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03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这几日来了货,汪良带着管事的又往常德府送货去了,如今守着铺里头的也就他们几人。

  许三娘夫妻一出来就看到对面铺里头硬要往里头闯的一对母女,许三娘很快认了出来,这不就是村里的杨大山媳妇伍氏,伍氏不仅来了,还带着女儿一起来的,这一下小石头如何应付得了。

  于是夫妻两人连忙冲到对街上,石梅死命拦着两人,她大声说道:“舅母,这铺子当真不是我开的,是叔婶他们开的,你看看这铺子的招牌就知道了。”

  那伍氏可不看招牌,她不识字,她只认识这个侄女儿,可是她一手养大的,如今不管是在给别人做管事也好,开铺做生意也好,反正她手里头一定有不少银子,上次两匹好布卖了得了十几两银子,没把杨家三口给高兴坏了,这一次更是狮子大张口,不弄走几匹布那是不可能的了,何况买她们布的那个商户还寻着他们买呢。

  伍氏与石梅牵扯到了一起,身边的女儿却是身子灵活,很快就冲铺里头,来到柜台前就开始抱了一个满怀,转眼抱走五匹布就要闯出来,迎头被于江全夫妻挡住。

  于江全面目一冷,怒道:“且要看看你们有多大的胆子偷走我铺里头的布。”

  于江全毕竟是猎户,又会功夫,如今更是声大如雷,吓得杨丽手一松,五匹布掉在了地上,许三娘看了,心疼坏了,这布可精贵了,一匹布都有卖上三十五两银子,可是上等的杭绸,就这么掉地上,弄脏了。

  许三娘连忙将布捡起来,拍了拍灰尘,将布放回柜台,杨丽小小年纪却是学了伍氏那一套,很是不甘心,还想回去再从许三娘手中夺下布,于江全却是抓住了杨丽的衣襟,将她从铺里提了出来。

  于江全人很高又很结实,一脸严肃时还挺能震慑的,那伍氏看到女儿被人家丢了出来,脸色就不好看了,松开石梅,上前扶起女儿,便坐在铺前大骂出声。

  “亏我含辛茹苦的把石家兄妹养大,如今你们便这么的对付我,你们在县城里吃好的用好的,开了铺子赚了银子,也不顾我们村里头两老的,我这是造的什么孽。”

  伍氏这一番话引来不少街坊的注意,周围几间铺面的围过来一看,看到门口两人,都纷纷猜测,瞧着这两人是生面孔,这铺面明明是于家开的,人家于家的父母都在,这里怎么又冒出一个长辈来。

  于江全最讨厌妇人撒泼,尤其坐在人家铺面前撒泼,似乎只要哭一哭闹一闹,便有理了。

  于江全来到伍氏的身边,说道:“大山嫂子,你这是什么意思,这铺面可不是石头兄妹开的,而是我于家开的,你看不出来这铺面的招牌么,上头写的就是于家布庄。”

  于江全指着招牌开口,伍氏一听,原本装哭的脸上惊疑不定,她朝那招牌看去一眼,她就弄不明白了,这当真是于家开的布庄,她是不识字的,只知道上回在西市街头她从小石头手里弄走了一套衣裳。

  随后她女儿又偷偷来了城里,在小石头这儿弄走了两匹布,卖了不少银子,可是他们做了这么多的事,小石头也没有说什么?一点事儿也没有。

  此时围观一旁的街坊似乎听出了机锋,其中一个想讨好于家布庄东家的便开了口,“这位嫂子,这布庄的确是于家的布庄,你不识字不打紧,但是在别人铺子面前哭哭闹闹影响生意,这是可以报官的,到时官衙来人,指不定还得坐几日牢。”

  “啊?”

  伍氏一听,吓了一跳,怎么会这样的,先前拿走布的时候都没什么事,再说她是小石头的舅母,小石头在,一定不会送她见官,不成,今个儿不弄些布,或者弄些银子,她是不会走的。

  于是伍氏虽是心虚,却是装作没有听到,又是哭又是指责,石梅站在那儿异常的难看,她很是愧疚的看着于江全夫妻。

  接着石梅上前要扶起伍氏,伍氏却拍下她的小手,忽然止了哭声说道:“我不管别的什么,我是养大你的舅母,你现在要么给我们几匹布,要么给我们钱,总归要打花了我们。”

  石梅一听,心情很是不好了,她手头自是有钱的,她跟她哥在布庄里帮忙,尤其是这间铺子,她卖的不错,燕子给她分红,手头有不少银子,可是燕子也说了,人心不足。

  以前她不信,现在她信了,所以就更加不能给出去了,于是她只好劝说道:“舅母,我只不过在这儿帮着做事,我哪来这么多的银子,上一次表妹拿走的两匹布,值六十多两银子,还是我的工钱垫进去的,你们才多久,又来了,我手头哪有钱。”

  那伍氏一听两匹布是六十多两银子,连着哭都忘记了,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侄女,“你说什么,那两匹布值六十多两银子?”

  石梅点头,伍氏却气出一口老血,“难怪那人这么好说话,还叫我们再来拿布,原来他讹我,只给了我十几两银子。”

  伍氏一不小心便将心里话说了出来,石梅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借着这话便说道:“舅母,我用工钱抵了六十多两,你却只卖了十几两银子,早知道这又是何必,如今我在于家做事,舅母再发脾气,咱们虽是同村的,要是于家嫌我麻烦,将我赶出来了,咱们一家都没有钱了。”

  第239章 耍泼的伍氏

  伍氏一听,心中动容,也知道自己将布卖少了银子,心里万般后悔,只想回去找那商户算帐去,此时看到小石头一脸为难的样子,伍氏却是信了,这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最是没有心机,莫非她说的话也是真的,并不是她开的铺面,而是于家开的?

  若是于家开的,那必定也是秦家出了银子的,毕竟于家在村里头是出了名的猎户,没田没地,怎么可能有余钱开铺子呢?

  伍氏想到这儿,心思一动,若是秦家开的,怎么没有秦家人呢?秦家可是最看重名声,这里有这么两间铺面,也该有个人管着,怎么轮得到于家父母在此处看管。

  想起村里头的人传的,说于家父母跟着女儿住城里享福,眼下瞧着还当真是享福了,既是同村的人,伍氏自然心里头不太舒服,她生得一儿一女,儿子被征了兵,于家也如此,如今都是一个女儿,为何于家夫妻两人却能在这城里住得好吃得好,当真令人眼红极了。

  伍氏想着就这么从地上起来没有面子,于是缠着石梅,不管有多少银子,哪怕是让于家先垫付了工钱,她也是要拿到一些的。

  石梅看着自家舅母那缠人的模样就知道一两句话是打发不了了,于是看向于江全和许三娘,一脸的无赖,毕竟是养大自己的舅母,她也不能真的将人送官府吧。

  这边于江全见街坊们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影响生意,于是便让许三娘上前拉伍氏,想将伍氏拉进屋里去。

  伍氏却道:“你们于家倒是吃好喝好的,有了铺子,却是让我两个侄儿侄女给你们当牛做马,都是同村的人,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同村人的,你们现在就将他们兄妹两人这一年的工钱付给我,以后他们两人的工钱也得给我,不然我就不走了。”

  石梅听了,感觉到不可思议,舅母竟然生了这样的心思,先前以为只要孝顺他们,逢年过节回去,没了表哥,以后表妹就依靠着他们兄妹两人,没想到两人所做的事却并没有被舅母放在眼中。

  石梅莫名感觉到心酸,以前燕子说的,只管听听,却并没有完全信的,不,也是信的,只是没有看到真正的面目,她还能自欺欺人,如今却是醒悟了,好在自己没有将实情说出来,不然恐怕麻烦不断了。

  而此时县学门口,俞氏和毛氏从马车上下来,那长工去里头问了问,说是来寻秦秀才的,家里的母亲和嫂子来了。

  县学里秦秀才的同窗还是挺多的,一听到长辈来了,便有人上前请安,很是热情的将实情说出来,秦秀才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去福城了,此事崔教谕同意的,好像是盛夫人的整岁生辰,是去贺寿的。

  俞氏一听,心头就不是滋味了,她倒是老糊涂了,以前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她为儿子准备的东西,再由儿子带去福城的,她先前还想着等到盛夫人五十整寿之时,便亲自与儿子去一趟,感激盛大儒的教导之恩。

  可是这些日子被三房怀孕一事,以及三儿不愿意回村里头给气的,再加上春耕农忙一忙活,转眼入夏又忙着地里,就将此事抛之脑后了。

  可是就算是这样,儿子却不曾回家说起此事,还一个人去了福城,这让俞氏心里头不舒服,她想着莫不是四儿媳妇的意思,莫非儿子将四儿媳妇给带去了,怕她有想法,所以背着她偷偷去的?

  俞氏这么一想,心头有了怒火,好你个老四媳妇,自从跟着四儿来了县城,便背着她做了不少事来,不但凑使四儿不回村里,还在城里做起了生意,如今便是盛夫人的生辰,儿子都只带着她前去,将她这个老母亲置于脑后。

  俞氏是越想越气,又因昨夜一夜未合眼,此时一生气,便有些头脑泛晕,坐在马车中,半晌没有缓过神来。

  毛氏从来没有见到俞氏这么生气过,这会儿看到俞氏这模样,心里很是担忧,上前给俞氏按压太阳穴,俞氏却道:“去旺兴街吧,我且要看看,他们做的是什么生意。”

  毛氏一听,心下一喜, 立即叫长工往旺兴街头赶去。

  马车很快去了旺兴街头,刚到街头牌坊处,便看到前头有吵闹声,此时马车内的俞氏还头痛的厉害,虽有大儿媳妇的按压,有了些缓解,却还是不太舒服。

  听到这喧哗吵闹声,俞氏便皱眉,这街头做生意的,怎么还吵闹了起来。

  俞氏挑开一角帘朝外看,就见那围着的人群里有一把很熟悉的声音,再仔细一看,中间围着的不正是亲家?

  所以亲家当真在城里住着享福了?

  俞氏一想到这个可能,心头就翻涌,自己生的儿子,如今要成了别人家的儿子去了。

  马车停住,俞氏半晌没从马车内出来,就听着那边的人争吵着。

  伍氏知道自己理亏,若是跟着于江全夫妻进了铺面,这些街坊们一走,她便闹不起来了,而且她也算是看明白了,小石头这是一文不出的意思。

  再说自己与于家是同村人,还有石家兄妹帮着做事,想来也不会真的去报官,她今个儿就算是耍赖也要弄到了银子再说。

  于江全看到一脸无赖模样的伍氏,面色一冷,沉着声说道:“都是同村人,我的确不想报官伤了咱们同村人的感情,但是你一个妇道人家,在我铺前撒泼,你以为我一个大男人拿你没办法,可别忘了我是打猎的猎户,有的是力气,便是你男人来了,我也同样能对付。”

  这话真不假,这么粗鲁的一句话还以震慑了伍氏,伍氏看到于江全那阴沉的脸,吓了一跳,心头本就虚,看石梅站得远远的,可没有要帮她的意思,她心慌了,于是从地上爬起来,指着铺面说道:“这么大间铺面,不就是将工钱提前给我,怎么了,我也是有理的,这可是我养大的兄妹。”

  第240章 俞氏生气

  于江全沉声道:“若说此事,你就好好的进铺里头来慢慢说,你跑我们铺外头撒泼影响我们的生意,可别怪我不顾及同村人的情义。”

  那些街坊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原来是同村人,既然是同村人,还跑人家铺面前撒泼,也忒不要脸的。

  伍氏见这些街坊都帮着于江全夫妻去了,也不好再坐地上了,于是便跟着于江全夫妻入了铺门,很快铺前围着的街坊们见没有了热闹便都散了。

  门前一空,于江全夫妻便在了这边铺里头,那边铺子还没有人去守着,于是石梅便往对面走去。

  终于静下来了,俞氏心头很不是个滋味儿,这于家父母倒是威武,在城里享着福,还有这派头,于江全不过就是个猎户,竟然还有了架子,以前她上门提亲的时候,于家人可是恭敬了。

  “我们也下车,倒要看看这于家布庄是谁开的?用的是谁的银子?凭什么挂的是于家而不是我们秦家,秦楚可是我的儿子,不是他们于家的上门女婿。”

  俞氏这么说着,便与毛氏一同下了马车。

  长工却守在马车前,俞氏理了理衣裳,看着模样端庄,虽不是上等的好布料,却穿在她身上看着就像某位老夫人,俞氏向来爱整洁,喜虚礼,外表看着还真看不出来她是庄户出身。

  毛氏也学了俞氏的模样,同样像是知书达理的书香门第之后,谁能联想到是桃花村出来的庄户。

  两人下了马车的时候,左邻右舍就有人看到了,他们看着这两张生面孔,有些疑惑,瞧着这模样不像是来买布料的人家,不知这两人又是什么人呢?瞧着今个儿于家布庄可不太平,大清早的开铺做生意便迎来这么一个闹事的,想来今个儿生意都不会好到哪儿去吧,开铺做生意,最是忌讳这些了。

  而铺里头,于江全坐在柜台前,许三娘却坐在八仙桌前陪着伍氏,语重心长的劝着伍氏。

  “大山嫂子,说句不该说的话,你家大儿被征了兵役,眼下只有小女儿承欢膝下,以后小女儿长大了要嫁人,万一被婆家欺负,娘家不还有石家兄妹帮衬,想来婆家也得掂量一下,眼下石家兄妹是没有长大,将来长大了,便是你们杨大的一大助力。”

  “家和万事兴,石家兄妹从小是你养大的,必定记得这份恩情,如今大山嫂子呈一时心头之气,若是吵得石家兄妹寒了心,将来也只会对小女儿不利,你们夫妻二人总归有老的一天,而这表哥表姐们却能与她相扶到老,做事留一线,日后也好说话呢。”

  许三娘的话很有道理,伍氏一听,心头一震,看向自己的女儿,女儿还这么小,她先前是没有想到,石家兄妹入城前便将自己手头的生意交给了她,给镇上吴家做绣品,砍柴,养活他们杨家三口不成问题,而且在村里头他们还算是富有的。

  后来过年时节,石家兄妹又回来给了银子,就这些银子也够他们杨家用好久的,这么一想来,伍氏心思动摇,想到刚才石梅站得远远的,一脸的防备模样,心里头也不舒服了起来。

  以前这兄妹与她很是亲近,就算她打骂他们,他们也从来不还手,事后还会老实的出去做事,即使是这样,如今两人赚得到钱了,也没有因此而与她生了间隙。

  此时许三娘还在劝着,“大山嫂子,大石头和小石头很勤快,他们两人的确是有不少工钱的,逢年过节回家给你们家用,按理也是足够了的,你也得为他们两人想想,两人认了杨家为家,终归将来便是嫁娶了也是要回来见你们长辈的。”

  “何况石泉今年也是十六岁了,再过两年就得娶媳妇了,大山嫂子可有为他存些银子?想来没有吧,石泉自己也是明白了,所以他在努力的存着银子娶媳妇呢。”

  “既然在城里为我于家做事,将来娶上了媳妇,自是也住在城里,城里的开支不小,他不努力存一点,将来要如何养活一家人,还有小石头,再过两年也得嫁人了,她没有娘,只有你这么一个舅母,自然还得你帮着操持的。”

  “可是小石头是个有能耐的,普通的泥腿子怕是不合适,所以这方方面面,还得长辈操心,但两孩子懂事,除了这些方面,其他方面他们都想周全了的,先前还说等表妹嫁出去后,大石头便是表妹的哥,谁要是欺负了表妹,他这个做哥的可不答应。”

  许三娘说得很诚恳,伍氏听后气焰消了下去,看着女儿这么小,儿子又被征了兵,都说去岭南打仗,多半就没有了,想来将来她能靠的也只有这个女儿,可是女儿是嫁出去的,将来她能靠谁去。

  伍氏听了这一番话,便是摆了摆手,“三娘说的对,你不必再说了,我知道了,今个儿这事儿是我不对,那就不打扰三娘了,我们这就走,只是还得托三娘一句话,我这女儿怕是不会嫁出去,将来也必定招婿上门,石家兄妹既是我养大的,如今有了本事,自然表妹这招婿的开支他们可得帮我想周全了。”

  许三娘一听,心中郁闷,好在伍氏不再闹了,也算是劝住了,于是起身送伍氏出门,心想着呆会再与小石头好好说说,既然她表妹要招婿,到时指不定还得准备不少银子,以后指不定这一家还得上门要银子,两孩子可得做好准备了。

  许三娘一到门口,便看到了正要入铺门的俞氏,在这儿看到亲家,许三娘只有慌乱,亲家怎么来了?

  伍氏一看到桃花村的俞氏,脚步一顿,尖着耳朵听了起来。

  许三娘连忙含笑上前相迎,没想俞氏却板着一张脸,故意绕开许三娘,往铺里头走去。

  铺子里,于江全正在整理柜台,就听到自家媳妇朝里喊,“孩子他爹,亲家来了。”

  于江全内心咯噔一声,一直缠绕在心头的事终于要面对了,虽然女儿说开铺做生意的事亲家也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两口子也一直跟女婿在一起,连着女婿都没有说什么,想来亲家也是这么一个意思了。

  第241章 俞氏为难

  可是今个儿亲家一声不响的前来,于江全感觉到有些不妙。

  于江全放下手中的活计,出来相迎,俞氏却是抬高了下巴,目光淡淡的看了一眼,入了铺子,便朝那小八仙桌看去了一眼,只见上头摆着布版,再看这铺里头的摆设,有模有样的,瞧着还挺会做生意的,想来也是她儿子的意思吧,就于家猎户之家,哪有这能耐。

  俞氏在八仙桌前坐下,神色不明的看向站在一旁有些忐忑的于家夫妻,俞氏便问道:“这铺子我儿费了多少银子?”

  俞氏开口便这么一问,于江全夫妻微微一愣,心情有些复杂了,莫非女儿女婿没有跟亲家说清道明?

  可是这铺子是自家女儿一步一步赚的银子打理起来的,女婿一直都在读书,可不是女婿出的银子,怎么听亲家这意思,认为这铺子全是女婿的功劳?

  于江全与许三娘相继坐下,于江全不好说话,毕竟是男子,于是许三娘说道:“这铺子是燕儿做小生意慢慢打理起来的,女婿也偶有帮忙。”

  俞氏一听,却是笑了起来,看着两人忽然转变了话题,“书燕可有在铺里头?”

  俞氏猜到了儿子多半是带着儿媳妇一同去了福城,毕竟娶了新妇还没有带去给师父和师娘看,只是在盛夫人生辰之际带去,却将她这个娘放在了一边,俞氏怎么想都不会舒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1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