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746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胡广有点气急了,道:“你这是……欲加之罪!父母在,不远游……”

  张安世此时却是笑了,道:“既然父母在,不远游。那么为何这么多的读书人,为了科举,偏要千里迢迢来京城?”

  胡广捏着胡子恼怒地道:“游必有方。”

  张安世从容不迫地道:“考取功名,追逐利禄,所以就是游必有方,那么宣扬圣人教化,广播仁义,就成了无方?”

  张安世说到这里,笑了笑,只是这笑了添了几分嘲弄,他接着道:“胡公,我奉劝你仔细的反思一下你的这些危险言论,你现在说的话,越来越不像读书人,再这样下去,我要将你开除出圣人门墙。”

  胡广勃然大怒,睁大了眼睛,瞪着张安世道:“黄口小儿也敢……”

  一旁的杨荣拽他的衣袖。

  最终出来打圆场:“原来还以为,是无故拿人,不过这只是征辟读书人去宣教,这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此一来,既可广播我大明仁义,又使读书人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此等事,芜湖郡王殿下怎可动用锦衣卫呢,依我看啊,大家各退一步。”

  胡广:“……”

  胡广张了张口,最后什么都没再说。

  众臣也都不吭声。

  说实话,张安世跑来拿孔圣人和忠孝来说事,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这种事,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心里骂张安世缺德的祖坟冒烟。

  或者说张安世如此行径,实在耸人听闻,不过……人家本心是好的,都是为了圣人教化嘛。

  可在古人的价值观里,或者说在理学的价值体系之下,人是论心不论迹的。

  也就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办了坏事,这是可以理解的。

  而若是一个坏人,恰好办好了好事,此人也属于十恶不赦之列。

  杨荣微笑道:“郡王殿下,依我看,此事太大,还是及早放人为好。”

  张安世对着杨荣,倒是平心静气地道:“放心,我断不会为难他们,将来一定四肢完好的将他们送出来。”

  杨荣立即听到张安世的送出来的前头,加了许多的定语,心中了然,却也知道,这样扯皮下去,不是办法。

  此时,礼部尚书刘观道:“宣教之事,本是礼部的主职,如今却是锦衣卫代劳,实在不妥,要不来一个折中之策吧。陛下,老臣……去锦衣卫一趟,探望一下被拿的读书人,如何?”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台阶下。

  尤其是对胡广为首的一群义愤填膺之人来说。

  锦衣卫拿人,这是不可接受的。

  可若是锦衣卫是为了圣人干事,这……虽不可接受,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去认了。

  刘观这老滑头,站了出来,既打了圆场,让群臣觉得勉强可以接受。

  同时……这事毕竟是要和张安世合作着来,又可借机,和张安世勾兑一下,这一次虽然可能挣不到银子,可人情债却是挣了不少的,横竖不吃亏。

  最重要的是,刘观很清楚,自己又贪又懒又没本事,陛下之所以让他位列礼部尚书,没把他给直接砍了,自是因为他善于勾兑,朝中就需要这样能勾兑的人,他恰好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听了刘观的话,众人便立即看向朱棣。

  朱棣已是一切了然,于是站起来,慢慢的踱步,缓了一会,才道:“《孝顺事实》,乃翰林院所编的孝经,此我大明之根本,汉晋以孝治天下,大明也以孝治天下,朕如此看重此书,也正因为如此。张卿揭发之事,触目惊心,我大明的儒生,不及汉唐之儒生远矣。”

  “人若无忠孝之心,那么又岂敢自称自己是圣人门下呢?又怎敢说自己读过圣人书呢?这件事……要重视起来,绝不可忽视,张卿能顺应朕的旨意,这很好。无论如何,这件事朕是不打算干休的,事情要办,从重的办,如若不然,天下失了孝道,那么迟早妖言要祸乱国家,纲纪荡然无存,礼部这边,也要协从过问此事,这是礼部的职责,此次锦衣卫虽是越俎代庖,可若不是锦衣卫揭开此事,谁会去深究呢?”

  “痛心疾首啊!”朱棣感慨地道:“朕尝对人言,孝乃人之根本,父对子有舐犊之情,子对父更需时刻感念养育之恩。若是人无孝念,与禽兽何异。宣教乃是天下最紧要的事,是以我大明才于天下各府县广置学官,负责宣教事宜。”

  “张卿上书曾言,天下四夷不服王化,其根本就在于不知孝顺为何物,以至与禽兽无异,我大明要与之善处,便当宣扬礼义,广推忠孝节义,这些话说的很好嘛,现在正是儒生们效力的时候了,读书人岂可对此抗拒?”

  “就这样罢,此事不需再议!张卿一定要周全的处置好此事,过几日,再上奏来,朕要知道结果。”

  说罢,再不看众臣反应,直接遣散了众臣。

  张安世出了文楼,便大喇喇地寻刘观,当着退散的众臣之面,一脸坦然地道:“刘公,不妨先去南镇抚司,陛下既有旨,那么还请刘公辛苦一些。”

  刘观捋须,微笑着道:“好的,好的。”

  一旁众臣,默默低头而去,假装什么也没听见。

  这等事,听了痛心,还不如不听呢!

  刘观则跟着张安世的脚步,一边走,一边道:“读书人没有受苦吧。”

  张安世道:“应该不会吧。”

  刘观道:“这便好,这便好,我去探望一下,如此,朝廷和老夫都可放心了。”

  张安世道:“那就辛劳刘公了。”

  “哪里敢称辛苦呢。”刘观笑吟吟地道。

  张安世与刘观出宫,当下便登上马车,在护卫的扈从之下,直奔锦衣卫。

  这些读书人,并没有关在诏狱之中,这也是张安世的吩咐,人家又不是钦犯,把人关进诏狱,这不是将人当罪犯看待吗?

  可若是关在其他地方,比如说栖霞的千户所里,那就不算是罪犯了。

  张安世下了马车,便领着刘观进入千户所。

  千户早听到消息,忙是来迎,张安世只朝他点点头道:“人都在何处?”

  这千户朝刘观瞥了一眼。

  张安世则道:“这是礼部的刘部堂,是自己人。”

  刘观尴尬地笑,他的笑有点僵硬,他虽然喜欢勾兑,但是也不至于和锦衣卫当一家人,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天下读书人都要骂他烂屁股?

  这千户却是会意,便当先领路。

  这千户所有房间相连,还未走进去,便听里头有人大声哀嚎:“学生愿去天竺,学生愿去天竺……”

  刘观只听得头皮发麻,却依旧装作微笑的模样,平静地跟着张安世。

  到了那穿出哀嚎的房间外头,张安世指了指里头道:“刘公,不妨进去看一看这读书人为何嚎叫?”

  而此时,里头的人依旧在惨叫:“啊……啊……啊……学生是自愿的,自愿的……绝无怨言……”

  刘观只僵在原地,脸上的微笑越发的僵硬,见张安世立在一旁,含笑地看着他。

  只是这笑容,让刘观突觉得如芒在背,他却依旧微笑道:“此书生,倒是颇为忠孝。在殿下的感化之下,能幡然悔悟,真乃儒门大幸。”

  张安世很是随和地道:“走,进去里头说。”

  刘观却忙摇头道:“算啦,老夫平日里吃斋,见不得血……不,老夫以为……还是让书生们好生地悔悟吧,老夫只看一看数目。”

  “看数目?”张安世今天倒是好说话,立即对一旁的人道:“来人,给刘公安排。”

  说着,刘观便很快又到了千户所的大堂。

  再听不到那些刺耳的嚎叫,这让刘观的心里稍安,落座之后,那千户便程上了数目来。

  刘观低头看着,口里喃喃地道:“总计三百七十二人,是不是多了一些……”

  张安世道:“我还嫌少呢,现在正在教他们拉自己的一些同乡、同年一起入伙。你也知道,教化这等事,可是马虎不得,人少了,散于四海,便如一捧泥沙入那汪洋大海,实在是杯水车薪。锦衣卫这边,预定的员额是万人。”

  刘观听罢,整个人顿时不寒而栗,却笑了笑道:“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万人是不是太多了?依老夫看,有个七八千,应该可以应付了。”

  他刘观也不是磕头虫,他是有风骨的,至少他是和锦衣卫讨价还价过的。

  张安世道:“再看吧,眼下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刘观继续道:“这三百七十二人,竟已有三百六十五人,已签字画押,愿往四海了吗?”

  一旁的千户顿时警惕地看着刘观。

  张安世则是抬头看向这千户道:“一夜功夫,就有这么多人同意?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千户还未答。

  刘观却压压手,微笑着道:“不易啊,真是不易啊,看来锦衣卫卓有成效,太勤恳了。”

  张安世道:“这也不是他们的功劳,主要还是圣人教化的好,读书人们起初只是一时想不开,现在一点即通,也就愿意为忠孝而奋不顾身了,可见我大明的读书人,一个个都是好的,并不亚于汉唐。”

  “啊……对对对。”刘观满面红光,摇头晃脑地道:“殿下此言,真是与老夫不谋而合。”

第430章 天大的事

  刘观捏着胡须,显露出兴奋之色。

  心里却在嘀咕,七八千人……这张安世疯了,一定是疯了。

  不过他没有表露出任何的不满,依旧和颜悦色的样子,低头去看簿子上的数目,只是越看,却越是触目惊心。

  此时,张安世道:“刘公,咱们还是亲自去看看那些读书人吧,眼见为实,单看簿子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

  刘观却激动起来,猛地抬头看向张安世,道:“不不不,就看这个便很好,不必去了,嗯……锦衣卫行事很规矩,我见这里头的供状,不,不能说是供状,而该是谈话录,这谈话录中,锦衣卫的缇骑很客气,以礼相待,如此以理服人,而这些读书人呢,回答也都很是得体,很好,很好……”

  张安世笑意盈盈地道:“我一直都教导校尉和缇骑,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刘观一副深有同感的样子颔首道:“锦衣卫这边是照章办事,而读书人呢,也是心甘情愿,彼此之间能够相敬如宾,也算是一件幸事。既然如此,那么老夫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若是老夫再插手,反而是横生枝节,多管闲事了。”

  张安世却是道:“刘公来都来了,还是指点一下吧,锦衣卫毕竟都是粗人,若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还要刘公请教。”

  “指教不敢当。”刘观笑道:“依我看,这样就很好。只是……还要请七八千的读书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锦衣卫上下,忙得过来吗?”

  张安世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道:“这个容易,各处千户所和百户所,搜罗资料,而后上报,到了南镇抚司,再核准之后,便可下驾贴请人,慢可能会慢一些,可好就好在不会冤枉了一个好人,不,是好就在好在,能够选定最佳的人选。”

  顿了顿,他脸上表情肃然起来,接着道:“刘公……眼下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大明经略四海,若是连读书人都不肯为之效力,又如何做这天下军民的典范呢?若因此而使陛下的雄心壮志付诸东流,我等为臣子的,便万死难辞了。”

  刘观干笑道:“是的,是的。”

  说着,刘观站起来,他不愿多逗留,便道:“既如此,那么老夫也该告辞了。礼部那边比较忙,老夫已查阅过,南北镇抚司这边,没有什么问题!陛下若是问起,老夫也是这个意思。即便百官和诸公有什么误会之处,老夫也会坚持己见。”

  张安世便起身道:“我送一送。”

  刘观颔首,张安世直接将他送到了千户所门口,这刘观预备登上马车。

  刘观此时却左右张望,心里似乎在琢磨什么。

  张安世微笑道:“刘公还有什么示教吗?”

  刘观连忙收起视线,僵着笑脸道:“没有,没有。”

  说着,他再不迟疑,连忙钻进了轿子里,朝张安世笑了笑,连忙将轿帘打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7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6/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