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湘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0-02-24 18:45:48

  这一次于书燕也被喊了过来,眼下只有二嫂吕氏还躺床上休息。

  史氏一看到三弟妹来了,心想着二嫂的事多半就分给三弟妹做的,那这样的话她心里就平衡多了。

  史氏正想着,俞氏便发了话,“想来你们也知道了,老二媳妇怀了孕,是咱们秦家的大孙,你们做为嫂嫂弟媳的是不是该分摊些家务了。”

  “以后待你们怀上了孩子,自然你们手上的活计也得分摊出来的。”

  “咱们家几口人,你们几个做自是不多的。”

  俞氏在毛氏和史氏脸上看了一眼,于是说道:“以后我接手家里的一日三餐,老四媳妇帮我打下手,至于上山砍柴割猪车洗衣的活计就交给老三媳妇了,老大媳妇除了扫院子收拾家里就接下了放牛养马的活计,也就这几个月,你们辛苦一下。”

  于书燕没有说话,毛氏和史氏却是一脸惊讶看着俞氏,史氏立即反应,毛氏的脸色也跟着变了。

  史氏指着于书燕说道:“凭什么她可以什么都不做?”

  俞氏一听,面色一肃,目光淡淡地看向史氏,“你觉得我这个做婆母的分配的不公平?”

  俞氏的眼神很凌厉,史氏一对上,心中咯噔一下,不敢说话了。

  俞氏接着看向毛氏,“大儿媳妇觉得呢?”

  平素毛氏都是顺着俞氏的来,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婆母会分这么多的事给她做,自从她进了秦家的门,毛氏便没有做过什么事,大多是吕氏所为,她也是手脚麻利,一家人的活她一个人就干了。

  毛氏低下头去,不说话。

  俞氏瞧着有些失望,原本以为老大媳妇会支持自己,想来她看走了眼。

  堂前一时间没有人说话了。

  过了好半晌,俞氏才开了口,“既然这样的话,就把牛和马的安排我给外头的长工养着,也不必放在咱们后院牛棚,你们也不必清扫了,老三媳妇还像以前一样,上山割猪草,洗衣和清理猪栏,老大媳妇做饭洗碗,收拾家务,也不必出门了。”

  史氏只比以前多了一样扫猪栏,原本这事儿是安排给她的,但她以前总在人后暗中指使吕氏做,一直就这样蒙混过关,可是现在看来却不行了,史氏不敢拒绝,只好咬紧牙坚持。

  但毛氏却不同,平素只管扫地,却不必她下厨做饭,一大家子的饭菜,一日三餐做下来,整个人身上都是油盐味儿,夜里丈夫回来,也必定嫌弃,毛氏知道婆母生了气,她只好顺着俞氏的话,应了下来。

  接下来俞氏看向于书燕,拿出知县夫人的请帖,明个儿就得去参加了,这两夜俞氏翻来复去的想,也不知道送什么礼。

  那可是知县大人的母亲,过五十大寿,想来庾县的地方官员女眷都会出行,还有不少巴接的富绅夫人,到时极为热闹,一般礼物,谁看得上了。

  于是俞氏思来想去,觉得于氏上一次避署宴上处理的极好,便想着这一次或许也可以问问她,虽然她不喜欢这个于氏的娇媚态,可是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俞氏问出了口。

  在座的三个儿媳妇都看向俞氏,于书燕是想不到俞氏叫她进来原来是问她这事儿,以前不是恨不得她别知道,好像她要巴接着去似的,现在怎么反过来问她了。

  而毛氏听到这话,心思立即动了,这两夜她也在想着这事儿,定要为婆母排优解难。

  于是毛氏抢先开口,“娘,我倒觉得知县府什么都不缺,这一次来的人非富即贵,想来咱们送别的都显得庸俗,不如给知县府上送去一副贺寿对联,娘,你看如何?”

  毛氏不愧是书香门第家的女儿,果然礼物文雅,俞氏很满意,于是问毛氏,“那老大媳妇觉得写什么样的对联呢?由谁来执笔呢?”

  毛氏一听愣住,对啊,齐知县便是状元出身,谁题的字才能入得了眼,恐怕也只得巴东郡的大儒了吧。

  这一下毛氏接不上话来,俞氏见状板起了脸,“你这是什么法子,咱们家也只出了楚儿一个秀才,找谁题字去?”

  此时史氏开口接话,“娘,送一张屏风吧,我娘家有几张红木屏风,不如拿去送情。”

  俞氏一听,心思动摇,若是拿了这屏风去送人,那自是好的,倒也省了不少麻烦,不过红木屏风送去合不合适呢?

  俞氏朝于书燕看来一眼,却见她不说话,俞氏心里不高兴,不过是问她个事儿,却是一句话也不接,当真不把她放在眼中,迟早叫儿子休了她。

  于书燕见几人都不说话了,也没有急着要走的意思,原本她不想开口的,便想了想此事,记忆中齐知县调回京城述职之时,那会儿正是齐老夫人的花甲大寿。

  当时她也曾去参加齐老夫人的寿宴,当时便听说齐老夫人的一门远亲不远千里赶来,手里头没有什么贺寿礼,却正好从家乡带来了云母一斤,于是便将此物送给齐老夫人做寿了。

  第58章 吕氏的张扬

  后来这位八杆子打不上边的远方亲戚得到了召见,成了齐府的一名管事。

  恐怕别人都不知道,这位齐老夫人是个寡妇,年纪轻轻就失去丈夫,就齐知县这么一个儿子,也没有改嫁,一个妇道人家,便这样咬着牙将儿子送去读书,直到他考上了状元。

  齐老夫年轻时吃过太多的苦,导致年纪大了的时候,总是有病痛,一直都是药不能断的,而云母价高,这些药长年累月的吃下去,恐怕不知费多少银子。

  于书燕一直没有说话,俞氏实在看不下去,板着脸再次问道:“老四媳妇,你有何提意?”

  于书燕再次被点到名,她看向俞氏,说道:“娘,我觉得咱们只是小富,断不能与县城里的那些富绅们相比,不管咱们送什么都不及人家的昂贵,但是昂贵的礼物多了便也没有什么特色了,齐知县是一位清官,想来他也不太喜欢收太贵重之物。”

  “咱们家也是秀才家,不能与这些行商的富绅比,降了身份,所以我觉得不如送齐老夫人最需要的东西,且不是太过贵重的东西,既低调还能得到欢心。”

  于书燕的话一落,毛氏却噗嗤一声笑了,“四弟妹挺会说的,那且问四弟妹可有想好送什么?”

  俞氏听着倒是顺耳,可是什么东西才是齐老夫人最需要的呢?

  于书燕此时看向史氏,朝她笑了笑,甜甜的说道:“三嫂家可是行商之家,家中必有不少好物,比如云母应该能拿得出来,这云母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益子精,明目,可是好药材,三嫂若能回一趟娘家,明个儿咱们秦家送的礼就极为有意义了。”

  于书燕说完,史氏脸色变了,云母可是珍贵药材,他们家是布庄,又不是药铺,再说四弟妹怎么就这么厉害,刚好前一阵赌气回娘家的时候,就见母亲得了两斤云母,自个儿都舍不得用呢。

  史氏不说话。

  俞氏却沉思了一会儿,旁边坐着的毛氏却摇头,“娘,我看四弟妹这主意可不好,哪有人家寿宴给人送药材的,这可不吉利。”

  “大嫂这话就错了,那皇上平素赏赐下臣,也还赐下千年人参呢,人参不是药材了不成?”

  于书燕的话却令毛氏笑了起来,“你怎么知道皇上赏赐下臣用人参,我瞧着都是你编的,你连个庾县都不曾出过,还知道那京城里头的事不成?”

  “知不知道不要紧,但送礼送到主客皆欢才是好礼,娘怕是不知道,这位齐老夫人年轻时守寡,就一戒妇人将齐知县带大,送他读书,所以吃过不少苦,落下不少病根,眼下正喝着药呢,这珍贵的药材自是费钱,咱们直接给钱就俗了,不给钱给别的齐知县两袖清风还不敢收。”

  俞氏一听一脸疑惑的看着于书燕,“你怎么知道齐老夫人是位寡母。”

  于书燕有些心虚,她眼睛一转,说道:“主簿夫人说的,就跟她处得不错,便提到了此事。”

  “这主簿夫人还真是嘴碎,连顶头上司的家事也敢往外说,瞧着以后你与她不要走太近,这样不把门的碎嘴,咱们还是敬而远之。”

  俞氏这么说着,心思却活络起来,或许老四媳妇说的对,红木屏风终归太普通,可是再贵重就好像她要巴接齐知县似的,她家儿子可是拜的巴东郡大儒为弟子,还真没必要巴接着齐知县,改日儿子中了状元,便跟齐知县同朝为官了。

  俞氏在这一点上是骄傲的,当然也不能费了秦家太多银子,眼下手中余下的银两,她已经答应了村长和里正秋季捐出来修沟渠,先前说出的数目,这一次买了马车,已经达不到了,再花销,到时就不好交代。

  最后俞氏同意了于书燕的提议,觉得她提的这个意见很不错,于是吩咐三媳妇回娘家,云母按价格算给史家。

  史氏一听,不情不愿,她知道如果一但代表着婆家提出来,爹娘一定会给的,恨不得多巴接一下秦家。

  “既然已经商量好了,你们就各干各的事吧,我这就出门找个长工过来把这些牛牵出来。”

  俞氏出了门,三个儿媳妇也只好出来,大嫂毛氏往厨房去,转身的时候朝于书燕看了一眼,于书燕却觉得大嫂似乎有些奇怪,刚才一直的反驳她,现在又这么意味不明的看了一眼,莫不是一向沉着大方的大嫂也觉得心里不平衡了,因为她不做事的缘故?

  而史氏却提着一篮子鸡蛋回娘家去了。

  于书燕正要往东屋去,就见二嫂吕氏从屋里出来。

  她昨日身体不舒服,大夫要她躺在床上,怎么今个儿下了床,还出来了呢?

  吕氏坐在二房门口的交椅中晒太阳,于书燕古怪的看了一眼也没有理会便回了书房。

  书中有没有黄金屋她不觉得,但是话本子真是好看,秦楚居然还在书里头藏着几本,都被她翻出来了,以后他不在家,这个书房就是她的书房,她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于书燕拿了话本子躺在软榻里,就这么看了一个上午的书。

  到晌午,于书燕出来吃饭,仍然看到吕氏坐在门口,这会儿太阳很猛,廊下有了阴凉,坐着清风拂面还挺惬意的。

  毛氏从厨房里端出碗筷,看到吕氏那悠闲的模样,眼神不知不觉朝她的小腹看去一眼,接着脸色白了白,快上两步进了正堂。

  下地干活的男人们回来了,秦平一看到媳妇坐在外头吹风呢,将锄头一放,来到她身边蹲下,“进屋里躺着去,别坐在这儿了,我这就给你端饭进去。”

  吕氏心中甜滋滋的,她自从进了秦家的门,不仅丈夫没有这么温柔过,便是秦家所有人都不曾正眼看过她。

  可是自从她怀上了这个孩子,秦家人都把她捧在掌心,连着一向严厉的婆母都不让她做事了,往日要她做饭的活计落到了大嫂手上,扫牛棚扫猪圈,都不用她干了。

  第59章 厉害的大伯一家

  吕氏第一次感受到四弟妹坐在廊下看着别人忙碌的心情,心里有一种极度的爽快,一向以书香门第自居的大嫂,如今也得挽起袖子做饭扫地洗碗,也没有什么不同的。

  秦安将媳妇扶进屋里去,接着秦安来到厨房门口,秦家男子不太进厨房,便朝着毛氏说道:“大嫂,二丫她身子不适,今个儿的饭菜我便端进屋里给她吃吧。”

  平素是四弟向二嫂要吃的端媳妇房里,如今却是二弟向大嫂要吃的端二弟妹房中。

  毛氏原本还在打饭的动作顿了顿,脸色更加的白了。

  秦安端着可口的饭菜送到二房去,毛氏从厨房里出来的时候,就听到二房里说话,“你快吃一点吧,大嫂做饭虽不及你的好吃,但也至少做熟了。”

  “秦安,我真的吃不下,我想吃酸的、辣的,大嫂不爱吃辣,味道很淡。”

  吕氏的话直击毛氏的耳膜,毛氏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俞氏出屋喊她,她才缓过神来,她端着菜进了屋。

  一家人坐在八仙桌前,于书燕坐得老实,看着很是低调,史氏不在空了一个位置,眼下就等着老二秦安过来。

  秦安过了许久都没过来,秦有富想要老三去喊人,都被俞氏阻止了,“他媳妇刚怀孕,咱们就让着点吧。”

  秦安终于回来了,却是一脸的忧色,看到俞氏,便说道:“娘,二丫吃不下。”

  俞氏一听,朝桌上的饭菜看去一眼,老大媳妇做饭味道是差了些,而且秦家味重,喜辣,老大媳妇却受不得辣,所以菜色清淡。

  “老大媳妇,去厨房的坛子里取些酸菜多弄些油炒一盘出来给老二媳妇送去,这新有孕的妇人闻不得腥荤味,以后做饭前问问老二媳妇想吃什么,就按着她想吃的来做吧。”

  毛氏一听有些不敢置信,她一个人做下这么多人的饭菜已经很辛苦,如今还让她去服侍二弟妹?

  对上婆母那严肃的脸,毛氏应下了,起身去了厨房。

  秦家人开始吃饭,待毛氏炒了一盘香辣酸菜出来的时候,秦家的人已经吃完了饭,最后剩下的不过是些残羹剩饭。

  以前这一切都是吕氏在做,平素吕氏因事耽搁,也是吃这些剩饭剩菜,那时的毛氏不觉得什么,可是临到了自己的头上,心头却起了一把火。

  秦安再次端着饭菜进了二房,这一次吕氏将饭菜吃得精光,秦安将碗端出来,正好收拾好厨房的毛氏擦干了手出来,一看到这碗筷还得她动手洗,心情更不好了。

  到了下午,男人们下地干了活,吕氏又从屋里出来了,她坐在廊下不动,看着家里人忙碌。

  于书燕从书房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吕氏又坐在这儿,她先前坐在东屋门口是为了对付婆母对她大哥的不屑,她知道秦家几个儿媳妇家务分摊不公,早已经有了怨言,她只需要往那儿一坐,就是十分的碍眼。

  显然吕氏把她这一招给学了去。

  于书燕看了看天色,决定不淌这浑水,于是打算回娘家去,明个儿再回来,到时还能吃到她娘做的晚饭。

  于书燕美滋滋的出了秦家的门往玉兰村去了。

  回到于家院的时候,天色暗下来,已是傍晚时分。

  于书燕一进门,发现家中就只有母亲在,可是家里头却是乱糟糟的,锄头竹杆扫帚甩在了院子里,还有一条长凳似乎被砸坏了。

  于书燕暗觉不妙,三两步冲进正房屋里,就看到许氐躺在床上,背朝外,也不知她是睡着了还是晕了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5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3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娇妻作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