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20-01-27 20:54:18

  肖氏忙道,“他们哪能离了嫂子的眼呢,年纪轻轻的,过日子又不仔细,还得嫂子看着。”

  方太太笑了,“弟妹多虑了,丽娘最是稳重,又不惹事,她们出去住,我放心的很。”

  这是方家家事,肖氏不好多嘴,“嫂子心里有成算,我们也就放心了。”

  方大奶奶近来在家里日子颇是不好过,方太太罚她一个人把家里的家务事全担了,不许线娘和丽娘帮忙,也没说期限到什么时候。方大郎一直给她冷脸,大哥儿虽小,也知道阿娘犯了错,心里害怕,就有些怯怯的。

  方二郎和丽娘见了方大奶奶,还照常行礼问好,但不冷不热的。虽不提这事儿,但方大奶奶一向要脸面,如何不知道羞。

  方大奶奶如今也有些后悔,不该办下这糊涂事。当日她回娘家,族里一干妇人奉承她,哥儿有这样好的金锁,怎么姑奶奶身上的首饰都是旧的,回娘家还不戴新首饰,留着作甚呢。方大奶奶一时好强,忙说新的在家里呢,今儿走的急了,下回来了定要戴的。

  她哪里有新首饰呢,她的首饰,都是成亲时置办的。她刚生了大哥儿不久,方大人就死了,从此方太太变成守财奴,她再没添过一件新首饰。

  大话放出去了,方大奶奶无法,总得圆这个脸面,无奈之下,做下这下作事儿。如今她娘家人还不知道,若被娘家人知道了,她也不用活了。

  方大奶奶本来欣喜于自己年后就变得有钱有权,哪知一样还没到手,先受了罚,夹着尾巴这么久了,今儿又被李家人捞出来说。

  李家人吃了顿饭后就走了。

  肖氏才进门,李姝就追在屁股后头打听方家的事儿。

  李承业笑道,“三妹妹倒是热心,你放心吧,我们岂会让二妹妹白吃亏。后头方家分家,若方太太和房价大房不能有所表示,我定要重提此事。”

  李姝忙狗腿地给李承业端茶,“二哥辛苦了,二哥真是做哥哥的典范,再找不到像二哥这样爱护姑奶奶的娘家人了,以后我也要靠二哥护着了。”

  李承业好悬没把茶水喷出来,“三妹妹谦虚了,你哪里需要我护着,简哥儿才需要我护着呢。”

  肖氏笑骂他,“胡说八道。”

  过年的时候,肖氏感觉家里人手愈发不够,还没过完正月,又买了几个人。

  前院添了两个小厮,顺着金宝和银宝的名字,叫福宝和顺宝。

  后院添了一个婆子和一个丫头,是母女两个,婆子姓叶,丫头叫荷娘。

  李姝一听,丫头和肖氏的名字重了,立即给她改名叫桂娘。叶婆子和桂娘母女两个原是大户人家主子的奶娘并奶娘的女儿,主家犯事,被发卖了出来。男丁另外卖,女仆一起卖。当时肖氏只想要丫头,那婆子病的快要死了,牙子问肖氏要不要,要的话白送给她。

  丫头跪下给肖氏磕头,请她同时买下母女两人。肖氏动了恻隐之心,买下了母女两个。花钱给叶婆子看病,慢慢竟也养好了。

  叶婆子得以保命,女儿也留在了身边,总算还有活下去的动力。叶婆子病好后听说自家男人和儿子被外地人买走了,哭了一场,不再提旧事,为了女儿,开始认真当差。

  她原在大户人家主子奶奶身边做奶娘,懂得多见得多,能给肖氏很大的帮助。

  肖氏把叶婆子留在自己身边用,让家里人改口叫叶妈妈。桂娘跟着梅娘,在肖氏身边帮着跑腿。

  家里多了几个人,顿时不再像年前那样样样人手紧张。

  日子挤挤挨挨到了二月,天忽然下了场大雪。

  倒春寒愈发厉害,听说好些地方的油菜都伤着了,还有一些地方发生了百姓和牲畜冻死冻伤事件。

  圣上命户部拨了救济银子,虽救得了许多百姓性命,但圣上依旧心情不好,太子也愈发严肃,朝廷里百官都战战兢兢的。

  过了没几天,忽然又爆出了贪腐案,救济银子被贪墨,救济粮被人换成陈年霉米,吃死许多百姓。

  圣上大怒,他虽不怎么管事了,但朝廷大权还在他手里。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户部一干犯事者被摘了帽子,中间牵连出一干豪门贵族,削爵、降爵、罢官免职,圣上毫不手软。一连串动作下来,整个京城官场都晃了三晃。

  本来在后宫休养生息的圣上,一连几次出席大朝会。那些个被牵连的老臣,都吃了挂落。连太子都挨过几场训斥,训斥完了又让他把烂摊子收好。

  众人原以为圣上要重新掌权,有些担心父子相争。见圣上发了一通脾气后,仍旧把权利交给太子,所有的蠢蠢欲动都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好在中枢稳定,被罢免的缺位很快补了上去,而李穆川,总是在朝廷有难的时候走大运。

  户部新缺一位主事,太子不知怎地,忽然想起自己这位便宜岳丈。问了吏部尚书,可知京兆衙门李穆川?

  吏部尚书哪里知道这种微末小官,听旁边人提醒,才想起来。但因文进财闹事儿,吏部尚书知道个影儿,据说这小官员为人诚恳,办事老道,从不偷奸耍滑,也不拉帮结派,遂据实回答。

  太子心里满意,敏良媛近来表现尚可,他不能让她总是这样为娘家担忧。亲爹不成器,就拉拔一把养父吧。

  恰巧第二日俞大人面见太子,听殿下垂问,大力夸赞了这位下属一番。于是乎,还稀里糊涂的李穆川被调入户部任正六品主事。

  李穆川这种任命,直接由吏部下任命书。本来吏部老尚书有些不情愿,一个秀才,如何能任六品官?

  左右侍郎劝他,此人虽功名不高,但好在勤勉,为人忠厚耿直,又与东宫有亲,老尚书何必掣肘,不过一个六品官,又不是中枢要员。

  老尚书这才勉强答应。

  接到任命后,李家人喜不自禁。

  想李穆川身上只有秀才功名,却能从一届小书吏,爬到正六品,外面多少正经两榜进士还在七八品小官上熬着呢。

  外面才遭了灾,圣上和殿下心情不好,李家人也不好表现的太过欢喜。

  李家没办一桌酒席,李穆川直接打包就去户部了,忙着收拾烂摊子。

  一众亲友都高兴,李泗新还特意去父母坟上禀告了此事。大房全娘打发走了族里一干来贺喜的人,并嘱咐大家谨小慎微,莫要给宫里良媛娘娘惹祸。

  李穆川做了正六品,李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唯一的变化就是,李家多了几个族里来求学的男童。

  过了正月,李泗诚亲自挑了五个七岁以下的男童,送到李穆川这里,李穆川亲自给他们找了学堂,自家出束脩,供应笔墨纸砚,供养这五个孩子读书,若能有一两个成器的,以后相互之间也有个帮衬。

  这五个孩子辈分不一,最大的那一个和李穆川同辈,有三个和李承业同辈,还有一个小辈,真说的上是祖孙三代了。

  五个孩子来了后,肖氏把照顾这五个孩子的任务交给了李姝。李姝看着这一群小萝卜头,心里欢喜,挨个摸摸他们的脑袋,问他们叫什么。

  小辈的那个嘴甜,“姑妈,我叫继顺。”

  另外三个一起喊姐姐,各自报了名字,分别叫承基、承茂、承运。

  最后一个吭吭吃吃了半天不说话,论理,李姝该喊他叔父,但他是来靠着川大哥的,阿娘再三叮嘱他要谦逊,不能仗着自己辈分大就在侄儿侄女们面前摆谱。

  他急的额头直冒汗,“我,我叫穆宁。”

  李姝给他屈膝行个礼,“叔父。”

  李穆宁吓得跳到了一边,“不不不,你叫我名字就好。”

  李姝笑道,“那哪儿成呢,您是长辈,我们该给您行礼的。等您进了学就知道了,先生们最讲规矩,这讲规矩第一条,就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以后我给叔父行礼,叔父只管大大方方受了。叔父只管叫我的名字,我叫姝娘。叔父辈分最大,以后定要好好管着他们几个。以后我来管叔父弟弟们并侄儿的事情,有什么要吃的要用的,只管打发银宝去告诉玉娘。”

  李穆宁讷讷道好,剩下几个小的嘻嘻哈哈个没玩。

  李姝板起脸,“你们以后也要守规矩,我每天晚上来检查你们的功课,若做不好,我定要罚你们。”

  几个小萝卜头缩缩脖子,听说这个姐姐(姑妈)学问好的很,若是不好好学,定会被她发现,要是挨了罚,回家还要挨揍。

  李穆宁忙道,“你,你放心,我定会带头用功的。”李姝见他别扭,还是不肯叫自己的名字,也不勉强他。

  见过几个小萝卜头,李姝回后院了。几个小萝卜头住在前院一间客房里,两个大通铺足够他们睡了。

  李姝叮嘱玉娘,给5个孩子备好新被褥。如今倒春寒冷的很,夜里叮嘱家里帮佣和婆子给孩子们备好热水。家常的饭食,一定要热菜热汤,每顿要有肉有菜,玉娘每天要亲自来看。

  几个小萝卜头来了五天后,一起上学去了。

  李姝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身上学穿的衣裳鞋袜,一样的料子,一看就是一家子。每个人笔墨纸砚都准备了一套普通的,并嘱咐他们,去了学堂要用功读书,不许打架惹事。若外人故意相欺,也要知道抱团,谁敢胳膊肘朝外拐,回来了我先揍他。

  肖氏在背后偷笑,“姝娘做先生的瘾又犯了。”

  李承业也笑,“让大哥见了,必定又要害怕三妹妹。”

  严氏不明所以,听肖氏说了,也笑,“妹妹这样才是应该的,这群小孩子,官人要自己读书,没时间管她们。我身子重,没精力管,阿娘要管家,除了妹妹,谁能管他们呢。再说,妹妹也识文断字,管几个小孩子启蒙,还不是绰绰有余。”

  李姝这边过着做先生的瘾,肖氏这头忙文进财的婚事。

  花鸟胡同的房子都收拾好了,张家的聘礼送过了,各样礼节性的流程都走完了,成亲要用的鼓手班子,花轿,帮佣等,肖氏都着金宝一一去定好,就差临门一脚迎亲了。

  成亲前一个月,李穆川劝文进财住进了花鸟胡同,并一再叮嘱他,“兄长,前儿我有幸见得殿下一面,殿下还问我兄长是不是有所改进。愚弟在殿下面前给兄长打了包票,说兄长快要成亲了,眼下已改过自新,兄长可不能拆我的台。”

  文进财给李穆川作揖,“辛苦贤弟为我奔波,我帮不上什么忙,定会老老实实的,不给贤弟和娘娘惹祸。”

  金宝在一边偷笑,心想你倒是想惹祸呢,你看张翠娘不打断你的腿。

  是的,自从正式定亲之后,张翠娘很有责任感地开始盯文进财的梢。三天两头来打听他的去向,有一回听说他跑出去喝了酒,直接冲到李家前院,把文进财从床上提溜起来,先哭了一顿,说自己命苦,嫁了个一把年纪的醉鬼,然后又要厮打文进财。

  张翠娘论年纪比豆娘还小几岁,虽说长的不好看,毕竟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娘,文进财也不是毫无怜惜之意,顿时酒醒了,忙不停地作揖行礼,并再三解释,出去喝酒,给李家人通过话,李穆川答应了他才出去的。一起喝酒的,都是正经人。

  肖氏听到前院闹哄哄的,忙带着李姝跑过来看,见是张翠娘,笑了。

  “翠娘来了。”如今肖氏喊张翠娘喊的含糊,还没成亲,她不好叫嫂子,但叫侄女更是不可能的,只能喊名字。

  李姝给张翠娘见了礼,她更不好叫了,更是含糊,“您来了,快到后院坐坐,我才煮的花茶,请您去润润嗓子。”

  张翠娘如今知道自己以后和李家是撕扯不断的关系,不再矫情,也不拿大,忙给肖氏屈膝行礼,“我就是听见他又去喝酒,一时着急就赶过来了,扰了您的清静,真是对不住,我先回去了。”

  说罢,张翠娘鬼撵一样跑了。她也尴尬呢,见到肖氏和李姝,她更不知道要怎么称呼,干脆直接跑了。

  肖氏趁机劝谏文进财,“兄长好福气,翠娘这是真把您放心里了。”

  文进财挠挠头,心里也有些感动,除了刘氏,何曾有人这样对他呢。

  李姝笑道,“大爷,以后您再出去喝酒,跟我阿爹说没用,你得打发人去跟张家说一声。”

  文进财顿时不好意思了,“侄女也打趣我。”

  文进财搬到花鸟胡同后,积极发挥他善于交际的特长,很快把整个胡同的人都混熟了。过了十天半个月,富贵街这一带,没有几个人不认识文大官人了。

  众人见他没个正经差事,却能住好房子。又没个婆娘,孩子也没一个,不免好奇,拐着弯的打听。

  文进财再次发挥自己嘴炮的本事,说自己死了婆娘,也没个儿子,唯一的女儿出嫁了,自己在老房子睹物思人,就搬到这边来了,下个月就要成亲了,请大家都来喝喜酒。他厚着脸皮,挨家挨户发帖子,人家也不好不接。

  三月十四那一天,文家宅子就开始热闹起来,李穆川请了假,夫妇二人一起亲自操办文进财的婚事。李穆川主外,肖氏主内,提前把一切都准备的妥妥当当。

  等到三月十五那一天,富贵街接过文进财帖子的人都来了,把个小院子挤的满满当当。肖氏原来预计着文进财亲朋故交少,没想到来这么多人,好在她准备充足,不至于席面不够坐。

  富贵街的一众街坊们都是普通人家,最多在衙门做个衙役之类,现下见文进财人长得好,宅子也好,还有个六品官亲自来给他主婚,心里更是好奇。待见到新娘子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娘,有人影影绰绰能猜出,这文家的女儿必定嫁了好人家。

  文进财成亲,敏良媛没送一根线。文进财从礼法上来讲,已经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了,她全权都交给了李家去操持。

  说起李穆川的升官,敏良媛功不可没。

  自太子妃松口让敏良媛生育子嗣,敏良媛不再一味躲着太子,但也不像平良娣等人那样热络,这样更惹得太子心痒。

  一日,太子妃召见娘家人,太子回来后直接去了敏良媛的院子。敏良媛行过礼,太子见她恹恹的,问她可是病了。

  敏良媛强笑道,自己无事,只是见到娘娘召见亲人,有些伤感罢了。

  太子想到她自幼丧母,也不好劝她,又问她李穆川做官如何。

  敏良媛笑,“阿爹做官的事儿,妾怎么能懂呢,殿下应该去朝里问老大人们才是。”

  太子问妃妾,是家事。一旦问了朝里老大人们,那就是国事了。太子问了一句,底下人都放在心里,知道这位芝麻小官要升官了。

  索性李穆川只是个七品,也无人眼红,故此他顺利升到了正六品。

  敏良媛什么都没说,就为养父捞了个正六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成小吏家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