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许三娘见她忽然转移了话题,不明所以,却还是诚恳的答道:“女儿跟女婿一同去了福城,给盛夫人贺寿去了。”

  果然猜对了,果然是这样的。

  俞氏亲耳听到比自己猜到时还要难过,她心头发酸,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当真不假,亏她以前还不信这话,这老四是她宠着长大的,家中什么好的资源都给了老四,老四好读书,她便劝着上头几个哥哥同心协力的送他读书。

  如今倒好,他的心头只有媳妇,却是将她这个老娘给忘记了。

  俞氏心里头难过,看着于家夫妻身上的穿着与打扮,心情越发的不好,向着媳妇就算了,还成了于家的上门女婿,要她的颜面何存。

  俞氏伸手拍在胸口,手中攥紧着手绢,脸色灰暗,那模样气得不轻,许三娘见了,心情也有些复杂起来。

  媳妇跟着丈夫去看丈夫的师父师娘,做为婆母的这是气着什么,许三娘最是阔达,心想着要是她大儿没有被征兵役,将来娶了媳妇,带着媳妇出门什么的,她才不会生气,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才最要紧。

  可是俞氏这般生气的模样,于江全夫妻不想看都不成,都说秦家最看重第四子,果真不假,只是这样管制着儿子那就有些不妥当了吧。

  许三娘关切的问道:“亲家这是哪儿不舒服?”

  俞氏一直拍着胸口,脸色越发的不好,听到许氏这话,她却是苦笑出声,看着许氏说道:“我现在觉得生儿子还不如像亲家一样生个好女儿,儿子大了向着媳妇,女儿多厉害,不但将自己的父母带在身边孝顺,还能抓住丈夫的心,不理会公婆了。”

  俞氏看着是不喜不怒,笑着说出来的,可是于江全夫妻听着却是很刺耳,这是在指责自家女儿了。

  许三娘只好解释道:“亲家,你误会了,我女儿绝没有这意思,她是看着她大哥被征了兵役,怕我们两人在村里头单独住着糊思乱想,所以才带我们来城里暂住的,以后自是……自是要回村里头的。”

  许氏一话说得心头难受,心想着只要女儿幸福,他们两位老的就是回村里头也没有什么,可不能让亲家生了误会。

  然而许氏的话俞氏是不信的,她只信眼见为实,自己辛苦拉扯长大的四儿子,结果不孝顺自己,却是孝顺别人家父母去了,好样的,这是要将她气死。

  再说了,于家生的是女儿,他们家女儿嫁到他们秦家本来就高攀了,如今抓住她儿子的心,还想养着自家父母,可没有这样的道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想当儿子看待,没门。

  俞氏可不管于家大兄怎么样了,那又不是她的儿子,她家儿子平平安安,那是她的儿子有本事,老四是秀才,免了兵役,这就是本事。

  俞氏的眼神又朝铺里转了一圈,便问道:“你们开铺子多久了?”

  许三娘只好如实说了,年前就有了,如此说来,都开了半年多了,这过不了多久又要入秋了。

  俞氏又问道:“一个月能赚几何?”

  许三娘不好说话,她只知道赚了,赚了多少她也不知道,而且女儿说了,赚下的银子除了日常的开支,都投入那走商队里了,上一批商队去了一趟常德府,的确赚了银子,可是关家又来了一批货,银子又投入了货款中,所以手头根本就没有存余。

  于江全夫妻不说话,俞氏反倒笑了起来,“你们不说没关系,我到时问我自己的儿子,对面的铺子也是吧,一同开了两间铺子,瞧着这旺兴街头的生意也不错,赚了不少银子吧。”

  俞氏起身,来到柜台前,细细打量这柜台上的好布料。

  大儿媳妇毛氏陪在俞氏身边,眼神里尽是惊讶,果然大哥说的不假,四弟妹做上了大生意,想不到这么好的布料,在这铺里头放了这么多,难怪她上次回秦家院里,穿着打扮得这么好。

  同为媳妇,她们几个在村里头受苦,四弟妹却在城里享福,哪有这样的好事,以后这些布料也有她毛氏的一份,她以后想要穿什么样的布料,便可以拿走几匹做新衣。

  毛氏忍不住伸手去摸那些布料,这铺子很赚钱吧,秦家有了这一笔收入,想来都可以不必住村里头了,到时住到县城里头,将来若还是她掌着家里的伙食,她还能落下一些银子,给娘家送去。

  毛氏想到这儿就心花怒放,感觉这所有的布料都是她的。

  俞氏看着这些东西,心头不滋味儿,接着说道:“我儿是秀才,明年秋试必能中举,到时还是举人老爷,如今你们于家凑使他做生意,沦落成商户,我秦家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名声,都毁了。”

  第242章 院子也被发现

  于江全夫妻一听,算是明白,看来女儿女婿没有跟家里人说,当初他们便想到了的,真的沦落成商户,秦家一定会有意见的,果真不假。

  许三娘只好歉意的开口,“也怪我们没有劝住,眼下这铺子是我女儿操持,生意都是我女儿在做,女婿尽心读书,绝对没有插手的,所以亲家母尽管放心,沦落成商户的是我于家,与秦家没有关系。”

  俞氏一听,回头看着两人,眼神儿不太对劲,“这功劳全说成你女儿了,你女儿十五六岁的姑娘家刚出阁,从小养在村里,哪有这本事,你说外头的人会信么?便是我也不信的。”

  “我儿不仅是秀才,又见过世面,他若做起生意来,自然能赚不少,以前我是千方百计的阻止,现在倒好,不听我劝了。”

  俞氏的话怎么听着不对劲,虽然他们家女儿只有十六岁,可是这生意明明就是他们家女儿做起来的,这是事实,再说先前俞氏不是说怕秦家沦落成商户么,怎么转头却争起这生意是女婿做的了,不是很看重女婿的名声,却还要上赶着承认。

  许氏原本是想让女婿留个清白,这一下有些糊涂了,不知道俞氏最终到底是何意思。

  俞氏看到了正对门挂着的匾额,上面是庾县商会送的,又有主簿府送的,俞氏心中咯噔一声,这主簿夫人孙氏可是与老四媳妇交好的,莫非这生意当真是老四媳妇做成的?

  俞氏心想到这儿,却是摇头,老四媳妇连个家务都学不会,好吃懒作,怎么可能有这能耐,必定是她家儿子,她儿子才是最厉害的,于家别想将他们秦家撇清了,如今秦家名声也没有了,合着连着铺子也不要了不成?

  “以后这柜台收银子的事就不必劳烦亲家了,我既然知道了此事,便由我来吧,至于铺面还开不开下去,生意以后还做不做,等我四儿回来再定夺。”

  俞氏一副理所当然的说着,旁边的毛氏听了高兴坏了,她也是识字的,也会算术,跟着婆母一起收钱,指不定还能落下银子。

  于江全夫妻听了却是不舒服,这亲家不是讨厌商户么?怎么还自己收起钱来做掌柜了。

  然而俞氏却是往那柜台前一站,又叫毛氏去对面铺里守着,毛氏自是欢喜的应下了,转身便出了门。

  这一日于江全夫妻在铺里帮着忙,所卖的布料收的银子全部落入俞氏的手中。

  于江全夫妻心头虽不舒服,却想着女儿女婿没有将此事告诉秦家人,他们也不好插手此事,生怕万一搞砸了,受苦的还是自家女儿,若是这些铺子由俞氏管着了,待女儿回来俞氏不再指责她,他们也就放心了。

  左右都是一家人,银子给了谁,都是在自个家中,女婿是个明事理的,想来也不会亏待了女儿。

  俞氏在铺里头守了一日,仅一日光景,她便收到了两百两银子,而且今个儿闹了半日,不就是一个下午的光景,卖了几匹布就收了这么多银子,倒是将俞氏给震惊了。

  这布庄生意如此好做么?而且来的人大多是贵夫人,她们虽不认识俞氏,但是认得于江全夫妻,瞧着与二人还挺亲近的,还问两人老四媳妇什么时候回来。

  俞氏听着心情就不好,她正要结交这些贵夫人们,若是开布庄能与这些贵夫人们交好,那她岂不是就更好了,自从老四媳妇来了城里,她便再也没有收到城里各位夫人的请帖,她已经许久不曾参加宴席了,想来城里的夫人们都要忘记她才是秦秀才的母亲了。

  到了傍晚,要关铺门了,于江全夫妻有些不知所措,这亲家母住在哪儿呢?将人带去柳树街的小院,想来那一处估计女儿女婿也没有说,难怪这么久也没有看到亲家来过院里,先前夫妻两人还以为是亲家极明事理,不愿意来,现在发现可不是这样的。

  俞氏收了银子,与于家夫妻两人关了铺门,正好此时街头来了一辆马车,赶车的人正是石泉,看到于江全,便喊了一声叔,正是来接他们回去的。

  那边还有秦家的马车在,可是两辆马车放在一起一对比,立杆见影,秦家的马车要寒碜的多。

  俞氏看着于家的马车,面色又不好看了,她带着毛氏便率先上了马车,认为这马车也是儿子的钱买下的。

  于江全便只好叫妻子和石梅先上马车,他坐在石泉身边帮着一起赶车,那边秦家的长工听了俞氏的话,就一辆空车跟在后头。

  马车内,许三娘心中忧愁,却是不好开口说话,知道亲家母才发现这些事,心情怕是不好,于是许三娘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一路沉默着,很快就到了柳树街,俞氏挑开一角帘朝外看,看到道路两边种下的柳树,还有湖面传来的清风,在夏季很是凉快,此处环境倒是顶好的。

  到了于家院门外停下,俞氏从马车上下来,朝那院门看去,眼神又不对了,好气派的院子,还是一个两进的,真把自己当城里人了。

  秦家可是小地主,尚且住在村里头,凭什么他一个猎户家,倒还住到这城里头了,明明是她生的儿子,却照顾别人的父母去了,当真是不孝,待老四连回来,看她怎么教训他。

  俞氏也不说话,就像走自个儿家中一样,率先便进了院子,于江全夫妻对视了一眼,有些无奈,只好跟在了后头。

  一入院门,俞氏的脚步顿了顿,看着这气派的院子,心头的无名火更盛。

  毛氏却是欢喜的很,想不到有这么大一处院子,倒是可以将一家人接来城里了,以后她也不必下地干农活,还能在那铺子里做掌柜,想到这儿,毛氏就高兴坏了,今个儿她落下了五两银子,改日便拿回娘家去,想来爹娘也会高兴的。

  “亲家一直住在这院里头?西市街头院子不租了?”

  俞氏回头看向许三娘。

  许三娘只好如实说了,“西市的院子还是租的,得堆放货物,这处院子是一直住着。”

  “这院子是买的还是租的?”

  俞氏开口问。

  许三娘不好隐瞒,只说是买的。

  第243章 婆媳接了生意

  俞氏却是笑了起来,“我儿有能耐了,还能在城里置办一个家,这是要与我秦家分家了,还亏得他上头几个兄弟,为了他的学业,心甘情愿的下地干活,没有半点怨言。”

  俞氏这话说得许三娘的心情七上八下的,心想着女儿这一次回来,怕是有得闹。

  好在院里还有住处,她住了进去,由着大儿媳妇一同陪着,瞧这模样是要等到秦楚夫妻回来为止了。

  俞氏不闹也不吵,就是当这院子,当铺子都像是自个家中的,连着马车也算是自个儿的,反而对于江全夫妻客客气气,感觉于江全夫妻是在她家做客的模样。

  傍晚在家里做饭吃,许三娘要去厨房,她便制止,“亲家在这儿就不要辛苦了,家里还有儿媳妇帮衬呢,玉娘,你去厨房做饭,以后上街买菜什么的,也就你一手包办了,岂能要亲家动手的道理。”

  毛雯玉立即明白了俞氏的意思,很是勤快的进入了厨房。

  于江全夫妻陪着俞氏坐在正堂房里,俞氏坐在主座,于江全夫妻各坐一边,八仙桌前,俞氏的脸色又似乎好了些。

  她给两人倒了茶水,便问两人在城里可住得惯。

  于江全夫妻只说住得惯,俞氏一听却道:“住了这么久自是惯了的,以后想在城里住着便住着,毕竟也是女婿的家。”

  转头于江全夫妻成了客,她变成主人了。

  许三娘都不好说话了,还是等着女儿回来再说,可不能因为两人而误了女儿的婚姻,若是女儿能和和睦睦,他们怎么都好的。

  一家人吃过晚饭,便各自回房睡去了。

  第二日早饭也是毛氏起来做的,接着一同去铺里,俞氏倒也没说不让于江全夫妻去,毕竟她们婆媳才接手,还不懂怎么卖,自是要他们前去帮忙。

  一同到了铺里后,俞氏又是往柜台前一站,于江全不想在铺里对上俞氏的脸色,便来到铺门口守着。

  平素于江全夫妻开铺门,首先是将大布版搬出来,将今日打折的布版挂在醒目处,而许三娘却开始在铺里头打扫,柜台上,桌子上都得擦干净了,不能有半丝灰尘,同时还得将八仙桌上的茶水和点心准备了,到时这些贵夫人们来,便能安心坐下选布料。

  于是夫妻两人各自忙活着,俞氏却是坐在那儿看着,也不说话。

  待许三娘将铺里收拾好,将点心和茶水端上八仙桌前时,俞氏便皱眉,“这么好的点心端给人家吃?”

  俞氏有些不高兴。

  许三娘只好解释道:“我女儿说这些贵夫人平素来了,逛街也辛苦,便坐下来吃吃东西,选选布版,这样更能留住回头客。”

  俞氏一听是老四媳妇说的,心头就不舒服,果然是败家的儿媳妇,这么好的糕点,那得费多少银子去,却这么拿出来招待,他们是开铺做生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怎么说他们也没有亏待对方,凭什么还得给他们点心吃。

  俞氏却是叫许三娘将吃食端回来,“从今个儿开始,就不供应这些点心和茶水了,他们来了,想买什么布,柜台上展示的清楚,我们又不亏欠她们的。”

  一直以来铺里头都是这么做生意的,那些贵夫人过来,人家也未必就真的吃糕点,着实这糕点也普通,不过是摆上台好看,有夫人吃了,吃得也不多,女儿说做生意不能精精计较,她也觉得有道理。

  可是看到亲家母阴沉的脸,许氏想了想,还是将糕点端上了柜台前。

  俞氏却道:“亲家,来,这糕点这么好,也该是咱们吃,亲家且吃,别客气。”

  许三娘只好陪着笑,却是没有吃。

  俞氏自个儿却是吃了起来,吃了几块还舍不得全部吃了,拿出手帕包起来纳入怀中。

  许三娘也不好说什么。

  对面铺里头,石梅将铺里铺外打扫干净,将布版也搬了出去,再入铺里头,就看到毛氏端着糕点吃得没剩下几块了。

  石梅只好劝道:“嫂子,这糕点是拿来招待客人的,如果嫂子爱吃,那就给钱我,我这会儿上街买去。”

  毛氏一听,瞥了她一眼,说道:“客人能吃得,我主人家还不能吃了不成,不必上街买了,这里还有几块,你端桌上去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