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家娘子比我帅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喵崽要吃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18-02-05 12:33:49

  眼看着夫人那般没有女子温柔气质都能获得大人全心全意的对待,夏花嫉妒得每夜都难受得睡不着觉,为了大人冒着被发卖的危险,在夏花看来完全值得。

  结果事发了,恶毒的夫人也确实要将她发卖了,夏花只是在被发卖前想要再搏一搏大人的怜惜。

  哪怕最后不能得到怜惜,好歹也要让大人看穿夫人那一点也不善良温柔宽和的真面目。

  然后她等来了什么?等来了夫人无奈的眼神以及大人警惕审视的目光。

  直到被扔到大牢里夏花都没想明白,为何自己只是想爬个床而已,最后怎么就被强行扣了顶别有所图的奸细的帽子?

  向南将夏花关起来后,让赵悦好生在房间里呆着,自己特意叫了壬县丞过来了解当初买夏花的情况。

  “这、夏花当初是在中人那里买的,这中人是熟人,应该不会将身世不明不白的丫头卖给属下,因为当时他是知道这丫鬟是要进县衙的。”

  壬县丞得知夏花搞事,也是心有惴惴,毕竟春夏秋冬那四个丫头可是当初他送给大人的。

  “来路清白也有可能是伪装的,总之现在连员外那边情况还不明朗,咱们还是小心为上。”

  向南想到的是当初那个啥梅花的事儿,小小一个村子居然能牵扯出北边犬戎以及前朝王子,向南觉得这种事还是小心妥当为妙。

  壬县丞表示自己会派人去这几个丫鬟家里查探情况,另外四名原本就匹配的下人向南也安排了人去查,等确定没有问题,向南这才放心了。

  自来到这武陟县,一开始就是长青帮,等长青帮被挪开了又出个连员外,向南举得等连员外的事儿搞明白之后怕是又要出个苗族的事儿,顿时觉得自己这回来武陟县简直就是搞斗争的。

  卫江过了两日从山寨回来,带回了老族长的回信,又禀报了“图书馆”已定下,向南暂且让卫江去休息一番。

  蓝天这段时间都在跑商铺的事儿,向南给老族长写信就提到过这个事儿,第一批肯定是不可能让苗人自己下山进县城出售刺绣等物,向南就拜托老族长在山寨里设置一个收购站。

  等一段时间数量多了,再一起送过来。

  第一次合作,向南也站在老族长的位置替对方设想,直接让卫江带了一些银两过去,也算是先付款后拿货,也不怕老族长那边出问题。

  毕竟现在是向南这边希望能博取苗人的信任,自然要首先拿出足够的诚意。

  向南都这样表示了,老族长自然不会不识趣,顺利的接了向南递过去的橄榄枝,表示一定会替向南好好宣传,且质量上也会替他把好关。

  目前向南有两家商铺,一家收购民族风的刺绣服饰首饰,一家收购易于保存且外面又恨难得的山货。

  这个就是面相整个武陟县老百姓的,不拘什么民族。

  等一个月之后京城那边寄过来一批京城的东西,这两家店铺也能在收购的同时销售京城之物。

  当然,一个月后,周子才以及林渊那边应该也能运送一批他们具有那些地方特色的货物,那些也是要用来上架出售的。

  “大人,金常跟刘通回来了!”

  这晚向南跟赵悦吃完了晚饭,正在后院书房里同大树商量店铺的事儿,蓝天那边就撒丫子跑过来禀报。

  向南高兴得立马站了起来,想想还是让那两人先洗漱一番再吃个饭再过来,向南又坐了回去,吩咐蓝天让金常他们两别着急,先吃饭收拾好自己再过来。

  却是没想到这边才刚吩咐完,风尘仆仆一身邋遢的刘通跟金常却是急匆匆进了书房。

  向南看二人脸上紧绷眼睛却精光湛湛,知道这两人定然是有不小的收获,连忙派蓝天出去守着,大树自觉一拱手出了书房,跟蓝天一起守在外面听不见书房说话声的位置。

  见书房里没人了,刘通跟金常这才禀报具体情况,“大人,这连员外果然有问题!”

  刘通跟金常二人先是去了一趟连员外的老家,因为乡下突然出现陌生人会比较显眼,两人装作是从北边来的商人,想要在本地收些东西带回北边卖。

  南北商人这种存在虽然东云郡比较少,可也不是没有,这种商人因为挣的是南北差价,所以在当地收东西一般不拘多少,给的价钱也还不错,因此刘通金常二人一路走过去都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

  刘通跟金常两人本就是北方人,长得高头大马骨架子大,一脸络腮胡也十分粗狂,再操上一腔北方边关那边的调子,便是谁来也分辨不出真假。

  刘通跟金常有选择性的绕着连员外故乡转了一大圈,打听来的消息都是连员外如何如何好,发了财也不忘提携乡亲们。

  刘通跟金常逗留了两天,见问不出什么消息正要准备走,却是意外碰上了一个当地的老混混儿言谈之中似乎对连员外颇为不屑,刘通二人一问,才知道这人是有名的无赖混混儿。

  连员外这样从穷苦小货郎发展成大商户,自然是会引来嫉妒,这混混儿就是其中之一。

  刘通跟金常却灵机一动,寻了个机会跟那混混儿套上了交情喝了顿酒,知道这连员外十几年前发财发得是死人财。

  那混混儿表示自己听到过风声,那连员外去了某某山回来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就突然说是做生意发财了。

  混混儿还说自己也去那座山附近转过,可惜遇见了鬼打墙,还撞见了吊死鬼,吓得再不敢去那里了。

  混混儿觉得连员外说不得就是跟鬼怪做了交易换了钱财,说不定这十几年都是在跟死人做买卖,要不然咋拼了命的掏银子做好事?

  要是他的话他才不会掏钱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混混儿喝醉了,醒来之后也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话,从金常这边又哄骗了两个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金常二人也不以为意,只佯装气愤的喝骂了一番,骂骂咧咧的表示那个村儿的人人品不行,不准备跟他们做生意了,这就脱身离开。

  两人之后就开始去了混混儿所说的那座山。

  因着害怕被发现,这二人从战场上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所以昼伏夜出,小心翼翼的接近那座山。

  二人搜寻一番无果,却也是凑了巧,一日竟然在悬崖之上发现山下有一队人马趁着傍晚夜色偷偷进了山,金常二人在这边绕了一阵也知道了这座山就是远近闻名的鬼山。

  当然,原本这座山不叫鬼山的,不过十几年前突然就闹起鬼来了,所以大家现在都习惯性以这个名字称呼此处。

  这闹鬼的时间又是十几年前,金常二人认定连员外跟这里定然有所联系。当晚二人悄然跟在那一队人马后面……

  “大人,您猜咱们发现了什么?!”

  刘通说到此处也是眼睛里精光闪闪,金常在一旁也是十分激动的模样。

  “大人,那鬼山内,竟是有一座银矿!”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

  我艹我是不是自带矿藏资源探测器走哪儿发到哪儿?发达了发达了……

  可惜又要上交国家【哭唧唧

第137章 宣传队

  向南听到这个调查结果也是一惊,顿时坐不住了,连员外这就是私自开矿造银么?这可是全家杀头的大罪。

  不过单单是连员外一家可不敢真搞这种事儿,而且私自开采银矿再铸造银子也不是简单的事儿,怕是这里头又牵扯了更多的人和事。

  从开矿到冶炼再到铸造最后投入市场洗白银钱,可需要一条完整的流水线。

  向南越想心里越是乱,让两人将此事隐瞒住,自己回了正房吹了灯烛头靠着头悄悄说起了这个事儿。

  “怕是里面牵扯太多,咱们一动就要粉身碎骨了。”

  赵悦没想到这种事都能被他们遇见,也是心头一紧。

  向南连忙安慰的亲了亲赵悦鼻尖,低声安慰,“别怕,我跟你说也就是让你知道这个事,这段时间都小心一点。我明天一早就寻个由头让张寒回京一趟,亲自给皇上送一封密报。这种事还是交给皇上去解决最好,咱们别插手。”

  一位出生世家且年轻单身的男子,能有什么合情合理不引人怀疑的借口突然从外地不得不快马加鞭赶回家呢?

  当然是家里突然为这位年轻男子订了门婚事,然而男子极度不满,于是收到信之后迫不及待的亲自赶回去阻止父母长辈。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奔丧也是好借口,可惜向南还不敢用。

  古代可不像现代,现代某某工地上某某人要找老板拿钱了或者老板要拖欠工资了,借口永远都是老婆/孩子/父/母在医院躺着急需用钱之类的。

  可在古代这种话却是万万不能说的,便是借口家里人生病卧床也是不吉利的,向南还不至于傻到那种程度。

  张寒虽然不清楚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不过看见刘通金常回来了,想来应该是连员外那里查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了,这还是张寒第一次看见大人板着脸一脸凝重的模样。

  张寒得了命令,回头简单收拾了一身衣裳一包干粮,再带上水囊,一路快马加鞭往京城赶路。

  张寒的离开倒是在县衙里被人念叨了几回,也只是议论张寒老家父母要给他定媳妇结果他还不乐意,旁的一点没透露出去。

  壬县丞那里向南也没敢透出风声,只是私底下让壬县丞再小心些,该怎么跟连员外相处还是怎么来,这段时间别露出马脚。

  壬县丞顿时心头一紧,这段时间?难不成大人已经想到法子对付连员外了?

  这连员外果然有问题?

  不管如何提心吊胆,可壬县丞面上一点不敢显露,期间连员外请他去太白楼喝酒吃饭壬县丞也照旧去了。

  连员外还就当初送美人的事儿拜托壬县丞帮忙说句好话,只说自己得了两个不一般的美人儿,一时想到大人后院空虚,这才脑袋不灵醒做出这种蠢事。

  连员外另外还送了一盘的银元宝当做酬劳。

  若是在此之前连员外这么说,再送上这么多银元宝,壬县丞怕是真要相信,继而高高兴兴的收下银子。

  可此时已经被大人慎重提醒别小心行事,跟连员外正常接触可也小心点别收连员外任何东西,壬县丞自然是推脱,脸上佯装无奈的叹气,“连员外啊,不是老弟不帮你,实在是这事儿叫咱们夫人知道了,夫人怕是要剥了我的皮。”

  这种跟后院沾上关系的事儿,用夫人当挡箭牌自是再好不过,连员外也就没好再继续强求了。

  刘通跟金常回来了,向南这才好再继续出门,三个护卫少了一个也不碍事,总归张寒是正大光明回京城“拒亲”的。

  自去年过来武陟县,比之在大山县的时候,向南可以说是清闲了不少,毕竟这边农耕是比较成熟的,向南推广土豆红薯也不着急。

  一号试验田在那儿搁置了这么一两个月,又经过汉人宣传队这边的宣传,倒是陆陆续续有些胆大的老百姓去参观过了。

  向南准备等今年秋天收了土豆红薯之后再办个试吃的活动,也算是将土豆红薯推广出去,不论是用来代替米粮填肚子还是当成菜肴给饭桌上添一道菜,都随老百姓们的意。

  相对于武陟县,向南却是更关心大山县那边,去年离开前向南也没来得及等到土豆红薯收获,等春节的时候倒是收到了老宋的信,说是大丰收,大家伙都很高兴,来年一整年都不用愁口粮了。

  且因为土豆红薯被皇上下令要在北方地区推广,一时间大山县出产的土豆红薯都被朝廷不限量收购。

  若不是因为价格可以压着,怕是这东西还能卖个高价钱。

  价格这事儿倒是向南跟皇上提过的,若是真的今年高价收购了,怕是明年要激得市场失衡,到最后倒霉的还是后来跟风大量种植这两样东西的老百姓。

  推广期间,还是由朝廷强制压住这杆平衡杆更妥当。

  向南惦记那边今年地下水井道路修葺以及植树造林的成效,不过这会儿也不适合写信跟老宋提这些,毕竟现在是老宋当县令了,只能按捺住自己,等到今年秋收的时候再问一问。

  向南在庄子上忙活了两天,又记录了一下这边土壤特性气温降水等情况,这边琢磨着回头给皇上写信拜托皇上派人送几棵橡胶树过来适种。

  跟赵悦正谈着这事儿,向南刚回到县衙,却是看见闻衙头带着卫江满脸凝重的上前禀报了宣传对的事儿。

  “大人,汉族宣传队三小队的人出事了。”

  宣传队一共二十人,五人一队,共有四队汉族宣传队。

  宣传队开始下乡搞宣传已经有一个来月了,之前的工作情况也都会固定时间的往县衙这边报,最后由壬县丞统计整理,交给向南。

  向南查看后觉得没问题就敲戳盖章而后收起来,这个就是以后向南去认识辖内乡长亭长里长们的资料了。

  里面收集来的民众意见困难,向南也都让壬县丞整理成册,等待陆续解决改善。

  可以说因为工作的顺利进展,让向南根本没想过宣传队的人能出事,要出事也应该是什么意外之内的,可看闻衙头跟卫江的面色,怕是不是这么回事。

  “怎么回事?宣传队的人怎么样?有没有伤亡?”

  向南连忙从马上翻身而下,一边的赵悦也跟着翻下了马,眉头紧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家娘子比我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