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荣锦路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9 KB   上传时间:2019-06-15 15:33:28

  “所以,阿皎都交给我好吗?”卫赜温柔地看向沈皎:“阿皎,嫁给我好吗?”

  沈皎听着卫赜的承诺,听着他温柔的说出最后一句话,慢慢闭上眼睛,仿佛陷入了沉思。

  卫赜也不催促。

  许久,沈皎才睁开双眼,对着卫赜微微一笑,点头道:“好。”

第204章 怒气

  沈皎坐在马车中, 看着就在眼前的京城大门, 高高地矗立在眼前。距离她离京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 想到临别前, 卫赜在她点头同意后, 高兴地像小孩一样的神情,她突然知道为何人总说爱情是甜的了。现在她的心中却是有着一样的感觉。

  京城的城门前,守门的士兵看到眼前由百十人护卫的车架,心中一紧, 眼前的这些护卫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护卫, 他在京中守城门这么多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虽然, 这辆马车中没有任何家族标识, 但是马车的用料和做工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用的。再加上这些护卫, 他便知道眼前马车中的人,绝对身份显赫。

  所以,他在马车行驶到眼前时,赶紧上前恭身行礼。

  不待他说话, 便见前头的护卫,将身份文牒递给了他, 打开后,士兵大惊,连忙恭身请安道:“参见元嘉郡主。”随后将文牒双手递了过去。

  前头的护卫将身份文牒拿走后, 车队便上前使去。

  刚一进城门,便见一队禁军向着他们始来, 为首的一位他们都认识,正是禁军副统领海审,只间这位禁军副统领上前后,对着车中的沈皎道:“郡主,圣上宣您即刻进宫。”

  车中的沈皎听后,点了点头,对着海审道:“有劳海将军了,我这就进宫。”她进京没有同端王一同,而是单独回京的,因着人少,而端王同时要押送山东的一系列犯官进京,行程很是耽误,所以,她没有和端王一同。如此,也比端王能够早到京城两日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她也是要准备很多的东西,离她进入朝堂的日子真的是快了

  她今日进京的消息,她只告诉了天和帝一人,连家人都没有告诉,所以,城门前并没有人前来迎接她。之所以,没有告诉家人,是她知道父母兄长每日都有事情要忙,实在是没有必要劳师动众,让人来迎接她,耽误公事。

  只是她没有想到,她刚一进京,便见到海审。她以为就算是天和帝要见她,最起码会等到她回家休息一晚,毕竟进宫是个累人的事情,她一路赶路,天和帝一般会让她歇上一晚,这是对她的一种疼爱。

  但是,今日这么急切,却是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山东的事情,她和端王已经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地在奏疏中讲清,前几日也应该到了天和帝手中,就算是天和帝想要知道这其中的细节,也不会急在这一时。她倒是不明白,天和帝宣她这么急进宫,究竟所谓何事?

  “海将军倒是来得巧,我刚一进京城的门,海将军便到了。”沈皎打趣道。

  “却也真的是巧了。”海审听到沈皎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末将运气好,陛下让末将赶紧前来,若是郡主已经回府,便让末将去府中接您。若是您没有进城,便让末将在城门前等您。”

  说道这,海审还是笑道:“所以说,末将运气好,刚到这就见了您,既不用费力折回公主府,也不用在这耗时。”说道这,海审觉得自己用错了词,有些尴尬地笑了。

  这奉圣命迎接郡主,怎么是耗时呢?

  沈皎当作没有听到,换了一个问题,问道:“海将军是刚刚才接到的圣令吗?”

  “正是如此,属下接到圣令后,片刻不敢耽误,便赶紧前来了。”海审答道。

  沈皎点了点头,和海审客气了两句后,便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天和帝知道她今日进京,若是让她直接进宫的打算,昨日就会吩咐下去。而这种刚刚才下达圣命,让海审即刻前来,显然是临时的决定。只不过,不知道遇到了什么事情,会让天和帝这么着急地宣她进宫。

  不过,既然想不明白,她也索性不去再想,在车中闭目养神起来,连日的赶路让她确实有些疲倦,接下来还不知道要面对什么事情,她要有足够的精神去面对。

  等马车停下,沈皎睁开眼睛,下了马车后,看着眼前的宫门前停着一顶小辇,旁边,站着的是天和帝身边的胡喜,如此,她便知道天和帝对她的态度不便,如此,心中放下了两分,对着上前给自己行礼的胡喜,赶紧扶起,关切道:“胡阿叔快起,您怎么亲自过来了?”从紫宸宫到宫门可不近,胡喜年龄渐大,年轻时因着护着天和帝,腿脚也不是很好,平日里又要伺候天和帝,这样的跑腿的事情他已经很久不做了。

  “一个多月未见郡主,老奴心中甚是挂念,想要早一点见到郡主,所以便过来了。”胡喜笑着解释道。他看向沈皎的目光中露着关心,这位小郡主是他看着长大的,说句僭越的话,他真的是将这位郡主当作晚辈疼爱。他在宫中大半辈子,见过的人不知多少,对他示好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能让人感到舒心的便只有眼前的这位小主子了,他能够感到这位主子是真的关心他,而这种关心不是刻意的示好,而是一种对待平常人的,让人舒心的态度。在这位郡主身上,他真的从没有感到过任何歧视轻蔑的目光和态度,仿佛对待他只是对待一个平常的阿叔一般。再加上元嘉郡主救驾,对他也是恩情。

  “我也想念胡阿叔。”沈皎笑着道:“阿叔腿脚不好,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让别人来吧。”

  沈皎和胡喜客气完后,才对着身旁的轻风说道:“你和我一同进宫,细雨带着阿新一起回府,禀明母亲。”

  这个时候,家中最多也就只有淑惠长公主和两个嫂子在家,她的父兄应该还在当值。

  吩咐好后,沈皎也不敢耽搁,坐上小辇。

  下了辇轿后,胡喜上前扶着沈皎,轻声低语道:“陛下心情不佳。”

  “多谢胡阿叔提点。”沈皎轻声感谢道。两人的声音很小,也就是他们两人能够听到。

  “陛下说过,您来到后便直接进去,不用通传。”胡喜打开门道。

  沈皎道谢后,刚一走进殿门,便看到听到天和帝的声音:“可是元嘉回来了?”

  “元嘉给皇舅舅请安。”沈皎连忙道。虽然天和帝对着她压抑着怒气,但是能让天和帝动这么大的怒气,想必事情不会小。

  特别是她在天和帝身边,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天和帝的暗卫首领。

第205章 逼宫

  沈皎看着天和帝震怒的坐在御座上, 下方的暗影半跪在地上。

  天和帝在沈皎进来后, 身上的怒气渐渐收敛, 努力让自己变得和蔼起来, 关心地问道:“一路舟车劳顿, 身子可还吃得消?”若说, 这趟外甥女出去,他最担心的不是外甥女的能力,而是外甥女的身体。接连几次, 因为他, 在鬼门关走了好几圈的人,便是再精心调养, 身体不能和正常人一样。

  “皇舅舅亲自指派太医跟着, 元嘉一切都好。”沈皎笑着道, 虽然中间因为水土不服,舟车劳累,再加上她的身子比正常人更虚弱些,倒是小病过一段时间, 但是却没有什么大碍,所以, 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提起,免得亲人担心。

  天和帝知道外甥女贴心,一贯是报喜不报忧, 所以也就顺了她的孝心,不再追问。反正他太医, 暗卫,禁军都派去了,到时一并叫来问一下结果就出来了。

  “你呈上的奏疏,朕都看过了,山东的诸事朕都已经清楚。”天和帝看着眼前还没有来得及换掉,一身男装的外甥女,沉稳温润地站在自己面前,赞道:“这趟出去,看来长进了不少,最起码比之前沉稳了,奏疏也写得有理有据,脉络清晰。特别你写得关于民间祭祀河神一事的解决方法,确实是一个良策。”

  “多谢皇舅舅夸赞。”沈皎笑着,一点也不谦虚地接受了天和帝的赞扬,一副骄傲的样子,不过倒是不惹人厌烦,反而有几分孩子气,惹人喜欢。这副样子,倒是惹得天和帝失笑,用手虚点了沈皎的头,笑骂道:“你啊,刚夸你沉稳,你又来作怪。”

  跪在下方的暗卫首领暗影,听到天和帝的笑声,心中舒了一口气,虽然天和帝的震怒和他自己或者说是和他们暗卫的关系不大,但是帝王发怒时,他出现在这里,很有可能臣为被牵连的对象。

  不过,幸好元嘉郡主一来,帝王便不再震怒,他真的十分感谢元嘉郡主,让躲过一劫。不过,这也让他对元嘉郡主的圣宠和其在帝王心中的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能让天和帝在盛怒时,因为一个人,而收敛怒气的人,在这个世上,以他对这位帝王的了解,他觉得也就只有两个人,谢太后和眼前的这位元嘉郡主了,而卫皇后算是半个。

  从将暗彦调给元嘉郡主,到后来直接将新选拔的四个暗卫直接赐给元嘉郡主,这样的情况便是太子也没有的待遇,在本朝,也只有谢太后身边有两名暗卫保护。暗卫一直以来只听命于龙椅上的帝王,便是谢太后身边的两名暗卫对谢太后也只有保护的指责,而无听命的职责。但是,暗彦和那四名暗卫却不同,他们被天和帝直接赐给了元嘉郡主,奉元嘉郡主为主。其中,除了暗彦因为其特殊的本事,在暗卫中还有供职,其余的四人已经有名无实了,他们只用听命于元嘉郡主一人,连暗卫内部的命令也不用理会。

  所以,以上的种种更是让他明白这位郡主在天和帝心中地位。

  这边,暗影舒了一口气,而另一边,沈皎心中亦是放松了许多,毕竟天和帝震怒,整个气氛中都充满了压抑。现在,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

  “不过,你的这个方法倒是对于民间的一些类似的巫邪之类的祭祀等事,这个方法都适用。”天和帝思索了一下道。除了正规的庙宇,大齐承认的祭祀方式,其余的祭祀均是巫邪之事。打着祭祀的名义,行恶事者不再少数,但是百姓愚昧,却是极为信服这些事情,屡禁不止,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如今,元嘉倒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既然律法和镇压上已经阻止不了,那就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他们。

  “皇舅舅深谋远虑,见微知著,元嘉佩服。”沈皎笑着道。

  “行了,被吹捧朕了,你想出这个主意的时候就一定是打的这个主意。”天和帝笑骂道。

  对于天和帝的这句话,沈皎不可置否,她却是奔着这个方向走的。

  对于听不听沈皎的答案,对于天和帝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笑着坐在龙椅上,面带笑意,和之前的严肃完全不同。一点也看不出刚刚震怒的样子。

  沈皎看到天和帝的怒火已经消得差不多,再看看地上已经跪了很长一段时间。对着天和帝笑着道:“皇舅舅,暗影大人已经跪了不少时间……”

  听到沈皎的话,天和帝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暗影,“既然郡主为你求情,你就起来吧。但是你要记住,以后该盯紧的地方便可都不可松懈,不然下可就是跪一跪这么简单了。”

  “是,属下谢陛下恩典,谢郡主为属下求情,以后定然会慎之又慎。”暗彦谢恩后,又对着沈皎一行礼,真诚地表示感谢。若不是元嘉郡主,他还不知道要跪倒什么时候。

  天和帝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沈皎道:“叫你来,有件事想要告诉你。”说道这,天和帝叹了一口气,眼中带着愤怒也带着悲哀。

  “暗影,将你得到的消息和郡主说一遍。”说完后,天和帝往椅子上一靠,揉了揉眉心。

  “是。”暗影应道后,对着沈皎道:“郡主,暗部得到消息,刚刚得到消息,晋王连和禁军副统领安源,计划在三日后……”说道这,暗彦稍微顿了一下,瞥了眼一旁的天和帝,缓缓吐出两个字:“逼宫。”

  听到这句话,沈皎也总算是知道天和帝的愤怒和眼中的悲哀来自哪里了。正当她想要说话时,只听见胡喜走了进来。

  “陛下,刚刚兴庆宫来人,太后娘娘已经从兴庆宫起驾,朝紫宸宫来了。”胡喜禀报道。

  天和帝听后,问道:“可有说明太后前来的理由吗?

  “没有。”胡喜道:“只知道,太后是带着晋王妃一同前来的。”

  胡喜的话落后,沈皎和天和帝皆是露出诧异来。太后一时心血来潮看看儿子到还是正常的,但是带着晋王妃一同前来便不正常了。特别是在得知晋王想要逼宫的时候。

第206章 揭发

  天和帝在胡喜说完后, 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晋王妃的到来他却是没有想到,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能请动太后陪其一同过来, 为得什么很是能猜出一二。

  “元嘉, 同朕一同去迎接一下你外祖母。”天和帝对着下方的沈皎道:“你不在的这些天里, 你外祖母可是担心你的紧,这一听说你来了,就一刻也不愿意耽搁, 前来看你了。晋王妃也是有心, 跟在一旁孝敬太后。”

  沈皎明白,这几句话, 更多的是说给胡喜听的, 也是让胡喜对太后带着晋王妃前来的原因, 有了最合理的解释,天和帝这是在封口。谢太后思念外孙女,孙媳妇晋王妃正好进宫请安,在一旁服侍, 一同前来,不过是为了侍候太后, 毕竟,谢太后年龄一日日见长,下人再服侍得尽心, 也不如孙媳妇贴心不是?

  “是元嘉不孝,劳外祖母记挂担心。”沈皎行礼, 接着天和帝的话道:“累得外祖母前来。”

  天和帝笑着道:“这趟回来,可要好好陪陪你外祖母。”

  “这是自然,元嘉在外对外祖母也想念得紧。”沈皎想到威严慈和的谢太后,眼中满是孺慕,说道这,沈皎又看了眼天和帝,笑着道:“元嘉也想念皇舅舅。”

  天和帝听到这轻咳一声,看向沈皎的目光更加柔和,道:“好了,先同朕一同去迎接你外祖母吧。”说完后天和帝便对着下方的暗影摆了摆手,暗影随之很快得隐匿起来,然后便带着沈皎走了出去。

  至于胡喜,早在天和帝的话落后,便明白了这位自己从小到大伺候的帝王的圣意,赶忙吩咐下去。

  等天和帝带着沈皎走到紫宸宫外,谢太后的凤辇也到了。

  “给母后请安。”天和帝对着谢太后请安道:“您这知道元嘉回来了,真的是片刻都等不及,朕还说一会儿带着她过去给您请安呢。”

  沈皎赶紧上前给谢太后行礼。

  谢太后看到外孙女一身男装站在那里,一瞬间没有回过神来,但是听到天和帝的话,瞬间回神,她知道这是天和帝在和她统一口径,这个宫中看似被她和天和帝牢牢把控,其实背后有多少人是别人的眼线,不是他们不知,而是没有必要拔掉,宫中就是一个互相利用的地方,擅于利用也是别人安排在自己这里的眼线,也是宫中常用的手段,特别是对于帝王,有侍候一些不便明说的目的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成。可以说,天和帝这里各方的眼线,天和帝心知肚明,她也知道不少,留着这些人不过是别有用意罢了。不然,帝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却是皇帝的不是了,明知道哀家想要见元嘉,还留她这么长时间,这不是成心想要我跑来一趟吗?”谢太后顺着天和帝的话,笑骂道。

  “是儿臣的不是,在这里给母后赔罪了。”天和帝赶紧接道,然后上前亲自扶着谢太后,走进紫宸宫中。

  因着晋王妃的存在,正殿倒是不适合再进,便进了早已收拾好的偏殿中。

  进入偏殿后,天和帝才屏退众人,只留下胡喜一人在殿内伺候。

  “皇帝。”谢太后坐下后,也顾不上一旁多日想念的外孙女,先谈正事:“哀家今日带晋王妃过来,是这孩子有事情给你禀报。”

  谢太后话落后,一旁的晋王妃连忙走到天和帝的面前跪下叩首。

  对于面前跪在地上不起来的晋王妃,天和帝心中了然,但还是问道:“哦?晋王妃有事皇后与母后禀告才是正理。”

  按照规矩,女眷都应是由皇后这个一国之母来管理,特别是晋王妃,除了的有品级的王妃,皇后更是婆母,所以晋王妃若是有事应当先禀报皇后,由皇后处置,而不是越级到帝王面前。

  对于天和帝这样几近于责备晋王妃不懂规矩的说法,晋王妃倒是没有被吓倒,依旧跪在那里没有起身,连叩首的样子都不变。天和帝没有让她起来,便是存着让她不起来的意思,她今日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后面所说的事情更加重大,她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了,但是为了她的孩子,她就得撑下来,这点责备算得了什么,就算是要了她的命才能争取到一线希望,她也心甘情愿。

  “儿臣此事事关朝堂,事关大齐的江山社稷,所以才去扰了皇祖母的清净,请皇祖母带儿臣来亲自和父皇禀明情况。”晋王妃对着天和帝道,心中终究是害怕,话语中带着颤抖。

  “朕倒是要听一听,晋王妃所说之事究竟是合适?还能事关大齐的江山社稷。”天和帝问道。

  听到天和帝的话,晋王妃索性也不绕弯子,直接道:“儿臣要向父皇揭发晋王意图在十日后连和官员一同逼宫之事。”

  “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天和帝听后连脸都没有变色,喝了口茶后问道。

  一旁的谢太后,看到天和帝镇定的样子,便知道天和帝一早便知道晋王之事了,瞥了一眼天和帝后,在天和帝赔罪和讪笑中,将目光转移,到一旁的外孙女的身上。皇帝越来越大,已经不需要她辅助了,晋王之事看来早已有了消息和打算,所幸她也乐意如此。

  谢太后看了看早在进门后,便被自己拉在自己旁边的外孙女,顿时心疼起来,她的阿皎比之前黑了,也瘦了。出去这些天,真的是受了不少苦。这些年,随着年龄渐大,精力已经不足,但是不代表她糊涂了,不知道元嘉这趟出去是干什么去了。

  她的这些后辈中,她最喜爱的便是元嘉,不只是因为血缘关系,因为元嘉身上带着的盛世之兆,救了她儿子三次性命,更是因为元嘉是与她最像的人,虽然像,但是却又是不一样的。

  而一旁的沈皎,却是将目光放在了一旁的晋王妃的身上。多年前,天和帝赐婚安乐侯嫡长女和晋王,这场婚事也使安乐侯和晋王紧紧地拴在一起。不过,京中的众人也都知道晋王宠妾灭妻,但是安乐侯府至今都是没有态度,仿佛不知道一般,置若罔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荣锦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