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得容易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怀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15-11-07 13:53:29

这说的是夏氏年节礼特意给纪舜英送去一份的事儿,黄氏出了气,眼见着纯馨在门边等着,指了她又是一通骂:“你又干站着作甚,定了亲事的人了,天天傻站着,衣裳袍子可做好了?没的你出了门子倒叫人戳我的脊梁骨!”

纯馨的亲事,又是黄氏一桩不满意纪舜英的地方,是纪舜英替着纯馨说合的,金陵本地人,家里薄有资产,读过几年书,是纪舜英原来的同科,只中了秀才,再往上考不曾中过,干脆承了家里的布庄,纪怀信一听就应下来了。

纯馨吃这番骂,红了眼圈回到自家屋里,一进了夏日黄氏的脾气还更坏上几分,她一日不往上房去应卯,黄氏就能寻着由头发落,这回她去了,竟还这么一通骂。

姨娘见着她这样儿,搂了她就抚她的背:“过了夏日你就嫁了,出了门子就太平了,只这几个月,咱们熬了就是。”

黄氏在嫁妆上头还真不能克扣纯馨,前头有一个嫁了的纯宁,还是一向不显眼的纪怀仁,夏氏没有自个儿的儿女,这一个庶子一个庶女倒都按着例给备了东西,黄氏一向不肯在妯娌间示弱,倒真倒了五百两银子出来给纯馨备嫁妆。

好有好的办法,差也有差的办法,黄氏一气儿甩了五百两银子出来,妯娌里头都嚷遍了,家什用具不能按着好的办,二十四件总是件件不差的,也塞得满满八只衣裳箱子,拿出去算也得有三十二抬嫁妆了。

黄氏拿了银子出来,往外头采办东西的却是她手底下的,原来看着纯馨是个好性儿的,姨娘又不能替她撑腰,倒存了搜刮些的心思,苍蝇再小也是肉,到了嘴边,哪有不嚼一嚼的道理。

纯馨的姨娘特意为着这事儿寻了纪舜英,也是一事不烦二主了,原来合适的人里也有考了举人的,纪舜英问过纯馨一回,她自个儿拒了,因着那是外乡人,她若是远嫁了,姨娘更没人看顾。

纪舜英把这事儿交给了纪长福,知道他总要得些跑腿钱,可东西却不会以次充好,勉强办出来,又急着量房铺房,到了观莲节那一日出门子。

姨娘宽慰了纯馨两句,又道:“这一个总是家境殷实的,你也算是低嫁,还有个哥哥能替你撑腰,过日子过的就是个实惠,等你嫂嫂进了门,你可得常常走动,这一门再不能断了。”

纯馨靠着姨娘哽咽,拿绢子擦了脸,叫丫头拿帕子浸了井水敷眼睛,等这红消下去了,拿了急赶着做出来的鞋子裙子,一件件抖开来细看,把满付的心血都倾在这上头,已是开了个好头,必得走出一条好路来。

等到纯馨嫁前,纪氏跟明沅几个都送了添妆来,纪氏心里存着气,一出手就是两箱缎子,还有一套十三件的金首饰,明潼明湘明洛明沅,手镯金簪珠钗压发,几个匣子一装,倒又凑出一抬来。

刘姨娘欢喜的差点淌泪,纯馨由着纪舜英牵出了门,一路送到男家,两间布铺,后头的院落摆了五桌席面,街坊四邻都说这是讨了个官家小娘子,哥哥就是当官儿的,晒嫁妆那天就看了一个遍,这会儿在新房里见新娘子,一个个都说讨着这么房媳妇是好福气的。

明沅人不能到,除了添妆,又加了两筐喜饼送去,明洛也加了些,撑着脸叹息:“她可总算熬到头了。”再这么耽误下去,黄氏还不知道要把她嫁到哪去呢。

明洛说完往床上一翻,蓝绿实地纱裙儿折的流水也似,慢悠悠叹出一口气来,她还不知落到哪儿去,自家翻了回肚肠,把辛酸咽进去,倒说起了明芃来:“二姐姐这一年,还有半年可就到时候了,你说大伯娘,会不会叫她嫁?”

明沅替纪氏做睡鞋,大夏天拿了绿纱儿,绣了白兰花,兰花蕊上钉上米珠,串着珠儿听见明洛问了,放下针叹一口气:“我只怕二姐姐心里不愿意。”

男家再好,她也是个空芯人了,好好的说要成亲,却偏偏闹出这样的事来,等她自个儿想通,哪是这么容易的事。

两个姑娘闺中闲话,那头梅氏却接着了明蓁的信,说是寻着了合适的人,等平了蜀地的叛乱,就带了人来给梅氏相看。

梅氏捏着信就来找纪氏讨主意:“我思量着,怎么也得看了人再说。”她信上不能写得明白了,当兵的定不似文人生的斯文,可若是满面横肉的,她自个儿先不能应,可又不能挨着个的挑,满肚子愁绪。

反倒是纪氏宽慰起她来:“早见了也好,若不中意还能再寻摸,这还有大半年就到了时候,二丫头那里,要出书你就替她出罢了,不过寻个印坊,印上几册,破费些银子,了了心愿意就是。”

山上旁的没有,松菌竹笋倒有许多,明芃似是常在山里走动,拾了松菌松菇,挖了竹笋,回回都不多,送下山来,也只够两三个人吃的,可她既肯出门就是好的,梅氏也顾不得规矩不规矩了。

梅氏自知便是她不允,明芃自个儿也要摸了银子出来替梅季明出书,倒不如了了她的心愿,好叫她安心嫁人,她原想着明芃再学了这些年的诗书,这些个事也是办不成的,哪知道她一开口,便已经把前两卷都送了来。

只等着打板刻模刊印成册,字倒还好,要紧的是画,寻了几个刻板师傅都不成,嫌木头雕的死气,明知染不出那山色来,又拿水墨画过,找铜雕师傅来刻。

梅氏叹得品气,她问明白了这书全五册,这五册不出完,只怕明芃也不能嫁人,倒不如替她寻着好的,把事儿办了。

梅氏这里正寻人办事,那头成王却是已经大胜,只余下小股流民乱军,留下兵马镇守,自家带着大军班师,他人还没到金陵,明蓁已是接着了信,成王寻着梅季明的下落了。

☆、第302章 水晶脍

成王是在攻打叛军的时候发现梅季明的下落的,明蓁信中提得一句,成王却是知道旧事的,料定了梅季明没死,叫底下人破城之后在城中搜寻一回。

纪氏同那报信的书僮串好了词儿,断了明芃心里头最后一点念想,可许氏又怎么肯信儿子是真死了,梅家也托了人在蜀地寻找。

明蓁接着了信,见着梅季明没死,先是松了眉头长吁一口气,跟着又倒抽一口气回去,梅季明能活自然不是因为他武艺高强,也不是因为他有高人相救,而是他挣扎着湖里爬出来,叫叛军活捉了。

他是有些底子的,在蜀地也有名声,自有人识得这是诗书画三绝的梅季明,这才留下一命来,不独留了他的性命,还逼迫他附逆。

城中有名望的读书人,或是逃了,或是身死,余下的人拖儿带女,生不能死不能,求名节的不等上门就先投了水,自也有贪生怕死,面上作个舍不下妻女涕泣横流的模样,却还是顺了叛军。

梅季明倒是不曾附逆,可叛军中的一位首领却很看重他,原来也曾买得他的诗画,更不必说梅季明身后还有梅家这一块招牌,他们不光想打下蜀地,还想着要去陇西,既然反了,就要反个彻底。

将梅季明关在衙中好酒好食的招待着,只叫人看住了他,不许他出屋门,想要写诗作画,也都由着他,梅季明几回想要逃跑,看门的可不同他扯酸文,一个个都是当兵的壮汉,见着首领对这么个弱手弱脚的书生另眼相看,原就十分的不顺眼,自是铁面无私,不论梅季明怎么施计,都不接口。

里头倒有两个叫他说动,他们少吃酒肉,梅季明便叫来了一桌子,拉了这两个一道吃酒,他是海量,那两个却也难喝,直吃了三坛子,这才灌的人舌头发木,梅季明拿烛台一砸,两个应声倒下。

他把脸浸在冷水里醒酒,调换了衣裳,抬了一个到床上,拿被子盖得严严实实,充作他在床上睡觉,自个儿穿了兵丁服饰,往衙门外头去。

那些个演义故事里头,确是这么写的,梅季明也差点儿得了手,门口出不去,也能爬墙,他时常攀援登山,这三尺墙头也难不倒他,后衙原是知府住的地方,里头假山流水样样齐全,藏个人倒不难,可他运道不好,看他那两个是叫他砸晕了,却还有去交班的。

梅季明人还没从假山上跳出去,就先叫人给抓住了,这回还叫他住客房,双手双脚却捆了起来,他骂人骂得再凶也是书生,嘴里说不出难听话来,换上来的兵丁根本不拿他当一回事儿。

前头那两个一人三十军棍,几棍子下去皮开肉绽,打的人躺在床上起不来,换上来的两个,哪个还敢再搭理他。

才子坐监,不必三年,三个月换一付模样了,梅季明想逃又逃不出去,首领干脆散布出去,说是梅季明已经归顺了,他这点不大不小的名气没甚用场,要紧的归他姓梅,后头有一整个梅家。

皇帝要是听说了,杀的兴起砍了梅家,那陇西不反也得反了,看他行事,哪里是个有气量的样子,出个不肖的子孙,就恨不得诛连全家,梅家眼看是活不得了。

若是碰到旁人,许还救护不及,既是成王,上辈子已经打过一回了,这辈子更是老辣,上来就把城池围的铁桶一般,鸟都飞不出去,传言再多,也不过是城中人知。

等战事吃紧,衙门里的守军再顾不得他时,竟真叫他磨断了绳子逃出来了,此时水路被封,想逃的都上山,梅季明便也跟着上了山,这里的山他爬了四五回,哪里有涧哪里有洞,知道的清清楚楚。

原想着爬过去到了安宁地界再回家报信,哪知道流民里也有抢吃抢喝的,他虽关了这些日子,身上的衣裳却是好的,四五个人冲上来抢他的东西,这些人俱是饿急了眼的,哪个不想逃走了再谋一条活路,梅季明纵有功夫方寸间也施展不开。

抢了东西不算,还伤了他的腿脚,若是有剑在身,他也不至这么狼狈,可这东西却一早就丢在了湖里,伤了一条腿,走是走不得了,爬却还能爬,他既想求生,就翻过山石,歇在道边,叫个老汉救了回去。

这一家子原是山上的猎户,常走山路的,知道山上有许多隐秘山洞,下面一乱起来,就搬了米面躲到山上,洞前堆了杂草,里头却有床有桌,山上有鸟兽,河里有游鱼,此时不能吃热食,便捉了大鱼洗净,片成脍来生吃。

梅季明才脱苦海,见着拿叶子盛的鱼脍哈哈一笑:“不想这山中也有红丝水晶脍。”看他的模样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公子,落到这地步,还笑的这么舒朗,那老猎户倒愿意同他相交。

猎户无儿无女只跟老妻两个在山间躲避兵祸,这山上人来的多了,野兽便跟着少了,索性此时天气暑热,山上的冬天却不知道要怎么挨过去。

梅季明受了恩惠,便想着要带他们,太平乡是再不能去的,那头就是叛军作乱的地方,平望乡也不能走,那便得翻两座山往崇城去了,梅季明养好了腿伤,老猎户便预备了些吃食,又探明了道路。

三人预备着隔日就走,夜里却听见求救声,是个女子疾呼,梅季明拿柴刀出去了,原是抢他东西的那几个故计重施。

这回不怕抢了东西,还杀了人,把那女子的父亲扔到石上活活摔死了,正欲行奸污事,叫梅季明给救了下来。

她无处可去,老猎户又无儿无女,索性认了她作女儿,梅季明一个人都走脱不得,何况还带了这一家子,老猎户的妻子受不得苦楚,翻山一半先自支撑不住。

小半年不曾吃热食,哪里还受得住,猎户升起烟来煮一锅鱼汤,这一锅鱼汤倒把人引了过来,这回不是流民了,而是蹿上山来要逃走的乱军。

梅季明到底没能救下夫妻两个,猎户死了,他妻子也跟着活不成,只留下一个年轻姑娘,藏身空心大树里头,竟躲过一劫。

梅季明伤了背,行走不得,坐等着也是死,两人还是藏匿山间,采些鲜果裹腹,梅季明既受了伤,总得换布喂水,猎户留下的刀伤药,敷在身上竟也抵用,挨过了发热,人倒一天天好了起来。

两人朝夕相待,又替他裹伤擦身,除了跟了他,倒无旁的出路,梅季明受了她的恩情,许诺了带她回去,成王大胜,他带了半身伤下山,身边就带着这个姑娘。

明蓁接得信,倒不知如何是好,把这事儿告诉了梅氏,梅氏赶紧捂住,这要告诉女儿,人是活了,可还带着个救命恩人回来,按着理法成了姨娘,可往后又怎么办?

不等梅氏两难,却又传出梅季明在蜀地附逆,梅家听到消息,不论许氏怎么相求,梅老太爷都没半分容情,把他从族谱上剔了出去。

这仗原来是打了两年的,如今半年就破了叛军,成王却不赶尽杀绝,留下小股逃蹿出去,报到朝中,皇帝便叫他了儿子回朝。

他自觉压不住太子了,要再抬一个起来,同太子相争,先时把荣宪抬的太高,竟忘了鹬蚌相争的道理,不独封了王,又封了儿子作将军,还大手笔的把封地给了他。

成王自请回去封地,哪知道拦着的却不是圣人换作了太子,这个弟弟出去两回,每去一回,回来就越发叫人看不透,太子防着兄弟早成了天性,只有一点儿对不上号的,他就怕别个是要害他,荣宪的事,明明不是他出的手,黑锅却是他来背的,立时叫他知道,兄弟里头有人想要一齐害死两个。

他若是真笨,也坐不了太子位三十多年,他跟荣宪若是死了,剩下的兄弟里头,还有谁能登大位?除了成王除下的且都不放在眼里,他人虽不在京,自来又同自个儿相好,虽没叫人疑心的地方,可总要防备一二。

太子再看这个弟弟半点也欢喜不起来了,别个看着他是太子一系的,若不然圣人也不会忽的以待他好起来,不就是要离间兄弟,太子嘴上说那是诡计阴谋,心里却是已经落到了圈套里。

他心里存着这番心思,瞒不过有心人的眼去,身边人也不全是心明眼亮的,兄弟不似原先亲密,圣人自觉得计,却又是黄雀在后,叫成王摆了一道。

他是被父亲算计,被哥哥疑心的那一个,又才打了胜仗平了叛乱,回去抱了酒坛子作个大醉模样,倒有人劝着他早作打算,这便是站队投诚了。

这番动向,没有刻意相瞒,太子且惊且怒,旁的事无法弹劾他,扒拉了一回,把梅季明的事寻了出来,说是成王徇私,谋反的妻弟竟不革杀,还把人带了回来。

梅家想不认也得认了,脏水上了身,再怎么也洗不掉,越描越黑,梅季明在颜家又受了冷遇,一气之下,竟带了人走了。

明洛明沅知道消息的时候,人已经离开了,梅氏还不及上山告诉明芃,明洛气的大骂:“二姐姐守这么久,他竟不想着问一问!”

问自然是问了,只没人肯告诉他,此时恰逢梅家将他除名的消息,他只当颜家全都疑他,连着明芃疑心他成了叛逆,负气出走。

明沅听得明洛这样说,长长叹息一声,无缘无份,趁早了结了才好,忽的想起纪舜英说的“季明志骄,广泽器小。”可不是在这上头吃了亏了。

☆、第303章 蹄膀

梅季明活着回来的消息,让梅氏瞒了个风雨不透,她有心瞒过,明芃又住在山上,一应用具都由着家里送上去,梅氏派心腹上山去,送了米面粮油搁在小院门口,根本不进屋去,山上的人又不下来,明芃只当梅季明死的透透的,半点不知这个叫她牵肠挂肚的人已经活着回来了。

纪氏有心劝一劝梅氏,明芃这样总不是办法,便是梅季明有了个姨娘,该嫁也还得嫁,总好过再找一个半死不活的过日子,可她还没张口,梅季明是附逆的事,便传扬开来了。

人嘴两张皮,上下嘴皮子一开一合,吐出来的话比刀剑更伤人,梅家都把他赶出来了,明芃更嫁不成了,倒不如瞒着她,让她真以为梅季明死了,一辈子都听不见他的消息才好。

明芃半点不知山下事,还拿着画好的画交给梅氏去找版画师傅,拿铜雕出来,有凹有凸,墨色印上去浓淡相宜,拿印好的册子给她看了,明芃点了头,真个刊印起来。

梅氏急的嘴里生了一圈儿泡,这册子发出去,梅季明岂会不知,若是再来寻了明芃,可不生生叫他给拖累了,他的罪名还未定下,可名声却已经臭了,别个捏着他攻讦成王,哪个管他是不是真的附逆,只捏了这个短处,把小墨点儿抹得一块黑罢了。

一家子粉饰太平,梅氏还特意往纪氏这头说一回,万不能把梅季明还活着的消息透出去,纪氏一听就点头应下了:“只当是有缘无份罢。”除了瞒着还能怎么着,梅季明已经叫除了名,再不是梅家人了,失了宗族,他又是个什么,难不成还把明芃嫁过去跟他过苦日子不成?

找个寒门颜家也能贴补,可断不能把女儿嫁给附逆,圣人怪罪下来,谁也担不起,詹家死的冤不冤?按着戏文里,那该是六月飞霜的,可摆在眼前有些甚?不过是几座牌坊而已。

纪氏应下了,还把明洛明沅两个叫到跟前,特意嘱咐一回:“这事儿半个字也不许说出去,把你们院里的人也看牢了,若是漏出一个字叫我查着了,谁的脸面都不给。”

说着看牢,还特意看一回明洛,明洛微微低了头,张姨娘嘴碎的毛病,比吃荤还更难改,已经叫她改了一个了,另一个怎么也禁不住,张姨娘还道:“我这舌头已经不能碰肉滋味了,还不叫我动动,不如活割了埋到地里去。”

明芃的事儿她就没少说,只不敢出院子罢了,明洛赶紧应下来,明沅倒不忧心,连着苏姨娘那儿也不怕,她出去三年,回来换了一付模样,行事倒有些章法了,不必明沅去说,早早约束了下人,不许她们往外嚼舌。

纪氏吩咐过,又把明洛看一回,跟着对明沅道:“你几个姐姐都办了及笄礼,原也该给你办,只你爹病在床上,办这事儿没的叫人说嘴,只咱们自家人插一回钗便罢了。”

一家子合演一场大戏,除开纪氏明沅几个,再没人知道颜连章没病,连颜连章自个儿都装不下去了,却又不能说自个儿前头是装病试探,只假作身子一天天好起来,等纪氏拿帕子捂了眼睛“喜极而泣”时,他又拉了纪氏的手,情真意切的道:“外头世道这样乱,我这病,倒病的是时候,索性等过了这段日子,再想起复的事儿。”

纪氏自然“深明大义”,听他一说立时点头:“老爷说的很是,我原就日夜担心,如今这番乱,倒把事儿躲了过去,锦衣卫也不上门来了,咱们只过安稳就是好。”

颜连章叹息几声:“只苦了你,叫你平白受许多闲气。”袁氏黄氏嘴嘴舌舌,纪氏一句也不曾瞒了他,半是诉苦半是委屈的全告诉了颜连章,没的他装病,叫她一个人受气的,颜连章这才有此一说,跟着又告诉纪氏:“江州我还有银子,这回带来不过是个零头,等风声过去,给你再添些田地,明潼也受了苦了。”

纪氏光诉自个儿的委屈还不算,把明潼的一道说了,她婆婆那付嘴脸,可不就欺她娘家势弱,颜连章越当官当的大,心胸就越是窄,这番又不是他自个儿想退,心里原就存着念头,再叫纪氏避轻就重的一诉,越发看不上郑家,若不是有个安稳的爵位在,总要叫女儿合离。

颜连章人躺在床上,脑子却没歇着,这么看下来,鹿死谁手还未定论,他看一眼纪氏,说不得往后就是成王登了大位,索性跟大哥家中一向关系和睦,想着便道:“我身子好了,也该给明洛说一门亲事,我看,托着大嫂到王妃那儿说一声,就在那兵丁里头寻一个好的。”

纪氏倒是一怔,再没成想,丈夫会说起这个来,倒同她想的一样,也不说自个早已经托了,只道:“我原也打算着,五丫头年纪也不小了,眼看着六丫头都要备嫁了,她的亲事不定,我总存着一桩心事在,既你开了口,就往那样的寻摸就是了。”

颜连章既开了口,纪氏也不必想着法儿说服他了,这时节只图一个太平了,她既说定了,又去梅氏那里问讯,梅氏却一口一叹,半边脸都肿了起来,里头生了口疮,涂的满嘴的药,一说话就流口水。

她这个样子,原是不想见纪氏的,可心里火烧火燎的着急,不见人更拿不出主意来,索性拿扇子掩了半边脸,请了纪氏进来。

纪氏知道她这火气来的有因由,只当没瞧见,她不开口,梅氏先忍不住:“人都要上门来了,这可怎么好,若这时候把她接回家来,知道了消息可不是要她的命。”

纪氏听见她说人要来了,便知道是成王寻的那个人,若是能成,明芃往后日子也不愁了,梅氏下的每步棋都算得是好棋了,只棋子不对,倒成了如今这个局面。

“她若下山来,必要问书的事儿,印了怎么不往书局送,这卖出去,梅家怎会不知,总归是要受牵连的。”如今这样儿,除了成王上位,自然人出手替梅季明洗涮冤屈,若不然,这个帽子只怕要扣一辈子了。

这事儿纪氏也只心里想想,绝无可能,她看梅氏叹息,眼睛里也全是血丝,自梅季明回来了又走,梅氏天天夜不成寐,如今人走了,还不得安生。

纪氏宽慰她两句,又叫人送了黄连蜜来,给她清热解燥,又把明洛的事儿提了一提,梅氏如今出不得门,只写了信送到明蓁那儿,明蓁接了信问过丈夫,哪知道成王随口说道:“就把这个配了你五妹妹就是。”

明蓁拧了眉头:“那明芃又怎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3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2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得容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