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得容易_分节阅读_第147节
小说作者:怀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15-11-07 13:53:29

不论他说什么,都是不能反对的,纪舜华捏着的她的卖身契,就是捏着她的命门,想叫她生就生,想让她死,她也只能去死。

他问的这话,她也已经想过许多回了,天亮就起来做绣活,到天黑,腰肩酸的跟快断了一样,哪里还想着屋子窄小,床板硌人,一碰着枕头就睡了过去,偶有大丫打鼾声太重,她实睡不稳的时候,才阖了眼睛一遍又一遍的想着纪舜华。

头一个想的,就是他预备拿她怎么办,凭她手上的绣活没个三五年,怎么也攒不出银子来还赎身银子,她一无长物不说,又是这么个出身,除了依附着纪舜华,再没别的出路,这一天总要来的。

青梅在双茶巷住了大半年,来往的只有隔壁的陈娘子,陈娘子颇为热心,看着她身边只一个丫头相陪,还问她可是家里遭了难。

青梅再是下狱发卖,也不曾到这市井中来过,她哪里知道要怎么应对,陈娘子蒸得一屉饼儿送了来,说是拜访新邻居,却是东一句西一句的,虽还知道的不全,却晓得青梅家是遭了难的。

双茶巷里住的俱是平民,天子脚下日子倒并不难过,也没甚活不下去的,若是肯作肯吃苦,总能活下来。

这时节遭难还能为着什么,看她的模样斯文秀气,瞧着也不是跟她们一路的,倒为着她叹息两声,又见着纪舜华偶尔过来,倒还问她一声:“小娘子,你这总不是个长久之法。”

陈娘子眼睛毒,一看她就知道还是处子,拉了她的手摩挲着:“看这手嫩的,你不寻个依靠,往后可怎么办?最好是能生个孩儿下来。”

青梅黯然不语,陈娘子便劝她:“我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可再有志气,也不能当遮雨的瓦挡风的墙,人活一口气儿,总能活的好。”

青梅心里明白,又谢她善意,她寻常跟大丫都不出门,活计是陈娘子给领来的,还由着她去交,就怕出头露脸的,抛了祸事来。

此时纪舜华说了,她便把思量了半年的话告诉他:“总得预备一套新褥子。”龙凤烛跟红盖头,她是不能用的,可也不能这么平白就作了夫妻事,就是睡个通房,也得有两身新衣,一对镯子。

纪舜华点了头:“我明儿送银子来,你置几件衣裳,再挑个日子。”他说了这话,倒有些坐不下去了,心里燥得很,把杯里的茶吃尽了,道:“我走了,你歇着罢。”

纪舜华一走,青梅就让大丫去陈娘子家借时书,往后翻了几页,进了五月才有好日子,她指尖一顿,又缩回来,那是嫁娶的,她这个身份,只看纳小就行了。

陈娘子一听说借时书,立时知道是要办事了,拿了一筐儿桑椹来,往青梅跟前一推:“我家小子才摘来的,”说着笑得眯起眼睛:“可是要办喜事了?一辈子就这一遭,可得好好拾缀一回。”

这时节说一辈子就一遭,那是夸人的话,夫妻到头才算是一辈子遭,青梅微微一笑,倒有些局促,搓了指尖:“娘子说的哪里话。”

陈娘子跟着搂了她的肩:“可不能说这丧气话,人嘴一口气儿,越说越灵验,置两根红蜡烛总是要的。”喜烛不能用,红烛却是成的,她也不能穿红裙儿,收拾出一身荔红的裙子来,青梅手艺好,在裙角上绣了一对蝴蝶。

这时节瓜果鱼虾都便宜,大丫不会做精致菜肴,陈娘子帮手,料理了一只鸡,一条整鱼,青梅又花了五文钱买了一箩桑椹泡了酒,添上一套新碗。

院子里外打扫干净,让陈家小子摘了些红花来,就算是装扮好了,到了前一日,这才发觉青梅还没买胭脂水粉。

陈娘子使了大丫出去买,青梅却拦了她:“看看货郎担子上可有,也不必非去店里。”花个三五文买了两张胭脂纸,拿眉笔画了一道弯眉,陈娘子替她开了脸,磨得溜光水滑,把上色一块块的红胭脂纸细细抿了,便有了十分模样。

天将黑的时候,纪舜华来了,他给青梅带了一对儿金镯子来,青梅接过来就是一怔,这一付金镯,分量可不轻。

纪舜华身上可没这许多钱,现银没有,却有许许多多的金银锞子,一到了年节就要赏下来的,一包银一包金,他屋子里的东西,哪个敢动,动一分一毫,黄氏还不剥皮抽筋,一年年攒着,竟有好几包,这番拿了一半儿出来,往金匠那儿打了对金镯子。

纪舜华把这对手镯往青梅腕子上一套,两个人吃几杯薄酒,纪舜华问她:“你本家,姓什么,叫什么名儿?”

纪舜华还自来没问过她的本名,青梅不欲提起姓氏,只拉过他的手,伸着指头在他掌心写了“蕴宜”两个字。

看着天色暗下去,青梅低了头,由着纪舜华扳正了她的肩,伸手去碰她的衣带子,薄衫儿一落,里头是大红的戏水鸳鸯,她不能明媒正娶,好歹叫她里头穿一回红。

第二日青梅就梳起了妇人发式,送走了纪舜华,把昨儿的菜收拾一回,一半送给陈家吃,一半儿留着给大丫吃顿好的,腰间酸的坐不直,大丫拿了垫子给她垫上,她道:“把彩绦拿来,今儿打个葫芦结。”

大丫懵懂:“姐姐,咱们还做呀。”

青梅看她一眼:“做,还得做。”手把手的教了她,可大丫手笨,只会打双钱,葫芦青蛙宝瓶,学一回忘两回,搓了手儿要去四邻讨衣裳,替洗衣裳去了。

纪舜华一夜未归,自然是跟黄氏报备过的,只说住在洪家,黄氏也不疑心,等闻着他身上有酒气,还催他去睡,又叫厨房里给他炖补身子的汤。

纪舜华进了屋子,坐到床上就想直了青梅,那屋子虽能挡风遮雨,却不能算得上好,也是该把屋子整一整,地上的青砖要起出来重铺,顶上的屋瓦要补,院子里头再给她搭一个凉棚,他想得一回,把匣子拿出来,叫小厮瞧见了赶紧拦着:“我的少爷,又这是要做甚,可消停些罢,叫太太知道了,我的皮都保不住了。”

纪舜华知道他说的在理,若不慢慢长久的来,早晚会叫黄氏知道,若是她知道了,青梅也就无处存身了。

小厮见他沉了脸,心里暗怕他是真个上了心,赶紧说道:“少爷,那头意思意思就算了,太太那儿可替少爷说着亲呢。”最好是能断了,断个干干净净,若不然依着黄氏的脾气,他们可都没活路了。

纪舜华怔住了,皱了眉道:“哪个说的?”他竟半点儿也不知道,小厮缩了脖子:“我听太太院子里的姐姐们说的,已经有谱了,少爷要是胡闹,我可真没命。”

纪舜华站起来就要往黄房屋里去,叫小厮一把抱住了:“我的少爷,你只当可怜着我罢,”猜到纪舜华要去找黄氏,差点嚎起来:“少爷难道这辈子不娶妻?不如学三老爷,等青梅姑娘生了孩子,就能抬进来了。”

纪舜华呆立着不动,心里一时后悔,后悔什么却说不明白,他起先是后悔养了这么一个人的,觉得她是个烫手山芋,跟着又后悔没立时就放了她,他也算搭救过她,不叫沦落烟花,如今又后悔不该同她真成了事,可她又还有什么出路呢?

小厮见把他给劝住了,心里松一口气,又跟着道:“少爷别急,等着少夫人过了门,看是个贤良的,就把青梅姑娘这事儿告诉她,叫她一处求了太太,若再有了儿子,那可不是皆大欢喜,这时候顶起牛来,一拍两散,青梅姑娘且不知道落到哪里去呢。”

纪舜华虽没答应她什么,可既问了那话,就是想着把她再接进家里来的,一时成了空,觉得没面目见她,隔得十来天不曾去。

青梅不急,大丫倒急起来:“要是姐夫不来可怎么办?”她就怕青梅没地儿出落,她跟着一道再被卖一回,她因着长的粗笨,大户人家不要,小户人家不用,就差卖给老鳏夫当老婆了,青梅待她这样好,她再不想往别地儿去了。

青梅倒不放在心上,他不来,日子也还是一样的过,隔个几日交一回货,还有街坊里头衣裳破了,请她在上头绣花遮一遮的,这样的活计做的快,还有旧衣改新衣的,青梅见的多,多加一道镶边,再滚上一圈儿花,一件衣裳就成了新的,家里头有闲钱的娘子,也拿了衣裳到她这儿来。

等家里酿了酒能喝了,就给陈娘子送一坛子过去,数一数攒的钱,够在院子里头搭个凉棚了,便请陈娘子替她寻一个手艺好的木匠,凉棚不必大,最好是能种东西,这时节搭起来,夏夜里就能纳凉了。

等纪舜华隔了解向再来双茶巷时,小院子里的凉棚已经搭好了,几根细木头扎的牢牢的,成了个井字形,底下摆了一张木桌两张木凳,底下还还移来了葡萄苗,葡萄爬藤快,这几日雨水又多,绕着木条往上爬,一根细木上已经爬到半人高了,嫩绿的叶子,细的一掐就断的茎干,青梅站在凉棚底下,拿手去摸才生出来指甲大小的叶片儿,冲着这片绿露出笑容来。

☆、第300章 蒸黄鳝

清明过后就是谷雨,一侯萍始生,二侯鸣鸠拂其羽。这一日街上许多小贩挑了身圆口窄的竹篓来卖黄鳝,纪舜英一早吩咐了青松,叫他买上一篓,给颜家纪家都送上些。

这时节的黄鳝卖的贱,可若是等着谷雨再出来买,那价总得贵几成,长福婶子跟了纪舜英许多年,也替他打理送回金陵来的各色节礼,这些事是早早就想着了,买了两篓养着,挑了肥壮的分成两份,让青松送回纪家去。

颜连章生着病,家里总有些上门探望的人,纪氏虽不各处走礼了,可该有的礼数却不能少,这事儿交手给明洛明沅两个,给纪舜英这小院子里头,又多备了一份。

既是单给纪舜英的,便不必做面子上的好看了,专挑了实用的能吃的送了来,两尾大鱼两罐子雨前茶,还有桑椹果酒高邮鸭蛋,连着自家做的腌菜都送了小坛子来。

这会儿长福婶便把那最肥的,全装在颜家那个篓筐里,青松绿竹两个分了两头去送,青松进得门边,把东西交给门房送到厨房去,想着歇一回吃口茶的,听见廊下两个婆子扯闲篇,说的就是黄氏要给纪舜英抬姨娘的事儿。

自打院子里头起出那个木盒子来,小院的人就把黄氏当作了洪水猛兽,旁个谁都说不准好坏,只她一个,但凡遇上只有坏事,再没一件好事儿。青松赶紧打听,饶了半碟子点心,听那两个婆子把事儿说了。

黄氏是恨不得全家都知道此事的,可不是她作践儿媳妇,实是舜英等不得了,又是颜家答应了她,姑太太都肯了,她这个当娘的自然要帮着张罗。

她自以为贤惠,连纪怀信都说她想着儿子了,小胡氏自家一团乱,只夏氏一个,背地里暗暗笑她,还跟出了嫁的纯宁道:“且看着罢,送上门叫人打脸呢。”

夏氏自猜不着颜连章无事,可她却知道纪氏跟明沅,这两个都厉害,光一个纪氏出阵,黄氏就招架不了,再加一个明沅,光纪舜英心里喜欢她,就够了,更不必提他还把嫡母当作是仇人。

黄氏看着是个精明的,不过一付聪明面孔,肚里只怕是空的,夏氏为着躲开曾氏的挑剔,隐在黄氏身后过了这许多年的安稳日子,到这会儿分了家,倒渐渐显了出来,还叫底下人特意给纪舜英备上礼。

原是住在一处的,节礼便不单送,自纪舜英搬到了十方街,她回回都多预备一份儿,舜荣也要考秀才了,家里有这么个厉害的,不赶紧结交起来,作甚费劲到外头去结交。

替夏氏走礼的人,在长福婶跟前也提了一句,等青松急着跑回来,几个人一合计,认定了这不是个好来路,长福婶是妇人,叹一声:“我看呐,舅太太只怕是叫逼着答应的。”

她想的跟黄氏一样,眼看着颜连章不成了,还不得赶紧向着娘家,长福婶想着又叹一句:“若是老太太多活几年,舅太太也不必跟大太太服了软。”

一个个面面相觑,就怕叫黄氏得逞了,少爷好容易过几天舒心日子,进门个姨娘,往后后院可不得起火,俱觉得黄氏心肠歹毒,此时颜连章病重,提这个出来,可不显得无情无义了。

黄昏时分纪舜英才回来,抄了一天书,手腕酸麻,热天也拿热巾子敷腕子,才搭到手舜上,便问:“黄鳝可送去了?”

绿竹应得一声,青松便把这事儿告诉了纪舜英,纪舜英听见纪氏应下了,立时皱起眉头来,青松又道:“只怕舅太太应的勉强。”

可不是勉强,这是叫人打脸呢,按着纪氏的性子,她怎么忍得下这口气,纪舜英跟着又想到明沅,她看着温驯,骨子里头却有一股子倔劲儿,表面一团水,里头却是火,若不然也不会拎了纪舜华的领子把他摔打在地下了。

纪舜英饭也不吃了,换了家常衣裳一路往颜家去,因着走的急,到了颜家后背出了一层薄汗,这事儿都出了十多天,她心里难不难受?

若不是上头把一卷国史的校对全交给他,他也不至这些日子都不住颜家去,他人不去,却常差了绿竹青松两个送些小玩意儿去,她怎么不捎信来,难道真当这意思是他露出来的?

若不是上头把一卷国史的校对全交给他,他也不至这些日子都不住颜家去,他人不去,却常差了绿竹青松两个送些小玩意儿去,她怎么不捎信来,难道真当这意思是他露出来的?

他进门时,颜家已经掌了灯,纪氏听见他来就知他听说了,见着他额角沁着汗珠,倒笑一笑:“怎么这会儿来,可用饭?”不等纪舜英答,就吩咐卷碧:“去告诉六姑娘,表少爷来了,叫她盯着厨房预备些饭食。”

说着又冲纪舜英道:“就摆在水阁那儿罢,院子里都是药味儿,别坏了你的胃口。”这就是许明沅跟他两个人见一见了,纪舜英张口想提,纪氏只一声轻笑:“你来的也太急了些,这有甚好急的。”

纪氏不好取笑小辈,可看着纪舜英着急,也忍不住笑了一回,又留他说些话,纪舜英见她面色尚好,知道颜连章身子有所好转,问了几句病症,八宝便进来回:“水阁里饭摆得了。”

纪氏又是一通笑:“她倒快,这才多少功夫,就把菜整治好了。”说着含笑看了纪舜英一眼,冲着他摆摆手:“你赶紧去罢,这天儿还是该吃热的。”

纪舜英才刚听见纪氏那玩笑,把意思想茬了,倒又忐忑起来,难道明沅竟不急,因为不着急,这才不派人来问?

水阁比绿云舫还更近些,开了门对着观鱼台,点上灯,又设了一桌子菜,有凉有热,纪舜英肚里空落落的,闻见热饭热菜的香味儿,心思却不在这上头,只看见明沅坐在榻上沏茶,看见他进来抬脸一笑:“新开的茉莉,泡了花茶喝,表哥要不要?”

纪舜英才还吊着的心松了下来,低头笑了:“我饿着呢,先吃了饭。”说着就往桌前一坐,拿筷子吃起来,一筷子夹了蒸黄鳝,先啃了一个,接着再把半碟子香椿鸡蛋拌在饭里。

明沅一看就笑,搁了茶杯,拿小碟子倒了点香油,推给他:“拿这个拌了,要不要喝汤?”还有煎兔肝,豆皮卷香椿,凉拌柳叶芽,酥炸桃花鱼,腌渍的桃花虾,一桌子谷雨时节吃的家常菜,吃的纪舜英一碗不够,又再添了一碗。

明沅坐在桌边看着他吃,九红几个忍笑避了出去,几个丫头替明沅担了好几天的心,听卷碧说纪舜来了,还看一回她的脸色,哪知道明沅还平常模样,几句话就把事儿安排好了,还叫点起香来熏一熏小虫子。

汤是酸笋鲜笋烧竹鸡,肉不堪吃,汤却是鲜的,纪舜英拿汤淘了饭,又呼拉拉吃下去一碗,明沅那茶也泡出色来了,递了一杯给他,他肚里饱了,心也踏实了,啜了一口,茉莉茶全在一个香字,白朵儿浸了热气,扑鼻都是香味。

才来的时候急巴巴的,恨不得立时同她说明白了,这会儿吃饱喝足,倒不急着开口了,纪舜英把杯子里的茶喝空了,这才道:“我不会有姨娘的。”

明沅看见他吃的香,虽是吃过了,也觉得馋,拿筷子挑了豆皮香椿吃,听见他说这话,模模糊糊应一声,把豆皮在嘴里细细嚼了,一口全咽进去,这才抿了嘴儿笑起来。

纪舜英还当她饿了,替她挟了鳝段儿,明沅全吃了,吐出来的骨头排成一列,两个没甚事好作,纪舜英就看着她把鳝鱼骨头排好,想了半天,除了不抬姨娘也没甚好说的,问她:“你知道的时候,怕不怕?”

明沅又笑:“等事儿来了再怕,没来的事,怕什么?”说着抬头看他:“你答应了我的,若是想改了,也得告诉我一声。”

纪舜英只知道看着她,竟说不出话来,当着她的面,诺言都许不出来,要说些甚,说他这辈子都不会?还是说他眼里心里吸她一个?说什么都觉得矫情了,索性便不说,一辈子过到头,总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一辈子不变的。

纪舜英夜里也不走了,还睡在沣哥儿院子里,窗台下种的茉莉花,还是他上回住下的时候种的,这会儿开了几朵,开了窗户,一阵阵的花香送进来,他抱着被子翻个身,打定主意要待她好,她守孝的时候,他就等着,三年又不长。

天儿一早就有人叫醒了纪舜英,粥菜面食都摆在桌上,侍候的丫头就是九红,她嘴巴快,问明白了纪舜英要吃甚就给他盛出一碗面来:“我们姑娘说了,表少爷要去衙门的,吃粥不顶饿,得吃面食才行,这面是厨房早上才擀出来的。”

除了面还两样粥,几碟子小菜,面的浇头有鱼元子虾元子,汤也是拿鲜鱼熬的,纪舜英吃了一达,吃了还拿,一匣子咸甜点心装的满满当当,交给纪舜英带到翰林院里去,九红说个不停:“这是给表少爷当茶的,跟衙门里的大人一道吃用了。”

纪舜英听她说了一车话,竟还笑眯眯的,昨儿夜里他就想好了,她这么好,待他这么个好法,不一辈子一心一意,就对不起她了。

☆、第301章 合和酥

黄氏盼着颜连章赶紧蹬腿,可他熬过了春天又熬过了夏天,黄氏派了人去颜家探问了几回,都说眼看着就要当了了,黄氏连奠仪都备起来,想着人走总得体面点,三牲水饭当作三抬,再给扎五座小亭,五座大亭,凑成十抬,送过去体面风光。

还是嬷嬷提了一句:“这数儿可不大对,看着是整,还是个零的,得一样再加一抬,凑了十二亭才好看。”

黄氏笑得一声儿:“可不是,竟忘了,定下匠人叫先扎起来,总归用得着的,不是夏就是冬了。”病人最经不过这两季,冷不得热不得,多少人挨不过暑热没了的。

黄氏自个儿病了几回,身子很有些虚,今岁夏日里酷热不过,过了分龙夏至,她就觉得身上不住出虚汗,可又脱不下罗衣来,前两年还能穿纱衣,今岁才上身一回,她就觉得肩腰受不住,脖子一阵阵的酸,赶紧又换了下来。

屋子里头大开着窗户,却用不得冰盆,外头知了叫个不住,她只坐在屋子里头淌汗,请了大夫来看,说她内里还是虚寒的,再受不住冰,连冰雪元子甘草雪水都要少碰,西瓜也吃不得,最好是喝温热的。

黄氏心里头燥,肝火旺可脾胃寒,天儿一热起来,只觉得日子都无法过了,轮番叫着丫头给她打扇,汗一层一层的出,越是出汗越是发虚,自家这样难受了,还想着纪氏的事儿:“我一个好人都成这样,那一个怕也快了,姑太太要强一辈子,这事儿得给她作脸呢。”

这话是当着曾氏夏氏的面说的,曾氏原就想好了,等明沅进门要好好抬一抬她,听见黄氏表面叹惜,隐隐却带着幸灾乐祸,便为着刺她也得替明沅说话:“到是有孝心的,这会儿了,我这里的素肉松也还没断过。”

明沅是惯常做了送来的,曾氏说过一回好,每回送节礼来,总要捎手带些什么,送礼的婆子嘴甜,嚷得纪府阖府都知道,给曾氏的,不论是腌菜还是素肉松,都是六姑娘亲手调理的。

宅门里的头的姑娘,说是亲手做的,外头也没人信,难道她还能烧火不成,可既有了这份心,那就是好的,曾氏特意说一回,睇了眼儿斜了黄氏,婆媳斗了这许多年,早就成了水火,你来我往这一回,只算是短兵相接。

黄氏正是得意的时候,身上再难受,只想着纪氏要守寡,明沅进了门就任她揉搓,热汤也当凉汤喝了,曾氏刺了她这么一句,她连话头都不接,还只坐着笑:“太太看看,咱们可要给些杉条竹条甚的,总是娘家人,得替她撑一撑,她那个弟妹可不是好相与的。”

夏氏垂了头吃茶,儿媳妇郭氏乖乖立在她后头,听见那头唇枪舌剑,只顾给夏氏添茶,曾氏最见不得二儿媳妇这付事不关己的模样:“老二媳妇说说,这事儿该怎么办?”

夏氏把杯子一搁:“母亲嫂嫂定夺就是,我看倒这么急,说不准儿百毒一发,身子竟好了,也不是没有,咱们这么急着备起来,知道的说是咱们念着姑太太,不知道,还当盼着她不好,说出去也不好听。”

一句话戳了黄氏心肝,曾氏也点了头:“可不是这个理儿,咱们记挂着阿季,就常叫人走动,这事儿却不能急着备下来,送药材是盼着生,送竹条那是盼着死。”

把黄氏说的满面通红,不敢去看曾氏,只拿眼刀子刮了夏氏,心里骂了十七八句的憨面刁,回去撕了两三条帕子,当着丫头就骂起来:“最会妆相就是她,打量我不知道呢,正经在家的时候没见着她年节补上东西,搬出去了她倒殷勤起来了,作的什么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3页  当前第1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2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得容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