虑几许说道:“你似乎有些先入为主了,并且有一点你必须注意。个人自是有好恶之别的,我也有讨厌的大臣,但是,要避免把这种情绪带到国事公务的处置上来。

  从你的话里,我能感觉到,你是把侯陟看作卢多逊的人,杨可法看作赵普的人,扬州案查到现在,已经成为赵普、卢多逊二者之间斗法的角斗场了!”

  听此言,刘旸先是一呆,然后点头承认:“爹所言甚是,儿确实有些草率了!”

  “当然,事实上怕也是如此了!”刘皇帝又改口道:“但,哪怕没有赵卢,朝廷出了这样的事情,也要引起重视。一个扬州知府,一个淮东布政使,在天下道州大吏之中,都是排在前列的,既然出现了疑云,自当查察清楚!”

  刘皇帝话里似乎把侯陟与杨可法并为一谈了,刘旸心中一个咯噔,小心地打量了下刘皇帝,略显迟疑道:“爹的意思是?”

  “赵普他们是什么意见?”

  刘旸:“赵相没有表态,但卢相力主对杨可法也展开调查!”

  “卢多逊,真是一点亏都吃不得啊!”刘皇帝不由失笑的,似乎觉得此事很有趣一般,慢悠悠地走着,语速也同样缓慢:“你的批示有些模糊,什么叫依制而行,我知道,你心里怕也是不赞同对杨可法进行调查!”

  刘旸尴尬一笑,拱手道:“瞒不过爹的眼睛。儿只是觉得,倘若因侯陟这等贪官肆意攀咬,便对一道主政官员展开调查,那么会开一个恶端,今后朝廷将更加多事!”

  刘皇帝嘴角勾了勾,说:“不错,你这是顾全大局的想法,但是,你就能确信,那杨可法就是两袖清风,廉洁无私?淮东道的治所,可也在扬州城!

  另外,赵普为何不表态,是为了避嫌?还是他心中也有迟疑?还有,有下吏举告侯陟,朝廷郑重其事,大动干戈,由内外法司联合进行调查。

  为何涉及到杨可法,就开始慎重,种种顾虑就来了?扬州知府与淮东布政使的地位差距,可没有那么大!”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旸也不禁沉默了,能够感受得到,在此事方面,自己与刘皇帝的想法是相左的,这让他压力陡增。

  沉凝着一张脸,没有让刘皇帝等太久,刘旸还是开口了:“爹的想法,儿明白了,这便再行一文,同意对杨可法进行调查!”

  见其有些违心地附和自己的意见,刘皇帝也不以为意,并且出言安抚自己的太子:“不过,你的顾虑也是周到的,岂能因一脏官之言,便胡乱猜疑封疆大吏,确实不能开一个恶例。

  但是,可以做一个秘密审查,就不要像对侯陟那般大张旗鼓了,把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畴。倘若杨可法是被无辜攀咬的,那么,正可还其一个清白,也证明朝廷在道司大吏的任用上,还是有眼光的!”

  “是!”见刘皇帝表这个态,刘旸的心情也放松不少,甚至躬下身子应道:“爹如此考虑,甚是妥当!”

  事实上,是否对杨可法进行审查,在刘皇帝这里原本也只在可与不可之间,但是,与刘旸一番交谈后,却不得不拉偏架了。

  毕竟,卢多逊应对赵普就已经费劲了,而看刘旸的意思,也是站赵普的,这样的情况下,刘皇帝自然还得扶着卢多逊。

  在这一方面,刘皇帝看刘旸,就不只是父亲看儿子,而父皇看儿臣了。

  “扬州案,朝廷内部也是闹得满城风雨,我近来可以听到不少风言风语。”刘皇帝再度落座,又示意刘旸也坐下,侃侃而谈:“都说卢多逊与侯陟私交甚厚,堪称密友,近来影射卢多逊的言谈也不少,我也受到了一些弹劾卢多逊的密奏。

  很多人都觉得,侯陟在扬州贪墨不法,是卢多逊的纵容,其所牟污利,也必然进献卢多逊府上,你觉得,这些话,是听得还是听不得?”

  如果卢多逊知道刘皇帝与太子这样谈论他,怕是也得胆战心惊了。而刘旸对此,神情也变得格外严肃,低头思吟片刻,方才摇摇头,说:

  “儿以为,这等株连诛心之言,不当理会!儿虽不知卢相根底,但在平日里的接触中,也了解到,这是一个有志青史留名的人,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绝不会在意那等蝇头小利。

  侯陟固然是卢相力主推荐的,其犯了事,卢相最多是失察之罪,用人不当,若说卢相也与侯陟同流合污,行贪墨之事,儿是不相信的!”

  听刘旸这么说,刘皇帝露出了笑容,点头道:“此言中肯!你记住,卢多逊这个人,毛病不少,但是,抛开私德,这还是一个可用之人。”

  “你不要以个人好恶来看待他!”刘皇帝以一种提醒的语气说道,表情都严肃了。

  显然,刘皇帝也看出刘旸对卢多逊的厌恶了,因此,出言提醒,又或者说是一种警告。君是君,臣是臣,刘旸绝对不能也不该站到赵普的立场上去!

第59章 明贬实升

  “对于侯陟案的审判,要从速从严从重,即便牵扯出杨可法,也不能成为拖延判决的阻碍!”刘皇帝直接对刘旸指示道:“一应涉案人员,当处死刑者,都给我拉到南市处刑,单独执刑,与秋决冬决区分开来,把扬州案做成今年朝廷反腐倡廉、刷新吏治的典型!”

  刘皇帝这道谕旨,又是对司法的干涉了,从速审判侯陟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事情牵涉到了另外一名道司大臣。

  若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即便侯陟是脏官败类,其证词取信度不高,但作为举报者,哪怕最后得到个查无实据、子虚乌有的结果,也该按照正常的调查流程走。

  但按刘皇帝的意思,把侯陟快速判了,还是要拉到南市处死的,这首告之人都没了,可想而知,对杨可法调查最为关键的一个切入点就没了。

  再加上,还是秘密审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这个“秘密”性质就不是格外重视,而是如刘旸所期望的那般,控制影响,不开恶端。

  刘旸的顾虑,刘皇帝当然明白,官员到了一道主官这样的地位,岂能轻易调查,如果不是证据确凿,又或是其他什么政治因素,就是刘皇帝都不会乱来。

  风闻言事,也是要有据可依,有迹可循,章口就来,也只是给自己找麻烦。似侯陟举报杨可法之事,如果朝廷反应过度,那么败坏的就是朝廷风气,传将出去,基本可以肯定,会引起天下绝大多数的道司大臣不满,说人人自危或许夸张些,但影响绝对是恶劣的。

  哪怕侯陟案的起因,若不是赵普与卢多逊这二人在角力,只怕对侯陟的调查也不会那么高效果断地展开。

  而刘皇帝之所以做出对杨可法之事的指示,也只是要向中枢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他在替卢多逊站台。

  “在对侯陟的提拔任用上,卢多逊是要担主责的,侯陟事发了,也定性了,自当伏法,此事另论,那卢多逊当受何责处,你可有想法?”略作沉吟,刘皇帝又问起刘旸的意见。

  闻问,刘旸下意识地张嘴,但是注意到刘皇帝那平静的表情,平淡的语气,又迟疑了。若依他的意见,最好把卢多逊贬到地方,但看刘皇帝的态度,显然不太可能。

  纠结了下,心中默然一叹,而后以一种请示的态度说道:“降一级,罚俸半年,留用中书察看如何?”

  “他当初力主提拔,这才一年,便爆发出如此丑闻,识人不明,荒谬视察,降一级,罚俸半载,这样的处罚,不痛不痒,太轻了!”出乎刘旸意料的,刘皇帝这么说道。

  闻言,刘旸也不猜刘皇帝的心思,直接问道:“还请爹示下!”

  刘皇帝显然早有想法了,也不再故弄玄虚,直接吩咐道:“罚俸一年,降职留用,我听说卢多逊在政事堂,屡屡与赵普相执,处处争锋,实在不成体统,徒为臣工们笑话,有碍朝廷内部的和谐。

  这样,让他去兼管都察院,做点实事,刘公年迈,多次向我请辞,正可替刘公分担一些繁琐事务。

  他给朝廷举荐出了一个大贪官,造成了如此恶劣影响,那就让他给朝廷揪出更多贪婪污浊之徒,坏法乱纪之辈,就此赎罪!”

  听到刘皇帝做出的决定,刘旸不由一呆,虽然克制地很好,但脸上仍旧不免流露出一点古怪之色,那是一种无语的表情。

  按刘皇帝的安排,这哪里是惩罚,分明是奖赏了,卢多逊回到中枢后,虽然与赵普开始别苗头,争权争名,但最大的一个缺陷,便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实际负责的方向。

  降级罚俸什么,实在不足味道,直接把都察院交给其分管,显然是在加强其手中的实权了。而都察院,作为朝廷最主要也最名正言顺的监察机构,其地位、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若是由卢多逊分管,显然会助涨其声势。

  于卢多逊而言,如果损失掉一个侯陟,伤一些名誉,却换来都察院这么一大块实惠,其中利弊得失的衡量,也不需赘言了。

  刘旸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的问题,然而,哪怕心中存有异议,却也不敢提出来,刘皇帝做的决定,反对也无效,徒惹其生怒罢了。

  “你觉得如何?”刘皇帝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刘旸的反应,轻笑道。

  对此,刘旸还能说什么?

  “甚好!儿以为,有了此番教训,卢相公当更加谨慎,也会更加积极为大汉吏都察尽力!”刘旸说道。

  “很好!”刘皇帝露出了笑容,吩咐道:“你把我适才关于扬州案前后首尾的意思,拟成诏制,传达下去,这事,我就不安排其他人做了!”

  “是!”

  刘皇帝信步而来,又飘然而去,活像个不时跑出来显示存在感的老干部,刘皇帝来来去去心情都不错,只留给太子刘旸又一定的心理冲击。

  ……

  “陛下!”广政殿外,卢多逊正垂头束手,见到刘皇帝,赶忙迎了上来,陪着小心,格外恭敬,目光之中隐现忧虑。

  “卢卿啊,有何事?”刘皇帝觉得卢多逊的表情很有趣,可很少见到他有如此忐忑之时。

  当然,卢多逊所忧,还在于侯陟案,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刘皇帝父子谈话间,太子的批示他也看过了,心情很沉重。

  他不怕赵普,甚至存着要和他斗到底的心思,但是,对太子,卢多逊还是不敢冒犯的。当太子都偏向赵普时,他自然觉得前途渺茫,未来晦暗。

  当然,更重要的则是,刘皇帝什么态度,他还不清楚。

  “闻陛下驾临,臣特来问安!”卢多逊恭敬地道。

  “我来不是看你们的,你也不必问安了!”刘皇帝这么说。

  卢多逊表情微滞,低下头,声音也低了下去,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你之前,可已经向朕请过罪了!”刘皇帝慢悠悠道。

  在扬州案发之后,感受到来自赵普的针对,卢多逊就已经很机敏地到崇政殿向刘皇帝请罪了,不过那时,刘皇帝只不咸不淡地训斥了下,并做出调查清楚的指示。

  这样的态度,显然不能使卢多逊心安,如今,情况调查清楚了,卢多逊也没有再捞侯陟的意思,但如何减轻对自己的影响,却不得不考虑了,而刘皇帝的态度十分关键。

  “臣近来不时反思,一日三省,越想越觉汗颜,惭愧无地,昏昧失察,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卢多逊十分恳切地说道。

  “反思好啊!朕也时常反思,但是,光反思可没有,思而不改,又有何意义?”刘皇帝语气仍旧听不出喜怒。

  “陛下教训得是,臣恳请陛下降处,治臣失察之罪!”卢多逊姿态快放低到脚底了。

  刘皇帝住足,打量了卢多逊一眼,沉吟了下,方才手指前方:“陪朕走走!”

  “是!”闻言,卢多逊心下莫名地松了口气。

  “关于扬州案,朕方才已经与太子商讨过了,侯陟的问题,不容他议,依律处置,严刑厉法!”刘皇帝一句话,平淡中透着股杀气,让卢多逊心下微沉。

  “怎么不说话,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刘皇帝笑眯眯地道。

  “不!侯陟之罪,罪不容诛,臣只恨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惭愧不已!”卢多逊再度向刘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60章 狠狠敲打

  漫无目的地在宫室之间游荡着,刘皇帝始终没有说话,那伴着秋风的脚步声都显得有些沉闷,沉默越久,气氛也就越压抑,这让陪驾的卢多逊倍感煎熬。

  良久,在卢多逊忍不住再向说些什么做些无力的挽回时,刘皇帝终于开口:“你以为侯陟之事,仅仅是个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问题吗?”

  听刘皇帝这么说,卢多逊心下一沉,他自诩精明,但此时也不免魂不守舍,惴惴不安,在刘皇帝“龙威”压制之下,也根本无法从这意味不明的话语中领会到皇帝究竟是何心思。

  只能忐忑不安地说道:“臣有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7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