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961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此番雇请的贤才足有三十九人,一个个,都是在大明如雷贯耳的人物。

  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教大喜,这些时日,早已搜罗了许多大明的情报,越发知道,天朝上国推行新政之后,国力之盛,已至历朝历代的巅峰。

  此番入朝觐见,却是没有白来。

  随来的武士,也个个摩拳擦掌,倭人学习惯了中原,所以并不会有任何的心理障碍。

  这一次回国,这新政便要迫在眉睫了。

  众人心身愉快,喝了个大醉。

  足利义教握着郑晨的手,亲昵的道:“新政之推行,我已博览群书,颇得章法,只是如何拟定日本国革新,却还需请教。”

  “这个轻易,老夫早已胸有成竹了。”平日里,郑晨其实是很谦虚的,可现在,郑晨因为吃醉了酒,不免有些不含蓄了。

  此时春风得意,笑容满面,道:“新政之要,有三。其一,分田,其二,开海,其三,革除旧弊。”

  分地、开海,这些尚还好说,可是革除旧弊,却令足利义教有些不解,便道:“何为革除旧弊?”

  “既要反儒,亦不可使僧侣胡作非为,此前种种旧制,概要废黜。如此,这新政的地基,便算夯实了。”

  “噢。”足利义教点了点头,又继续道:“此三者之外,还有什么分教?”

  “建模范营,振兴工商,制造火器……”

  他如数家珍一般,说的如痴如醉。

  足利义教则也听的不禁高兴起来。

  看着这中土的繁华,再听这郑晨口若悬河,足利义教不禁心潮澎湃,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只是……殿下……”滔滔不绝地说了一番建言后,郑晨却板着脸,道:“以上种种措施,都不过尔尔,新政成败,却不在于。”

  足利义教虽满身酒气,可此时听了郑晨的话,顿时认真了几分,道:“还请赐教。”

  郑晨道:“新政成败,在于殿下是否有孤注一掷的决心,倘若殿下退缩,也不失为公侯,这破釜沉舟的事,但可留待殿下儿孙们去解决。”

  此言一出,足利义教便立即露出了毅然之色,恨不得立即抽出刀来,斩断自己的手指明志。

  于是他慨然道:“宋王可以,我亦可也。还请先生与诸贤,随我东渡扶桑,不吝赐教。”

  “好。”郑晨也当机立断。

  这郑晨满面红光,面带得意之色,此时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岂能错过?

  “我唯恐的,就是新政不成……贻笑大方。”足利义教感慨道。

  他虽心中激动,却也略有几分忧虑。

  郑晨便正色道:“宋王可以,殿下如何不可?这些时日,我与殿下朝夕相处,殿下之才,胜宋王十倍,必能成功,就请殿下放下顾虑。”

  足利义教听罢,更是心潮澎湃。

  好听的话,谁听了都心里服帖,其实他也对张安世有一些耳闻,推行新政,确实是万世之功,可张安世的诟病和缺点,却是不少,又贪,又懒,又馋,可谓是五毒俱全。

  而这一点,他自认胜张安世不少。

  数日之后,朝鲜国与倭国各自返程。

  来时是浩浩荡荡的使节团,回去时,规模更胜。

  朝鲜国雇请的大明群贤,就有三十五人,而倭人更多,足足有百人的规模。

  此事……自然也就传出不少的风言风语。

  “陛下……”

  宫里头,亦失哈小心翼翼地进入了文楼。

  朱棣本是闭着眼眸在小歇,听到亦失哈急匆匆的声音,他只轻轻地打开了眼皮子,瞥了亦失哈一眼。

  “倭人和朝鲜国的使节,已离京了。”

  “嗯……”朱棣只嗯了一声,脸上依旧平静。

  这些时日,他不问外事,不过亦失哈就好像他的眼睛和鼻子,对于天下的事,依靠着亦失哈,朱棣尽都掌握。

  这一次,他似乎不只是考验着太子,同时也在考验朝中的百官。

  亦失哈接着道:“朝中对此,颇有非议……”

  他本是低垂着头,说这番话的时候,又小心翼翼地看了朱棣一眼。

  其实不到万不得已,亦失哈是不愿意背后说人是非的。

  可现在……情况有些不同,至少亦失哈是十分担忧,这位宋王殿下,对朝鲜国和倭国似乎好的过了头,这已经超过了朝贡予以赏赐的范畴了。

  亦失哈希望这个时候,趁着朝鲜国和倭国的使节尚未登船时,将这些贤才截住,免得将来留下什么隐患,到时……他张安世只怕更要遭人非议了。

  朱棣终于微微张开了眼睛,看着他道:“非议?”

  亦失哈道:“许多人说……宋王殿下……如此鼎力支持藩国新政,虽说倭国与朝鲜国恭顺,可终究……”

  “哎……”朱棣点点头。

  他自然晓得这些道理,人心险恶,何况是外邦,即便再如何恭顺,可说到底,许多人连自家的兄弟以及近邻尚且不敢轻易信任,却对外邦人有一种说不出的信任感。

  所谓远香近臭,大抵就是如此。

  朱棣是这辈子,有着数不清的阅历,自然觉得此事有些不妥。

  在他看来,连宗亲的藩国,也要有所提防,朝廷对他们要有所制约,何况是朝鲜国与倭国呢!

  退一万步,朝鲜国且也罢了,倭人可是狼子野心,明初时的倭患,也曾闹的人尽皆知,死伤了不少军民百姓呢。

  朱棣皱了皱眉头,忍不住站起来,来回踱步起来,显得心事重重。

  亦失哈犹豫了一下,最终道:“要不陛下下一道旨意,将人给请回来?听闻似郑晨这样的大贤,对新政了如指掌,乃是天下对新政了解最透彻的人。他所著的书,被人视为新政的宝典。此番入扶桑,不啻是让李斯进了关中,至于其他的贤才,奴婢也教人打探过,无一不是满腹经纶,乃是近来新学最有力的推手。”

  “这些,可都是京城里久负盛名的人物呢,他们的书,十分高深,奴婢拜读过一些,虽看不甚懂,不过却也为之折服。奴婢在想,陛下……”

  朱棣听到这里,却是沉眉,摆摆手道:“这就不必了,朕既教太子监国,此事也是太子准了的,此时若是将人召回,岂不是多管闲事?朕现在只看结果,其他不论。倘若当真因此而滋养了朝鲜国与倭国,这个损失……朕还受得住。”

  亦失哈迟疑了一下道:“奴婢担心的是宋王殿下,一旦如此,千秋之后,必得骂名。”

  朱棣笑了笑道:“你这奴婢,倒是连人家的名声,都已顾虑到了。”

  亦失哈一脸真挚地道:“陛下,奴婢侍奉了陛下这么多年,陛下便是奴婢的主人,太子便是奴婢的少主,至于宋王殿下,既是陛下的腹心,自然而然,也是奴婢的……”

  朱棣摆摆手打断他道:“好啦,好啦,朕知道,朕都知道,只是眼下……还是再看看,看看再说吧。”

  亦失哈只好道:“奴婢遵旨。”

  朱棣却是突的感慨地道:“朕啊,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今日可以召回一次,亡羊补牢,可过不了几年,等朕真的要去见太祖高皇帝时,谁又能亡羊补牢呢?”

  他幽幽地叹了口气,才又接着道:“所以朕才如此,若是实情办好了,朕心里放心。即便太子和张卿家事情没办好,也借此可以让他们吃一个教训。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教训更值钱了,人不栽跟头,就会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

  亦失哈一脸敬佩地道:“陛下深思熟虑,奴婢实在钦佩……”

  朱棣却不吭声了,顿了顿,他坐回了御桌跟前,随手取了一份亦失哈送来的东厂奏报,又开始细细看了起来。

  ……

  张安世近来发现,这文渊阁之中,倒有不少人看他的眼神竟是怪怪的。

  他心态好,倒是不以为意。

  可一连十数日,张安世倒是忍住了,可胡广却是憋不住了。

  于是胡广趁着机会,拉扯了张安世的袖子,叫到一边,鬼鬼祟祟地低声道:“殿下,近来听说过一些流言吗?”

  张安世淡定地道:“我从不听流言。”

  胡广顿时便摆出一脸苦口婆心的样子道:“有些流言,听一听也很好。”

  张安世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道:“胡公到底想说什么?”

  “这个……这个……嗯……”胡广歪着脑袋,努力地想了想说辞,才道:“太子殿下,难道就没有告诫殿下一点什么?”

  张安世直接道:“别绕弯子。”

  胡广便带着感慨的口吻道:“太子殿下太仁善了,居然连责备都没有,哎……老夫若有这样的姐夫……”

  张安世眼眸微微一张,立即打断他道:“胡公,你想的倒美。”

  胡广顿时尴尬一笑道:“咳咳……咳咳……言笑了,言笑了,殿下勿怪。”

  张安世这才道:“你方才到底想说什么来着?”

  胡广这才板正态度道:“殿下,听闻倭国和朝鲜国,也要开始新政了。”

  张安世微笑道:“新政好,推行新政,有什么不好?”

  “这个……这个……”胡广皱着眉头,犹犹豫豫地道:“殿下啊……别人都说胡某人妇人之仁,没想到殿下……居然才是心善的。”

  张安世无奈地看着他道:“胡公,求求你,别绕弯子了。”

  胡广直直地看着他道:“老夫不绕弯子,只恐殿下承受不住,小心眼……”

  张安世收敛了笑意道:“什么意思?说本王睚眦必报?”

  “没,没有这个意思。”胡广道:“老夫的意思是,此番朝鲜国和倭国开始新政,这只怕……对我大明而言,未必是好事?”

  “为何?”

  胡广道:“朝鲜国与倭国,一旦新政,必定一日千里。到时……想要约束,只怕不易。尤其是倭人,虽说朝廷视他们为不征之国,可殿下有所不知,早在数十年前,倭寇肆虐,侵袭东南,不知多少军民百姓,被倭寇肆意杀戮,沿岸的不少村落,几乎人人披麻,家家戴孝,因而……在江浙、山东一带,人人对其恨之入骨,可此时,殿下非但如此善待他们,还举荐不少贤才,襄助他们推行新政,这……可对殿下您的名声……”

  张安世道:“原来胡公说的是这个,你早说嘛,一句话的事,非要啰嗦一大堆。胡公若是去茶肆里给人说书,只怕要被看客们打出屎来。”

  胡广一愣,仿佛一下子受到了奇耻大辱,双目一瞪,忍不住道:“殿下怎好出如此恶言,老夫也是好意提醒你。”

  张安世露出笑意道:“他们成与不成,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搞得好像我成了千秋罪人一样。”

  胡广皱眉道:“这贤才,总是殿下举荐的,这么多的贤才,可都是我大明的宝贝啊……”

  “好了,好了。”张安世道:“胡公,咱们还是喝茶,谈一谈风月吧。”

  胡广道:“风月?老夫年岁大了,现如今小解都费尽,还有什么风月可言?殿下,老夫也奉劝你一句,年轻人这个时候,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如若不然,到了老夫这个年纪的时候,哎……”

  张安世:“……”

  眼看越说越远,这话题便不了了之。

  转眼到了岁末。

  此事似乎早已被人淡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9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